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化学(002648)
icon
搜索文档
23年逆势增长,有望持续受益原料下行
东方证券· 2024-03-26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逆势增长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7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47.89亿元,同比增长54.71% [1][2] - 公司业绩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连云港石化项目产销量进一步释放,特别是在2023年石化行业整体趋势向下、化工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公司业绩的逆势增长更能体现连云港项目突出的成本竞争力 [2] 有望持续受益原料跌价 - 虽然2023年大宗化工品价格普遍同比下跌,但公司的主要原料乙烷与丙烷价格下跌幅度更大,2023年公司乙烷与丙烷的成本分别下跌22%与12%,使得公司的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提升3.3与3.1个百分点 [2][3] - 进入2024年,公司乙烷主要来源地美国的价格进一步下跌20%左右,而油价还维持高位,因此公司还将持续受益原料跌价,2024年的利润率还有望进一步扩大 [3] 新项目有序推进 - 公司已在连云港与嘉兴建立了从乙烷和丙烷出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化工生产基地。目前嘉兴的80万吨/年多碳醇计划于2024年二季度投料试生产,连云港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4] - 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系列,向下游高端产品领域延伸,加快构建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根据产品与原料价格变化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4年每股收益预测为1.72元(原预测2.35元),并添加2025、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2.01、2.13元 [4] - 按照可比公司24年平均13倍PE,对应目标价为22.36元(原目标价22.20元),维持买入评级 [4]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新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国信证券· 2024-03-26 16: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9.0/7.3/6.3倍 [1][7] 核心观点 - 2023年归母净利润47.9亿元 同比增长54.7% 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93.9% [1][4] - 成本端乙烷价格显著下行 23Q4乙烷均价22.8美分/加仑(环比-22.5%)24Q1至今乙烷均价19.4美分/加仑(同比-20.3% 环比-14.9%) [1][5] - 新材料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拟投资257亿元建设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预计2025年底前投产 [1][6]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414.9亿元(同比+12.0%) 2024-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473.3/538.1/602.9亿元 [1][2] - 2023年研发费用16.3亿元(同比+31.1%) 自主研发的1000吨/年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1][4] - 2023年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板块毛利率分别为15.6%(同比-5.9pcts)/29.6%(同比+6.5pcts)/36.8%(同比-1.5pcts) [1][5] 业务板块分析 - 功能化学品板块营收212.9亿元(同比+8.7%) 高分子材料板块营收119.2亿元(同比+61.9%) 新能源材料板块营收4.6亿元(同比+100.0%) [1][5] - 2023年新增4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10万吨/年乙醇胺装置、15万吨/年碳酸酯装置等产能 [1][6] - 与韩国SK集团子公司合作亚洲首个EAA项目落地 实现乙烯与丙烯酸联动向高端包装材料发展 [1][6] 项目进展 - 平湖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计划2024年初中交 2024年二季度投料试车 [1][6] - 嘉兴基地26万吨/年高分子乳液、20万吨/年丙烯酸精酸项目有望在2024年贡献利润 [1][6] - 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阶段)已于2023年12月29日进入第一次环评阶段 [1][6] 盈利预测 - 下调2024-2025年并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2.5/77.4/88.7亿元(原值为73.1/86.0亿元) [1][7] - 2024-2026年预测摊薄EPS为1.86/2.30/2.63元 [1][7] - 2024-2026年预测ROE分别为20.9%/21.9%/21.4% [2][9]
年报点评:Q4同比高增,积极推进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
国海证券· 2024-03-26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7亿元,同比增长12.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89亿元,同比增长54.71%[1] - 公司2023Q4实现营收106.05亿元,同比增长14.37%,环比下降2.41%;实现归母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2693.91%[2] - 公司2023年销售毛利率为19.84%,同比增加3.3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1.53%,同比增加3.22个百分点[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3年新增多个项目,包括聚苯乙烯、乙醇胺、碳酸酯、电子级双氧水等,业绩增长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回落和产品价差扩大影响[3] - 公司加快推进C3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策略,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陆续投料试生产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高分子乳液项目[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一阶段项目总投资额约121.50亿元人民币,包括多项装置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上游乙烯产能规模[7] 未来展望 - 公司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0、76.67、103.88亿元,对应PE分别为8.62、7.33、5.41倍,维持“买入”评级[8]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0、76.67、103.88亿元,对应PE分别为8.62、7.33、5.41倍,展现出较好的盈利增长潜力[16]
