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NSANY)

搜索文档
Best Value Stocks to Buy for March 7th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3-07 10:56
文章核心观点 3月7日有三只具有买入评级和强劲价值特征的股票值得投资者考虑,分别是日产汽车、托尔兄弟和乐购 [1] 日产汽车(NSANY) - 汽车公司,Zacks评级为1,过去60天当前年度盈利的Zacks共识估计增长9.9% [1] - 市盈率为5.29,行业为5.90,价值评分为A [2] 托尔兄弟(TOL) - 豪华住宅建筑公司,Zacks评级为1,过去60天当前年度盈利的Zacks共识估计增长11% [3] - 市盈率为8.54,行业为10.20,价值评分为A [4] 乐购(TSCDY) - 食品杂货零售商,Zacks评级为1,过去60天下一年度盈利的Zacks共识估计增长8.4% [5] - 市盈率为11.89,行业为12.70,价值评分为A [6]
Nissan Motor(NSANY) - 2023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2-08 19:5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9个月净收入增加22%至9.17万亿日元 [10] - 9个月营业利润增加65%至4,780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为5.2% [10] - 9个月净利润增加210亿日元至3,250亿日元 [18] - 9个月自由现金流为1,820亿日元 [10] - 净现金为1.33万亿日元,较高水平 [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市场销量增加8.4%至33.6万辆,电动车型占比超过一半 [12] - 北美市场销量增加30%至91.7万辆,美国销量增加25%至66.3万辆 [13] - 欧洲市场销量增加17%至24.4万辆,电动车型占比接近一半 [15] - 中国市场销量下降26%至54.7万辆,但第四季度销量同比增加19% [16][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市场净收入/单位增加133% [12] - 北美市场净收入/单位下降6% [13] - 欧洲市场净收入/单位增加8% [15] - 中国市场净收入/单位下降8% [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执行"Nissan NEXT"战略计划,提高敏捷性和抗风险能力 [24] - 公司正在制定新的中期计划,将于3月底前公布 [24]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调整策略专注于更有优势的细分市场 [48][49][50] - 与雷诺集团的合作关系正在改善,双方在多个项目上进展顺利 [53][54][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四季度销量有望大幅改善,因为已解决物流问题,新车型供应充足 [31][32][36][38][39][40] -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司正采取适当措施应对,保持良好基本面 [23][24] - 对2023财年全年业绩目标保持不变,体现公司业务的基本面实力 [2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Kei Nihonyanagi 提问** 北美市场第四季度销量目标是否可达 [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Stephen Ma 回答** 公司对第四季度北美市场销量充满信心,已解决物流问题,新车型供应充足 [31][32][36][38][39][40] 问题2 **Kota Yuzawa 提问** 公司如何应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未来中国业务发展计划 [48][49][50][51][52][53] **Stephen Ma 回答** 公司调整策略,专注于更有优势的细分市场,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首款新能源车型 [48][49][50][51][52][53] 问题3 **Kohei Takahashi 提问** 未来一年营业利润是否会受到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 [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 **Stephen Ma 回答** 公司正在制定下一年度计划,将继续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具体数字将在5月业绩发布时公布 [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
Nissan Motor(NSANY)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8-10 09:31
业绩总结 - FY23 Q1净收入为2,917.7亿日元,同比增长+36.5%[7] - FY23 Q1营业利润为128.6亿日元,同比增长+98%[2] - FY23 Q1净利润为105.5亿日元,同比增长+124%[2] - FY23 Q1汽车自由现金流为109.4亿日元[3] - FY23 Q1的零售销量为789千辆,较FY22 Q1的819千辆下降了3.7%[35] - FY23 Q1的汽车总销量(权益基础)较FY22 Q1增长25.5%[36] 市场表现 - 日本市场零售销量为106千辆,同比增长+19.1%[4] - 北美市场零售销量为328千辆,同比增长+33.1%[5] - FY23 Q1的北美市场零售销量为321千辆,同比增长50.6%[36] - FY23 Q1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299千辆,同比下降-36.8%[6] - 欧洲市场电气化比例提升27个百分点至35%[5] 财务状况 - FY23 Q1汽车净现金为1,350.0亿日元[3] - 截至2023年6月,日产的总融资金额为9,016亿日元,其中商业票据及其他占20.7%,资产支持证券占26.3%,股权融资占20.5%,银行贷款占20.9%,债券占11.6%[27] - FY23 Q1的净信贷损失比率为0.05%,较FY22 Q1的0.06%有所改善[30] - FY23 Q1的销售融资部门资产为1,370.2亿日元,营业利润为8.6亿日元,较FY22 Q1的1,303.2亿日元和9.0亿日元有所下降[34] - FY23 Q1的总借款为7,387.9亿日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039.1亿日元有所增加[63] - FY23 Q1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64.7亿日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14.4亿日元有所下降[63] 未来展望 - FY23全年净收入预期为12,600亿日元,比FY22实际增长+2,003.3亿日元[22] - FY23 Q1汽车自由现金流为109.4亿日元,而FY22的汽车自由现金流为-304.6亿日元[59]
