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迅科技(002281)
icon
搜索文档
光迅科技(002281)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07 09: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32348万元 - 406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00% - 95.00%[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盈利31112万元 - 394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47% - 90.84%[2]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盈利0.41元/股 - 0.51元/股,上年同期为0.27元/股[2] 业绩预告说明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2] - 业绩预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3] - 业绩预告是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最终数据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绩增长因全球算力投资增长,算力和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公司优化业务布局和调整产品结构[4]
光迅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00%—95.00%
快讯· 2025-07-07 08:57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23亿元至4.07亿元 [1] - 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的2.09亿元增长55.00%至95.00% [1]
通信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高端光模块放量在即,卫星互联网蓬勃兴起-20250707
华龙证券· 2025-07-07 06:1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92家通信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稳中有升,盈利能力小幅提升,上半年光模块及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表现优异 [5][16] - 建议关注光模块与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维持通信行业“推荐”评级 [5] 分组1:光模块及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表现优异 - 2025年一季度92家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252.51亿元,同比增长2.62%;归母净利合计521.42亿元,同比增长7.12%;行业毛利率为27.08%,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34%,同比提升0.35个百分点 [16] - 细分行业中,运营商、光通信、物联网、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和通信线缆及配套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运营商、光通信、物联网、卫星互联网和通信线缆及配套归母净利实现增长 [16] - 2025年1月2日 - 6月30日,申万通信指数上涨9.40%,在申万全行业中排行第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03%;通信各子行业中光模块及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表现优异 [22] 分组2:高端光模块需求旺盛,中国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 - 光模块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元器件,中游为不同类型光模块,下游为应用领域,受益于AI热潮带动,光模块产品需求旺盛 [27] -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增长带动AI服务器需求快速增长,大模型兴起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带动光模块需求快速增长 [31] - 中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增长,有望带动AI服务器需求提升,进而带动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33] -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4 - 2029年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或将以22%的CAGR保持增长,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2024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约60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70亿元 [35] - 2025年800G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400G,预计2029年800G和1.6T光模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160亿美元;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中国厂商占7席 [38] - 高速光模块需求提升有望带动行业盈利能力提升,个股关注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光迅科技 [38] 分组3:卫星互联网快速发展,行业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 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多元化,涵盖政府、国防、公共服务、行业及民用等领域,近年来卫星通信向广覆盖、大带宽、低时延方向发展 [45] - 2024年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突破万颗,美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占全球总数的75.9%,中国占9.4%;卫星应用领域以通信广播为主 [51] - 2024年全球共发射航天器2873颗,美国发射2269颗居首,“星链”新增部署1982颗卫星;中国发射“千帆”“吉利”“云遥”等星座100余颗卫星 [53] - “猎鹰”和“长征”系列火箭推动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增长,2024年发射次数分别占全球总任务的50.9%和18.6% [55] - 中国政府重视和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预计2025 - 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2031年将达593.37亿元,关注中国卫星、华测导航 [55]
中证国新国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02%,前十大权重包含光迅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7-04 14:44
中证国新国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表现 - 7月4日收盘下跌0 02%,报2496 36点,成交额247 88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 17%,近三个月下跌3 98%,年初至今下跌3 73% [1] - 基日为2018年12月28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与样本调整规则 - 选取40只国有企业或国有参股无实控人的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 [2] 十大权重股分布 - 前三大权重股:中科曙光(11 03%)、海康威视(9 65%)、中国软件(7 85%) [1] - 其他主要成分股包括光迅科技(6 77%)、宝信软件(6 32%)、广电运通(5 04%)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5 04%,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4 90%,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06% [2] 行业构成 - 信息技术占比73 47%,通信服务占比18 00%,工业占比8 53% [2]
国内外算力还有哪些标的可以配置?