乙烷路线成本优势扩大,期待新项目释放成长性
天风证券· 2024-03-25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归母净利润47.89亿元同比提高54.71%,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13.96亿同比提高2693.91% [1] - 2024年受益天然气价格下跌乙烷均价下降,公司业绩有望增厚,且乙烷裂解路线较石脑油与煤制烯烃路线有成本优势 [2] - 2023年丙烯酸丁酯年均利润扭亏为盈,2024年单吨盈利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3] - 连云港石化项目进入环评阶段,两期项目投产后公司乙烯产能将增长,提高C2产业链利润 [4] - 乙烷供需有望宽松,公司成本优势或将维持 [5] - 维持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57.2/67.7亿元,给予2026年归母净利润87.10亿元,对应EPS为1.70/2.01/2.5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数据和估值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7,044.00|41,486.92|51,306.88|60,029.04|78,037.76| |增长率(%)|29.72|11.99|23.67|17.00|30.00| |EBITDA(百万元)|6,985.22|9,874.50|9,774.78|10,316.89|12,318.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61.99|4,789.49|5,720.97|6,773.68|8,710.06| |增长率(%)|(49.02)|56.42|19.45|18.40|28.59| |EPS(元/股)|0.91|1.42|1.70|2.01|2.59| |市盈率(P/E)|18.75|11.98|10.03|8.47|6.59| |市净率(P/B)|2.72|2.25|1.89|1.58|1.30| |市销率(P/S)|1.55|1.38|1.12|0.96|0.74| |EV/EBITDA|6.08|3.93|5.11|4.62|3.09| [7]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货币资金(百万元)|5,531.53|6,398.84|7,190.58|8,937.23|20,441.70|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675.92|639.44|785.75|881.72|1,285.99| |预付账款(百万元)|463.44|354.88|1,237.97|565.96|1,535.05| |存货(百万元)|3,876.58|4,233.44|5,162.98|5,825.55|8,723.23|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1,735.38|12,732.91|16,107.18|17,565.43|33,472.69|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2,238.57|2,471.47|2,471.47|2,471.47|2,471.47| |固定资产(百万元)|19,033.39|25,258.27|22,692.84|20,127.42|17,561.99| |在建工程(百万元)|4,913.08|3,186.40|186.40|4,186.40|7,086.40| |无形资产(百万元)|1,265.32|1,800.55|1,761.70|1,722.86|1,684.01|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44,650.04|51,849.05|41,827.50|44,961.75|44,873.43| |资产总计(百万元)|56,385.42|64,581.96|57,934.68|62,527.18|78,346.12| |短期借款(百万元)|1,076.58|1,225.87|1,241.73|1,181.39|1,216.33|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5,570.39|5,670.28|8,763.95|6,813.62|14,222.14|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549.83|11,097.93|14,515.61|12,896.10|20,854.07| |长期借款(百万元)|10,548.60|10,839.04|11,620.61|12,782.67|14,060.93| |应付债券(百万元)|0.00|0.00|192.11|64.04|85.38|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5,167.96|27,173.98|24,271.41|27,317.70|28,567.86| |负债合计(百万元)|35,234.99|39,088.61|38,787.02|40,213.80|49,421.93|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1,150.44|25,493.36|19,147.66|22,313.38|28,924.19|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56,385.42|64,581.96|57,934.68|62,527.18|78,346.12| [10] 利润表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7,044.00|41,486.92|51,306.88|60,029.04|78,037.76| |营业成本(百万元)|30,925.00|33,257.39|39,821.26|46,320.66|60,869.45|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19.11|143.51|153.92|180.09|234.11| |销售费用(百万元)|88.13|145.27|138.53|162.08|210.70| |管理费用(百万元)|533.78|530.82|1,539.21|1,800.87|2,341.13| |研发费用(百万元)|1,238.10|1,626.01|3,078.41|3,601.74|4,682.27| |财务费用(百万元)|849.07|811.16|390.79|(272.49)|(553.50)|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14.84)|(10.78)|(36.49)|(21.26)|(22.8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290.56)|187.37|588.32|(244.98)|16.1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399.03|(13.78)|(27.00)|(24.56)|(21.78)| |其他(百万元)|(250.77)|(567.87)|0.00|0.0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3,447.96|5,377.82|6,709.59|7,945.29|10,225.07|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11.16|10.66|13.94|18.29|14.30|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14.18|20.45|15.79|19.17|18.47| |利润总额(百万元)|3,444.93|5,368.03|6,707.74|7,944.41|10,220.90| |所得税(百万元)|368.16|584.27|1,006.16|1,191.66|1,533.13| |净利润(百万元)|3,076.77|4,783.75|5,701.58|6,752.75|8,687.76|