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正大(002470)
icon
搜索文档
金正大(00247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08: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47.99亿元,同比增长4.8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831.44万元,同比下降146.50%[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5835.21万元,同比下降287.39%[2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1%至47.99亿元[52] - 营业总收入47.99亿元,较同期45.79亿元增长4.70%[153] - 公司净利润亏损0.51亿元,较同期盈利1.97亿元转亏[153] - 营业收入为9.79亿元,同比下降11.3%[15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831.44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68亿元[15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38元,去年同期为0.0513元[1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44%至42.32亿元[5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2.40%至4734.78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5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81%至1.07亿元[52] - 营业成本42.32亿元,较同期40.52亿元增长4.44%[153] - 研发费用1.07亿元,较同期0.97亿元增长10.81%[153] - 财务费用0.47亿元,较同期0.70亿元下降32.38%[153] - 营业成本为8.21亿元,同比下降11.6%[157] - 财务费用为5348.9万元,同比下降26%[157] - 研发费用为3329.37万元,同比下降7%[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8亿元,同比下降38.15%[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15%至3.48亿元[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8亿元,同比下降38.2%[15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8.95亿元,同比增长13%[15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0.16亿元,同比增长21%[1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9%至2.008亿元[162]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8.3%至0.98亿元[16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20.6%至8.811亿元[1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常规复合肥收入同比下降16.84%至18.16亿元,占比降至37.84%[55] - 磷肥收入同比增长29.51%至11.87亿元,占比升至24.73%[55] - 原料化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65.87%至7.86亿元,占比升至16.38%[55] 各地区表现 - 贵州基地磷铵月度产量达到开机以来历史新高[44] - 贵州基地年产50万吨硫磺制酸改造项目成功投产[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详见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十部分[6] - 公司面临高端肥料市场接受度及产能消化不确定性的风险[80] - 公司存在高水平研发、营销、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需求的风险[80] - 公司持续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并建立责任体系以降低环保风险[81] - 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对冲商品价格及汇率风险,2025年半年度业务规模较小未对产品成本产生显著影响[72] 投资和资产项目 - 报告期投资总额为1.3亿元,上年同期为1.2亿元,同比增长8.52%[65] - 瓮安县马路槽磷矿项目本期投入1816.38万元,累计实际投入2.61亿元,项目进度15%[67] - 年产40万吨净化磷酸技改项目本期投入3115.79万元,累计实际投入4.57亿元,项目进度97%[68] - 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本期投入602.41万元,累计实际投入5980.39万元,项目进度50%[68] - 重大非股权投资合计本期投入3818.25万元,累计实际投入5.57亿元[69] 金融工具和衍生品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品)期初数为0元,本期购买金额为7221万元,出售金额为7200万元,期末余额为21万元[6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8667.4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1.054亿元,期末余额为8599万元[61]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为8667.4万元,期末余额为8620万元[61]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1820.88万元,其他变动减少1451.65万元,期末余额为369.23万元[61] - 金融负债期初数为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688万元,期末余额为2.688万元[64] - 衍生品期货合约初始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72] - 衍生品期货合约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69万元[72] - 报告期内衍生品购入金额为223.89万元,售出金额为209.71万元[72] - 衍生品期末金额为14.5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00%[72] - 报告期确认衍生品投资收益36.22万元[72] - 公司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72]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126.34万元[78] - 主要子公司贵州正磷化工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688.55万元[78] - 