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啤酒(CRHKY)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啤酒(0029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09:01
财务业绩:营业额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3][19] - 集团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21]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5][2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3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2024年同期:237.44亿元)[84] - 啤酒业务分部营业额为230.61亿元,白酒业务分部营业额为7.81亿元[84] 财务业绩:利润和盈利能力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13][19] - 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EBIT)为7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17][19] - 毛利率创新高达48.9%,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19]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13] - 集团毛利率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48.9%的历史新高[21] - 集团未经审计EBIT达7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21] - 集团股东应占利润达5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21] -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7.89亿元,同比增长23.0%[63]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78元,同比增长22.8%[63]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77.47亿元,同比增长20.8%[6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17.04亿元,同比增长5.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77.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2024年同期:64.14亿元)[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2024年同期:47.33亿元)[84]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23.1%至5.789亿元人民币[98]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的人民币1.45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78元,增幅为22.8%[102] 业务表现:啤酒业务 - 啤酒业务EBIT为7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17][19] - 啤酒业务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增长2.2%[24][26] - 高端产品"喜力"销量增长超20%,"老雪"增长超70%,"红爵"实现翻倍增长[24][26] - 啤酒业务分部业绩为72.41亿元[84] 业务表现:白酒业务 - 白酒业务营业额为7.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9%[15] - 白酒业务EBIT亏损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6.7%[17] - 白酒业务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营业额为7.81亿元人民币[36] - 高端单品"摘要"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近80%[36] - 白酒业务未经审计EBITDA为2.18亿元人民币[36] - 白酒业务分部亏损1.52亿元[84] - 白酒业务子公司贵州金沙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2024年同期:4.41亿元)[85] 业务表现:地区表现 - 东区EBIT为30.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17] 业务表现:渠道与增长举措 - 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近40%,即时零售业务GMV增长近50%[29][32]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9%至人民币122.38亿元[63] -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下降10.7%至人民币37.39亿元[63] - 行政及其他费用同比上升22.0%至人民币18.17亿元[63] - 已售商品成本同比下降2.9%至122.38亿元人民币[94]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2.5%至29.54亿元人民币[94]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29.54亿元[56][57]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75%至1400万元人民币[8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18.4%至19.9亿元人民币[90]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2.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024年同期:11.40亿元)[84]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综合现金净额为73.8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20.1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8.16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83.84亿元,增幅达119.7%[65][68]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人民币63.7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0.12亿元增长6.0%[68] - 公司来自银行借贷所得款项达人民币172.2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1.83亿元大幅增长178.5%[68] - 公司偿还银行借贷人民币180.3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9.17亿元增长81.8%[68] - 