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4.78|(5.74)|(19.39)|(20.93)|(22.3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61.99|4,789.49|5,720.97|6,773.68|8,710.06| |每股收益(元)|0.91|1.42|1.70|2.01|2.59| [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净利润(百万元)|3,076.77|4,783.75|5,720.97|6,773.68|8,710.06| |折旧摊销(百万元)|1,753.68|2,625.79|2,604.27|2,604.27|2,604.27| |财务费用(百万元)|989.02|991.88|390.79|(272.49)|(553.50)| |投资损失(百万元)|(399.03)|13.78|27.00|24.56|21.78|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209.24|(1,719.16)|899.11|(976.07)|3,673.51| |其它(百万元)|305.37|1,300.36|568.94|(265.91)|(6.20)|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935.04|7,996.40|10,211.06|7,888.04|14,449.92| |资本支出(百万元)|(2,961.81)|5,833.10|668.63|2,048.48|2,978.14| |长期投资(百万元)|157.05|232.89|(207.61)|60.78|28.69| |其他(百万元)|85.97|(8,109.95)|2,529.83|(6,125.43)|(5,940.1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718.79)|(2,043.96)|2,990.85|(4,016.17)|(2,933.32)| |债权融资(百万元)|(4,364.77)|904.85|(13,225.23)|360.08|751.62| |股权融资(百万元)|(728.98)|(484.29)|(849.47)|(820.77)|(763.74)| |其他(百万元)|(2,888.35)|(5,492.45)|0.00|0.00|(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982.10)|(5,071.89)|(14,074.70)|(460.69)|(12.13)| |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0.00|0.00|0.00|0.00|0.0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765.84)|880.56|(872.79)|3,411.18|11,504.47| [11]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增长率|29.72%|11.99%|23.67%|17.00%|30.00%| |营业利润增长率|-50.58%|55.97%|24.76%|18.42%|28.69%|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49.02%|56.42%|19.45%|18.40%|28.59%| |毛利率|16.52%|19.84%|22.39%|22.84%|22.00%| |净利率|8.27%|11.54%|11.15%|11.28%|11.16%| |ROE|14.50%|18.81%|18.86%|18.67%|19.69%| |ROIC|21.58%|48.66%|41.48%|55.90%|65.24%| |资产负债率|62.49
全年盈利大增,α-烯烃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华安证券· 2024-03-25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25日晚卫星化学公布2023年年报,全年收入414.87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47.89亿元,同比+54.71%,扣非归母46.72亿元,同比+51.80%;2023Q4归母净利润13.78亿元,环比-12.97%,扣非归母12.98亿元,环比-9.66% [1] - 2023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全年贡献毛利33.15亿元、35.22亿元、1.71亿元,毛利率同比-5.87pct、+6.45pct、-1.45pct;重要子公司连云港石化实现净利润26.12亿元;2023Q4 C2成本端下行明显,下游需求略有回落;2024年一季度以来乙烷平均价格环比继续下降,烯烃类产品价格回升,C2和C3即时价差均有所修复;预计2024年油价高位震荡,美国天然气供应过剩,公司盈利稳定向好 [1] - 2023年内嘉宏新材实现并表,2024年项目储备丰富,在建项目陆续落地;80万吨丁辛醇项目预计二季度试车投料,26万吨高分子乳液和20万吨丙烯酸精酸产能下半年贡献利润;公司加强研发投入,自主研发的1,000吨α - 烯烃项目投产,与韩国SK集团子公司合作的亚洲首个EAA项目落地 [1][2] - α - 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57亿元,建成后烯烃产能将翻倍;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有望2024年上半年开启建设,2025年底投产 [2] - 考虑到2024年或有检修因素影响,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45、71.71、79.55亿元,同比增速为30.4%、14.8%、10.9%,对应PE分别为9.19、8.00、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487|56537|63680|66294| |收入同比(%)|12.0%|36.3%|12.6%|4.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789|6245|7171|7955| |净利润同比(%)|54.7%|30.4%|14.8%|10.9%| |毛利率(%)|19.8%|18.8%|19.2%|19.9%| |ROE(%)|18.8%|20.6%|19.7%|18.4%| |每股收益(元)|1.42|1.85|2.13|2.36| |P/E|10.39|9.19|8.00|7.22| |P/B|1.95|1.89|1.58|1.33| |EV/EBITDA|7.25|6.20|5.41|5.00| [5]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2733|19722|21868|24800| |非流动资产|51849|55924|63905|70339| |资产总计|64582|75645|85774|95139| |流动负债|11915|14731|15523|15699| |非流动负债|27174|30513|33853|36256| |负债合计|39089|45244|49376|51955| |少数股东权益|28|40|42|50| |股本|3369|3369|3369|3369| |资本公积|4465|4465|4465|4465| |留存收益|17632|22528|28523|3530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5465|30362|36356|43134| |负债和股东权益|64582|75645|85774|95139| [6]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41487|56537|63680|66294| |营业成本|33257|45884|51430|53107| |营业税金及附加|144|190|217|224| |销售费用|145|166|205|204| |管理费用|531|774|843|893| |财务费用|811|988|1006|1040| |资产减值损失|-9|-16|-8|-1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87|0|0|0| |投