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产汽车(NSANY)
icon
搜索文档
​晚点财经丨“聪明钱” 隐身了;不赌电动车,日本三大车企利润新高;被追逐的公用事业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4-05-14 12:11
"聪明钱" 隐身了 - 港交所自5月13日起不再披露北上资金实时成交额和实时可用余额,仅收盘后公布成交额,余额低于30%时实时公布[2] - 北上资金曾被称为"聪明钱",因其对市场有一定领先性,散户和机构会跟踪其动向[3] - 北上资金包括欧美资金、港资和中资机构的境外资金,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投资A股[3] - 2021年后北上资金性质变化,出现投机盘、量化交易和内资机构资金,导致其"聪明"程度减弱[3] - 2024年北上资金配置A股、港股比例大幅降低,转向更多宏观和交易类资金[3] 日本三大车企利润新高 - 丰田2023财年净利润达5万亿日元,是上年的两倍,相比2020年增长143%[3] - 本田净利润首次超过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0%[3] - 日产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一倍,达4266亿日元[3] - 日元贬值是利润增长主因之一,每贬值1日元丰田增益约500亿日元[3] - 日本上市制造业公司2023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两成,创历史新高[3] 日本车企电动车战略 - 丰田全年销量944万辆,纯电动车仅11.6万辆,占比1%[4] - 本田和日产全球销量分别为410万辆和340万辆,纯电车占比同样微小[4] - 在中国市场,丰田销量仅增1.4%,本田和日产销量两位数下滑[4] - 在北美市场,三家车企销量均大幅增长,丰田销量超280万辆[4] - 丰田与广汽合作基于埃安平台开发电动车,本田新推"烨"品牌与中国企业合作[4] 公用事业公司受追捧 - 5月13日公用事业指数领涨,电力行业4家公司涨停,燃气业1家公司涨停[4] - 147家指数成分股中有117家上涨[5] - 市场追捧源于6月1日居民电价涨价传闻,但国家电网称未接到调价通知[5] - 3月以来多地调整公用事业收费价格,如成都、深圳、福州燃气涨价[6] - 2016-2021年36个大中城市居民燃气、水价年均上涨2.4%、0.8%,电价年均下跌0.3%[6] 其他行业动态 - 软银旗下Arm将成立AI芯片部门,目标2025年量产,研发费用或达数千亿日元[13] - Arm 2023财年营收增长20.7%至32.3亿美元,研发费用增加74.7%至19.8亿美元[13] - 软银2023财年净亏损收窄76.5%至2276亿日元,愿景基金部门实现盈利1282亿日元[15] - 软银盈利得益于Arm上市及字节跳动、Coupang等公司表现,但阿里巴巴造成9599亿日元估值损失[15] - Shein可能转向伦敦上市,此前因美国监管压力搁置纽约IPO[12]
Nissan Motor(NSANY)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4-05-09 22:29
业绩总结 - 公司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显著增长,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110] - 公司在某一市场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110]
Nissan Motor(NSANY)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5-09 22:2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净收入增加20%至12.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增加51%至5,690亿日元,净利润增加92%至4,266亿日元 [1][2] - 2023财年自由现金流为3,230亿日元,汽车业务净现金为1.55万亿日元 [2] - 2024财年预计净收入将增加914亿日元至13.6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将增加313亿日元至6,000亿日元,净利润将下降至3,800亿日元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全球零售销量增加4%至344万辆,其中中国市场下降24%至79.4万辆,其他地区增长17% [2] - 2023财年全球产量增加1.5%至343万辆,中国市场下降26% [2] - 2024财年预计全球零售销量将增长7.5%以上至370万辆,中国市场将增长至80万辆 [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市场2023财年销量增长6.5%,电动车销售占比提升至52% [2] - 北美市场2023财年销量增长23%至126万辆,美国市场增长20%至91.6万辆 [2] - 欧洲市场2023财年销量增长17%至36.1万辆,电动车销售占比提升至47% [2] - 中国市场2023财年销量下降24%至79.4万辆,2024财年预计将增长至80万辆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在Nissan NEXT转型计划中实现了产品组合和产能的20%精简,推出12款新车型,提升了联盟水平,重点关注价值而非规模 [1] - 公司新的Arc计划将在保证销量增长的同时,推动电动车成本竞争力,提供创新的移动解决方案,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4] - 