Nissan Motor(NSANY)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7-26 12:1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按权益法计算净营收增长37%至2.92万亿日元 运营利润增长至1286亿日元 运营利润率为4.4% 净收入总计1055亿日元 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为正1094亿日元 汽车业务净现金达1.35万亿日元[9] - 按比例计算(含中国业务)净营收从去年的2.48万亿日元升至3.11万亿日元 运营利润为1305亿日元 运营利润率为4.2% 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达正1037亿日元 汽车业务净现金为1.68万亿日元[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业务按权益法计算运营利润本季度为344亿日元[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零售销量同比下降3.7%至78.9万辆 排除中国实现超20%增长 日本零售销量增长19.1%至10.6万辆 北美零售销量和产量分别增长33.1%和35.6% 欧洲零售销量增长7.2% 产量增长14% 中国受多种因素影响销售和产量显著下降[7][12][13][14][15] - 日本由于新车型推出总销量增长 电气化比率提高12个百分点至54% 单位净营收较去年第一季度增长20% 产量增长69.6%[12] - 北美受畅销车型推动增长 单位净营收同比增长6%[13] - 欧洲受e - POWER车型推动 电气化比率提高27个百分点至35% 单位净营收同比增长24%[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继续致力于Nissan NEXT转型计划以实现持续复苏和可持续增长[21] - 在中国市场将利用当地资产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出 以满足中国客户需求 提高成本竞争力并丰富产品线[26][49] - 与雷诺集团的合作关系进入新阶段 通过投资Ampere实现技术协同 重新审视资源分配和战略实施[58][59] - 考虑将中国的生产能力用于出口以满足其他市场需求[6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多种挑战 第一季度财务表现较上年显著改善 但中国业务面临重大挑战 全球销售预测将下调 由于外汇等积极因素 营收和利润预测向上修订[3][4][5]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本土品牌份额增长 合资非新能源汽车份额下降 公司将通过推出新车型等措施应对[23][24] - 2023年对公司很重要 需要提高销量确保健康自由现金流 提升汽车业务盈利能力 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确保未来可持续增长[41] 其他重要信息 - 日产在加拿大、美国、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秘鲁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场所 表明公司文化转型努力取得成果[3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如何评估第一季度业绩 各地区销售表现如何 - 第一季度业绩得益于Nissan NEXT中销售质量的提升 在具有挑战性的商业环境下取得较好成绩 日本、美国、欧洲销售增长 中国面临挑战 各地区正在共同努力应对市场变化[38][39][40] 问题: 在中国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出能否恢复业绩 北美在应对向电动化转变方面有何计划 - 在中国将与当地团队合作推出满足需求的新车 但需要一定时间 2024年是关键年份 需提高成本竞争力和丰富产品线 北美已开始讨论应对电动化的策略 中期计划及以后的战略很重要[47][48][49][51][52] 问题: 在中国的销售预测如何考虑经济因素 投资Ampere如何在欧洲以外市场发挥技术能力 - 中国市场第一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市场情况有所变化 公司正在内部讨论如何恢复业绩 投资Ampere是基于市场变化对资源分配和战略实施的重新审视 将在欧洲以外市场寻找优势和协同效应[56][58][59][60] 问题: 库存状况如何 有无利用中国产能出口到其他市场的计划 - 正在考虑从中国出口的可能性 目前库存堆积有多种原因 包括物流限制等 将继续优化库存以适应客户需求 各地区工厂利用率在提高[67][68][69] 问题: 投资Ampere的讨论重点是什么 如何看待其他公司丑闻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与合作伙伴的讨论重点是确保双方增长、联盟再平衡、建立平等伙伴关系、适应新商业环境等 汽车公司应诚信对待客户 否则无法履行责任[72][73][74][75][79] 问题: 在中国市场改变运营方式能否使销售触底回升 如何在全年利润修订中考虑汇率和销售审查因素 - 销售是否触底取决于中国市场的发展 2024年将继续密切关注 除中国外其他地区销量增加和日元疲软对利润修订有积极影响[83][82]
Nissan Motor(NSANY)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5-12 02:3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按权益法(不含中国合资企业运营)净收入从上年增加64亿日元至2219亿日元,剔除退出俄罗斯市场一次性损失后,净收入将从上年显著改善至3419亿日元 [18][25] - 2022财年按权益法净收入增加主要因每单位净收入改善和日元走弱,运营利润增加1298亿日元至3771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3.6% [24] - 2022财年按比例法(含中国合资企业运营)净收入从9.74万亿日元升至11.81万亿日元,运营利润达4846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4.1% [19][20] - 