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钱" 隐身了 - 港交所自5月13日起不再披露北上资金实时成交额和实时可用余额,仅收盘后公布成交额,余额低于30%时实时公布[2] - 北上资金曾被称为"聪明钱",因其对市场有一定领先性,散户和机构会跟踪其动向[3] - 北上资金包括欧美资金、港资和中资机构的境外资金,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投资A股[3] - 2021年后北上资金性质变化,出现投机盘、量化交易和内资机构资金,导致其"聪明"程度减弱[3] - 2024年北上资金配置A股、港股比例大幅降低,转向更多宏观和交易类资金[3] 日本三大车企利润新高 - 丰田2023财年净利润达5万亿日元,是上年的两倍,相比2020年增长143%[3] - 本田净利润首次超过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0%[3] - 日产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一倍,达4266亿日元[3] - 日元贬值是利润增长主因之一,每贬值1日元丰田增益约500亿日元[3] - 日本上市制造业公司2023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两成,创历史新高[3] 日本车企电动车战略 - 丰田全年销量944万辆,纯电动车仅11.6万辆,占比1%[4] - 本田和日产全球销量分别为410万辆和340万辆,纯电车占比同样微小[4] - 在中国市场,丰田销量仅增1.4%,本田和日产销量两位数下滑[4] - 在北美市场,三家车企销量均大幅增长,丰田销量超280万辆[4] - 丰田与广汽合作基于埃安平台开发电动车,本田新推"烨"品牌与中国企业合作[4] 公用事业公司受追捧 - 5月13日公用事业指数领涨,电力行业4家公司涨停,燃气业1家公司涨停[4] - 147家指数成分股中有117家上涨[5] - 市场追捧源于6月1日居民电价涨价传闻,但国家电网称未接到调价通知[5] - 3月以来多地调整公用事业收费价格,如成都、深圳、福州燃气涨价[6] - 2016-2021年36个大中城市居民燃气、水价年均上涨2.4%、0.8%,电价年均下跌0.3%[6] 其他行业动态 - 软银旗下Arm将成立AI芯片部门,目标2025年量产,研发费用或达数千亿日元[13] - Arm 2023财年营收增长20.7%至32.3亿美元,研发费用增加74.7%至19.8亿美元[13] - 软银2023财年净亏损收窄76.5%至2276亿日元,愿景基金部门实现盈利1282亿日元[15] - 软银盈利得益于Arm上市及字节跳动、Coupang等公司表现,但阿里巴巴造成9599亿日元估值损失[15] - Shein可能转向伦敦上市,此前因美国监管压力搁置纽约IP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