主要子公司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384.76万元[7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117.7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66%[24] - 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长5.82个百分点至21.01亿元,占总资产17.84%[5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09亿元,较期初8.89亿元增长24.8%[14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1.01亿元,较期初13.27亿元增长58.3%[145]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8.74亿元,较期初14.89亿元增长25.8%[145] - 存货期末余额为28.26亿元,较期初24.98亿元增长13.1%[144]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4.27亿元,较期初1.98亿元增长115.2%[144]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4.52亿元,较期初2.89亿元增长56.7%[144]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4.36亿元,较期初45.70亿元增长19.0%[144]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17.75亿元,较期初110.40亿元增长6.7%[144] - 公司总负债增加至96.90亿元,较期初88.99亿元增长8.88%[146] - 流动负债合计69.07亿元,较期初63.40亿元增长8.95%[146] - 长期借款增至25.98亿元,较期初24.19亿元增长7.42%[146] - 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至20.86亿元,较期初21.41亿元减少2.58%[146]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34.19亿元,较期初33.41亿元增加2.33%[14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损失1996.23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424.62万元及其他营业外支出3452.91万元[28][29]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2826.95万元,占利润总额55.32%[57] - 投资收益为6794万元,同比下降81.3%[15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82,547,392股,占比29.90%,其中质押875,572,863股[135] - 中国农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股49,794,238股,占比1.52%[135] - 东富和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47,944,238股,占比1.46%[135] - 股东解玉秀持股40,000,000股,占比1.22%,报告期内新增40,000,000股[135] - 股东王启持股20,000,000股,占比0.61%,报告期内新增20,000,000股[135] - 股东吴二永持股20,000,000股,占比0.61%,报告期内新增20,000,000股[13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433,738股,占比0.59%,报告期内减持1,385,632股[13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9,644人[135] - 控股股东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9.83亿股[136] -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4979.42万股[136] - 公司总股本为3,286,027,742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99%[133]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78,325股,占比0.01%[133] 担保和委托理财 - 公司对子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5569万元[123]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29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20000万元[12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5569万元[123] - 子公司间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7000万元,担保余额为12569万元[124] - 报告期内公司担保总额度为543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37000万元[124] - 子公司康朴(中国)有限公司以水溶肥二期库房抵押获得担保金额2000万元[124]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担保额度合计为54,300万元[125]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8,138万元[125]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9.08%[125]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12,569万元[125] - 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7,001万元[127] - 银行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为5,001万元[127] - 券商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000万元[127]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21万元[127] 关联交易和承诺 - 关联销售商品交易金额为2112.139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为4.40%[109] - 关联采购商品交易金额为1389.12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为3.16%[109] - 日常关联交易总额预计为71000万元,报告期内实际发生额为35020.51万元[110] - 承诺方包括临沭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临沭城乡建设投资集团及临沂民营经济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97] - 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确保交易价格公允[97] - 