集团净现金达73.82亿元人民币[40] 资产、负债和权益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55.85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00.62亿元,增长12.6%[67]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45.83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36.35亿元,减少3.9%[67]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6.72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6.93亿元,降幅达53.9%[65] - 公司存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6.40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85.51亿元,减少11.3%[65] - 公司固定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1.24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7.14亿元,减少2.3%[6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4.26亿元改善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0.91亿元,改善幅度达60.8%[6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从2025年初的人民币316.92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62.01亿元,增长14.2%[7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权益从年初的人民币355.85亿元增至人民币400.62亿元,增长12.6%[7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93.0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711.85亿元人民币[85] - 公司未分摊总部资产从2024年末的55.0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07.43亿元人民币[85] - 流动负债247.65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0.83[43] - 集团贷款总额10.36亿元人民币,其中6.5亿元一年内到期[40] - 银行贷款总额从1,849百万元降至1,036百万元,短期贷款从1,168百万元减至650百万元[123] 特殊项目和一次性事项 - 因合资搬迁协议确认收入约8.2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00万元)[22] - 产能优化产生固定资产减值与一次性费用约2.4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00万元)[22][25] - 出售土地予合营企业确认收益7.31亿元人民币[8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25亿元人民币[87] - 确认固定资产减值亏损人民币1.84亿元,其中自用楼宇减值人民币1.07亿元,机器设备减值人民币7600万元[104] - 土地处置产生使用权资产处置收益约人民币35.1亿元,其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1.3亿元[110][113] - 向深圳润雪处置土地实现收益约人民币731百万元[115] - 剩余应计未处置损益约人民币1,024百万元冲减长期股权投资[115] - 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人民币52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百万元[115][117] 投资和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5.96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6.72亿元减少人民币7600万元(2.1%)[106] - 其中应收对价为人民币31.46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6.72亿元减少人民币5.26亿元(14.3%)[106] - 新增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人民币4.5亿元[106] - 应收对价公允价值从人民币3,672百万元降至3,146百万元,减少526百万元[115][117] - 流动应收对价人民币1,453百万元,非流动应收对价从3,672百万元降至1,693百万元[115][117] - 公允价值计量使用6.5%折现率及每平方米21,700-23,700元市场交易价格[116][117] - 银行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收益约人民币1百万元[116][118]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2600万元人民币[49] 运营资本和应收应付款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124百万元增至136百万元,其中>90天账龄从37增至46百万元[119][12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3,249百万元增至4,007百万元,主要增长来自0-30天账龄[121][122] 资本支出和承诺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6.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9%(2024年同期:16.00亿元)[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拨备资本承担总额为2,327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868百万元下降18.9%[126] - 购买固定资产资本承担从2024年末2,820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2,279百万元人民币,降幅19.2%[126]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81.24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177.14亿元,减少人民币41亿元(2.3%)[104] - 在建工程增加人民币24.1亿元,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2.65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24.76亿元,增幅为9.3%[104] - 机器设备账面净值减少人民币37.9亿元,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3.6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89.81亿元,降幅为4.0%[104] 关联方交易 - 