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盛昌(002980)
icon
搜索文档
华盛昌(002980) - 关于向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9-12 10:49
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2024年9月14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5] - 2024年9月19 - 29日公示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期满无异议[16] - 2024年10月9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6]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26] 授予情况 - 2025年9月12日同意向4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授予26.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为该日[1]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原164人,后调为157人[2][18]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原200.50万股,后调为191.90万股[18] - 预留份额由10.00万股调为18.60万股[18] - 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共4人,授予数量26.0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8.82%,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14%[25] 价格与数量调整 - 2025年9月12日董事会和监事会调整预留部分授予价格及数量,授予价格为7.21元/股,数量为26.04万股[17][19] 比例与时间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40%、30%、30%[4] - 若预留部分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授出,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50%、50%[4] - 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比例为50%,时间为自预留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27] - 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比例为50%,时间为自预留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27] 业绩目标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2024 - 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25.00%、50.00%、75.00%,触发值分别为15.00%、30.00%、45.00%[10]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25.00%、50.00%、75.00%,触发值分别为15.00%、30.00%、45.00%[10] - 若预留部分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授出,2025 - 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50.00%、75.00%,触发值分别为30.00%、45.00%[12] - 若预留部分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授出,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50.00%、75.00%,触发值分别为30.00%、45.00%[12] 考核与解除限售规则 - 业绩目标完成度达到A≥Am或B≥Bm,公司层面可解除限售比例为100%;Am>A≥An或Bm>B≥Bn,按公式计算;A<An或B<Bn,为0[12]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分A、B、C、D四档,对应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100%、100%、60%、0%[13] 其他 - 激励对象认购限制性股票及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资金以自筹方式解决,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2] - 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后筹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3] - 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计划涉及标的股票总数累计未超公司股本总额10%,单个激励对象累计获授未超1%[25] - 本期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的激励对象不包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31] -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调整与预留授予相关事项符合规定[36] - 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需摊销的总费用为412.62万元,2025 - 2027年分别摊销93.70万元、247.00万元、71.92万元[28]
华盛昌(002980) -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授予数量及向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2 10:48
激励计划会议 - 2024年9月14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2024年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6] - 2024年9月14日召开第三届监事会2024年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6] - 2024年10月11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2024年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8] - 2024年10月11日召开第三届监事会2024年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9] - 2025年9月12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9] - 2025年9月12日召开第三届监事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20] 激励计划流程 - 2024年9月19日公告《独立董事公开征集表决权的公告》[17] - 2024年9月19 - 29日对激励计划拟首次授予对象进行公示[17] - 2024年9月30日披露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17] - 2024年10月9日召开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7] 激励计划调整 - 2024年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由200.50万股调整为191.90万股[18] - 激励对象人数由164人调整为157人[18] - 预留数量由10.00万股调整为18.60万股[18]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整为7.21元/股[26] - 预留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为260,400股[27] 激励计划授予 - 确定2025年9月12日为预留授予日[29] - 向4名激励对象授予26.00万股限制性股票[29] 授予条件 - 公司和激励对象未发生特定情形[33][34]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不能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33]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能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33] - 公司上市后最近36个月内不能出现未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情形[33]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不能被证券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34]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不能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或采取市场禁入措施[34] 现状情况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公司和激励对象不存在不能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情形[34]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公司本次激励计划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条件已满足[35]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本次调整与预留授予相关事项已取得必要授权和批准[36] - 本次调整与预留授予相关事项符合相关规定[36] 分红情况 - 2024年年度分红以134,759,4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7.3元(含税),每10股转增4股[23]
华盛昌:9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0:48
公司董事会审议调整股权激励计划 华盛昌召开第三届2025年第五次董事会会议 会议以通讯方式召开 审议《关于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业务收入构成 2024年1至6月份 仪器仪表业务占比93.19% 新能源产品业务占比3.57% 其他业务占比3.24% [1] 公司市值情况 截至发稿时 华盛昌市值为44亿元 [1]
华盛昌(002980) - 第三届监事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2 10:45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召开,应出席3人,实际出席3人[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议案,3票同意[2][3] - 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3票同意[4][6] 激励授予 - 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日为2025年9月12日,向4人授予26.00万股[5]