公司计划在2024财年推出30款新车型,其中15款为日产品牌,并加大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等未来技术的投入 [9][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财年公司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稳健的业绩表现 [1] - 2024财年公司预计将实现7.5%以上的销量增长,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 [3][4] - 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内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 [1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Shinji Kakiuchi 提问** 2023财年公司为供应商提供了600亿日元的成本支持,其中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未来2024财年是否还会有类似的成本支持 [5][6] **Makoto Uchida 回答** 公司会根据需求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应对通胀等成本压力。具体金额公司无法透露,但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5][6] 问题2 **Kota Yuzawa 提问** 公司2023财年的自由现金流表现良好,未来2024财年的自由现金流预期如何?此外,公司之前宣布回购2.5%的雷诺股份,剩余4.5%的股份后续安排如何? [6][7] **Stephen Ma 回答** 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预期仍将保持健康水平,具体数字暂不透露。对于剩余4.5%的雷诺股份,公司正在与雷诺讨论后续处置方案 [6][7] 问题3 **Arifumi Yoshida 提问** 2024财年北美市场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经济型车型Kicks、Versa和Sentra,公司是否会为了追求销量而牺牲利润? [9][10] **Makoto Uchida 回答** 公司在北美市场的策略是在保持销售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推出新车型如Kicks、Pathfinder等来提升销量。同时也会加大对高端车型如QX80的投入,平衡产品组合 [9][10]
Market Crash Warning: Don't Get Caught Holding These 3 Auto Stocks
InvestorPlace· 2024-04-30 18:43
文章核心观点 - 当经济下滑时,零售公司首当其冲,汽车行业紧随其后 [1][2] - 随着消费者不愿意在联储开始降息之前申请贷款,现金变得越来越昂贵 [1] - 汽车公司依赖客户购买新车来维持未来多年的备件收入,这种双重打击有时可能致命 [2] - 如果出现崩盘,投资者可能需要调查哪些汽车股票应该避免,因为行业会随着经济的收缩而萎缩 [3] - 没有稳定的可寻址市场的汽车公司可能会在经济困难时期被遗忘,因为人们希望可靠且价格实惠的汽车不会增加家庭开支 [4] - 依赖投机炒作或没有久负盛名的汽车公司可能会看到其价值大幅下跌 [5] 特定公司分析 Tesla (TSLA) - 尽管特斯拉裁减了10%的员工,但该公司仍主导着公众对电动汽车的看法,即使新的挑战者不断出现,该公司在电动汽车市场上仍可能继续占据大份额 [7] - 但问题在于维持这种地位,因为该公司做出了一些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有问题的决定 [8] - 赛博卡车自推出以来,上路的车型不超过5,000辆,加上其开发成本对特斯拉来说可能很高,这表明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9] - 如此高昂的价格在皮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反映了特斯拉汽车需求下降的原因,除非该公司找到一种真正实惠的车型供普通消费者购买,否则其巨大增长的日子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 [10] 小米 (XIACF) - 作为新兴的中国电动汽车参与者,小米(OTCMKTS:XIACF)很可能只有下降的空间 [12] - 美国政府对中国公司的态度,以及长期以来对中国制造业的负面公众形象,都将对小米构成压力 [12] - 尽管在过去12个月内上涨了55%,但该公司的新SU7电动汽车远未盈利,目前正以亏损的方式销售,即使预计今年将向客户交付10万辆,但要实现盈亏平衡,每年需要销售30万到40万辆,这对一家相对新的汽车公司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3] 日产汽车公司 (NSANY) - 曾经是汽车发烧友中的传奇公司,但如今日产汽车公司(OTCMKTS:NSANY)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了 [15] - 该公司在过去5年中一直表现平平,财务业绩起起伏伏 [15] - 该公司持续表现不佳,2022年至2023年其总市场份额下降0.12%至5.17% [16] - 尽管该公司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在同期略有0.03%的增长,但通用日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至4.76% [16] - 日产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销量为185,878辆,同比增长5% [17] - 对于投资者来说,日产是应该避免的汽车股票之一,因为其财务状况停滞不前,缺乏未来发展前景,这些因素使其在市场下跌时特别容易受到影响,除非该公司大幅调整目标,否则这些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18]