承诺避免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同业竞争[97] - 承诺自2022年4月28日起作为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期间持续履行[97] 诉讼和法律事项 - 徽商银行诉讼案一审判决公司需支付3480万元票据利益[104]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涉及151起案件总金额1169.4万元[104] - 证券虚假陈述案中公司向投资人赔偿投资损失1080.24万元[106] - 控股股东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自2020年12月11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107] - 控股股东破产重整计划于2022年4月25日获法院批准[107] - 公司控股股东未能履行2018年资产重组时的业绩补偿承诺[98] - 实际控制人临沭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无诉讼记录[108] 研发和创新 - 公司拥有专利384项,其中发明专利281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46] - 公司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16项[46] - 公司完成2项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验收[43] - 公司完成2项科技成果评价,包括国际领先水平的粮食作物一次性施用高效肥料[43] - 公司承办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推进会[43] - 公司可生产12大类100余种肥料品种[47] - 土壤调理剂可使作物生育期提早2-7天[40] - 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湿度约5%[40] 市场环境和行业背景 - 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亿吨,同比增长1.6%[31] - 粮食播种面积11.93亿公顷,连续五年保持增长[31] - 中央政策强调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32][33] - 化肥对农业增产作用占比40%至60%[35]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同比增长32.6%[37] - 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超900GWh同比增长超35%[37] - 动力电池出货量780GWh以上同比增长23%[37] - 储能电池出货量335GWh以上同比增长64%[37] - 数码电池出货量55GWh以上同比增长14%[37] 公司战略和运营 - 公司采用多品牌策略覆盖县市级销售渠道[41] - 公司在新型肥料技术和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领先地位[41] - 公司优化三级数字化运营矩阵,管理数千个监测账号及活跃账号[42] - 公司拥有金大地和沃夫特两大中国驰名商标[49] - 公司通过"亲土种植"理念推广环境友好型肥料产品[94] - 公司构建供应商管理体系并每年进行环境和社会因素考核评估[92] -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并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93] 社会责任和员工发展 - 公司为社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实习和就业岗位[95] - 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临沂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培训及实习就业基地[95] - 公司推广"两拌三喷"技术助力农业科技推广[95] - 公司连续多年组织农化服务专家团提供农技指导[95] - 公司设立高科研基金并积极参与扶贫助困公益活动[95] - 公司及7家主要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87]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万鹏[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杨功庆证券事务代表为杨春菊[20] - 董事李文静及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宇鹏于2025年6月25日因工作调整离任[84] - 报告期内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9]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100] 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3]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7]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470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为山东省临沭县兴大西街19号[20] - 公司联系电话0539-7198691传真0539-6088691[20] - 公司电子信箱jzd@kingenta.com[20]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5]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2] - 公司2025年1月23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及涉及诉讼公告[128] - 公司2025年4月26日集中发布包括年度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16项重大公告[129]
金正大: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831.4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99亿元 同比增长4.8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31.44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68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38元 [1]
农资周观察丨盐湖股份、史丹利、兴发集团、湖北宜化、金正大、富邦科技、澳佳生态等企业新动向
新浪财经· 2025-08-24 12:33
