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行业

搜索文档
通润装备(002150):首次覆盖:聚焦高盈利市场,储能业务迅速增长
爱建证券· 2025-09-05 06:3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1/15/12倍 估值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4][5] 核心观点 - 公司主营光储产品(2025H1收入占比61.65%)和金属制品(2025H1收入占比37.82%) 未来增长点集中于光伏逆变器与储能业务[5] - 美国工商业逆变器与韩国逆变器市场细分龙头 竞争优势体现在品牌实力、售后服务能力及正泰集团支持[5] - 储能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 2025H1储能收入达1.2亿元 同比增长149% 毛利率28% 入选全球一级储能系统集成商第一梯队(Tier 1)[5] - 全球化拓展成效显著 在欧洲、日本、澳洲实现突破 2025年以来获乌克兰159MWh、德国12MW/40MWh、罗马尼亚14MW/30MWh等储能项目[5][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71百万元 同比增长33.9% 归母净利润217百万元 同比增长237.3%[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65/4,736/5,715百万元 同比增长17.6%/19.4%/20.7%[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397/494百万元 同比增长29.5%/41.2%/24.2%[4]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24.3%提升至2025E的30.5% ROE从2023年3.9%升至2027E的16.1%[4] 业务分项预测 - 逆变器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均为20% 受益全球光伏需求增长及新市场拓展[5] - 储能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0%/70%/60% 受益欧洲、日本订单持续获取[5] 市场地位 - 韩国逆变器市场占有率38.5% 北美三相组串机市场占有率42%[15] - 2025年第一、二季度入选全球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及全球一级储能系统集成商第一梯队(Tier 1)[5] 估值对比 - 当前市盈率20.5倍(2025E)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27.3倍[16] - 可比公司包括阳光电源(2025E PE 17.9x)、锦浪科技(25.5x)、固德威(47.0x)等[16]
苏锡通园区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思格新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封顶
扬子晚报网· 2025-08-27 15:12
项目进展 - 思格新能源南通智慧工厂于8月27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建设周期不足100天 远快于行业常规工期 [2] - 项目占地面积115亩 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 涵盖生产厂房、研发中心、仓储及办公设施 [2] - 南通基地预计年产逆变器及储能设备超30万台 将显著提升全球交付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2] 产能布局 - 该基地是公司全球战略核心制造基地 重点推进光伏逆变器、户用及工商业储能PACK、备电柜等核心产品规模化生产 [2] - 工厂将全面对标国际智能化标准 实现计划-生产-设备管理数字化闭环 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 [4] 企业定位 - 公司聚焦AI+新能源储能技术 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作为全球最大可堆叠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打全球首创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及模块化工商业储能系统 [2] 区域发展 - 苏锡通园区提供高效服务 具备区位优势好、产业配套全、综合成本低、资源禀赋强、国际化营商环境优等特点 [5] - 园区内润驰热流道、一山海洋钻探、海兰船舶、林泰新材等重点项目相继封顶 显示高端制造业加速集聚态势 [4]
阿特斯(688472):海外光储订单优质,经营表现稳健
长城证券· 2025-08-26 11: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海外光储订单优质且经营表现稳健 储能业务在25年上半年实现出货约3.1GWh 同比增长19.23% 贡献营收约44.3亿元 同比+8.55% 其中二季度储能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测算Q2储能板块毛利率维持在30%的水平区间 对应单位盈利约为0.3元/Wh 截至报告期末 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为30亿美元 [2] - 组件业务坚持利润优先原则 报告期内出货组件14.8GW 同比基本持平 贡献营业收入约143.62亿元 同比-7.34% 对应Q2组件出货约7.9GW 环比增长约15% 测算Q2公司组件毛利率明显改善 综合单瓦利润约为0.02元 公司Q3组件出货调整为5.0-5.3GW 下调全年组件出货量至25-27GW [3] - 技术储备 一体化建设 成熟的管理决策是公司稳健的底色 组件与大储在高盈利市场的放量有望驱动公司跑出分化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210.52亿元 同比下降4.13% 实现归母净利润7.31亿元 同比下降41.01% 25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67亿元 同比/环比+0.85%/45.2% 实现归母净利润6.84亿元 同比/环比+3.51%/1346.82% 毛利率/净利率16.48%/5.56% 环比+9.73/5.04个pct [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416.74亿元 452.7亿元 525.75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19.08亿元 26.08亿元 31.97亿元 同比增长-34.3% 36.7% 22.6% 对应EPS分别为0.52元 0.71元 0.87元 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为21.1X 15.4X 12.6X [4] - 2022A至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475.36亿元 513.1亿元 416.74亿元 452.7亿元 525.75亿元 增长率yoy分别为69.7% 7.9% -18.8% 8.6% 16.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7亿元 29.03亿元 19.08亿元 26.08亿元 31.97亿元 增长率yoy分别为6065.4% 34.6% -34.3% 36.7% 22.6% [1][11] 业务运营 - 储能业务25年上半年出货约3.1GWh 同比增长19.23% 贡献营收约44.3亿元 同比+8.55% 二季度储能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测算Q2储能板块毛利率维持在30% 单位盈利约为0.3元/Wh 保守调整全年出货预期至7-9GWh 预计25Q3储能出货2.1-2.3GWh [2] - 组件业务报告期内出货14.8GW 同比基本持平 贡献营业收入约143.62亿元 同比-7.34% Q2组件出货约7.9GW 环比增长约15% 测算Q2组件毛利率明显改善 综合单瓦利润约为0.02元 Q3组件出货调整为5.0-5.3GW 下调全年组件出货量至25-27GW [3] 市场与行业 - 公司组件在北美市场出货量 市占率增长韧性显著 [3] - 公司积极响应"反内卷政策" 主动限产保价 叠加国内抢装结束 海外政策摇摆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