2022财年第四季度按权益法净收入升至3.1万亿日元,运营利润为874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2.8%;按比例法净收入升至3.36万亿日元,运营利润达1095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3.3% [22][23] - 2023财年预计净收入同比增长17%至12.4万亿日元,运营利润增长37.9%至5200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4.2%,净收入预计增长42%至3150亿日元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全球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为正1867亿日元,净现金为1.21万亿日元;按比例法自由现金流为正146亿日元,净现金为1.54万亿日元 [19][20] - 2022财年第四季度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至正1657亿日元;按比例法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总计468亿日元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全球单位销量下降14.7%至330.5万辆,主要因中国疫情干扰、供应链和物流限制等因素 [6] - 2022财年中国市场单位销量下降24.3%至104.5万辆,主要因疫情封锁导致产量下降;日本市场销量增长6.1%至45.4万辆,因电动化车型需求增长 [7] - 2022财年北美市场单位销量下降13.5%至102.3万辆;欧洲市场销量下降9.2%至30.8万辆,剔除俄罗斯市场后增长5.5%至30.5万辆;其他市场销量下降12.8%至47.4万辆 [8] - 2022财年全球产量(不含中国)增长12.1%至232万辆,包含中国产量持平于338万辆 [8] - 2022财年第四季度全球产量同比下降8.8%至85.4万辆,不含中国增长23.9%至67.8万辆,中国产量下降54.8%至17.7万辆 [9] - 2022财年第四季度全球零售销量同比下降7.8%至89.4万辆,不含中国增长13%,日本增长3.6%至14.4万辆,北美增长17.4%至31.6万辆,欧洲增长28.7%至10万辆,剔除俄罗斯影响增长51.6%,其他市场增长3.9%至12.7万辆,中国下降42.7%至20.7万辆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业务从追求销量转向追求价值,致力于提升核心车型盈利能力、扩大关键细分市场份额和提升客户体验 [11] - 公司在日本提升电动化车型市场份额,电动化比例从去年提高9个百分点至48%;在美国提升核心车型细分市场份额和每单位净收入;在欧洲跟上电动化转型,电动化销售占比从12%提升至23%,每单位净收入提升10%;在中国优先发展核心车型和提升客户体验,同时推进客户体验数字化 [12][13][14][16]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启动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e - POWER与内燃机价格平价,加速电动化车辆普及,并开发下一代LiDAR技术 [39][40] - 公司计划在今年秋季左右推出新中期计划,以衔接2030年愿景,确保公司可持续增长和提升企业价值,包括实现碳中和、利用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新业务机会等内容 [44][4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财年公司面临诸多挑战,但运营利润显著改善,汽车自由现金流转正,全球电动化比例从7%提升至11%,朝着2030年超过55%的目标稳步前进 [28] - 2023财年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情况有所改善,中国经济活动正常化,公司预计全球产量和销量均增长21%,但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增长将较为温和 [31] - 公司董事会决定提议在6月年度股东大会上支付2022财年末每股10日元股息,2023财年股息展望为每股15日元或以上,以平衡投资、应对不确定性和提升股东回报 [3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财年运营利润变动分析显示,外汇带来1857亿日元积极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2308亿日元负面影响,销售表现带来4911亿日元积极影响,制造成本带来1266亿日元负面影响,其他项目带来1896亿日元负面影响 [26][27] - 2023财年运营利润预测显示,外汇预计带来850亿日元负面影响,原材料价格预计带来30亿日元积极影响,销售表现预计带来4500亿日元积极影响,制造成本预计带来1100亿日元负面影响,其他项目预计带来1420亿日元负面影响 [33][3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美国市场本财年生产和销售预测及销售融资业务预测,以及利率上升和净信贷损失拨备增加对利润和底线的影响,还有采购环境的看法 - 公司认为美国市场有增长机会,计划通过增加Rogue、Sentra等车型产量实现29%的增长,且与经销商关系改善,产品受市场欢迎,预计销售增长 [48] - 销售融资业务虽面临利率上升和拖欠率上升问题,但公司风险管理良好,预计仍有可观利润,不过低于2022财年,资产负债表稳健,无再融资风险 [50][51] 问题2: 中国业务去年表现中软件电动汽车变化最快的因素,以及日本制造商取胜所需因素;本财年收入创纪录的依据 - 公司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客户需求变化快,软件和服务重要性提升,产品上市时间缩短,公司需加快设计、制造和销售流程以适应市场变化 [57][60][61] - 公司预计产量和销售增长,得益于与供应商合作确保芯片供应,销售质量和生产率提升,以及员工努力使产品受市场欢迎 [54][55][56] 问题3: 如何评估Nissan NEXT表现,能否实现运营利润率里程碑;如何恢复日本业务盈利能力 - 公司认为Nissan NEXT使品牌和运营改善,与经销商关系变好,但需寻找新收入来源和数字资产,新中期计划将明确具体战略 [64][65] - 日本业务亏损大幅减少,恢复盈利需增加销量、控制固定成本、优化产品组合和生产、调整定价以适应通胀环境 [68][69] 问题4: 中国市场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崛起和内燃机汽车困境下实现销量目标并盈利;美国电动汽车战略如何应对IRA问题和设计激励措施 - 公司计划在中国C细分市场推出新产品以提升销量,同时平衡价格和利润,密切关注市场趋势,未来3个月评估运营方向 [76][77] - 美国电动汽车战略与全球一致,计划投资5亿美元在坎顿生产4款新车,目标是使这些车型符合IRA规定,通过本地化平台、电动动力系统和电池来实现 [74][75] 问题5: 本财年原材料价格对运营利润的影响评估;为何首次公布生产产量指引 - 原材料价格已从高位回落,虽仍高于两三年前,但预计未来稳定,预算已部分考虑价格下降因素,目前对预算假设感到满意 [82][83] - 因供应链可见性改善,公司希望通过公布生产产量指引,让投资者了解批发量趋势,进而了解财务状况,预计生产和零售量增长约21%,批发量也将有类似增长 [84]