资净收益|-14|295|156|254| |营业利润|5378|6972|8027|8896| |营业外收入|11|17|13|13| |营业外支出|20|15|17|17| |利润总额|5368|6974|8023|8892| |所得税|584|718|850|929| |净利润|4784|6256|7173|7963| |少数股东损益|-6|11|2|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89|6245|7171|7955| |EBITDA|10185|12935|15006|16150| |EPS(元)|1.42|1.85|2.13|2.36| [6]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E|2025E|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7996|15691| |净利润|6245|7955| |折旧摊销|5468|6741| |财务费用|988|1040| |投资损失|-295|-254| |营运资金变动|551|187| |其他经营现金流|5717|7790| |投资活动现金流|-9253|-12936| |资本支出|-9158|-12833| |长期投资|-172|-192| |其他投资现金流|76|89| |筹资活动现金流|-279|44| |短期借款|-1226|0| |长期借款|-1318|-1259| |普通股增加|0|0| |资本公积增加|0|0| |其他筹资现金流|2264|1303| |现金净增加额|3446|2799| [7]
2023年年报点评:成本下移推动业绩改善,产能扩张助力公司成长
东吴证券· 2024-03-25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1] - 卫星化学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61,251万元,较2023年增长47.7%[3] - 预计2026年净利润为8,946万元,同比增长87.1%[3]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1/6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 - 预计2026年每股净资产将达到12.23元,较2023年增长61.8%[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拟投资257亿元建设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有望助力业绩提升[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华东丙烷价格整体回落,但嘉宏并表收购有望贡献业绩增量[1] 其他新策略 -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需求疲弱、原材料价格波动是风险提示[2] - 预计2026年EBITDA为17,425万元,较2023年增长71.1%[3]
业绩同比增长,新项目落地续力公司成长曲线
海通证券· 2024-03-25 16:0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7亿元,同比增长12.00%,归母净利润47.89亿元,同比增长54.71% [5] - 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7亿元,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延伸高端聚烯烃等新材料产业链 [5] - 公司与韩国SK集团合作建设年产4万吨EAA装置并计划新增5万吨二期项目,总投资约21.7亿元 [5] - 2023年研发投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31.05%,获授权专利97件,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6] - 未来5年计划投入研发100亿元,构建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研发创新体系 [6] 财务数据 - 2023年毛利率19.8%,预计2024-2026年将提升至23.3%/26.9%/28.2% [7]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14/80.65/90.50亿元,对应EPS 1.79/2.39/2.69元 [6] - 按照2024年EPS及12-14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1.48-25.06元 [6]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18.8%,预计2024-2026年为19.1%/20.3%/18.5% [7] 业务发展 - 2023年新增年产40万吨聚苯乙烯、10万吨乙醇胺、15万吨碳酸酯等装置投产 [6] - 收购江苏嘉宏新增年产40万吨环氧丙烷装置 [6] - 平湖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计划2024年初中交 [6] - C2业务2023年收入222.79亿元,毛利率26.6%,预计2024年提升至30.4% [9] - C3业务2023年收入152.70亿元,毛利率9.1%,预计2024年提升至14.7% [9] 市场表现 - 截至3月25日收盘价17.04元,总市值574.02亿元 [2] - 近1/2/3个月绝对涨幅5.5%/17.7%/13.3%,相对涨幅4.5%/12.2%/8.0% [4]
2024业绩同比高增,高端新材料布局带来长期成长性
申万宏源· 2024-03-25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4.9亿,同比增长12%[1] - 归母净利润47.9亿,同比增长54.7%[1]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682.9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84.6%[8] - 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为2.65元,较2022年增长189.1%[8] 产品和技术 - 23Q4丙烯酸价格走弱,丙烷价格季节性走高,C3盈利有所收窄[2] - 23Q4乙烷原料价格持续回落,乙烷乙烯价差环比提升,C2业务表现向好[3] 市场展望 - 公司在建项目较多,为长期成长性提供支持,维持“买入”评级[5] 其他策略 - 公司承诺独立、客观出具报告,不受任何形式补偿[9] - 公司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可能持有或交易报告提到的投资标的[10]
23年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材料业务贡献增长
山西证券· 2024-03-25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7亿元,同比增长12%[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47.89亿元,同比增长54.71%[1] - 公司2023年功能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212.89亿元,同比增长8.74%[2] - 公司毛利率为19.84%,同比提升3.32pct[3] - 公司研发投入超16.26亿元,同比增长31.05%[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58.79亿元,较2022年增长131.1%[10] - 预计2026年净利率为10.2%,较2022年增长22%[10] - 预计2026年ROE为18.7%,较2022年增长4.2%[10] - 公司预计2026年P/E比率为6.4,较2022年下降65.2%[10] 新项目和合作 - 公司与韩国SK集团合作投资约21.7亿元,加快推进高分子乳液项目[4] 评级和风险 - 公司评级体系中,买入预计涨幅领先相对基准指数15%以上[12] - 公司行业评级中,领先大市预计涨幅超越相对基准指数10%以上[13] - 风险评级中,预计波动率小于等于相对基准指数为A级[14]