华盛昌(002980) - 第三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2 10:4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召开[1] - 会议应出席董事8人,实际出席8人[1] 激励计划 - 调整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价格为7.21元/股[2] - 调整后授予数量为26.04万股[3] - 确定2025年9月12日为预留授予日,向4名对象授予26.00万股[6]
电网设备板块9月10日跌0.65%,殷图网联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3.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电网设备板块当日下跌0.65% 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上涨0.38%)[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领涨股中辰股份上涨3.12% 领跌股殷图网联下跌6.56%[1][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三分别为中辰股份(8.60元 +3.12%)美硕科技(32.86元 +2.53%)冠城新材(3.03元 +2.36%)[1] - 跌幅前三分别为殷图网联(30.75元 -6.56%)金龙羽(34.37元 -5.53%)派诺科技(18.19元 -3.19%)[2] - 成交额前列个股包括金龙羽(11.08亿元)金盘科技(6.46亿元)通达股份(2.78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3.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08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1.03亿元[2] - 思源电气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802.60万元 净占比7.63% 为板块最高[3] - 崧盛股份主力净流入2231.04万元(净占比5.49%)但游资净流出3304.67万元(净占比-8.14%)[3] - 东方电缆游资净流出5687.09万元(净占比-8.63%)同时散户净流入4891.82万元(净占比7.42%)[3] 重点个股资金动态 - 中辰股份在上涨3.12%同时获主力净流入2079.38万元(净占比10.23%)[1][3] - 通达股份主力净流入2049.01万元(净占比7.37%)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出[1][3] - 安靠智电主力净流入1331.15万元(净占比6.56%)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净流出[1][3]
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通过备案
仪器信息网· 2025-09-04 03:58
公司大模型备案通过 - 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2][3] - 该大模型是服务范围广泛的垂直领域大模型 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3] - 大模型可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3] 大模型技术特点与应用 - 大模型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方法开发 基于公司对全场景测量需求的深刻洞察、全流程测量技术的深厚积累以及全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3] - 能够在仪器仪表的操作、维护、校准等环节提供实时技术支持[3] - 结合传感器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 优化测量流程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可广泛服务于设备运维、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领域[3] 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 意味着公司在"AI+测量智能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4] - 可为行业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测量类垂域大模型 为下游客户提供"AI+传感器"的工业领域深度感测解决方案[4] - 助力工业和专业领域实现设备效能提升、生产流程闭环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转型[4] - 推动公司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智能化工业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4] - 对公司应用场景的拓展、业务实施成本的降低、公司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强产品和技术研发 推进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矩阵[4] - 不断向市场推出有重要价值的新产品 全力以赴做好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4]
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 “AI+”战略走向纵深
财富在线· 2025-09-03 04:54
公司AI技术发展 - 公司开发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将适时向用户开放内测[1] - 该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 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 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 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1] - 公司凭借对全场景测量需求的深刻洞察 全流程测量技术的深厚积累以及全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 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方法开发了该模型[2] - 该模型能够在仪器仪表的操作 维护 校准等环节提供实时技术支持 同时结合传感器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优化测量流程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2] - 公司正逐步将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多个智能仪器仪表中 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2] - 公司陆续发布AI 7760电能质量智能分析仪 端侧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等AI新品 填补了国产高端仪器在智能化领域的空白[3] - 此次备案通过意味着公司在AI+测量智能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将对公司应用场景的拓展 业务实施成本的降低 公司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4] -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产品和技术研发 推进公司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矩阵[4] 公司战略转型 - 未来将助力公司实现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智能化工业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2] - 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 持续向高端仪器产品进军[3] - 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4] - 面对国际技术封锁与关税冲击 企业将海外拓展经验转化为国内市场赋能的契机 通过AI技术赋能产品 深化与国内企业在电力 工业 医疗等领域的合作[4] - 公司积极推进AI+战略 将助力公司在工业智能测量 环境智能检测 新能源检测 医学诊断等新兴领域占据先机[4] 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仪器仪表行业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 2023年我国仪器表行业总产值达到10112亿[3] - 国产替代 产品品类拓展 行业持续整合以及持续出海为国内企业带来增长驱动力[3] -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每年存在约200亿美元的总逆差 呈现高端进口 中低端出口的结构性特征[3] - 高端产品如实验分析仪器 试验机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装置 电子测量仪器等进口依赖度高 国产化率均不足50%[3] 市场预期与潜力 - 当前市场并未充分预期AI对仪器仪表行业的赋能[2] - 公司未来AI类新产品增长潜力值得期待[2] - 公司展现出强大的国产替代潜力[3] - 公司有望在工业智能化及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4]
华盛昌: 关于“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3:11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DeepSense 深度感测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标志着在"AI+测量智能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1][2] - 该大模型为垂直领域大模型 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 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 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大模型可服务于仪器仪表操作 维护 校准等环节 结合传感器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 优化测量流程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应用于设备运维 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领域 [2] 业务影响与战略转型 - 大模型备案通过将助力工业和专业领域实现设备效能提升 生产流程闭环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转型 [2] - 推动公司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智能化工业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拓展应用场景并降低业务实施成本 [2] - 公司将持续推进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矩阵 推出新产品并加强市场开拓 [3] 监管合规与实施计划 - 备案历经属地网信办初审 中央网信办终审及六大部委意见征询 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 [2] - 大模型将适时向用户开放内测 上线开展业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