Nissan Motor(NSANY)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2-10 06:3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按权益法计算净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2.21万亿日元增至2.84万亿日元,增幅28.6%;营业利润为1331亿日元,营业利润率4.7%;净利润为506亿日元,排除退出俄罗斯市场一次性损失后,净利润将显著改善至1370亿日元;汽车自由现金流从去年的负120亿日元大幅改善至正1190亿日元;汽车业务净现金增至1.09万亿日元 [11] - 第三季度按比例法计算净收入从去年的2.51万亿日元增至3.19万亿日元;营业利润达1626亿日元,营业利润率5.1%;汽车自由现金流改善至835亿日元;汽车业务净现金达1.57万亿日元 [12] - 2022年1 - 9月按权益法计算净收入从去年同期的6.15万亿日元增至7.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2897亿日元,营业利润率3.9%;净利润为1150亿日元;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为正210亿日元 [13][14] - 2022年1 - 9月按比例法计算净收入从7.11万亿日元增至8.4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达3752亿日元,营业利润率4.4%;汽车自由现金流为负322亿日元;汽车业务净现金达1.57万亿日元 [14] - 公司维持2022财年净销售额10.9万亿日元和营业利润3600亿日元的预测,营业利润率3.3%;净利润预测维持在1550亿日元;预计本财年汽车自由现金流为正;仍预测年末股息每股5日元或更多 [19][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生产在截至12月31日的3个月内同比增长9%,达90.9万辆;本财年前9个月产量增长2.4%,达256万辆 [4] - 第三季度全球单位销量同比下降6.9%,至84.2万辆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市场销量增长11.4%,达10.4万辆 [5] - 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下降6.9%,至29.2万辆 [6] - 北美市场销量下降2.1%,至25.6万辆 [6] - 欧洲市场(不包括俄罗斯)季度单位销量增长1.8%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重建生产、聚焦核心车型销售应对宏观逆风,优先考虑长期发展 [8] - 雷诺 - 日产 - 三菱联盟宣布新举措,将推动24年合作迈向新高度,为公司创造新增长机会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汽车行业在本财年前9个月面临半导体供应短缺和中国封锁的挑战,公司下调全球销售预测至340万辆 [18] - 尽管预计本财年销量下降,但公司维持财务展望,预计汽车自由现金流为正,汽车业务营业利润全年为正 [19][21] - 公司已成功建立灵活基础,以适应和克服快速变化的环境,团队正努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22] 其他重要信息 - 外汇对9个月营业利润有1618亿日元的积极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有1806亿日元的负面影响,销售表现有3419亿日元的积极影响,制造成本有1117亿日元的负面影响,其他项目有1130亿日元的负面影响 [16][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美国市场激励措施情况及半导体供应恢复时间和生产恢复可持续性 - 公司会根据竞争和市场情况调整激励措施,目前激励与市场同步,产品组合正从C和D级向B - SUV和B级轿车调整 [26] - 半导体供应情况正在改善,但2023财年仍会存在供应短缺;日本和欧洲的生产恢复不仅受半导体影响,还受供应链其他因素驱动 [27] - 公司尽量不提供现金激励,更多通过利率补贴或租赁支持来维持竞争力,这样能让客户长期留在 captive finance 公司 [28] 问题2: Rogue车型是否需要零利率贷款 - 公司不确定是否提供了Rogue的零利率贷款,需回去核实 [29] 问题3: Sentra、Versa、Kicks车型半导体供应瓶颈及生产恢复时间和产量预测,以及第三季度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 半导体供应正在改善,但仍未达到100%;有两款芯片是瓶颈,公司已开始开发这两款芯片的第二来源,2023财年短缺情况会好于今年 [33]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较高,已达到Nissan NEX目标;第四季度因日元升值、原材料成本和季节性因素,利润不会像第三季度那么高,但汽车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仍为正;公司目标是明年达到5%的营业利润率 [32] 问题4: 如何增加中国市场份额和销量,以及股息政策和投资与股息的资金平衡 - 公司将在疫情结束后专注于新车型,以恢复中国市场销售;X - Trail三缸车型仍是挑战,Ariya和X - Trail e - POWER的表现受疫情影响 [39] - 公司最终希望将股息支付率恢复到30%,目前要确保稳定恢复和良好的财务指标;Ampere投资若发生,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的IPO时;短期内雷诺不太可能出售转让给信托的股份 [37] 问题5: 轩逸车型的表现及竞争力 - 轩逸份额下降主要是因为竞争对手降低轿车交易价格,以及新进入的电池电动汽车抢占了轿车市场份额;随着中国政府停止电池电动汽车激励措施,市场情况将在2 - 3月有所变化 [41] 问题6: 2023财年车型组合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以及原材料价格和制造成本的影响预测 - 供应有限时,公司会优先生产高端车型;随着半导体供应增加,车型组合会向低端车型调整;长期来看,车型组合不会一直维持在当前水平 [44] - 部分贵金属价格下降,公司已在修订展望时反映;钢材价格仍高,公司正在协商锁定明年价格;物流短期内仍存在瓶颈和挑战 [44] 问题7: 2023财年外汇、原材料价格和销量的情况 - 2023财年外汇利好不如今年,原材料价格总体趋于平稳,部分电动汽车相关原材料价格仍在上涨;物流和其他通胀相关成本可能会产生影响 [45]