向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从2024年14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2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85.7%[129] - 接受关联公司服务支出从2024年66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14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18.2%[129] - 向关联公司购买商品支出从2024年223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9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55.6%[129] - 应付合营企业款项从2024年30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490百万元人民币,增长63.3%[133] - 应收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贸易账款从2024年22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17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2.7%[133] - 应付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款项从2024年14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40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85.7%[133] - 公司为深圳润雪提供银行担保金额2,396百万元人民币,与2024年末持平[133][134] 股息和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宣派股息人民币12.58亿元[70] - 中期股息每股0.464元人民币总额约15.05亿元人民币[97]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464元,同比增长24%[148][151] - 股息率维持在26%[148][151] - 2024年上半年宣派股息人民币21.50亿元,较2025年同期高出71%[7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会于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审查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38][140] - 未发现可能严重影响集团运营、财务报告及合规监控的事项[138][140] -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CRC Bluesky Limited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华润集团(华创)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Heineken Holding N.V.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Heineken N.V.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合贸有限公司直接持有7,738,702股股份[175][177] - 董事李家祥持有公司271,81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55] - 董事赵春武及其配偶合计持有公司106,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55] - 董事李家祥持有联营公司华润置地50,000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58] - 董事李家祥持有联营公司华润万象生活387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62] - 董事赵春武及其配偶合计持有联营公司华润医药40,000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68][171] 其他财务数据 - 固定利率贷款年利率2.00%,浮动利率实际年利率0.99%[40] - 现金及银行存款89.9%以人民币持有,9.9%以港币持有[42] - 无重大或然负债及重大投资收购事项[53][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约为24,500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000人减少约5.8%[56][57] - 2024年权益法核算投资应占储备份额增加人民币0.04亿元[70]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减少人民币0.22亿元,主要受汇率差异影响[70] - 2025年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获审计委员会审阅无异议[74] - 公司管理层认为集团有足够资源履行到期负债并持续经营[78]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1.4%至7000万元人民币[87] - 政府补助收入同比下降3.8%至2.29亿元人民币[87]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7.05亿元,较2025年同期低18.4%[70]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244百万股,对应面值14,090百万元人民币[126] 市场表现和投资者关系 - 总市值约为811.04亿港元[147] - 港币柜台收盘价为25.00港元[147][150] - 人民币柜台收盘价为22.80元[147][150] - 与超过2,200名基金经理及分析员举行会议[143][146] - 会议次数超过180次[143][146] - 获《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排名第1,969位[147][149] - 首期应收对价预计将于2026年从深圳润雪收到[109][112]
华润啤酒:2025 年亚洲领导者会议 -核心要点,运营效率有望持续提升且空间充足
2025-09-07 16:19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中国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Beer)[1] * 行业为啤酒酿造及白酒(烈酒)业务[2] 核心观点与论据:业务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7-8月销量与产品组合趋势与2025年上半年大体稳定 但餐饮渠道受政策影响尚未恢复[2] * 公司持续聚焦运营效率与销售 一般及行政费用节约 啤酒业务销售费用在2025年上半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下降10.7% 主要归因于劳动力成本中个位数百分比下降(部分源于人员精简)以及广告营销等费用高个位数至十位数百分比下降(投资更灵活)[4] * 2025年上半年行政费用增长22% 主要与总部从北京迁至深圳产生的一次性费用相关 但此举将为2026年费用节约留下空间[4] * 公司预计未来年度运营费用节约空间仍小于1个百分点[2][4] * 烈酒业务关键焦点仍是渠道去库存 推出大众市场产品及持续节约运营费用 公司将在年底评估任何减值风险[2] 核心观点与论据:高端品牌与市场策略 * 喜力(Heineken)品牌整体促销水平在2025年将保持大体稳定 拥有强劲势头及精简的渠道库存[5] * 按区域划分 福建 浙江和广东占喜力总销量的60%[5] * 公司将探索江苏 安徽 上海 四川和辽宁等高潜力市场 广东仍是近期发展重点区域(公司在广东高端市场份额约20% 对比头部玩家约40-50%份额)[5][8] * 渠道组合方面 即饮渠道占总渠道组合的34-35% 非即饮渠道占约65% 但在高端品类中此比例相反 即饮渠道占高端总销量的60%[8] * 公司近期暂停了在四川地区向即时购物平台的发货以保护其价格体系 与美团等平台的合作无其他变化[9] 其他重要内容:投资评级与风险 * 高盛给予公司12个月目标价为37.00港元 基于19.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参考全球同业过去五年全周期平均值)并折现半年至2026年年中[10] * 投资风险包括:1) 高端产品销量增长慢于预期 2) 高端板块竞争加剧 3) 成本压力高于预期[10] * 高盛在过往12个月内与公司存在投资银行业务客户关系 并为其做市[19]