Nissan (NSANY) to Produce Next-Generation EV Batteries by 2029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4-17 13:10
文章核心观点 日产汽车计划在2029年初大规模生产由下一代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通过使用大型铸造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追赶特斯拉和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同时公司还有新车型推出计划和成本降低目标,并考虑与本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2][8] 日产汽车电池发展计划 - 日产计划在2029年初大规模生产由下一代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使用固态电池,其比现有锂离子电池更高效、更便宜、更安全且充电时间更短 [1][2] - 日产将先对固态电池进行原型测试,然后在横滨未完工的试点工厂生产,2025年3月开始在该工厂生产电池,从2028年4月开始的财年,每班部署100名工人,将产量提高到每年100兆瓦时 [5] 日产汽车制造工艺改进 - 日产将使用重型机器生产电动汽车的后地板,该工艺将使零部件的制造成本和重量分别降低10%和20% [6] - 日产决定使用6000吨的巨型铸造机,通过铝铸件制造汽车的后车身结构 [7] 日产汽车车型规划与成本目标 - 未来三年,日产计划推出30款新车型,其中16款将实现电动化,包括8款全电池动力汽车和4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8] - 日产力争到2030年将下一代汽车的成本降低30%,使其价格与内燃机车型相当 [8] 日产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日产正在考虑与本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造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和开发人工智能软件平台 [9] 行业其他企业动态 - 大众和丰田也在研发固态电动汽车电池,丰田计划在2027 - 2028年将此类电池推向市场 [4] 行业相关企业评级与业绩预期 - 日产目前的Zacks排名为4(卖出) [10] - 吉利汽车、丰田汽车和沃尔沃目前的Zacks排名均为1(强力买入) [11] - 吉利汽车2024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36.6%,过去30天内2024年和2025年的每股收益(EPS)估计分别上调了34美分和54美分 [12] - 丰田汽车2024年销售额和收益预计同比分别增长10%和73.6%,过去60天内2024年和2025年的EPS估计分别提高了1.30美元和1.01美元 [13] - 沃尔沃2024年收益预计同比增长1.3%,过去30天内2024年和2025年的EPS估计分别提高了14美分和20美分 [14]
Nissan targets 1 million extra vehicle sales, aims to cut EV costs
CNBC· 2024-03-25 06:31
尼桑公司发展规划 - 尼桑计划到2026财年结束前再销售100万辆汽车[2] - 尼桑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生产成本降低30%[2] - 尼桑计划到2026财年推出30款新车型,其中16款为电动汽车[3] - 尼桑计划到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和燃油车成本的平价化[3] - 尼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真琴表示,该计划将帮助公司在价值和竞争力方面取得更进一步和更快的发展[4] - 尼桑正采取果断行动,以确保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目标是到2026财年结束时实现超过6%的营运利润率[5]
Nissan: It's All About Electrification And China (Rating Upgrade)
Seeking Alpha· 2024-03-21 16:09
文章核心观点 - 分析师将日产汽车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认为其电气化步伐和中国业务复苏可能超市场预期,股价和财务表现有望改善 [1][3] 日产汽车交易情况 - 日产汽车股票可在OTC市场和日本股市交易,OTC股票和日本上市股票三个月日均交易额分别约为100万美元和1.2亿美元,投资者可通过美国券商国际市场交易服务买卖流动性更好的日本股票 [4] 潜在合作与投资 - 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竞赛中落后,日产汽车目标是到2026年和2030年将全球“电气化组合”分别提高到44%和55%,公司有意通过潜在合作和投资加快电气化进程 [5] - 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正就电动汽车技术、开发、生产和零部件采购进行合作,日产汽车将对与本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可行性研究 [6] - 