趣店(QD)

搜索文档
清仓式减持?这家金控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9-29 08:39
国盛金控处置趣店股权计划 - 国盛金控拟适时处置所持趣店股票不超过1267万股 持股比例约为7.87% [1] - 若清仓趣店股票 预计回收资金约人民币4亿元 [1] - 处置方式为通过纽交所允许的交易方式择机出售 授权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2] 交易背景与股权结构 - 国盛金控通过全资子公司国盛香港持有趣店1267万股股票 [2][3] - 2016年以3.75亿元收购北京快乐时代5%股权 后通过VIE架构重组取得趣店1508.83万股股份 [3] - 趣店最新收盘价为4.47美元 注册地为开曼群岛 董事会主席罗敏持股40.2% [2][3] 财务数据披露 - 趣店2024年总资产124.64亿元 净资产112.91亿元 净利润0.92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总资产127.5亿元 净资产115.79亿元 [3] 战略调整与资源优化 - 处置目的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并集中资源发展证券、信托、金融服务等主业 [2][4] - 2016年投资趣店系为探索消费金融领域 寻求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等业务协同 [4][5]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2]
国盛金控:拟适时处置参股公司趣店的股权
格隆汇· 2025-09-26 13:10
公司资产处置决策 - 国盛金控董事会通过适时处置参股公司趣店股权的议案 旨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1] - 授权公司经理层在12个月内通过美国纽交所允许的交易方式择机出售持有的趣店股票 [1] - 授权范围包括确定交易方式 交易时机 交易价格 交易数量及签署相关交易文件等事项 [1] 具体处置计划 - 公司计划处置持有的1267万股Qudian Inc(趣店/QD)股票 [1] - 处置行动将根据股票市场行情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执行 [1] - 授权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1]
国盛金控(002670.SZ):拟适时处置参股公司趣店的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9-26 12:40
公司资产处置计划 - 国盛金控董事会通过适时处置参股公司趣店股权的议案 授权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1] - 授权公司经理层通过美国纽交所允许的交易方式择机出售持有的1267万股趣店股票 [1] - 授权事项包括确定交易方式、交易时机、交易价格、交易数量及签署相关交易文件 [1] 处置标的详情 - 处置标的为Qudian Inc(趣店/QD)的股权投资 总计持有1267万股 [1] - 处置目的是提高公司资产使用效率 [1] - 交易将通过美国纽交所市场进行 [1]
趣店二季度营收暴跌超9成 主业“归零”盈利全靠资本操作
犀牛财经· 2025-09-05 09:4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49万元人民币 同比骤降93.5% [2]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达3.1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3% [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8亿元人民币 限制性现金约8亿元人民币 合计现金储备超56亿元人民币 [2] 业务动态 - 营收锐减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2] - 公司于报告期内决定逐步关停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 [2] - 经历大白汽车、预制菜、跨境电商等多轮转型后再次回归无主业状态 [2] 盈利模式转型 - 依托巨额现金储备实现利息及投资净收益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2] - 当前盈利模式尝试复制巴菲特早期烟蒂股投资策略 [2] - 通过投资与回购实现股东回报 但缺乏核心业务支撑 [2]
二季度营收同比暴跌93%!趣店转型路漫漫
深圳商报· 2025-09-03 22:48
业务表现与转型 - 二季度收入减少主要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最后一英里配送业务销售收入下降[2] - 公司决定逐步减少最后一英里配送业务以符合可持续增长和股东价值创造承诺[2] - 二季度经营亏损1.139亿元 上年同期为5740万元 主要因业务缩减及总部建设完成带来的折旧和财产税费用增加[3] 财务指标 - 二季度利息及投资收益净额同比大幅增加392.3%至4.405亿元[2] - 截至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29亿元[2] - 二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5.5%至1130万元 主要因员工人数减少导致工资支出下降[3] 股价表现 - 股价较2017年巅峰值35.45美元/股已下跌近九成[3] - 最新收盘价4.66美元/股 总市值7.69亿美元[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4年创立 20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旨在通过科技能力赋能金融机构[2] - 最初推出趣分期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购物分期服务(校园贷)后因舆论问题调整业务[2] - 曾涉足汽车分期、奢侈品电商、少儿教育、预制菜等领域但转型尝试均未成功[2] - 目前利润来源主要依靠投资收益[2]