2025-06-30 01: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算力、光模块、铜连接、柴发、IDC - **公司**:旭创、新易盛、鼎通科技、沃尔核材、博创科技、兆龙互联、世纪互联、中际旭创、天孚、博创、世佳、太辰光、光迅、华工、鼎龙科技、科泰电源、泰豪科技、玉柴国际、潍柴重机、大卫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算力市场 - **海外**:海外算力板块虽涨幅大但仍有配置价值,AI 用户增长超预期推动企业高强度投入,美股 AI 公司创新高为国内标的提供风险偏好,推荐光模块和铜连接领域公司[1][2] - **国内**:国内算力市场经大幅下跌后处于冰点,但全球 AI 叙事共享逻辑下不应悲观,英伟达 B30 系列和 DeepSignal Two 将带来积极影响,中长期关注 IDC 板块[1][2] 光模块行业 - **增速和需求**:未来有望保持良好增速,除四大 CSP 客户外,新进厂商资本开支不容忽视,XAI 建设 AI 集群加速海外 AI 渗透率,2026 年海外高速光模块需求将大幅增长[1][5][6][7] - **新趋势**:以太网采购需求爆发,Meta 新方案中 800G 光模块配比达 1:8,谷歌说服 OpenAI 采购 TPU 芯片推动以太网光模块配比提升[7] - **市场预期**:2026 年 800G 光模块预期至少 3500 - 4000 万只,1.6T 市场有 50%以上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受益最明确[10] - **企业情况**:中际旭创业绩或迎拐点,新易盛业绩确定性强,天孚高增长确定性强,海外供应链标的业绩持续性显著,国内光模块需求强劲[11][12] 铜连接行业 - **积极变化**:NV 链机柜出货预期好转,新一代 GPU300 将批量出货;非 NV 链需求快速崛起,自研芯片组网需使用 DAC 和 AEC 产品;PTFE 背板方案对铜缆连接替代不确定性大,铜缆连接仍为柜内连接最优解决方案[13] - **企业情况**:沃尔核材营收增速显著,鼎龙科技 112G 产品上量,224G 产品小批量试产,液冷产品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14] 柴发板块 - **表现**:二季度国内市中心建设进度慢致板块跌幅大,但行业出现边际变化,国内算力资本开支预期改善,柴发涨价持续,机组环节利润弹性强,国内柴发企业业绩普遍增长[16][17] IDC 板块 - **表现**:2025 年二季度调整较多,但随着 NV 特供版芯片量产,招标量同比预计增长 50%以上,GPT - 5 或 DIPS - 62 表现良好将推动租金价格上涨[18] - **推荐公司**:大卫科技、光环新网和奥飞数据有望保持高速增长[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Marvel 将 2028 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从 750 亿美元上修至 940 亿美元,加速卡芯片和连接环节增速最高,柜内 Nvlink 和柜外光模块连接方式复合增速预计达 35%[1][4] - 英伟达预计 2025 年 Q3 批量出货 GB300,搭配 800G C88 网卡采购 1.6T 光模块,下半年 1.6T 出货量将提升;博通发布 T16 芯片,预计 2026 年中下旬批量出货[2][8] - 今年夏天 OpenAI 预计发布 GPT - 5.0 多模态大模型,XAI 预计下周发布 GROK4 模型,模型迭代将驱动硬件建设需求增加[9] - 今年国内 400G 光模块需求达 2000 万支以上,华为占最大份额,阿里、腾讯和字节跳动等有四五百万支需求,核心供应商光迅和华工业绩强劲[12] - 沃尔核材今年第一季度高速线营收约 2 - 2.5 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新设备到位预计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显著[14] - 鼎龙科技新产品占比提升,叠加规模效应和马来西亚工厂亏损压力减少,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有较大提升空间,2025 年预计利润 2.5 - 3 亿元,2026 年可能达 5 亿元以上[15]
华泰证券|AIDC产业更新
2025-06-30 01: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DC 产业、AI 算力行业、AI 数据中心相关产业、高压直流电(HVDC)行业、超级电容行业、UPS 及柴油发电机行业、高速同缆行业 - **公司**:英伟达、Corewave、博通、Marvell、甲骨文、光迅、华工、锐捷网络、星网锐捷、润泽科技、奥飞数据港、世纪互联、万国数据、Crandall、伟创、红海、麦米、欧陆通、中恒电气、和旺、宏林电力、安菲诺、泰科、莫氏、谷歌、字节跳动 [1][2][3][4][7][10][12][15][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海外算力基建**:今年以来经历显著变化,1 月 Deepsec 出现后虽北美微软有砍单,但它降低垂类行业算力使用门槛、释放推理需求,4 月英伟达和 Corewave 等公司业绩显示其重新回归正轨,博通和 Marvell 的 ASIC 收入预期乐观,甲骨文 OCI 业务显示推理端需求增长,代表全球 AI 开始闭环 [2] 2. **国内 AIDC 产业链**:受芯片制约、模型突破和应用落地等因素影响,H20 禁令影响有限,头部数据中心上架率稳定,液冷、光模块、交换机等配套环节二季度业绩爆发,互联网大厂如阿里、字节跳动已宣布大规模投资 AI,长期来看国内 AI 问题有望通过芯片突破、模型提升和应用市场优势解决 [1][2][3] 3. **海外核心公司预期**:英伟达和 Marvell 对未来需求变化持乐观态度,英伟达 GPU 主要面向训练需求,Marvell 的 ASIC 收入预期增长,甲骨文 