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301055)

搜索文档
张小泉集团累计被执行金额超39亿,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拍卖
搜狐财经· 2025-04-03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张小泉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债务问题严重,新增被执行信息且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虽公司称对自身经营无实质影响,但股价仍下跌,同时张小泉自身也面临产品争议和股价下跌问题 [1][7][10] 张小泉集团债务情况 - 4月1日新增两条被执行信息,涉及执行标的4700余万元,累计被执行金额达39.05亿元 [1][4] - 截至3月19日,债务逾期本金、担保违约尚未代偿本金合计超59亿元 [12] - 截至2025年3月,持有的张小泉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涉及5笔逾期融资业务,本金达5.1亿元,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44.86亿元 [13] 股份拍卖情况 - 张小泉集团所持320万股公司股份将于5月8日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拍卖,原因是实控人张樟生金融借款逾期 [1][7] - 若拍卖成功,张小泉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由48.72%降至46.67%,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7] 公司回应 - 公司称与控股股东为不同独立经营主体,被执行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8] 股价表现 - 4月3日,张小泉股价开盘走低,收盘跌6.9% [10] 债务危机根源 - 张小泉集团债务危机源于“富春系”激进扩张,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融资,高杠杆扩张,项目回报不及预期致债务逾期 [12] 张小泉自身问题 - 近几年多次陷入断刀争议,如“拍蒜断刀”事件及消费者相关投诉 [14] - 股价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一路下跌,2024年2月盘中最低跌至7.55元,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超40亿元 [14]
从拍蒜断刀到法人限高:张小泉被执行31亿背后的家族企业治理黑洞
新浪证券· 2025-04-03 06:27
文章核心观点 张小泉控股股东深陷债务危机暴露百年老字号经营困境,折射资本扩张与品牌传承深层矛盾,危机揭示家族企业治理缺陷和战略偏差,老字号焕新需平衡资本运作与匠人精神 [1][4][5] 分组1:控股股东激进扩张埋雷 - 张小泉集团债务危机根源在于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战略失误,其将大量资金投入非主业领域致资金链断裂 [2] - 截至2025年3月,富春控股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达44.86亿元,持有的张小泉股份99.9%被质押或冻结 [2] - 张小泉被迫为控股股东“输血”,陷入担保违约与债务逾期恶性循环 [2] 分组2:从资本运作到品牌崩塌 - 张小泉集团为富春控股5笔融资业务担保,5.1亿元本金逾期,49.21亿元对外担保违约未代偿,上市公司股份被轮候冻结,控股股东面临控制权变更风险 [3]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及高管不当回应使品牌形象受损,2023年被商务部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叠加债务危机,消费者信任度瓦解 [3] - 自2021年上市至2025年4月3日,张小泉股价从38.76元跌至15.25元,市值蒸发超32亿元,控股股东预重整,投资者担忧重整失败48.72%股权被处置引发控制权变更 [3] 分组3:老字号转型的警示样本 - 张氏兄弟通过复杂股权架构掌控集团,2024年“二代接班”被质疑为家族自救,张樟生之子空降高管层加剧治理结构不稳定性 [4] - 张小泉重营销轻研发,核心刀剪业务收入占比跌破50%,库存积压达1.65亿元 [4] 分组4:刀刃向内的改革之迫 - 对比同仁堂、稻香村等成功案例,张小泉教训印证老字号焕新需平衡资本运作与匠人精神 [5] - 商务部推动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求企业数字化营销强化消费者情感连接,而非沉迷高风险投资 [5] - 当前危机或成契机,回归产品本质或可重现匠心,继续资本游戏将沦为历史尘埃 [5]
张小泉回应“股东被执行超31亿”称未受影响!屡陷断刀风波
南方都市报· 2025-04-02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杭州张小泉被执行31.3亿元引发热议,张小泉股份称被执行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且“张小泉”曾屡陷断刀风波 [1][4] 公司被执行情况 - 3月28日杭州张小泉被执行31.3亿元,执行法院为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以来累计被执行标的已超38亿元,法定代表人张樟生被限制高消费 [1] - 杭州张小泉是“张小泉”品牌所属企业、张小泉股份控股股东 [1] 公司回应 - 4月2日张小泉股份相关负责人称公司与杭州张小泉为不同独立经营主体,被执行事项不会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1][4] 断刀风波情况 - 2022年7月及2023年2月有消费者用张小泉菜刀拍蒜后刀断成两截,张小泉称不是所有刀具都适合拍蒜,硬度高或专用刀具拍蒜有断刀风险 [1] - 2023年3月张小泉因“斩骨刀斩骨时断裂”卷入舆论风波,涉事断裂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2] - 2023年10月有消费者用张小泉刀具拍蒜断成两截,售后进行退换货处理,张小泉将检测断裂菜刀查明原因以改进产品质量 [2]