Nissan Motor(NSANY)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2-10 06:35
业绩总结 - FY22第三季度全球生产量为842千单位,同比下降6.9%[12] - FY22第三季度全球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4%,达到2,837.4亿日元[13] - FY22第三季度净收入为2,837.4亿日元,较FY21第三季度的2,207.0亿日元增长28.5%[15] - FY22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为133.1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4.7%[15] - FY22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0.6亿日元,较FY21第三季度的32.7亿日元增长54.3%[15] - FY22前三季度净收入为7,499.7亿日元,较FY21前三季度的6,154.0亿日元增长21.9%[19] - FY22前三季度运营利润为289.7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3.9%[19] - FY22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2亿日元,显示出现金流压力[15] - FY22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率为3.9%[57] - FY22第三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21.0亿日元,较FY21 Q3的-1.2亿日元有所改善[74] 用户数据 - FY22全球零售销量预期为3,400千单位,较FY21的3,876千单位下降12.3%[32] - FY22第三季度全球零售销量较FY21增长了0.9%,达到170.5万辆[54] - FY22第三季度日本市场零售销量较FY21增长了9.9%[54] 未来展望 - FY22最新展望显示,运营利润为3600亿日元,相较于之前的展望减少了400亿日元[36] - FY22年末每股股息预计为5日元或以上[41] 负面信息 - FY22第三季度的总资产为8971.6亿日元,较FY21的8569.2亿日元有所下降[42] - FY22 Q3运营利润同比变化为-54.1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1] - FY22 Q3的净现金为-5,339.7亿日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76]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FY22第三季度的外汇影响为正,预计对运营利润产生积极影响[40] - FY22 Q3外汇影响为+67.9亿日元,其中美元贡献116.2亿日元[70] - FY22 Q3销售费用及定价影响为+79.1亿日元,主要来自于激励措施[70] - FY22 Q3的现金流来自经营活动为+228.8亿日元,显示出经营活动的良好表现[74] - FY22 Q3的库存变化为-34.8亿日元,显示出库存管理的改善[74] - FY22 Q3的总借款为7,132.4亿日元,其中来自第三方的借款为1,867.5亿日元[76] - FY22 Q3的销售融资为5,264.9亿日元,显示出融资活动的稳定性[76]
Nissan Motor(NSANY)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11-10 03:3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本财年上半年财务表现较上年显著改善,净收入增长30%,营业利润增长115%,净利润大幅增加 [3] - 上半年全球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3%至162万辆,剔除中国后增长超23.4%,日本、北美和欧洲实现两位数增长 [6] - 中国零售销量显著下降34.3%,全球产量增长4.5%,剔除中国后增长25.1% [7] - 第二季度全球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1%至83.3万辆,剔除中国后增长26.5%,产量增长4.7% [7] - 股权基础上,净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4.66万亿日元增至6.06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增至3367亿日元,营业利润率达5.6%,汽车业务板块利润增至1688亿日元 [8] - 净利润总计2962亿日元,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为正的1939亿日元,汽车业务净现金达1.5万亿日元 [9] - 按比例计算(含中国业务),净收入从去年的5.26万亿日元增至6.48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3447亿日元,营业利润率5.3%,汽车自由现金流为正的1616亿日元,净现金达1.81万亿日元 [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零售销量增长10.7%至22.8万辆,Serena总销量增长62%,Sakura销量增长37%,总电气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至54%,单位净收入提高14%,产量增长38.7% [11][12] - 北美零售销量和产量分别增长39.2%和35%,美国市场Rogue和Sentra畅销,墨西哥市场和INFINITI品牌销量均增长超50%,美国单位净收入提高3% [13] - 欧洲零售销量增长19.3%,产量增长19.4%,单位净收入提高19%,电气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至37% [14] - 中国零售和产量分别下降24.4%和25.2%,Sylphy是ICE细分市场畅销车型,7 - 9月零售销量下降28.9%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零售销量增长,新车型推动部分车型销量提升,电气化率和单位净收入提高,产量因供应改善增加 [11][12] - 北美零售和产量增长,畅销车型和部分市场及品牌贡献销量,单位净收入有提升 [13] - 欧洲零售和产量增长,单位净收入和电气化率提高,部分车型获市场认可 [14] - 中国市场受激烈价格战和竞争影响,零售和产量下降,新车型逐步获客户认可 [15][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推进Nissan