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海生物(300653)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产业链图谱、行业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硬脑(脊)膜补片应用需求持续增加,市场规模恢复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1:08
行业概况 - 硬脑(脊)膜补片用于修补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缺损,分为动物源性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类 [1][2] - 动物源性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但成本较高,人工合成材料稳定性高且成本优势突出,但生物相容性较差 [2] - 行业上游包括动物组织、人工合成材料和生产设备,中游为生产企业,下游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 [4] 市场现状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1.8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18.41亿元,行业进入增长通道 [1][8] - 动物源性材料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不足20%,国产企业加速布局人工合成材料赛道 [8] - 集采政策导致价格大幅下降,如河北省平均价格从1.6万元降至1000元,降幅91.46% [6] - 行业国产化率高达90%,毛利率仍维持在90%左右 [10] 重点企业 - 冠昊生物2024年营收3.77亿元,同比下降6.6%,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销售收入0.75亿元,同比下降14.7% [12][13] - 正海生物2024年营收3.63亿元,同比下降12.19%,脑膜系列产品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9.91% [15] - 主要企业包括冠昊生物、正海生物、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等,产品覆盖动物源性和人工合成材料 [2][11]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3D打印、纳米纤维材料等前沿科技应用于产品研发 [17] - 国产化进程加速,国产企业技术实力提升,市场份额扩大 [18] - 政策支持与监管加强,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医保政策调整促进产品普及 [19]
正海生物(300653) -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5-06-30 08:06
现金管理额度 - 公司获批用不超7亿元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 产品投资情况 - 多笔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从2000万到6000万不等[2][7][9] 未到期金额 - 截至公告日前十二个月现金管理未到期金额47000万元[9]
正海生物(300653) - 关于公司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告
2025-06-25 08:1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取得非吸收性外科缝线《医疗器械注册证》[1] - 注册证有效期从2025年6月18日至2030年6月17日[1] - 产品用于人体组织缝合、结扎,属二类医疗器械[1] 未来展望 - 产品上市销售取决于市场推广效果[3] - 无法准确预测产品对未来业绩的影响[3]
正海生物(300653) - 关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的公告
2025-06-18 08:2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取得“活性生物骨”《医疗器械变更注册(备案)文件》[1] - 变更内容为增加规格型号和变更技术要求相关内容[1] - 注册证有效期从2022年10月8日至2027年10月7日[4] 其他新策略 - 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符合公司发展需要[2] - 变更可满足客户需求,利于业务开拓[2] - 本次变更对公司近期经营无重大影响[2]
正海生物收盘上涨2.21%,滚动市盈率31.02倍,总市值37.4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0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9日收盘价20.83元,上涨2.21%,总市值37.49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1.02倍,创37天以来新低 [1] - 静态PE为27.85倍,市净率4.10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为50.64倍,行业中值37.05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68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9.10亿元,中值50.67亿元 [2] 机构持仓 - 2025年一季报显示8家机构持仓,包括4家券商、2家基金和2家其他机构 [1] - 合计持股1965.18万股,持股市值4.42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硬脑膜补片、骨修复材料等10类 [1] - 2023年入选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741.58万元,同比增长8.68% [1] - 净利润2662.67万元,同比下降34.06% [1] - 销售毛利率80.96% [1] 同业估值对比 - 同业公司PE差异显著:天益医疗PE(TTM)-1817.92倍,澳华内镜-726.69倍 [2] - 同业市净率范围0.94-5.82倍,公司4.10倍处于中上水平 [2]
牙科医疗板块盘初拉升
快讯· 2025-06-09 01:37
牙科医疗板块市场表现 - 皓宸医疗封板涨停[1] - 爱迪特涨超5%[1] - 康惠制药、悦心健康、正海生物、国瓷材料均涨超2%[1] 资金动向观察 - 暗盘资金反映市场参与主体策略意图[2]
