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顿(002747)

搜索文档
埃斯顿子公司拟出售所持参股公司扬州曙光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8-19 08:49
股权转让交易 - 埃斯顿及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与鑫宏业、曙光蓝风启签署《交易框架协议》,鼎控机电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48%股权,曙光蓝风启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14%股权给鑫宏业 [1] - 交易完成后,鼎控机电将不再持有扬州曙光的股权 [1] - 本次交易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使公司更加聚焦于当前主业与目标市场 [1]
埃斯顿(002747.SZ)子公司拟出售所持参股公司扬州曙光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8:47
股权交易 - 埃斯顿及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与鑫宏业、曙光蓝风启签署交易框架协议 [1] - 鼎控机电转让持有扬州曙光48%股权 曙光蓝风启转让14%股权给鑫宏业 [1] - 交易完成后鼎控机电不再持有扬州曙光股权 [1] 战略调整 - 交易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 [1] - 使公司更加聚焦当前主业与目标市场 [1]
鑫宏业:拟收购扬州曙光合计62%股权

格隆汇· 2025-08-19 08:39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扬州曙光光电自控有限责任公司合计62%的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为曙光蓝风启(南京)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南京鼎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取得标的公司控制权 标的公司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交易结构 - 本次交易前公司未持有标的公司股份 [1] - 签署方包括标的公司股东曙光蓝风启 鼎控机电及鼎控机电控股股东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 - 交易通过《交易框架协议》形式达成 [1]
埃斯顿:与鑫宏业等签署交易框架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8:38
交易概述 - 埃斯顿及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与鑫宏业、曙光蓝风启签署《交易框架协议》[2] - 鼎控机电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48%股权给鑫宏业[2] - 曙光蓝风启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14%股权给鑫宏业[2] - 交易完成后鼎控机电不再持有扬州曙光股权[2]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2] 交易主体 - 交易涉及方包括埃斯顿、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鑫宏业及曙光蓝风启[2] - 股权转让标的为扬州曙光[2] - 股权受让方为鑫宏业[2]
埃斯顿(002747.SZ):鼎控机电、曙光蓝风启拟将所持扬州曙光股权转让给鑫宏业
格隆汇APP· 2025-08-19 08:37
股权转让交易 - 埃斯顿及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与鑫宏业、曙光蓝风启签署《交易框架协议》,鼎控机电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48%股权,曙光蓝风启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14%股权给鑫宏业 [1] - 交易完成后,鼎控机电将不再持有扬州曙光的股权 [1]
埃斯顿(002747) - 关于签署交易框架协议的公告
2025-08-19 08:30
公司信息 - 鑫宏业注册资本13,593.804万元,卜晓华持股21.63%等[6] - 扬州曙光注册资本3,750万元,南京鼎控机电持股48%等[9] 业绩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扬州曙光资产总额29,318.04万元,净额22,136.46万元[11] - 2025年3月31日扬州曙光资产总额28,089.24万元,净额22,585.07万元[11] - 2024年度扬州曙光营收10,050.19万元,净利润2,061.82万元[11] - 2025年1 - 3月扬州曙光营收1,457.56万元,净利润455.21万元[11] 股权交易 - 鼎控机电、曙光蓝风启拟转让扬州曙光48%、14%股权给鑫宏业[2][4] - 鑫宏业拟受让扬州曙光62%股权,成其控股子公司[12] - 扬州曙光100%股权意向性估值5.1亿元[12] - 鑫宏业付3000万元定金,分别给鼎控机电、曙光蓝风启2,322.58万、677.42万元[13] 业绩承诺 - 转让方承诺扬州曙光2025 - 202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0万、3000万、3500万、4000万[16] - 若业绩不达标,鼎控机电等按比例补偿[17] 付款安排 - 股权转让价款分四期,比例为51%、29%、10%、10%[15][16] - 第一期付款可在协议签署10个工作日内或延期至1个月内[15][16] - 第二期付款在工商变更登记1个月内[16] - 第三期付款在2026年12月31日前,第四期在2026年审计报告后5个工作日[16] 协议相关 - 排他期3个月,未发现风险签正式协议[13] - 协议签署至正式转让协议签署日,扬州曙光不得进行50万元以上资产转让等[19][20] - 《交易框架协议》为初步意向,具体以正式协议为准[23]
埃斯顿(002747)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19 08:3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1] - 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1] - 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交易事项 - 审议通过《关于签署交易框架协议的议案》[1] - 鼎控机电、曙光蓝风启拟分别转让扬州曙光48%、14%股权给鑫宏业[1] - 交易完成后,鼎控机电不再持有扬州曙光股权[1] 公告情况 - 《关于签署交易框架协议的公告》在指定媒体披露[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6] 备查文件 - 包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等[6]