NEXT业务转型计划,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增长 [4] - 维持全年全球销量370万辆的展望,上调财务展望,净收入从12.6万亿日元调至1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6200亿日元,净利润3900亿日元 [19] - 恢复中期股息,每股5日元,维持全年每股15日元及以上的指引 [21] - 中国市场采取三项关键举措:2026年前推出四款日产品牌新能源汽车;合资伙伴计划2026年前推出6款中国产新能源汽车;2025年开始出口日产汽车,目标10万辆 [24][25][26] - 欧洲2030年所有新日产车型将100%电动化,参与研发自动驾驶技术项目 [28] - 近期在日本车展展示未来移动出行方向,宣布投资28亿巴西雷亚尔在巴西生产两款新SUV [29] - 完成联盟新合作协议,增强公司敏捷性和运营效率 [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本财年上半年取得坚实财务成果,坚定执行Nissan NEXT转型计划以实现持续复苏和增长 [20] - 中国市场仍具挑战,价格战激烈、竞争加剧,但公司将利用本地资产提升产品竞争力,预计明年情况会缓和 [16][54] - 除中国外,其他市场需求强劲,下半年有望因供应恢复增加销量 [35] - 公司有良好产品基础,供应和销量提升将带来更多利润 [45] 其他重要信息 - 外汇对营业利润有133亿日元积极影响,原材料因价格下降有226亿日元积极影响,销售表现有2728亿日元积极影响,制造成本因通胀和监管费用有420亿日元负面影响,其他项目有866亿日元负面影响 [18][1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评估第二季度业绩,全年预测上调的原因,各地区零售量情况及下半年增加销量的可行性 - 第二季度批发销量从56万辆增至68.3万辆,是利润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还受益于外汇和原材料价格下降,销售表现改善带来1120亿日元利润增长 [41][44] - 全年预测上调700亿日元,其中400亿日元是外汇因素,100亿日元是原材料因素,200亿日元是上半年良好表现 [46] - 上半年受物流和供应链问题影响,各地区销量低于预期,下半年半导体供应恢复,有客户等待交付,有望增加销量 [34][35] - 日本部分车型有客户等待交付,美国增加墨西哥到美国的紧凑型车供应,中国维持全年80万辆指导,10月开始销量逐步提升,但仍需谨慎监测 [36][37] 问题2: 股息政策、现金政策变化,中期计划需完善的领域,恢复中国业务的时间 - 最终目标是股息支付率达30%,将逐步提高,目前无法确定时间,需考虑中期计划和投资需求 [58] - 中期计划需明确各地区战略,如北美应对IRA和电池战略、日本电气化战略等 [56]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需平衡利润和市场份额,预计明年情况缓和,希望2 - 3年使中国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51][54][55] 问题3: 能否进一步提高利润,价格调整中哪些地区成功提价 - 需在Nissan NEXT转型计划中优化成本,应对电气化投资和竞争挑战,可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降低成本 [65][67][68] - 提价成功的地区包括南美、拉丁美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部分是因新车型受欢迎,部分是因应对高通胀和汇率变动 [70][71] 问题4: 美国市场第二季度车型组合负面因素的原因,对美国市场下半年和下一财年的评估及销售激励展望 - 美国市场因高通胀和高利率,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转向更实惠车型,导致车型组合负面,但公司在这些车型生产上已尽力满足需求,同时维持高端车型销量 [78][79][80] - 美国市场TIV增长,公司有机会增加市场份额,但需应对IRA等法规挑战,销售激励主要用于提供更实惠的金融产品,与外部数据统计不同 [76][77][82] 问题5: 中国第三季度利润情况,未修订中期计划是否因未纳入重组费用,下半年中国业务贡献利润是否大幅恶化 - 中国市场盈利能力面临挑战,短期内难以有较大利润贡献,公司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车布局以应对竞争 [86][87][88] - 下半年利润考虑了可能的清理成本,但不确定是否会使用 [89] 问题6: 日产全球生产能力规划,中国出口10万辆汽车的候选目的地,S&P信用评级下调后资本政策是否改变 - 正在研究优化生产能力,中国部分问题将通过出口解决,其他地区利用率应达85%,具体将写入中期计划 [94] - 中国出口有助于全球实现更高产量,因部分地区产能已达上限 [95] - 公司业绩和资产负债表强劲,将与S&P沟通争取扭转评级,目前资本政策良好,无需改变 [96][97]
Nissan Motor(NSANY)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7-29 02:2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22%,主要因库存可用性差异,上季度库存已处最低水平,限制利用现有库存满足销售需求的机会 [5] - 生产产量同比持平,为81.2万辆,零售销量与产量持平,为81.9万辆 [6] - 净收入从上年的2.01万亿日元增至2.14万亿日元,运营利润从上年的75.7亿日元降至64.9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3.0%,净收入降至471亿日元,主要因去年净收入包含出售戴姆勒股份的761亿日元特殊收益 [12][13] - 外汇带来257亿日元积极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507亿日元负面影响,销售表现带来535亿日元积极影响,制造表现带来158亿日元负面影响,其他项目较上年恶化235亿日元 [14][15][16] - 若排除去年一次性收益,运营利润同比提高242亿日元 [17] - 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为负3046亿日元,因供应链中断导致生产低而使用营运资金;汽车业务净现金为8264亿日元 [19] - 按比例计算,净收入从去年的2.32万亿日元增至2.48万亿日元,运营利润达到988亿日元,运营利润率为4%,汽车业务净现金达到1.34万亿日元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Note和Aura车型第一季度细分市场份额达17%,每辆车净收入在无汇率影响下增长4%,且在2022年上半年仍是销量第一的电动汽车 [7][8] - 中国Sylphy车型三个月内细分市场份额达17%,每辆车净收入增长22% [8] - 美国全新Frontier车型细分市场份额达11%,每辆车净收入增长19% [9] - 