日产汽车可能投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克,这或加速其电动皮卡新产品计划 [7] - 高盛研究表明,环境和社会表现良好、碳排放较低的企业EV/EBITDA倍数比同行平均高出约20%,若市场认为日产汽车电气化步伐加快,其股价可能会有积极的估值重估 [8][9] 中国业务转机 - 中国是日产汽车2022财年最大零售市场,但此前表现不佳,近期管理层言论和销售数据显示其中国业务有望显著改善 [10] - 今年1月日产汽车中国销量同比增长37.9%至65,553辆,公司短期内专注于客户仍偏好内燃机汽车的市场和成熟品牌,重点放在竞争强度较低的中国低线城市,该策略已取得成功 [10][11] - 日产汽车计划在2024年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新电动汽车,这有利于其在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获取市场份额 [12] 总结与估值 - 日产汽车有望通过合作和投资在电气化计划上取得超预期进展,中国业务前景也更乐观 [13] - 按标准普尔资本智商估值数据,该股目前的2024财年EV/EBITDA为7.2倍,2017 - 2019年三年平均未来十二个月EV/EBITDA倍数为11.5倍,若中国业务表现改善且电气化组合加速提升,其EV/EBITDA估值倍数有望接近历史平均水平 [14][15]
Nissan (NSANY) Contemplates EV Collaboration With Honda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3-14 13:21
行业趋势 - 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趋势将变得普遍,以与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巨头竞争 [3] -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去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8] 日产汽车 - 日产正考虑与本田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经济型电动汽车,可能包括开发新的电动汽车平台、联合采购零部件和共享组件等 [1][2] - 日产计划与本田讨论联合电池和车辆开发,并探索通过合作采购协议过渡到通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4][5] - 日产试图降低电动汽车价格,以成为像比亚迪一样的经济型电动汽车供应商 [6] - 日产曾是电动汽车先驱,但如今难以保持市场份额,为在美国夺回份额,将2024款Ariya价格降低6000美元至39590美元 [9] - 日产已在欧洲与雷诺就电动汽车结成联盟,下一款电动汽车Micra将与雷诺Five采用相同架构,并在法国北部同一工厂生产 [10] - 日产将向雷诺的新电动汽车实体Ampere投资6.5664亿美元,去年双方缩小了联盟范围以建立更灵活的合作关系 [11] 本田汽车 - 本田首款电动SUV 2024款Prologue在美国起售价为47400美元,含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后起售价低于40000美元 [12] - 本田一直与通用汽车和索尼集团合作开发电动汽车,且对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持谨慎态度 [13] 比亚迪 - 比亚迪拥有内部制造所有汽车零部件的工厂,具有竞争优势,通过降低电动汽车价格发起对内燃机汽车的“解放之战”,并推出售价9700美元的电动汽车 [7] - 比亚迪2023年进入日本市场,2024年1月占日本电动汽车进口量的20% [8]
Nissan Motor Co. (NSANY) Upgraded to Strong Buy: Here's What You Should Know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3-07 18:01
日产汽车公司盈利预期 - 日产汽车公司最近被升级为Zacks Rank 1 (Strong Buy) [1] - 盈利预期的变化对股价的近期走势有着强烈的相关性 [5] - 日产汽车公司的盈利预期不断上升,这意味着公司基础业务的改善 [6] - 日产汽车公司预计在2024年3月结束的财政年度将每股盈利1.47美元,同比增长15.8% [9] - 过去三个月,分析师们一直在稳步提高对日产汽车公司的盈利预期 [10] Zacks评级系统 - Zacks评级系统主要依赖于公司盈利前景的变化 [2] - Zacks Rank股票评级系统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7] - Zacks评级系统保持着对超过4000支股票的'买入'和'卖出'评级的平等比例 [11] - 日产汽车公司被升级为Zacks Rank 1,表明其盈利预期的变化使其成为近期股价可能上涨的候选股 [13]
Is Nissan Motor Co. (NSANY) a Great Value Stock Right Now?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3-07 15:46
Zacks排名系统 - Zacks专注于基于盈利预期和预期修订的排名系统,寻找获胜股票[1] - 日产汽车股票(NSANY)目前持有Zacks排名1(强烈买入)[4] 价值投资 - 价值投资是发现任何市场中强劲股票的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2] - Zacks开发了自己的风格评分系统,价值投资者将对系统的“价值”类别感兴趣[3] 日产汽车股票分析 - 日产汽车股票(NSANY)看起来是目前被低估的优质股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