张小泉(301055) - 关于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02 09:56
股份拍卖信息 - 张小泉集团320万股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5月8 - 9日司法拍卖[2] - 起拍价为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价乘股数的70%[6] 股权结构变化 - 张小泉集团持股7600万股占48.72%,拍卖后降至7280万股占46.67%[3][7] - 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9256.24万股占59.33%,拍卖后降至8936.24万股占57.28%[3][7] 其他情况 - 本次拍卖不影响公司控制权和日常经营[7][8] - 控股股东无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情形[8]
控股股东被执行超31亿,法人代表已成“老赖”!百年老字号张小泉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09:08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张小泉集团深陷债务泥潭新增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9亿,其债务逾期等问题涉及多起诉讼仲裁,债务逾期本金等合计超59亿,股份被大量冻结,间接控股股东启动预重整,这影响投资者信心致张小泉股价下跌 [1][3][4] 公司债务情况 - 3月28日杭州张小泉集团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1.3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2] - 4月1日张小泉集团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合计超4700万元 [2] - 目前张小泉集团现存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已超39亿元 [3] - 近一年来张小泉集团因债务违约等问题涉及多起诉讼或仲裁,截至3月19日债务逾期本金、担保违约尚未代偿本金合计超59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张樟生,注册资本约1681.7万人民币,由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共同持股 [3] -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设计、研发等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企业,张小泉品牌始创于明崇祯元年,至今近400年历史,是最早一批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的品牌 [3] 公司股权情况 - 截至3月25日张小泉集团直接持有上市公司张小泉76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72%,为公司控股股东 [3] - 截至3月19日张小泉集团累计被冻结股份达76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00%,占剔除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本的50.19% [3] - 截至3月19日张小泉集团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达1.44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89.70%,占剔除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本的95.21% [3] 公司相关司法情况 - 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樟生已被限制高消费 [3] - 3月25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对张小泉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 [4] 公司股价表现 - 3月25日以来张小泉股价明显下跌,至4月1日区间跌幅超13% [4] - 4月2日张小泉延续下跌趋势,截至收盘每股报16.38元,跌幅达0.55% [4]
累计被执行超38亿元,刀剪老字号张小泉集团深陷债务危机,控股股东激进扩张收苦果
深圳商报· 2025-04-02 06:03
文章核心观点 - 拥有近4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张小泉集团陷入严重债务危机,面临财务困境和品牌信任危机,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1][2] 债务情况 - 杭州张小泉集团及其关联方新增一条31.3亿元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执行金额超38亿元 [1] - 富春控股截至2025年3月持有的张小泉上市公司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涉及5笔逾期融资业务本金达5.1亿元,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高达44.86亿元 [1] 债务危机根源 - 控股股东富春控股激进扩张战略,将大量资金投入物流、房地产等非主营业务领域,导致资金链承压 [1] - 富春控股创始人张国标与张小泉法人代表张樟生为兄弟关系,家族关联加深风险传导 [1] - 2023年以来,富春控股因对外担保和投资失败等问题陷入债务困境 [1] 预重整情况 - 3月25日张小泉公告富阳区法院对富春控股启动预重整程序,意在隔离风险,避免危机波及上市公司 [2] - 若重整失败,富春控股持有的48.72%张小泉股份可能面临处置,或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 [2]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5月张小泉完成高层调整,原董事长张樟生卸任,由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出任董事兼副总经理,被视为家族内部应对危机举措,但引发公司治理稳定性质疑 [2] 品牌声誉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3年张小泉因“拍蒜刀断”事件及不当回应引发舆论风波,同年被商务部列入“限期整改”老字号名单 [2] - 张小泉公司股价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跌至2024年2月的8.32元低位,市值蒸发约46亿元 [2]