正海生物收盘上涨2.10%,滚动市盈率29.71倍,总市值35.9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5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29日收盘价19.95元,上涨2.10%,总市值35.91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29.71倍,低于行业平均49.64倍和行业中值36.36倍 [1][2] - 市净率3.92倍,低于行业平均4.61倍但高于行业中值2.45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6966户,较上次减少193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等10种医疗器械 [1] - 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741.58万元,同比增长8.68% [1] - 净利润2662.67万元,同比下降34.06% [1] - 销售毛利率高达80.96% [1] 行业对比 - 在医疗器械行业PE排名第67位 [1][2]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6.85亿元,中值49.28亿元 [2] - 可比公司PE跨度大,从-1776倍(天益医疗)到323倍(澳华内镜) [2]
正海生物(300653)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0 11:46
权益分派基础信息 - 公司总股本1.8亿股,剔除回购236.005万股后以1.7763995亿股为基数分派[3]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2025年5月6日获股东大会通过[3] 现金红利情况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4.6元(含税),合计8171.4377万元(含税)[3] - 深股通等特定投资者每10股派4.14元,个人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5]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2025年5月26日,除权除息日2025年5月27日[6] - 权益分派业务申请期为2025年5月13日至5月26日[10] 红利派发方式 - 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的A股股东红利2025年5月27日划入账户[7] - 秘波海等部分A股股东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派发[10]
正海生物收盘上涨2.10%,滚动市盈率30.35倍,总市值36.6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09:44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20日收盘价20.38元,上涨2.10%,总市值36.6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 30.35倍,创23天以来新低 [1] - 静态PE 27.25倍,市净率4.01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 49.51倍,中值36.17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57倍,中值2.51倍 [2]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6.36亿元,中值48.58亿元 [2] - 公司在行业中PE排名第67位 [1][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6966户,较上次减少193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骨修复材料等10种医疗器械 [1] - 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741.58万元,同比增长8.68% [1] - 净利润2662.67万元,同比下降34.06% [1] - 销售毛利率80.96%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天益医疗PE(TTM)-1784.15倍,总市值22.74亿元 [2] - 澳华内镜PE(TTM)-619.74倍,总市值65.31亿元 [2] - 华大智造PE(TTM)-58.05倍,总市值309.51亿元 [2]
正海生物(30065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0: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恢复正增长,由已上市产品和新产品共同拉动 [4] - 2024年收入增长9.21%,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受口腔产品降价、脑膜集采观望、销售费用增长及增值税率调整影响 [5] - 2025年一季度毛利和净利创上市以来最低记录 [5] - 2024年四季度销售费用大增,因活性生物骨市场推广力度加大 [4] - 2025年销售费用率预计回归合理水平,但可能受税率调整影响 [4] 产品与销售 - 活性生物骨销售规模较小,因客观条件限制入院难 [5] - 活性生物骨经销商数量和入院数量持续增加,但未披露具体数据 [6][7] - 活性生物骨适应症限于骨缺损填充,脊柱融合适应症未纳入 [5] - 口腔修复膜价格优化影响收入,二代产品定价视挂网情况而定 [9]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4年11月后销售 [10][12] 研发与创新 - 活性生物骨临床案例持续积累,但未公开具体手术例数和销售额 [6][8] - 钙硅生物陶瓷为非动物源合成材料,仿生多孔结构 [10] - 人脐带干细胞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进展缓慢 [10] - 重组生物活性蛋白项目正常推进,未公布时间表 [12] - 公司定位再生医学平台,布局增材制造、基因工程等技术 [12] 市场与竞争 - 活性生物骨宣传力度不足,竞品热度更高 [8] - 公司计划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覆盖,提升产品认知度 [8] - 再生医学同行如迈普、冠昊业绩增速超越公司 [11] - 公司称将优化销售策略,提升团队专业素养 [11] 公司治理 - 股权激励方案尚未公布,被质疑因业绩信心不足 [12]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12] - 分红执行时间未明确,需关注后续公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