全新Qashqai车型占欧洲跨界车细分市场的5%,每辆车收入增长26% [9] - 微型车领域,全新Sakura电动汽车收到2.3万份客户订单,超半数是日产新客户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关键市场总行业销量(TIV)受不利影响,尤其是乘用车领域 [3] - 美国经济有衰退迹象、利率上升和通胀,但日产产品有良好势头和客户接受度,客户交易价格上升,库存精益且销售效率高,经销商盈利能力增强,参与度得分高,且提前宣布电气化投资 [79][80][81] - 中国自6月宣布降低汽油车购置税,日产关键车型Sylphy受益,公司将聚焦三四线城市,Q1按比例合并有650亿日元贡献,Q2贡献减少,Q3、Q4将回升 [87][89][9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实施Nissan NEXT转型计划,追求销售质量,注重运营效率,利用日元兑美元走弱的顺风因素 [27][28] - 应对上海封锁,使用替代港口解决物流积压,将集装箱交付延迟减少96% [23] - 应对半导体短缺,短期确保芯片库存水平并分配给优先产品和市场,中期开发替代半导体、用通用半导体替代定制半导体并向供应商提供中长期生产展望 [24][25] - 应对原材料成本上升,短期减少贵金属使用,长期探索直接采购原材料并进行实物和金融对冲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本季度面临宏观环境挑战和全球不确定性,供应链受限影响生产和交付,但也有有利汇率的顺风因素 [2][3] - 尽管面临挑战,公司对新产品获得客户认可感到满意,认为这是长期业绩的关键 [6] - 对实现全年400万辆销售目标持谨慎乐观态度,有信心实现全年2500亿日元运营利润和1500亿日元净收入目标 [29] 其他重要信息 - 零排放日产Ariya被Auto Express评为年度汽车,并获得iF设计奖和2022年红点设计奖 [9] - 日本市场新推出的X - Trail成为专用e - POWER车型,获积极评价和客户强烈反响 [1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评估第一季度业绩,与全年指导相比情况如何,达到全年400万辆销售目标的确定性如何,何时能恢复到每月35万辆的产量? - 第一季度业绩好于预期,不仅因外汇顺风,还得益于销售质量和运营效率,尽管销量下降15%,仍实现了比预期更好的运营利润,销售表现抵消了原材料和销量下降的负面影响 [33][34] - 生产正在恢复,未来三个季度将努力提升产量,但仍可能有干扰因素,不确定能否达到400万辆目标 [35][36] - 第二季度产量可能略低于100万辆,第三、四季度可能略高于100万辆 [39] 问题2: 第一季度利润强劲,7月后是否有可见风险因素或经济减速,维持2500亿日元运营利润目标的因素是什么,销售金融业务下半年是否有风险因素? - 上海封锁挑战逐渐过去,半导体短缺有所改善但未达最佳状态,销售需求可达470万辆,公司面临新冠疫情未结束、工厂未达100%效率等风险 [46][48] - 不改变展望是因不确定新冠疫情和供应链及销量情况,想以稳定汇率挑战运营卓越,先通过运营效率和销售质量缓解半导体和原材料风险 [48][49][50] - 销售金融业务今年盈利能力将降低,因去年一次性拨备释放不再发生,且面临利率上升、半导体供应影响汽车销售和资产等逆风因素,但信贷损失低、二手车价格高、残值好、客户还款情况好等因素可平衡,风险和机会大致平衡 [57][58][59] 问题3: 第一季度销量未达预期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追赶全年400万辆目标,是否有调整价格的计划,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定价策略是否会改变? - 第一季度销量未达预期,8%源于上海封锁,7%源于全球半导体危机,目前情况有所改善,公司通过开发第二货源、签订中期供应合同等措施减少短缺 [62][63] - 公司正在提高价格,但不是单纯转嫁原材料成本,而是通过销售价值、减少激励措施和优化成本来提高每辆车净收入,客户愿意为新车型支付更高价格 [64][65][66] - 公司将坚持以价值为导向的定价策略,减少激励措施并优化成本结构,关注竞争对手动态,确保保持竞争力 [68][72][73] 问题4: 美国宏观经济衰退、利率上升和通胀情况下,经销商流量和需求展望如何,对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需求有何预期,中国降低汽油车购置税后,销售策略或政策是否改变,中国业务盈利能力和前景如何? - 美国经济衰退时汽车行业通常受影响,但此次因需求高于供应,汽车行业可能是最后受影响的行业之一,日产在美国有产品势头好、客户交易价格上升、库存精益、经销商盈利能力强、提前布局电气化等优势,虽成本和通胀是挑战,但有足够顺风因素抵消 [79][80][81][86] - 中国降低购置税对日产有利,公司将聚焦三四线城市,Q1中国业务有一定贡献,Q2因上海封锁贡献减少,Q3、Q4将回升 [87][89][90] 问题5: 第一季度美国和欧洲激励措施改善,随着产量上升竞争是否会加剧,激励措施改善的可持续性如何,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盈利的可能性如何,中期股息情况如何? - 激励措施控制将继续,稳定性要等供需平衡,但至少2022年和2023年不太可能实现,公司将通过与产品生命周期事件相关的定价策略提高盈利能力 [103][104] - 去年下半年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为正,今年第一季度为负主要因营运资金问题,预计第二季度起将转正,汽车业务盈利取决于销量和成本控制,公司将努力控制成本、保持盈亏平衡点 [95][98][100] 问题6: 如何预测日本KEV或EV市场,与最初假设相比有何评估,市场渗透是否有更多空间,日产如何定位英菲尼迪品牌,面临哪些挑战,有何计划? - 日本KEV市场有机会,Sakura电动汽车53%的客户是新客户,因产品优势、客户使用需求匹配、政府补贴等因素,日本市场发展慢不仅因基础设施,还因缺乏国内竞争,未来竞争将促进市场发展 [113][116][117] - 英菲尼迪品牌已复兴,总部迁回日本,利用日产制造资产实现规模经济,在美国和中国市场有发展机会,虽推出车型时遇半导体危机,但表现良好,未来期待新车型推出 [119][120][121]