多只中概股,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8-27 00:0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3%至45418.07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涨0.41%至6465.94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44%至21544.27点[2][4]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与英伟达均涨超1% 苹果涨近1% 微软跌0.44% 谷歌跌0.65%[5] - 银行股集体上涨 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均涨逾1% 摩根士丹利涨0.89% 花旗集团涨0.76%[6]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整体上涨0.73% 显著跑赢美股大盘指数[2][10] - 禾赛科技暴涨逾14% 主因公司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 拟发行不超过5123.62万股普通股赴港上市[11][13] - 新能源汽车板块强势上涨 蔚来涨超10% 小鹏汽车涨逾5% 小牛电动涨逾9%[2][14] 能源与商品市场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NYMEX WTI原油与ICE布伦特原油双双跌超2%[2][16] - 能源股全线走低 康菲石油跌超1% 斯伦贝谢跌近1% 西方石油跌0.75% 雪佛龙跌0.51%[7] - 国内成品油价同步下调 汽柴油每吨分别降180元和175元 折合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每升分别下调0.14/0.15/0.15元[16] 半导体板块分化 - 芯片股涨跌互现 拉姆研究涨超2% 超威半导体涨2% ARM与高通均涨超1% 微芯科技跌逾1%[8]
多只中概股,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8-26 23:59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3%至45418.07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涨0.41%至6465.94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44%至21544.27点[2][4]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与英伟达均涨超1% 苹果涨近1% 微软跌0.44% 谷歌跌0.65%[4] - 银行股集体上涨 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均涨逾1% 摩根士丹利涨0.89% 花旗集团涨0.76%[4] - 能源股全线走低 康菲石油跌超1% 斯伦贝谢跌近1% 西方石油跌0.75% 雪佛龙跌0.51% 埃克森美孚跌0.19%[4] - 芯片股涨跌分化 拉姆研究涨超2% 超威半导体涨2% ARM与高通均涨超1% 微芯科技跌逾1%[5]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整体上涨0.73%[2][7] - 禾赛科技暴涨14.07%至26.67美元 成交金额73.68万美元 主要受中国证监会批准其香港上市备案通知书推动[8] - 新能源汽车板块强势 蔚来涨超10% 小鹏汽车涨逾5%[2][9] - 消费与服务类个股表现突出 小牛电动涨逾9% 趣店涨逾6% 亚朵涨超5%[2][9] - 部分中概股下跌 斗鱼跌逾8% 拼多多跌超3% 爱奇艺跌超2%[9] 大宗商品市场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NYMEX WTI原油与ICE布油双双跌超2%[2][11] - 国内成品油价同步下调 汽/柴油每吨分别降180元和175元 92号/95号汽油及0号柴油每升分别下调0.14/0.15/0.15元[11]
趣店上涨2.14%,报4.77美元/股,总市值7.8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4:00
股价表现 - 8月18日盘中上涨2 14%至4 77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20 65万美元 [1] - 当前总市值7 88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2927 9万人民币同比减少73 1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4 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64 4% [1] 公司业务 - 定位为中国消费者导向的科技公司 [1] - 曾专注于消费者借贷解决方案 [1] - 当前致力于探索创新消费产品和服务 [1] - 利用技术优势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1]
趣店上涨5.19%,报4.46美元/股,总市值7.3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5 14:07
股价表现 - 8月15日盘中上涨5.19%至4.46美元/股,成交18.56万美元,总市值7.36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2927.9万人民币,同比减少73.1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4.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64.4%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中国科技公司,曾专注于提供借贷解决方案 [1] - 目前致力于探索创新消费产品和服务,利用技术优势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 [1]
趣店上涨2.12%,报4.33美元/股,总市值7.1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5 13:54
股价表现 - 8月15日开盘上涨2.12% 报4.33美元/股[1] - 当日成交额1.42万美元 总市值7.15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2927.9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73.18%[1] - 同期归母净利润4.6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664.4%[1] 公司战略 - 曾专注于消费者借贷解决方案业务[1] - 现致力于探索创新消费产品和服务 利用技术优势满足日常生活需求[1] 企业属性 - 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中国科技公司[1] -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代码Q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