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AVGO)

搜索文档
美国芯片巨头三年降价一半,中国企业陷入“被动跟跌” 困境
第一财经· 2025-09-14 05:38
反倾销调查背景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源于国内产业申请 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 [1] - 调查基于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1] - 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 涉及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四家美国生产商 [1] 倾销行为特征 - 2024年调查期内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达458.51% 构成恶意倾销 [2] - 具体数据表明调整后出口价格分别为0.218美元和0.248美元 正常价值达0.876美元和1.383美元 倾销绝对额为0.658美元和1.135美元 [3] - 美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2024年进一步增至62.14% 成为进口主力军 [1][4] 进口量与市场份额变化 - 美模拟芯片进口量从2022年11.59亿颗增至2024年15.90亿颗 累计增长37.13% 2024年较2023年增长22.36% [3] - 市场份额从2022年35.40%升至2024年44.98%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从36.94%升至48.63% 栅极驱动芯片从31.19%升至36.39% [6] - 通用接口芯片进口量三年累计增长36.04%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增长40.67% [6] 价格压制与产业影响 - 美通用接口芯片单价从2022年3.00元/颗降至2024年1.55元/颗 累计降幅48.33% 栅极驱动芯片从3.99元/颗降至1.76元/颗 累计降幅55.85% [7] - 德州仪器具体型号产品价格累计降幅超46%至53% [9] - 国内产品价格降幅低于进口 通用接口芯片累计降33.59%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22.13% 导致企业被动跟跌 [11] - 2024年国内产业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33.41% 通用接口芯片下降38.76% 栅极驱动芯片下降22.68% [11] - 国内企业从2023年起由盈转亏 2024年亏损扩大7.05% 开工率较2022年下降17个百分点 [11] 行业支持与调查程序 - 中国机电商会支持调查 指出美方滥用管制措施扰乱全球供应链 强调依法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13]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呼吁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公平竞争 [14] - 调查于2025年9月13日启动 预计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 特殊情况可延长6个月 [15] - 利害关系方需在20天内登记参与调查或提交书面意见 [14]
商务部调查美国模拟芯片倾销,对华倾销幅度达300%
搜狐财经· 2025-09-14 04:50
反倾销调查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申请文件 指控美国生产商存在倾销行为 [1] - 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 涉案企业 - 涉及四家美国模拟芯片生产商 包括德州仪器 ADI 博通和安森美 [1] 市场份额与进口数据 -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1] - 2022年合计进口数量11.59亿颗 2023年12.99亿颗 2024年15.90亿颗 [1] - 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 三年间增长37.2% [1]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第一财经· 2025-09-14 02:26
9月13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 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江苏省半 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 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从绝对进 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 合计进口数量 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第一财经· 2025-09-14 00:36
反倾销立案调查 - 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调查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 [1] - 申请调查期内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 涉及美国生产商 - 调查涉及四家美国生产商 分别为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 [1] 市场份额与进口数据 -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1] - 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持续大幅上升 分别为11.59亿颗 12.99亿颗和15.90亿颗 [1] - 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 [1]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第一财经· 2025-09-14 00:35
反倾销立案调查 - 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 -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申请文件 指控美国生产商存在倾销行为[1] -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1] 涉及美国生产商 - 被调查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公司: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1] 倾销证据 - 申请调查期内美国进口模拟芯片价格持续大幅下降[1] - 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1] - 进口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22年11.59亿颗 2023年12.99亿颗 2024年15.90亿颗[1] 数据来源 - 新闻信息来源为第一财经[3]
This $2 Billion Hedge Fund Led By a Former OpenAI Researcher Is Betting Against All Semiconductor Stocks Except These 2 Industry Giants
The Motley Fool· 2025-09-13 22:00