卫星化学(002648)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5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41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69%,同比增加4.61个百分点[21] 财务业绩: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0%[21]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最高,达34.31亿元人民币[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43,955,203.61元,同比改善50.68%[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996,401,776.66元,同比增长35.80%[67] 成本和费用 - 材料成本25,976,869,322.93元,占营业成本80.64%,同比增长26.55%[60] - 折旧成本1,920,427,990.09元,同比增长56.00%[60] - 研发费用1,626,008,263.73元,同比增长31.05%[65] - 能源采购成本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35] 业务线表现:化学品及新材料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收入402.37亿元,同比增长26.43%,占营业收入比重96.99%[55]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毛利率19.94%,同比增加0.50个百分点[57]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销量6,347,803吨,同比增长31.97%[58]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生产量6,364,512吨,同比增长34.53%[58]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收入40,236,576,032.07元[58] 业务线表现:高分子新材料 - 高分子新材料收入119.16亿元,同比增长61.92%[55] - 高分子新材料产能利用率达95.05%且在建产能15万吨[37] 业务线表现:新能源材料 - 新能源材料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99.97%[55] - 新能源材料产能利用率63.13%[37] 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395.95亿元,同比增长33.26%,占营业收入比重95.44%[55] - 境外收入18.92亿元,同比下降74.19%[55] 销售模式 - 直销收入226.62亿元,同比增长27.61%,占营业收入比重54.62%[55] 采购与供应链 - 烷烃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69%且下半年平均价格升至3,352元/吨[35] - 多元醇采购额占比12.32%且下半年平均价格升至7,885元/吨[3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0,962,435,414.9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1.06%[62] 产能与利用率 - 功能化学品设计产能478万吨且产能利用率86.51%[37] 研发投入 - 2023年研发投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31.05%[46] - 研发投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31.05%[51] - 研发人员数量1,271人,同比增长28.13%[66]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64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6%[21] - 货币资金为63.9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9.91%,同比增加0.62个百分点[70] - 固定资产为252.5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9.11%,同比大幅增加7.26个百分点[70] - 在建工程为31.8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93%,同比减少8.41个百分点[70] - 长期借款为108.39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16.78%,同比减少3.27个百分点[70] - 合同负债为8.17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1.26%,同比增加0.39个百分点[70] - 受限资产总额达130.43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抵押101.74亿元[73] 投资与并购活动 - 公司于2023年10月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江苏嘉宏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22] - 收购江苏嘉宏新材料公司100%股权,投资金额15.24亿元人民币[76] - 公司子公司连云港石化以15.235亿元人民币收购江苏嘉宏新材料100%股权[194][195] 衍生品投资与套期保值 -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初始金额为5579.57万元[80] - 丙烷纸货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291,844.13万元,售出金额为272,127.89万元[80] - 远期外汇合约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165,716.25万元,售出金额为356,031.28万元[80] - 衍生品投资期末总金额为156,362.97万元,占公司期末净资产比例为6.14%[80] - 报告期公司实际衍生品投资收益为-3,700.66万元[80] - 衍生品投资类型包括丙烷纸货和远期外汇合约,其中丙烷纸货期末金额占净资产1.27%,远期外汇合约占4.87%[8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82] -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80]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43.47万元人民币[72] - 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2亿元人民币[72] 子公司重要财务影响 - 连云港石化子公司净利润为2,612,105,607.63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87] - 连云港石化子公司营业收入为25,169,251,305.31元,营业利润为2,831,986,878.97元[87]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4]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总股本基数3,368,652,821股,预计现金分红总额1,347,461,128.40元[139]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38]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4,034,443,876.53元[138]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 - 公司实施2018年和2021年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案[102]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79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219.29万股,占总股本0.0651%[140] - 回购注销离职及未达标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合计109,423股[141]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成就,5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219,668股,占总股本0.0065%[142]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210名核心员工,持有股票总数9,488,644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0.28%[145]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10人持有员工持股计划份额2,846,593股,占比30.00%[145] - 其他核心骨干员工不超过200人持有员工持股计划份额6,642,051股,占比70.00%[145] - 公司计提专项基金作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14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8次[99] - 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9%[99] - 2023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126][127] - 所有董事(7名)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8次,无缺席或委托出席情况,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128] - 董事朱晓东现场出席董事会次数为0次,以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8次(占比100%),未出席股东大会[128] - 董事马国林现场出席董事会2次(占比25%),以通讯方式参加6次(占比75%),出席股东大会2次[128]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29] - 公司采纳了独立董事提出的所有专业意见和建议[130] 委员会运作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战略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101] - 审计委员会本年度召开会议5次,审议内容包括年度审计计划、季度报告、关联交易及套期保值等,全部议案均获通过[13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3次,审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事项,全部议案均获通过[131]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潘煜双、费锦红、杨玉英,全年无异议事项[131] 股东大会 - 公司2023年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97] - 公司所有股东大会均提供网络投票方式[97]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4.55%[111]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4.95%[111]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3.11%[111]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9.47%[111] - 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3.48%[111]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 - 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卫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郦珺,会计机构负责人陈蕴玉[3] - 董事长兼总裁杨卫东年龄55岁,任期至2023年12月24日[112] - 副董事长马国林年龄59岁,任期至2023年12月24日[112] - 副董事长杨玉英年龄62岁,任期至2023年12月24日[112] - 独立董事高长有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8] - 财务负责人郦珺拥有硕士学历及银行高管从业背景[119] 高管薪酬 - 董事长兼总裁杨卫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09.72万元[125] - 副董事长马国林和杨玉英分别获得税前报酬284.91万元[125] - 董事兼副总裁朱晓东获得税前报酬295.16万元[125] - 三位独立董事高长有、潘煜双、费锦红各获得税前报酬10万元[125] - 副总裁高军获得税前报酬313.51万元[125]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沈晓炜获得税前报酬199.1万元[125] - 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郦珺获得税前报酬212.67万元[12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168.89万元[125] - 独立董事津贴每月按标准准时支付到个人账户[123] 高管持股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期末为2,331,070股,较期初无变动[113] - 副总裁朱晓东持股数量为411,364股,占管理层总持股的17.6%[113] - 副总裁高军持股数量为822,731股,占管理层总持股的35.3%[113] - 副总裁沈晓炜持股数量为822,731股,占管理层总持股的35.3%[113] - 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郦珺持股数量为274,244股,占管理层总持股的11.8%[113] 员工结构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4,688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040人,主要子公司员工3,648人[135] - 生产人员数量2,177人,占员工总数46.4%[135] - 技术人员数量1,492人,占员工总数31.8%[135] - 行政人员数量755人,占员工总数16.1%[135] - 销售人员数量188人,占员工总数4.0%[135]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207人,占员工总数4.4%[135] - 大学学历员工3,202人,占员工总数68.3%[135] 员工培训与发展 - 2023年开展领导力发展计划覆盖训练人数一百余人[137] - 2023年应届毕业大学生培训项目覆盖77人[137] - 基层技能大赛参与员工近三千余人[137] 