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导智能(300450)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领域最新进展密集披露,电池ETF嘉实(562880)红盘震荡
搜狐财经· 2025-06-27 03:54
电池ETF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上涨0.47%,成分股星源材质上涨6.79%,五矿新能上涨3.15%,天华新能上涨2.93%,科华数据上涨2.20%,上能电气上涨1.68% [1] - 电池ETF嘉实(562880)上涨0.39%,近1周累计上涨5.62% [1] - 电池ETF嘉实盘中换手3.5%,成交1105.35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1144.07万元 [1] - 电池ETF嘉实近1年份额增长2250.00万份,净值上涨17.39% [1] - 电池ETF嘉实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11%,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16.5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75% [1] 固态电池行业进展 - 多家公司披露固态电池领域最新进展,头部厂商中试陆续落地且车企启动路试,产业化进程超预期进入预量产阶段 [2] - 中国电池材料技术实现突破,通过硅基负极、全固态电池等创新实现轻薄与大容量并存,2025-2027年为中试扩产与装车验证关键期 [2] - 国内固态电池行业扩产规划规模超过50GWh,拟投资总额约150亿元 [2] - 行业内大容量(50Ah以上)全固态电芯逐步通过研发测试,后续中试线及装车测试将陆续展开 [2] - 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5年年底实现产品定型,2026年逐步验车测试,2027年产业链进入规模化降本阶段 [2]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权重股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4%,包括宁德时代(9.92%)、阳光电源(9.27%)、三花智控(6.92%)、亿纬锂能(6.19%)、格林美(3.58%)、欣旺达(3.50%)、天赐材料(2.68%)、德业股份(2.53%)、国轩高科(2.52%)、先导智能(2.47%) [2][4] - 权重股涨跌幅:阳光电源上涨1.56%,亿纬锂能上涨0.51%,先导智能上涨0.52%,德业股份上涨1.67%,宁德时代下跌0.03%,天赐材料下跌0.44%,国轩高科下跌0.28% [4]
先导智能20250624
2025-06-24 15: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先导智能、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中航、大众、LG、SK、三星、丰田、大众Powerco、塔塔汽车、信实集团、海辰、福特、通用汽车、特斯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风险与报表表现**:2025年先导智能财务风险释放,存货和合同负债环比增长,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从2024年底的135亿元增至140亿元,合同负债从116亿元增至131亿元;信用减值计提标准严苛,一到两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20%,两到三年达50%,三年以上100%计提,过去两年充分减值,2025年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正贡献1亿元,且存货跌价准备充分,预计今年无大额减值并可能冲回[3][4] - **盈利能力**:行业下行期先导智能毛利率稳定在约35%,高于同行;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自去年四季度起连续两季转正,去年四季度10亿元,今年一季度8亿元,现金流状况改善[2][5] - **订单情况**:2025年新签订单预计增长20%-30%,达230亿元,一季度约60亿元,二季度环比提升,上半年至少120亿;宁德时代关联交易额预计达85亿元,占总订单近40%;比亚迪预计贡献不超10亿,亿纬、中航等扩产预计贡献十几亿订单[2][6][8] - **海外市场表现**:海外市场表现出色,整线交付能力突出,与大众等合作,海外订单和收入占比提升,2024年海外订单占比超45%,收入占比25%左右,预计2025年进一步提高,从2025年起收入和利润显著体现,海外订单毛利率40%-45%推动业绩增长[3][16][17] - **全固态电池领域**: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对设备公司要求提高,先导智能具备整线供应能力,与海外知名企业及国内头部厂商合作,预计2025年订单量4亿 - 5亿元,有望获较大市场份额[3][20][21] - **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先导智能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潜力,若2025年订单增长30%,2026年收入或达200亿元,净利率15%时利润可达30亿元[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宁德时代扩产计划**:国内厦门、济宁等地有新项目,海外在匈牙利、西班牙、德国建工厂,匈牙利三期规划分别为34、38、28吉瓦时,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规划50吉瓦时,扩产增加全球市场份额并带来新增订单[9] - **印度市场进展**:塔塔集团计划本土实现约60GWh电池产能,与远景合作获技术支持;信实集团2025年规划约120GWh储能产能,依赖海辰、亿纬技术授权[13] - **美国市场潜力**:虽2024年受关税政策影响,但未来合资工厂模式将推动市场发展,SK、三星、LG等设厂使用先进设备,对先导智能有巨大潜力[14][15] - **全固态电池生产流程变化**: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无需注液、搅拌、涂布,进行干混、滚压、叠片、等静压,后端化成分容需高压[19]