人工智能对行业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为部分企业创造巨大机会 同时使无法适应的企业面临产品服务被淘汰的风险 [1] 基金投资策略 - Situational Awareness基金规模迅速增长至超过2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 [2] - 该基金第二季度末最大头寸为20441份VanEck半导体ETF看跌期权合约 占公开持仓的27% [5][6] - 基金同时重仓英特尔看涨期权和博通股票 两者合计占公开投资组合的37% [7] - 对半导体ETF的看跌头寸可能是针对行业整体风险的对冲策略 而非全面看空所有半导体股票 [8] 英特尔投资逻辑 - 英特尔作为美国本土领先半导体代工厂 可能在人工智能国家安全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10] - 美国政府8月底同意收购英特尔9.9%股份 并有权以当前价格再收购5%股份 [11] - 英特尔承诺投资1000亿美元于美国本土制造设施 [11] 博通投资逻辑 - 博通是定制AI加速器领域最大合作伙伴之一 人工智能芯片将日益专业化 [12] - 公司拥有四个超大规模客户 包括新客户(被认为是OpenAI)明年100亿美元合同承诺 [13] - 管理层预计AI芯片收入将从第四季度加速增长 并持续到2026年 [13] 当前市场状况 - 截至9月 英特尔和博通股价因近期发展大幅上涨 投资者需支付溢价买入 [14] - 可能存在其他估值更吸引人的人工智能股票机会 但基于相同投资逻辑的替代选择较少 [15]
5 Dividend Stocks Perfect for Gen Z Investors
Yahoo Finance· 2025-09-13 17:40
微软公司分析 - 作为市值数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 在云计算 软件 游戏和人工智能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1] - 被视为科技领域"大而不倒"的企业 业务稳定性强于同业 [1] - 连续23年提高股息 股息增长记录优异 [7] - 通过Azure云平台和庞大企业客户基础从人工智能发展中受益 [7] 博通公司分析 - 业务涵盖网络芯片和企业基础设施软件领域 [3] - 在人工智能领域被低估 其网络芯片支持数据中心AI芯片集群高效通信 [3] - 连续15年提高股息 过去五年股息年均增长14% [2] - 股息支付率为36% 具备持续提高股息的空间 [2] Salesforce公司分析 - 从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发展为数字化软件生态系统 [8] - 人工智能技术可增强其软件简洁性和用户体验 [8] - 近期开始支付股息 股息支付率仅为2025年预期收益的15% [9] - 具备显著的股息增长潜力 [9] Alphabet公司分析 - 核心业务包括谷歌搜索引擎和YouTube视频平台 [10] - 拥有蓬勃发展的云业务 并在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和自动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0] - 具备财务资源 云资产和第一方数据的独特组合优势以训练AI模型 [10] - 近期避免反垄断强制分拆 为未来发展扫清障碍 [11] Meta Platforms公司分析 - 作为全球领先的广告业务 日活跃用户达34.8亿 [12] - 从Facebook Instagram WhatsApp和Messenger等应用获得数十亿美元现金利润 [12] - 积极投入人工智能研发 旨在减少对智能手机平台的依赖 [12] - 股息支付率低于2025年预期收益的8% 股息增长空间巨大 [13] 行业趋势分析 - 半导体是科技行业的基础构建块 在科技领域扮演关键角色 [3] - 年轻投资者偏好成长股 特别是科技行业的创新公司 [5][6] - 再投资股息可在多十年时间框架内显著提升股票回报 [5] - 2025年研究发现成长股是Z世代最受欢迎的投资类型 [5]
Tech Corner: Broadcom's 2025 Surge to All-Time Highs
Youtube· 2025-09-13 17:00
1193:02:47,286 --> 1193:02:50,485 All [Music] right, thanks for joining us once again on the Tech Corner. I'm George Tillis, senior markets contributor here on the Schwab network. Today we're going to do a follow-up segment on Broadcom.If you want to watch the original segment which aired back in April, you can click the link above to check that out. And once again, let's talk about Broadcom, which is a top tier global semiconductor company that specializes in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supply of a wide r ...
The AI trade will make or break your stock portfolio. Here's how to win in 2025.
MarketWatch· 2025-09-13 16:00
With AI stocks driving the market, investors are missing out if they aren't playing the trend. This is the playbook that experts are following to get an edge. ...
10 Best IPO Tech Stocks to Buy Now
Insider Monkey· 2025-09-13 14:19
IPO市场趋势 - 软件公司此前对上市持犹豫态度 尽管市场处于创纪录水平 但公司认为上市不值得[1] - 市场情绪转变源于年初成功IPO案例显示投资者对快速增长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强烈兴趣[1] - 许多公司保持私有状态10至20年 普通投资者长期无法参与投资[1] - 被压抑的需求成为推动IPO成功的关键因素[1] 零售投资者行为 - 零售投资者持续逢低买入 显示对市场的强烈信心[2] - 近期IPO案例中 路演未能充分反映零售需求 导致股票上市后涨幅达100%甚至200%[2] - 零售投资者对创新型科技公司的投资兴趣达到历史新高 正在改变市场格局[2] IPO后表现评估 - 初始大幅上涨的股票会出现自然回调与价格正常化过程[2] - IPO首日表现不应作为判断公司未来潜力的唯一依据 后续仍存在多个发展里程碑[2] - 投资者应关注长期增长潜力 基于公司长期发展前景进行投资决策[2] 研究方法论 - 通过Finviz股票筛选器筛选过去两年上市科技公司[5] - 选择对冲基金持仓集中且分析师看好的10支股票[5] - 按2025年第二季度对冲基金持仓数量升序排列[5] Silvaco集团(SVCO) - 9家对冲基金持有该公司头寸[7] - 9月4日任命Chris Zegarelli为新任首席财务官 9月15日正式生效[7] - Zegarelli拥有20年以上半导体行业领导经验 曾任英飞凌科技财务高级副总裁 主导8.3亿美元收购GaN Systems的整合与战略规划[8] - 曾担任GaN Systems、Therm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和Indie Semiconductor首席财务官[9] - 早期在博通(Broadcom Ltd)和高通(Qualcomm Inc)担任高级财务职位[9] - 公司提供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及半导体知识产权解决方案[9] Global Mofy AI(GMM) - 10家对冲基金持有该公司头寸[10] - 9月11日启用新企业网站globalmofy.ai 替代原globalmofy.cn域名 作为全球扩张战略组成部分[10] - 新域名强化技术优先品牌形象 突出作为AI驱动虚拟内容解决方案国际提供商的定位[11] - 投资者关系网站保持ir.globalmofy.cn不变[12] - 公司运营中国领先数字资产库 拥有超过10万个高精度3D数字资产[12] - 提供虚拟内容制作和数字资产开发服务 专注于生成式AI技术解决方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