内部控制与审计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90.00%[150]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00%[15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1]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1]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1]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1]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52] - 公司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计,签字会计师为叶贤斌和高丽[20]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130万元[185] - 公司支付内部控制审计报酬40万元[185] 关联交易与独立性 - 公司控股股东与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做到五独立[98] - 公司日常关联交易依据市场价格公平合理确定交易金额[98] 环境管理与排放数据 - 公司废水COD排放总量为55.112064吨,核定排放总量为558.5375吨[158] - 公司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为0.4093吨,核定排放总量为41.8976吨[158] - 公司废气SO2排放总量为3.6467吨,核定排放总量为42.725吨[158] - 公司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排放量为461.72吨[164] - 公司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01.99吨,颗粒物排放量为194.34吨[164] - 公司SO2排放量为342.43吨[164] - 公司2023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170,464.53万元[172] - 公司2023年缴纳环境保护税152.95万元[172] 子公司环境数据 - 浙江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废水COD排放量41.82吨,氨氮排放量0.50吨[162] - 浙江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废气VOCs排放量0.76吨,颗粒物排放量0.24吨[162] - 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废水COD排放量118.09吨,氨氮排放量11.81吨[162] - 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废气SO2排放量23.9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14.74吨,VOCs排放量183.32吨[162] -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废水COD排放量55.39吨,氨氮排放量5.54吨[162] -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废气SO2排放量14.4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9吨,VOCs排放量243.12吨[162] - 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废气颗粒物排放量16.77吨[162] -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废气颗粒物排放量17.02吨[162] - 公司连云港石化COD排放量为1939.886吨,氨氮排放量为7.16吨[164] - 公司江苏嘉宏新材料COD排放量为62.15吨,氨氮排放量为0.401吨[164] - 公司江苏嘉宏新材料颗粒物排放量为1.268吨,SO2排放量为0.494吨[164] 环保设施 - 公司运营22套废气治理设施,包括14套工艺废气处理系统和1套废液焚烧装置尾气处理系统[166] - 公司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为3100吨/天,分别为1800吨/天和1300吨/天[166] - 公司标准化危废仓库总面积为530平方米,共3处[166] - 公司乙烯项目废气排放标准为SO2<50mg/m³,NOx<100mg/m³,颗粒物≤20mg/m³[164] - 浙江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量为550吨/天[167] - 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建有18套废气治理设施[167] - 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386m³/h和80m³/d[167] -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建有17套废气治理设施[167] -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4m³/h[167] -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建有57套废气治理设施[167][168] -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清净废水处理后70%回用[168] - 江苏嘉宏新材料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20m³/h[168] 行业背景与风险 - 2023年国内石化行业利润总额873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7%[33] - 公司主要产品受原油与天然气价格波动影响[92] 风险对冲策略 - 公司通过商品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92] - 公司实施远期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减少汇率波动影响[92] - 公司推进全球化业务战略扩大外币储备[92] 研发与未来投资 - 公司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95] - 公司未来五年成果奖励超10亿元[95] - 计划投资257亿元建设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45] 项目进展与运营亮点 - 氢气年销售超3,000万立方[44] - 连云港基地6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投产[44] 其他重要事项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840.84万元人民币[2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计提减值700万元人民币[72] - 公司开展了商品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131] - 公司续聘了会计师事务所并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3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7次[100] 租赁会计影响 - 公司2023年新增使用权资产33.34亿元,期末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169.11亿元[198] - 公司期末租赁负债余额为174.41亿元[198] - 执行新租赁准则使公司资产负债率增加15.03%,剔除后资产负债率为45.5%[198] -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对2023年利润总额影响-2.323亿元[198] -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对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