张小泉集团及法人被执行31.3亿,债务危机拖垮老字号
新浪财经· 2025-04-02 03:36
文章核心观点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债务危机根源来自控股股东富春控股的激进扩张,预重整或引发控制权变更,品牌形象受损致股价下跌 [1][2][4][5] 公司现状 - 杭州张小泉集团新增一条31.3亿余元被执行人信息,法定代表人张樟生被限制高消费,累计被执行金额超38亿元 [1] - 截至4月2日上午11点24,张小泉股价16.25,跌1.34% [6] 公司背景 - 杭州张小泉集团成立于2001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张樟生,注册资本约1681.7万人民币,由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共同持股 [1] - 张小泉品牌始创于1628年,是最早一批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的民族品牌 [4] 债务危机根源 - 债务危机根源来自控股股东富春控股的激进扩张,该集团将大量资金投入非主业领域致资金链断裂 [2] - 2022年富春控股因对外投资失败需承担连带责任,2023年为关联企业融资提供股权质押担保,致张小泉股份遭冻结 [2] - 截至2025年3月,控股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5笔融资业务逾期,涉及本金5.1亿元,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达44.86亿元 [2] 预重整情况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对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启动预重整,试图分割风险避免危机蔓延至上市公司 [4] - 若富春控股重整失败,其持有的张小泉股份可能被处置,引发张小泉控制权变更 [4] 公司治理 - 2024年5月,张小泉原董事长张樟生卸任,由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的担忧 [4] 品牌形象与股价 - 2023年张小泉因“拍蒜刀断”被列入商务部“予以整改”名单,客服和董事长不当言论损害品牌形象 [4][5] - 上市公司股价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跌至2024年2月5日盘中最低8.32元,较最高市值蒸发约46亿元 [5]
张小泉集团被执行5千多万元、限制消费,间接控股股东预重整
齐鲁晚报· 2025-03-28 07:19
文章核心观点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信息且被限制高消费,其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张小泉不在预重整之列,预重整结果及后续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实施重整或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 [1][3][6]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情况 - 3月26日新增一条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50736939元 [1] - 3月21日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公司及法人代表张樟生被限制高消费 [1] 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情况 - 3月25日晚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对其启动预重整,并指定预重整临时管理人 [3] - 此前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提出重整(含预重整)申请 [6] - 本次申请由单一法人主体提出,下属其他企业不在本次预重整申请范围,张小泉不在预重整之列 [6] - 持有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后者持有上市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99.9981%股权,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76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72% [6] - “预重整”为法院正式受理重整前的程序,不代表正式进入重整程序,预重整能否成功、后续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均存在不确定性,实施重整或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 [6]
张小泉:年轻化新品与文创激发活力 四项标准上榜国家级“领跑者”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3-26 13:53