Nissan Motor(NSANY)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5-14 16:2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财年全球零售销量405.2万辆,比销量预测高0.9% [8] - 2020财年合并净收入7.9万亿日元,营业亏损1507亿日元,净亏损4487亿日元,净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新冠疫情致销量下滑 [28] - 2020财年第四季度营业亏损190亿日元,较上年改善758亿日元,该季度净亏损810亿日元 [28] - 2020财年运营成本降低超3500亿日元,超2018财年降低3000亿日元的目标,使营业利润盈亏平衡销量降低12%,从约500万辆降至约440万辆 [16] - 预计2021财年销量440万辆,较上年增长8.6%,净收入9.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持平,净亏损600亿日元 [37][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生产制造 - 优化产能,关闭两家工厂,全球运营从三班制改为两班制,成本降低7% [13] - 计划到2023年将产品组合从69款精简至55款,2020财年使产品相关成本下降5% [14] 营销销售 - 营销和销售成本降低37%,12%的全球销售通过数字客户旅程完成 [14] 行政管理 - 将七个多元化区域整合为四个,使一般和行政成本降低11%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市场 - 每辆车净收入提高3.8%,激励措施减少4.6%,经销商特许经营价值提升 [19] - 全新Rogue车型获积极反馈,第四季度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5.8% [19] 日本市场 - Kicks e - POWER和Rogue等车型表现良好,全新Note e - POWER推动细分市场和整体市场份额达11.4%,每辆车净收入增加 [20] - 截至2020财年末,50%的汽车具备先进驾驶辅助功能,超50万客户选择e - POWER车型 [20] 中国市场 - 对现有车型保持激励措施纪律,市场份额创新高,尽管市场交易价格下降,但对每辆车净收入影响最小化 [21] 欧洲市场 - 固定成本降低34%,支持每辆车净收入整体改善 [22] - Juke车型销量和每辆车收入增加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实施Nissan NEXT业务转型计划,包括合理化、优先化和聚焦、增长三个支柱 [11] - 计划在18个月内推出12款新产品,目前已推出或亮相11款 [24] - 聚焦e - FORCE、ProPILOT with Navi - link、ProPILOT远程停车和自动远程停车系统等创新技术投资 [25] - 到2050年实现公司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2030年代初关键市场新车型将实现电气化 [51] 行业竞争 - 行业面临半导体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挑战,公司需应对这些挑战以提升竞争力 [36][41] - 众多车企推出电动汽车,公司凭借10年电动汽车经验和整体生命周期的全面方法保持竞争优势 [5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0财年受新冠疫情、环境意识增长、政治和经济变化等因素影响,行业充满挑战,但公司在Nissan NEXT计划实施上取得稳步进展 [5][6] - 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仍不确定,半导体供应问题将主要影响第一季度,但公司预计销量增长8.6%至440万辆 [36][37] - 尽管面临挑战,公司将继续积极投资研发和资本,以实现未来增长 [38] - 公司专注于Nissan NEXT计划,通过提升销售质量和产品盈利能力来提高公司收益 [4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通过Nissan Intelligent Factory提高车辆组装效率,在英国桑德兰工厂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计划在国内外建设下一代工厂 [56] - 公司签署超125项Blue Switch计划协议,通过4R Energy Corporation回收和再利用废旧电池,参与社区发展和移动服务等领域的实地运营测试 [5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未达Nissan NEXT 2%运营利润率目标如何评估,如何实现2023财年5%运营利润率 - 公司在2020财年Nissan NEXT目标已基本实现,通过确保财务纪律和提升产品价值来提高销售质量,虽2021财年受半导体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但相信最终能实现5%运营利润率,7月公布第一季度结果时将给出全年明确展望 [65][66][67] 问题2: 北美销售预测及销售情况评估 - 公司在北美销售质量正在改善,通过改变产品、业务和人员来改变经营文化,第四季度零售销售增长,每辆车净收入增加,未来将凭借新产品、新技术和与合作伙伴的新业务信心实现增长 [67][68][71] 问题3: 2021财年业务风险潜在影响的细分情况及440万辆销售预测的假设依据 - 2021年半导体供应问题预计影响产量约50万辆,下半年预计恢复一半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难以精确预估,公司努力使营业利润持平。销售预测基于市场情况和新车型影响,并考虑半导体供应短缺影响,全球市场预计增长10%,公司预计增长约9% [76][77][78] 问题4: 电气化战略及电池采购和开发工程的想法,Nissan NEXT在日本汽车市场的影响及加强措施 - 电气化战略需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脱碳速度、市场需求、总拥有成本等因素制定,注重技术创新、与供应商合作和本地化努力,公司将继续推进Nissan NEXT电气化工作。在日本市场,去年产品受好评,展示了公司潜力,未来将进一步加强 [81][82][96] 问题5: 能否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且产品线仍有内燃机,对氢燃料电池的未来展望 - 2030年代初关键市场新车型将实现电气化,但最终选择取决于客户,若能提供有竞争力的总拥有成本和客户价值,可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Nissan NEXT聚焦电池电动汽车和e - POWER技术 [99][100][102] 问题6: 是否进一步降低北美销售激励措施,剩余挑战是什么,第一季度结果是否会改善全年展望 - 公司在北美从推动式销售转向拉动式销售,从追求销量转向追求价值,激励措施会自然下降,不设具体目标,目标是保持销售质量纪律。第一季度需评估半导体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以透明方式展示信息 [107][108][110] 问题7: 上一财年供应链短缺对生产的影响,以及今年半导体短缺和Renaissance短缺对生产的具体影响 - 2020年半导体短缺影响约13万辆,已恢复50%;2021年预计受影响约50万辆,主要源于Renaissance火灾事件,预计下半年恢复一半影响。供应链挑战将持续,公司需短期调整生产和销售,中期重新调整供应链战略以应对不可预测风险 [11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