行业政策与监管 - 山东省于8月中旬启动肥料生产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 计划10月底前结束 旨在净化肥料生产经营市场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1] -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63项种植业重大技术需求清单 聚焦产能提升和提质增效等领域 公开征集解决方案 [1] - 农业农村部在广西南宁召开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 组织主产省份观摩绿色防控作业并部署防控工作 [1] 国际贸易与合作 - 中国与印度关系正常化推动贸易恢复 中国将向印度供应肥料、稀土金属和隧道掘进机等急需物资 [1] - 2025年中国化肥出口预计呈现总量同比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趋势 新兴市场需求成为重要驱动因素 [1] 市场动态与价格分析 - 国内磷酸一铵市场呈现上游热、下游淡的分化特征 上游成本支撑强劲但下游需求清淡 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1] - 山东菏泽定陶县和重庆永川区进入秋季备肥期 市场交易活跃且交投氛围逐步好转 [1] 企业业绩表现 - 史丹利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总收入63.91亿元同比增长12.66% 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18.9% 第二季度营收29.85亿元 [1] - 湖北宜化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0.05亿元同比下降8.98% 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43.92% 扣非净利润3.15亿元同比下降25% [1] - 澳佳生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30.56% 盈利66.8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同期亏损564.47万元 [2] 企业战略与项目 - 兴发集团在秋耕备肥关键期通过原料稳、生产强、供应足三大措施响应国家保供稳价号召 [1] - 盐湖股份终止与高地资源、兖矿能源及EMR资的3亿美元项目合作意向 经综合评估后决定退出并购 [2] - 富邦科技牵头启动湖北省"高效作物固氮菌剂创制与应用示范"重大专项 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 [1] - 金正大集团入选2025山东民营企业200强榜单 并在创新榜中位列第31位 [1] 行业会议与展望 - 2025 CBP生物农业推进大会聚焦农资领域生物转型核心议题 将解读生物农业前沿趋势并展示尖端技术 [1] - 2025复合肥与肥料助剂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于8月19日-21日召开 讨论行业创新发展方向 [1]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临沭县开展价格监测调研活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8-22 08:20
行业调研与政策制定 -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开展工业品价格监测调研 聚焦纯碱和复合肥价格[1] - 调研同时涵盖农药价格监测 包括乙草胺 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等品类[1] - 活动旨在为山东省监测制度的修改完善收集一手数据[1] 企业参与与实地考察 - 调研组实地走访化肥企业史丹利和金正大[1] - 同时调研了金沂蒙公司和两家农药零售点[1] - 与企业代表及零售点负责人进行交流以详细了解化肥和农药价格[1] 监测体系优化 - 围绕价格监测点设置进行深入探讨[1] - 积极探讨将新兴的化肥和农药监测品类纳入监测品类[1] - 调研活动有效提升了采价部门与基层价格监测点之间的合作关系[1]
“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揭新篇 中国缓控释肥技术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2 16:30
中国缓控释肥技术发展 - 中国缓控释肥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 [1] - 2006年金正大集团规模化生产线投产,实现缓控释肥商品化产业化 [2] - 最新研发成果利用绿色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类膜材,获202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 行业应用与推广 - 缓控释肥具有省时省工特点,可减少施肥次数,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 [4] - 金正大集团推广"种肥同播"技术服务,开展行业规模最大农化服务活动 [4] - 截至2024年累计推广1.6亿亩,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农作物 [5] 企业技术创新 - 金正大集团拥有多个高端研发平台,牵头制定多项行业国家标准 [3]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3] - 2016年全资收购欧洲第二大控释肥企业荷兰EKOMPANY公司 [4] 国际化发展 - 金正大向全球分享缓控释肥技术包和产业模式 [3] - 在越南市场提供专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涵盖全流程服务 [6] - 提出四大核心"金"方案:技术共享、人才培养、示范田建设、联合发展 [7] 行业影响 - 中国缓控释肥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化肥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4] - 技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6] - 专家认为中国缓控释肥技术已走在全球行业前沿 [4]
农化制品板块8月5日涨0.34%,丰山集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921.5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08:30
板块整体表现 - 农化制品板块当日上涨0.34% 领涨个股为丰山集团(涨幅3.85%)[1] - 上证指数上涨0.96%至3617.6点 深证成指上涨0.59%至11106.96点[1] - 板块内呈现分化态势 10只个股上涨与10只个股下跌[1][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三:丰山集团(17.27元,+3.85%)[1]、利民股份(21.88元,+2.87%)[1]、湖北宜化(13.54元,+2.19%)[1] - 跌幅前三:联化科技(10.75元,-3.15%)[2]、扬农化工(66.06元,-2.64%)[2]、雅本化学(8.25元,-2.02%)[2] - 成交额前三:联化科技(10.23亿元)[2]、湖北宜化(3.63亿元)[1]、宏达股份(2.60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8921.58万元 游资净流入1.51亿元 散户净流出6195.99万元[2] - 主力净流入前三:湖北宜化(4197.38万元,占比11.58%)[3]、扬农化工(3933.38万元,占比11.61%)[3]、云天化(3527.90万元,占比9.17%)[3] - 主力净流出最大:利民股份(-9292.45万元,占比7.17%)[3] - 游资净流入最高:云天化(4547.48万元,占比11.82%)[3]