文章核心观点 国货崛起背景下张小泉坚守祖训探索创新与传承平衡为品牌和行业发展注入动力,通过新品与文创激发活力,制定标准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未来,契合消费市场复苏趋势 [1][5] 产品创新 - 依托场景化模式构建完善刀剪具、厨房五金、家居五金三大产品矩阵,2024年推出“古法锻打”等新品及配套产品满足高端需求 [2] - 推出“大师印”等系列化主题产品融合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品牌美学辨识度吸引年轻群体巩固中高端市场地位 [2] - 挖掘历史文化结合国潮开发团扇等文创产品,打造IP新匠师形象推出剪具文创礼盒激发年轻消费者购买兴趣 [3] - 截至2024年上半年获有效专利134项,为产品升级和多样化开发提供支撑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3] 行业引领 - 四项标准上榜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入选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获专业机构对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高度认可 [4] - 2024年参与编制《民用剪刀》和《旅行剪刀》2项行业标准,四项刀具标准上榜意味着产品多方面达行业领先水平 [4] - 行业标准制定推广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质量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可靠安全产品选择 [4] 数字化转型 - 引入先进数字技术打造全渠道业务一体化运营体系,实现生产智能化、销售渠道协同、营销策略定制精准触达 [4] - 生产环节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线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5] - 营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 [5] 行业趋势 - 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消费行业加速恢复释放活力,张小泉表现是消费市场复苏缩影 [5] - 政策落实和市场回暖有望使消费行业获更广阔发展空间,国货品牌将凭创新和品质提升占据更重要地位 [5]
菜刀变镰刀?张小泉大涨后宣布控股股东预重整
观察者网· 2025-03-26 09:08
文章核心观点 张小泉股价大涨后宣布控股股东预重整,引发资本市场广泛讨论,网友对该事件是利好还是利空看法不一 [1][3][10] 事件背景 - 3月25日晚间张小泉公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对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启动预重整并指定临时管理人 [1] - 此前富春控股集团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提出重整(含预重整)申请 [3] 股权关系 - 富春控股集团持有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后者持有上市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99.9981%股权,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76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72% [3] 股价表现 - 3月24日张小泉获3000多万元主力资金加仓,股价一字涨停(涨幅19.97%) [4] - 3月25日早盘股价高开超10%后迅速下跌,最终收跌2.42% [5] - 3月26日股价继续走低,截止发稿报17.46元/股,跌幅超6%,总市值27亿元 [6] 网友看法 - 不少网友猜测有人提前收到内幕消息,先拉升股价吸引散户入场,再趁机抛售收割 [7] - 网友在股吧等社交平台调侃张小泉“菜刀变镰刀”“一剪没” [8] - 网友对控股股东重整对张小泉是利空还是利好讨论热闹,认为是重大利好的占多数 [10][1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0万元;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8.11亿元,股东净利润2512万元,约70%来自刀剪具销售 [12] 控股股东问题 - 控股股东高杠杆融资、违规担保、非主业投资等“吸血式”操作,对张小泉品牌力和企业经营稳定性造成极大伤害 [13] - 截至2025年3月,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因债务违约,质押股份对应的融资业务中有5笔逾期,涉及本金5.10亿元;对外担保违约未代偿本金高达44.86亿元 [13] - 2022 - 2023年控股股东因对外投资失败、为融资提供股权质押担保等引发多起债务纠纷和股份冻结 [14] - 截至2024年10月,控股股东逾期债务本金超52亿元,多起诉讼案件因担保责任引发,波及上市公司,导致市场质疑其财务健康和治理能力 [14] - 2024年实控人张国标因富春控股债务违约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2.45亿元;同年9月,因未履行调解协议,再次被强制执行1.898亿元 [14] - 2024年5月原董事长张樟生卸任,由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被任命为董事兼副总经理,被外界解读为应对债务危机的家族内部调整,加剧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的担忧 [14] 不同观点分析 - 重整成功可能引入新投资方,引发实控人变更,帮助富春控股剥离不良资产,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对张小泉的拖累 [13] - 控股股东债务窟窿过大,即便重整成功,核心资产可能被折价处置,削弱上市公司控制权稳定性,经营业绩短期内难有较大起色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