埃斯顿:与鑫宏业等签署交易框架协议 拟转让扬州曙光光电自控48%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8-19 08:29
股权转让交易 - 埃斯顿及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与鑫宏业、曙光蓝风启签署《交易框架协议》,鼎控机电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48%股权,曙光蓝风启拟转让持有的扬州曙光14%股权给鑫宏业 [1] - 交易完成后,鼎控机电将不再持有扬州曙光的股权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不构成关联交易 [1]
人形含量第一的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涨超2%,位列ETF榜前五
新浪财经· 2025-08-19 05:42
市场表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截至2025年8月19日13:17强势上涨2.82% [1] - 成分股禾川科技上涨16.68%、丰立智能上涨12.58%、拓普集团涨停(10.00%)[1] - 机器人ETF鹏华当日上涨2.17%报1.08元,近一周累计上涨3.21% [1] 行业动态 -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近200家企业超100款新品,涵盖工业搬运、消费服务及娱乐表演三大应用场景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叠衣服、倒饮料、搏击跳舞等跨领域功能展示 [1] 技术发展路径 - 行业将遵循"专用场景→跨专用场景→通用场景"渐进式落地路径 [2] - 当前算法能力不足制约跨场景泛化,B端专用场景(无人物流车/矿卡、环卫巡检机器人)将率先商业化 [2] - 多形态机器人(轮式/半身足式/全人形/非人形)将根据场景需求共存 [2] 指数成分特征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人形含量超70%,显著高于中证机器人指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0.09%,头部企业包括石头科技、科沃斯、双环传动等 [2] - 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 [2]
【上海鸣志】港股成新热土?卧龙电驱、埃斯顿、兆威机电纷纷冲击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26
卧龙电驱港股上市申请 - 卧龙电驱于8月13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上半年营收突破80亿元人民币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5%)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2.8%)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2.0%) [1] 港股市场融资状况 - 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 同比增长350.56% [3] - 上半年港股IPO募集金额达106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35亿港元大幅上升688.56% [16] - 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科技板块成为资本追逐焦点 [3] 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企业上市案例 - 越疆机器人于2023年12月23日港交所上市 按2023年出货量计在中国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前二 [5] - 极智嘉于2024年7月9日港交所上市 连续6年蝉联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1-2024年毛利从0.8亿元提升至8.4亿元 [6] - 埃斯顿于2025年6月27日递交港交所申请 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第六大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1.7%) 中国最大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 [11] - 翼菲智能于2025年6月30日递交上市申请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 但连续三年净亏损 [12] 产业链相关企业上市动态 - 仙工智能于2025年5月27日递交招股书 2023-2024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 [9] - 兆威机电于2025年6月18日递交招股书 专注于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 面向智能汽车、具身机器人等高增长行业 [10] - 立讯精密于2025年7月2日公告拟港交所上市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4.75-67.45亿元 同比增长20%-25% [13] - 歌尔微电子于2024年7月21日递交上市申请 按2024年销售额计为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 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 [14] 企业选择港股上市动因 - 港交所18C章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以技术潜力为核心估值依据 FINI机制缩短审核周期 [17] - A股IPO收紧与港股估值回升形成剪刀差 港股具有上市费用低、审核周期短和流动性强优势 [18]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 为企业跨境扩张提供资金与品牌背书 成为全球化发展跳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