打通产业发展瓶颈 正磷科技技术入股石膏精密防潮砌块加工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7-28 03:02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副产品 因技术瓶颈长期露天堆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成为化肥产业发展瓶颈[1] - 四川 贵州等省出台"以渣定产"政策 将磷肥企业消纳磷石膏情况与生产挂钩 导致无法消纳磷石膏的化肥厂被迫停产[1][6][7] - 贵州省要求政府投资建筑100%使用磷石膏 民间投资建筑达到50%使用水平 为磷石膏循环利用打开市场和投资空间[5][6] - 中国磷石膏存量已超6亿吨 每年新产生量远超8000万吨 综合利用率不足40%[6]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金正大通过技术攻关掌握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开发的新技术提升性能且成本缩减一半 使磷石膏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3][4] - α-石膏法磷酸工艺技术拥有国内发明专利7项 获得美国 俄罗斯 比利时等六国专利授权[7] - 技术突破始于2013年 2016年5000吨/年中试装置试验成功 2019年30万吨/年装置正式投产 2020年80万吨/年α-石膏粉装置改造完成[3] - 磷石膏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 塑料填料市场 并可开展技术输出转让[3] 项目合作与投资 - 与贵州中能 北京奇典合作投资2.4亿元建设1200万㎡/年石膏精密防潮砌块加工项目[2] - 与贵诚公司 北京奇典合作投资1.2亿元建设40万吨/年α-石膏制塑料填料项目 预计年收入2.2亿元[2] - 与北京奇典 临沂盛丰合作投资1.8亿元对施可丰磷酸装置升级改造 建设50万吨/年α-石膏粉加工装置[3][7] - 三项合作协议代表创新技术的三条产业化路线[2][3]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技术突破使"废渣"变成建材 打通整个磷化工产业链条[4][7] - 解决磷肥企业磷石膏处理难题 施可丰三个生产基地每年新增磷石膏200万吨 面临巨大环保压力[5][6] - 吸引万科等房地产企业关注 已提出对样品进行研究并探讨合作[5] - 计划到2026年让中国60%湿法磷酸装置采用该技术 基本解决磷石膏资源化应用问题[7]
从严处罚态势升级 年内A股市场24人被市场禁入
北京商报· 2025-07-28 03:02
市场禁入人数及变化 - 截至5月30日 A股市场年内共有24人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较去年同期17人增加逾四成 [1][2][7] - 去年同期市场禁入涉及*ST康美 康尼机电 四环生物 金刚玻璃等多家公司 [7] 禁入人员及公司案例 - ST中昌实控人陈建铭及总经理谢晶因操纵市场被禁入 陈建铭控制101个账户通过集中交易和账户间交易影响股价 获利1147.23万元 被处以十年禁入及没收违法所得1147.23万元并罚款2294.45万元 [1][2] - *ST金正实控人万连步因虚构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利润 未披露关联交易等被终身禁入 另李计国被十年禁入 唐勇被五年禁入 [2][3] - 乐视网及贾跃亭等15名主体因2007-2016年财务造假 IPO文件及年报虚假记载 未披露关联交易和担保事项被处罚 贾跃亭和杨丽杰被终身禁入 刘弘和吴孟被十年禁入 贾跃民被八年禁入 [4] 违规类型分类 - 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类型涉及*ST金正 胜利精密 *ST新亿3家公司共10名高管 [4] - 信息披露虚假或误导性陈述类型涉及亚太药业 *ST华讯 ST冠福 乐视网4家公司共12名高管 [4] - 操纵市场类型涉及ST中昌陈建铭等人 [5] 监管政策动向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将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欺诈发行 财务造假及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场操纵之实的违法行为 [6] - 证监会今年1月就《证券市场禁入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新增交易类禁入类型 扩大禁入对象范围至自然人投资者 机构交易决策人 中介工作人员及私募从业人员 并明确信息披露严重违法造成恶劣影响可终身禁入 [7] - 2016-2020年共对298人次自然人采取市场禁入 执法力度显著提升 [8]
金正大(002470)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08: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6000万元 - 1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盈利16841.67万元下降135.63% - 159.38%[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000万元 - 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盈利3113.97万元下降228.45% - 356.91%[3]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2元/股 - 0.03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0513元/股[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3] - 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是公司初步测算结果,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主因是对外投资部分企业亏损影响净利润约7000万元[4] - 未决诉讼计提营业外支出影响净利润约3000万元[4] - 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销量、销售收入等指标稳步回升,市场形象逐步恢复[4] - 本次业绩预告数据是初步预计,具体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为准[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等报刊及巨潮资讯网[6]
金正大:以缓控释肥技术方案助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民网· 2025-07-11 07:23
公司技术成果 - 公司展示了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的最新研发和应用成果,该技术融合了中国3项国家科技奖的缓控释肥技术和德国施诺德增效技术2.0 [1] - 该技术具有环保易降解、养分释放精准、肥料利用率高、省工省肥等优点 [1] - 技术还具备养分防漏技术、植物疫苗技术、菌群激活技术三重叠加功能,能改善土壤微环境并提升肥料利用率 [1] 产品开发 - 公司针对小麦、玉米、水稻、大蒜、香蕉、花生等10余种作物开发了专用缓控释肥产品 [1] - 这些产品全面应用了公司三获国家科技奖的缓控释肥技术和德国施诺德增效技术2.0 [1] 国际合作 - 公司希望其技术方案能成为联合国"一国一品"项目的"样板",并在全球范围内复制推广 [1] - 公司计划借助联合国粮农组织平台在全球推广缓控释肥技术 [2] - 公司希望通过技术支持帮助项目国农民提高收入,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促进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