华润啤酒迎来新掌门:赵春武接任董事会主席
犀牛财经· 2025-09-05 09:06
人事变动 -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赵春武由总裁调任为董事会主席并担任财务委员会主席 标志着创始人侯孝海离职两个月后迎来新掌舵者[1] - 赵春武为华润啤酒体系内成长的高级管理人员 2003年加入后从销售发展部副总经理起步 曾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苏上海等区域担任总经理[1] - 赵春武2022年5月被任命为公司副总裁 次年8月升任执行董事兼总裁 2024年度薪酬包括18万元董事袍金 约158.52万元薪金及津贴 约178.78万元酌情花红[1] 管理层评价 - 董事会对赵春武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其在担任执行董事及总裁期间展现卓越管理和领导能力[2] - 董事会基于其工作经验 全面领导能力和卓越工作表现 认为其是主席职务最佳人选 相信能推动公司及附属公司进一步发展[2] 业绩表现 - 华润啤酒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7.89亿元 同比增长23% 创历史新高[2] - 白酒业务上半年营业额同比下降超三成 与啤酒业务稳健增长形成鲜明对比[2] 战略规划 - 赵春武暂时兼任总裁职责直至任命新总裁 管理层对下一步发展有高度共识[2] - 对侯孝海时期战略以延续和发扬为主 不会有太大改动[2] - 分析认为赵春武上任消除领导层不确定性 有利于持续推进"啤白双赋能"战略 实现啤酒与白酒业务协同发展[2] 行业挑战 - 公司面临啤酒高端化竞争加剧和白酒业务整合的双重挑战[2]
华润啤酒新任掌门人落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6:45
公司人事变动 - 赵春武自2025年9月3日起由总裁调任为董事会主席及财务委员会主席[1] - 非执行董事郭巍获委任为公司财务委员会成员[1] - 赵春武于2022年5月任副总裁 2023年8月任执行董事兼总裁 现兼任执行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财务委员会及购股权普通委员会成员[1] - 赵春武2003年加入公司 历任销售发展部副总经理及多个区域公司总经理 现任华润雪花啤酒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1] - 前任董事会主席侯孝海于6月27日因个人安排辞任[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9.4亿元 同比增长0.8%[2] -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 同比增长23%[2] - 未计利息及税前盈利76.91亿元 同比上升20.8%[2] - 毛利率达48.9% 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2] - 中期股息每股0.464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24.4%[2] 战略发展布局 - 公司完成白酒业务收购后 于2023年成立华润雪花事业部和华润酒业事业部[1] - 坚持高端化发展战略 国内和国际品牌组合优势明显[2] - 高档酒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中档酒和普通酒同步上升[2] - 十四五战略回顾及十五五战略制订中 管理团队对高端酒战略和增长第一策略保持高度共识[2] - 在啤酒行业整体略有下降背景下 公司三条产品线实现均衡发展[2]
赵春武接棒执掌华润啤酒,啤酒高端化与白酒整合双线挑战如何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5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华润啤酒自2025年9月3日起任命执行董事赵春武为董事会主席及财务委员会主席 同时非执行董事郭巍获任财务委员会成员 [1] - 赵春武原任总裁职务现由本人暂代 总裁职位暂时空缺 [4] 新任主席背景 - 赵春武拥有22年华润体系内任职经验 曾担任销售发展部副总经理及多个区域公司重要职务 2022年5月出任副总裁 2023年8月升任总裁 [2] - 持有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任职百事可乐 南京英特布鲁等企业 被董事会评价为兼具实战经验与管理能力的资深高管 [2][3] - 业内评价其风格低调务实 2023年以来公开报道仅15篇 最近一次公开露面为两个月前的新员工训练营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239.42亿元 同比增长0.8%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 同比增长23% [5]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 同比增长2.6% 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 同比减少近4亿元 降幅超30% [5] 战略方向 - 公司明确延续"啤+白"双战略 管理层对既有战略存在高度共识 预计不会重大调整 [6] - 啤酒业务需提升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以应对百威 嘉士伯等国际品牌竞争 [7] - 白酒业务需加速整合景芝酒业 金种子酒和金沙酒业 扭转销售下滑与亏损局面 [7]
赵春武接棒执掌华润啤酒 啤酒高端化与白酒整合双线挑战如何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4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华润啤酒自2025年9月3日起由执行董事赵春武调任董事会主席及财务委员会主席 非执行董事郭巍获委任为财务委员会成员[2] - 赵春武职业背景多元 曾任职百事可乐 南京英特布鲁 箭牌口香糖等企业 持有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兼具实战经验与管理能力[3] - 总裁职位暂时空缺 相关职责由赵春武暂代[5] 新任主席个人特质 - 赵春武被业内评论形容为"特别务实" 2023年至今公开报道仅15篇 最近一次公开露面为两个月前的新员工训练营[4] - 董事会高度肯定其管理及领导能力 认为基于丰富经验与出色绩效是接任主席的最佳人选[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239.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8%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6]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近4亿元(缩减超30%)[6] 战略方向与挑战 - 公司坚持"啤+白"双战略延续 管理层对现有战略有高度共识 将以延续和发扬为主[6] - 啤酒业务需提升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以应对百威 嘉士伯等国际品牌的主导地位[7] - 白酒业务需整合景芝酒业 金种子酒和金沙酒业 扭转销售颓势与业绩亏损[7]