先导智能(300450) -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24 09:45
权益分派 - 2024年度以1,555,010,737股为基数派现,每10股0.56元含税[3] - 按总股本折算每10股现金分红0.556012元含税[3] - 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2025年6月30日,除权除息日7月1日[10] 数据变动 - 公司回购账户股份数减至11,152,297股,股本总额未变[5] 其他影响 - 权益分派后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将调整[15]
先导智能(300450):固态电池设备成功交付,公司实力再获认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0 11: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布局早、进展快,技术实力领先,与全球头部电池厂商深度共创,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19日,先导智能官网披露成功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 [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855|3,098|13,844|16,107|18,665| |同比增长率(%)|-28.7|-6.4|16.8|16.3|15.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6|365|1,540|1,920|2,424| |同比增长率(%)|-83.9|-35.3|438.4|24.6|26.3| |每股收益(元/股)|0.18|0.23|0.98|1.23|1.55| |毛利率(%)|35.0|34.5|35.7|35.9|36.1| |ROE(%)|2.5|3.0|11.8|13.3|15.0| |市盈率|123|/|23|18|15| [7] 公司优势 - 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布局早、进展快,2018年前就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24年1月获订单,11月交付设备,已进入欧美日韩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 [8] - 公司与全球头部电池厂商深度共创,技术实力领先,24年6月推出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成本降低30%,性能提升40%,工序减少15%,人力减少20% [8] - 公司构建了具备100%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矩阵,覆盖全固态电池制造关键设备 [8]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6,628|11,855|13,844|16,107|18,665| |减:营业成本(百万元)|10,709|7,708|8,900|10,331|11,924| |减: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57|84|98|114|132| |主营业务利润(百万元)|5,762|4,063|4,846|5,662|6,609| |减:销售费用(百万元)|451|362|374|419|467| |减:管理费用(百万元)|1,005|1,086|1,108|1,272|1,456| |减:研发费用(百万元)|1,676|1,671|1,675|1,804|1,866| |减:财务费用(百万元)|-39|-12|51|64|113| |经营性利润(百万元)|2,669|956|1,638|2,103|2,707| |加: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732|-599|-394|-448|-506| |加: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430|-504|0|0|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百万元)|374|355|400|400|4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883|207|1,646|2,056|2,601| |加:营业外净收入(百万元)|28|-95|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911|112|1,646|2,056|2,601| |减:所得税(百万元)|140|-156|123|154|195| |净利润(百万元)|1,771|268|1,522|1,902|2,406|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4|-18|-18|-18|-1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775|286|1,540|1,920|2,424| [10]
先导智能: 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40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于2024年10月2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确认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条件成就,并完成股份登记工作 [1] - 激励计划授予总量为885,000股,占总股本0.0565%,其中核心骨干员工51人获授845,000股(占比95.48%),高管姚遥获授30,000股(占比3.39%)[1]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分三个归属期实施,归属比例分别为30%、30%、40% [2][3][4] 业绩考核要求 - 第一个归属期(2023年)考核目标:以2021年为基数,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0% [4] - 第二个归属期(2024年)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9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 [4] - 第三个归属期(2025年)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29%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 [4] - 2023年实际营业收入16,628,361,009.42元,较2021年增长65.68%,达到第一个归属期考核要求 [14] 第一个归属期实施情况 - 实际归属股票121,200股,占授予总量29.9%,涉及43名激励对象 [19] - 其中高管姚遥归属9,000股(占其获授量30%),核心骨干员工归属109,200股 [19] - 因离职或考核未达标等原因,作废26.1万股限制性股票 [8][18] 股份变动及资金安排 - 归属股票将于2025年6月20日上市流通,占总股本0.0077% [20] - 募集资金1,651,956元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1][22] - 本次归属不影响公司总股本和股权结构,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 [22]
先导智能(300450) - 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
2025-06-20 09:47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3年向52名激励对象授予87.50万股限制性股票[19] - 激励计划授予权益数量调整为87.50万股,激励对象人数调整为52人[21] - 授予价格由13.97元/股调整为13.63元/股[21] - 对26.10万股限制性股票进行作废处理[22] - 第一个归属期为2024年10月19日至2025年10月18日,归属比例30%[25] - 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可归属43名激励对象[23][27] - 41名个人业绩考核S≥80,归属比例100%;2名未完全达标[28] - 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数量121,200股,归属人数29人[30] - 本次归属股票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6月20日,数量121,200股,占比0.0077%[33] 业绩考核目标 - 2023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0%[1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9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12] - 2025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29%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12] 个人层面考核 - S≥80时归属比例为100%,80>S≥70为80%,70>S≥60为60%,S<60为40%[15] 营业收入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6,628,361,009.42元,相比2021年增长率为65.68%[2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0,036,591,737.08元[27] 资金相关 - 截至2025年6月3日,收到29名激励对象认购款1,651,956.00元[36] - 归属限制性股票筹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7] 公司股本及分红 - 公司总股本1,566,163,034股,剔除回购股份后以1,554,889,537股为基数,每10股派3.43元现金[21] 专业意见 - 律师认为本次价格调整、作废、归属符合规定[39]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公司及激励对象符合归属条件[41]
先导智能(300450):持续交付固态电池核心设备,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东吴证券· 2025-06-20 08: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导智能成功交付固态电池核心装备,率先打通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且性能领先,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设备量价齐升,在政策和应用端推动下,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可观,维持“买入”评级 [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6.28亿、118.55亿、132亿、170亿、201亿,同比分别为19.35%、-28.71%、11.34%、28.79%、18.24%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457亿、2.861亿、10.5693亿、17.02亿、22.2797亿,同比分别为-23.45%、-83.88%、269.42%、61.03%、30.90% [1] - 2023 - 2027年EPS - 最新摊薄分别为1.13元/股、0.18元/股、0.67元/股、1.09元/股、1.42元/股,P/E分别为19.88、123.33、33.39、20.73、15.84 [1] 事件 - 先导智能成功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 [7] 公司优势 - 率先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覆盖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复合设备、裸电芯组装到致密化设备、高压化成分容等关键设备,设备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7] 固态电池设备受益情况 - 全固态特别是硫化物的核心工艺设备主要在前道和中道,部分设备需求量和难度显著提升有望带来溢价 [7] - 干法电极设备方面,粘结剂纤维化法有望成主流方案,辊压机用量明显提升且对工作压力、精度、均匀性要求更高 [7] - 