华润啤酒总裁赵春武调任董事会主席
新京报· 2025-09-03 14:21
公司人事变动 -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赵春武由总裁调任为董事会主席 接替离职的原主席侯孝海 [2] - 赵春武2003年加入华润雪花啤酒 曾担任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苏及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2] - 赵春武2024年度董事袍金为18万元 另包含薪金及津贴约158.52万元 住房公积金及社保约10.88万元 以及酌情花红约178.78万元 [2] 管理层过渡安排 - 总裁职位暂时悬空 赵春武将同时承担过渡期间总裁的工作及责任 [3] - 公司无法确定新任总裁委任时间 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将继续检讨该事项 [3] - 赵春武表示管理层对发展战略有高度共识 将延续和发扬原有战略 不会有太大改动 [3]
华润啤酒宣布新任“一把手” 总裁赵春武调任董事局主席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11:53
高管变动 -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赵春武于2025年9月3日起正式获任董事会主席及财务委员会主席 职务 接替6月27日辞职的侯孝海[2] - 非执行董事郭巍同步获委任为公司财务委员会成员[2] - 赵春武自2003年加入华润雪花啤酒 历任销售发展部副总经理及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苏 上海五大区域总经理 2022年5月升任副总裁 2023年8月担任执行董事及总裁[4] 管理层背景与风格 - 赵春武在长三角及东南沿海战略市场积累深厚 擅长渠道网络构建与终端精细化管理[4] - 内部人士评价其管理风格将偏向务实[4] - 过渡期内曾以代行主席身份主持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 并两次公开露面[6]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啤酒行业高端化远未到达天花板 消费者呈现多元化状态[6] - 公司将推出更多个性化 小众化及差异化产品[6] - 政策变化(包括禁酒令)对啤酒行业影响有限 因主要消费场景集中于火锅 烧烤等大众化餐饮 某些地区甚至促进消费[6] - 公司坚持高质量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深化啤酒+白酒双赋能商业模式[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综合营业额239.42亿元 同比增长0.8%[7] -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 同比增长23% 创历史新高[7] - 高端啤酒业务表现强劲 但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 同比下降超33%[7] - 白酒业务未计利息 税项 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2.18亿元[7]
华润啤酒宣布新任“一把手”,总裁赵春武调任董事局主席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11:49
高管变动 - 赵春武自2025年9月3日起由总裁调任为华润啤酒董事局主席及财务委员会主席 [1] - 赵春武自2023年8月担任执行董事并由副总裁调任总裁 2022年5月升任华润雪花啤酒副总裁 [3] - 赵春武职业轨迹深度融入华润体系 2003年加入后从销售发展部副总经理起步并执掌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及上海五大核心区域公司总经理要职 [3] 管理层背景与风格 - 赵春武在长三角及东南沿海等战略市场积淀扎实的渠道网络构建能力与终端精细化管理经验 [3] - 华润啤酒管理风格预计将偏向务实为主 [3] - 赵春武在代行董事局主席职务期间两次公开露面 包括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 [3] 行业趋势与战略 - 啤酒行业高端化远未到达天花板 消费者呈现多元化状态 [6] - 公司将推出更多个性化小众化差异化产品 [6] - 政策变化包括禁酒令对啤酒行业影响不大 主要消费场景集中于火锅烧烤排档龙虾店等大众化餐饮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营业额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 [7] - 高端啤酒业务表现爆发 但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同比下降超过33% [7] - 白酒业务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18亿元 [7]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坚持高质量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深化啤酒加白酒双赋能的商业模式 [7]
侯孝海离任两个多月后,赵春武出任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
新浪财经· 2025-09-03 11:3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赵春武自2025年9月3日起由总裁调任为董事会主席及财务委员会主席 其现年54岁 于2022年8月任副总裁 2023年8月任执行董事及总裁 并兼任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1] - 赵春武2003年加入华润雪花啤酒 历任销售发展部副总经理及多个区域公司总经理 拥有逾二十年市场营销经验 持有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 - 前任董事会主席侯孝海于2025年6月27日因个人安排辞任 赵春武在过渡期间暂代主席职责 [2] 高管背景与历史贡献 - 侯孝海自2016年4月起担任首席执行官 2023年4月调任董事会主席 被视作公司灵魂人物 2001年通过社会化招聘加入华润集团 [4] - 侯孝海掌舵期间公司推动高端化战略及"啤酒+白酒"双商业模式 [4]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9.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8% 净利润57.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 毛利率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48.9% [4] - 啤酒业务营收231.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白酒业务营收7.81亿元人民币 其中"摘要"品牌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接近80% [4] 战略方向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深化"啤酒+白酒"双赋能商业模式以应对复杂消费环境 [4]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日收盘价26.89港元 单日下跌3.4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