中道等静压机可解决固固界面问题,致密化均匀性、一致性优势明显,适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成型;叠片是适合全固态软包电池的装配工艺 [7] 政策与应用情况 - 政策端2025年4月工信部印发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此前投入60亿全固态专项研发资金 [7] - 应用端终端路试和电池龙头中试逐步落地,宝马、奇瑞等车企路试,宁德时代、清陶等电池厂商搭建全固态中试线 [7] 财务预测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05.71亿、334.72亿、408.56亿、477.86亿,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6.11亿、53.55亿、50.82亿、47.99亿 [8] - 2024 - 2027年流动负债分别为216.65亿、232.88亿、287.79亿、332.9亿,非流动负债均为29.39亿 [8]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8.55亿、132亿、170亿、201亿,营业成本分别为77.08亿、84.16亿、107.61亿、126.51亿 [8] - 2024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86亿、10.57亿、17.02亿、22.28亿 [8]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5.67亿、114.72亿、29.19亿、34.85亿,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2.2亿、-1.1亿、-1.11亿、-1.11亿 [8] - 2024 - 202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8.46亿、-3亿、-2.34亿、-3.43亿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41元、8.08元、9.17元、10.59元,ROIC分别为2.79%、5.49%、7.54%、9.32% [8] - 2024 - 2027年P/E分别为123.33、33.39、20.73、15.84,P/B分别为3.04、2.79、2.46、2.13 [8]
A500指数ETF(159351)冲击4连涨,近2周新增规模同类第一,成分股中航沈飞10cm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6-09 02:37
流动性 - A500指数ETF盘中换手3.85%,成交5.69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8.24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规模与份额 - A500指数ETF近2周规模增长1.6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月份额增长2.76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三 [3] 资金流入 - 近9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19亿元 [3] 指数权重 - 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1.21%,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等 [3] 市场展望 - 2025年初至今经济改善但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全球区域环境和科技叙事变化成为主导因素 [3] - A股在偏窄区间内高频波动,结构上成长、消费、周期和红利均有亮点 [3] - 投资者风险偏好中枢较2024年提升,结构性机会增加,配置建议重回景气选股、赛道布局 [3] - 全年A股市场阶段性底部可能已在4月初出现,下半年注重结构和节奏变化 [4] 投资渠道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022454)布局A股500强 [4]
投资的金典模式:在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
雪球· 2025-06-08 06:28
核心观点 - 提出"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的投资策略,即在二级市场寻找具备一级市场投资逻辑的标的,利用市场定价错配获取超额收益 [2][4] - 该策略的核心在于识别企业正在进行技术研发、并购扩张、赛道开拓等价值创造行为,但股价尚未充分反映长期价值 [5] - 强调用一级市场的长期主义视角看待赛道前景,重点关注硬科技领域 [6] 投资逻辑分析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本质差异 - 一级市场是资本孵化场,投资者支持企业从0到1蜕变,赚取企业内生价值增长的钱 [4] - 二级市场是资本交易所,股价受情绪、资金、政策影响常出现价值失真,如贵州茅台曾因塑化剂事件跌至9倍PE [4] 典型案例 - 爱尔眼科2013年受负面事件影响股价下跌50%,后持续持有至2019年底 [2] - 宁德时代2018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回落,2019年Tesla国产化带来拐点 [2] - 寒武纪IPO后从150亿市值上涨至3000亿,涨幅达20倍 [2] - 沪深300中比亚迪、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公司均有估值极低时刻和3-5年高速成长期 [3] 筛选标准 价值创造行为指标 - 重大资产重组或并购 [7] - 重大研发技术突破 [7] - 新业务或新赛道开拓 [7] 定价错配识别 - PE低于行业均值70%或市值低于重置成本 [8] - 股价因短期利空暴跌但不影响长期逻辑 [8] 管理层评估 - 董事长从业背景体现专业能力 [9] - 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30%显示利益绑定紧密 [9] 绩效验证 - 惠城环保2022-2025区间涨幅1729.7% [4] - 万辰集团同期涨幅1311.4% [4] - 新诺威、百利天恒、寒武纪同期涨幅分别为978.2%、949.1%、787.9% [4] 实施要点 - 需区分真价值与伪成长,警惕画饼式扩张 [10] - 重点观察现金流是否流向生产性资产而非炒房、理财等非生产性用途 [10] - 强调将PE机构的深度基本面分析与市场情绪利用相结合 [11]
先导智能20250605
2025-06-06 02: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电设备行业 - **公司**:先导智能、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LG、SK、三星、松下、Northvolt、ACC、Itesoft、大众、塔塔集团、信实工业、曼恩斯特、纳科诺尔、银河、利元亨、杭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锂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 2019 - 2021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动力电池厂扩产,锂电设备商新签订单快速增长;2022 - 2024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放缓,电池厂资本开支下降,设备商新签订单增长迟滞甚至下滑;2024 年第三季度起,国家补贴政策出台,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锂电设备行业迎来新增长通道[3][4]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显著高于全球,全球范围内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将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需求增加,推动锂电设备行业发展[4] 国内主要动力电池厂扩产计划 - **宁德时代**:2024 年存量产能约 676GWh,在建产能约 200 多 GWh,产能利用率从 2024 年 7 月逐步提升,目前基本满产;计划到 2029 年总产能扩张至 1200GWh,本轮扩产更理性,注重海外产能扩张,如匈牙利、德国、西班牙、印尼等地工厂[5] - **比亚迪**:规划约 200GWh,2025 年销量预计 550 - 600 万辆,同比增长 35% - 50%;供应链体系相对封闭,自供自销,电池规划较大;在泰国、印尼、匈牙利和巴西等地进行完整产业链布局[5] 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表现 - 本轮扩产相对谨慎,产能利用率和盈利性低于头部企业,更注重储能和海外市场布局[6][7]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及中国企业布局 - 欧洲本土企业竞争力有限,如 Northvolt 存在经营问题,ACC 工厂计划延期;中国企业凭借全球竞争力积极布局欧洲,满足主机厂客户需求并扩大产能[9] 先导智能订单情况 - 2022 年订单量达 260 亿元高点后回落,2023 年 225 亿元,2024 年 2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增长 20% - 30%,达到 240 - 260 亿元[11] 海外动力电池扩产主体情况 - **日韩老牌企业**:扩产乏力,市占率未显著提升,面临欧美新能源车渗透率低、技术路线摇摆等挑战,开始调整技术路线[12][13][14] - **欧美新玩家**:经营状况不佳,面临经营困难及政府补贴依赖问题,扩张计划受阻[12][15] - **整车制造商**:扩产是海外扩产中较有希望的部分,大众计划全球建八座超级电池工厂,到 2030 年总产能预计达 300 多 GWh;印度塔塔集团和信实工业也在布局电池产能[17][18] 先导智能海外市场表现 - 具备整线交付能力,海外订单占比从 2021 年的 9%增长到 2024 年的 47%,欧洲、北美、东南亚、日韩等是重要客户,海外市场是未来订单增长重要环节[19]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布局 - 是国内唯一具备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供应能力的设备商,已与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大量订单[21] 先导智能业务拓展 - 除锂电外,涉足光伏领域、智能物流系统、视觉检测、氢能燃料电池设备及激光设备等,2024 年 200 亿订单中有约 40 亿来自非锂电领域[22] 先导智能财务指标表现 - 2019 - 2021 年存货和合同负债提升,2022 - 2024 年底存货增速下滑,2025 年一季度存货和合同负债下降速度收窄,新签订单 60 亿,同比增长 30%;过去两年计提大量减值准备,今年一季度信用减值已冲回一个多亿,未来进一步计提减值概率较低[23] 先导智能应收账款和现金流表现 - 已冲回一个多亿应收账款,随着电池厂扩产和复产,应收账款有望加速收回;2024 年四季度起经营性现金流明显回正[24] 先导智能盈利性表现 - 毛利率相对稳定,维持在 35%左右,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5 年一季度净利率提升至接近 12%,盈利性显著优于行业平均[25] 先导智能 2025 年收入和利润预期 - 预计收入达 130 亿左右,若全年净利率 12%,利润基本锁定在 15 亿左右,对应估值约 20 倍;若净利率恢复至 15%,可实现 19 - 20 亿利润,对应估值约 15 倍,考虑固态电池等潜在增长点,目前估值不贵[26][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和欣旺达产能利用率约 30% - 40%,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超过 70%;二三线电池厂每度电亏损约 6 分钱,宁德时代每度电盈利超 1 毛钱[7] - 亿纬锂能集中扩产 46 系列大圆柱储能电池;蜂巢能源获宝马及 Stellantis 约 5GWh 订单;中创新航与法国 Faurecia 合作供应电池;国轩高科与几家欧洲企业签订协议[8] - Northvolt 一期工厂投产,但因欧洲产业工人素质和效率问题、工厂位置偏远,运营出现问题,生产效率和良率面临挑战,宝马 2024 年取消订单,2025 年 3 月申请破产保护[16] - Itesoft 有 120GWh 规划,但除法国基地外其他工厂建设停滞[15] - 固态电池单机 GWh 价值量基本要 4 - 5 亿以上,先导智能具备强大固态电池供应能力,将带来强劲增长动力[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