OCI 业务不依赖少数大客户,收入来自各行业推理和应用需求,反映海外产业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1][5][6] 4. **海外算力市场需求趋势**:呈现强劲增长趋势,GPU 和 ASIC 需求旺盛,英伟达推出 GB 系列芯片及新品,Marvell 和博通上修市场需求预期,CSP 对 AI 投资力度增强,二季度海外算力公司业绩增速明显 [7] 5. **国内算力市场**:今年二季度受地缘政治和芯片限制有扰动,但全年指引总量变化不大,AIDC 领域国产光模或芯片订单景气度提升,后续有望加快资本开支规模及建设进度 [8][9] 6. **AI 数据中心相关产业环节**:在算力基建产业周期中普遍表现出较好的业务增长弹性,服务器电源、UPS、柴油发电机、高压直流电(HVDC)、高速同缆等环节有机会实现业绩兑现 [10] 7. **高压直流电(HVDC)市场**:国内阿里系推动应用,其他大厂和运营商也开始尝试,海外维地等公司与英伟达开展合作,预计后续进入放量周期并引入国内企业 [11] 8. **全球推理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国内外 TOKEN 量显著增加,谷歌和字节跳动等公司推理需求在过去半年内显著放量 [16] 9. **中美 AI 算力需求差异**:美国进入大模型迭代周期,AI 算力需求包括推理和训练两方面,释放程度更大,中国短期内主要以推理为主,训练需求较少 [17] 10. **美股 AI 产业链公司**:未来半年边际变化大,行情可能从海外算力链扩散到国产算力链,需验证国产算力链公司利润率能否释放,取决于国内 AI 应用付费能力和意愿 [18] 11. **AI 商业模式**:美国付费能力和意愿强,AI 商业模式跑通概率大,国内付费意愿有差异,可能影响商业闭环和产业链环节利润率提升 [19] 12. **AI 算力链行情扩散趋势**:主要从海外扩散到国产算力,从光模块、PCB 扩散到其他环节,最终要看利润能否释放,今年下半年海外和国产算力链都可能有机会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国内 AIDC 产业链关注标的**:建议关注具有核心龙头客户订单且上架率稳步提升的国内 AIDC 龙头标的,如润泽科技、奥飞数据港、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这些公司估值较低,未来有望显著改善 [1][4] 2. **高压直流电(HVDC)领域突出公司**:中恒电气和和旺是国内高压直流电领域的龙头企业,中恒电气二季度订单表现好,收入及利润端预计有明显变化,和旺公司主营业务显著增长 [12] 3. **超级电容应用前景**:英伟达 GB300 及 Ruby 硬件线条明确使用超级电容产品,与 HVDC 产品搭配效果良好,GB300 超级电容作为标配可能性较高 [13] 4. **高速同缆发展情况**:数据传输需求增长且性能要求提高,高速同缆成为明确共识,宏林电力下半年产能陆续到位,将拓展相关公司市场份额,国产化替代比例上升 [15]
光迅科技: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9 16:06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情况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6,453,2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7998% [1] - 涉及激励对象713人,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条件已达成 [1][4] - 解除限售股份占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33.3333%,占总股本比例0.7998% [11] 解除限售条件成就说明 - 2023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9.62%,高于6%的考核目标及行业平均水平(-24.97%) [5] - 2023年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98%,超过8.9%的考核标准及行业水平(-0.46%) [5] - 2023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31.32%,显著高于21%的考核要求 [5]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分数均达90分以上,满足100%解除限售比例 [8]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历程 - 2022年激励计划经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期间调整授予名单并回购注销离职人员股票 [2][3] - 累计回购注销67.73万股(离职人员24人),涉及2022年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 [3] - 首次授予股票上市日为2023年6月21日,锁定期24个月后进入首个解除限售期 [4] 高管及核心骨干解除限售详情 - 董事长黄宣泽、总经理胡强高分别可解除限售98,000股 [12] - 其他高管(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等)可解除限售数量在60,000-94,000股之间 [12] - 705名核心骨干合计可解除限售12,267,600股,占本次解除限售总量的90%以上 [12] 股本结构变动 - 解除限售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减少至27,213,518股(占比3.37%),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增至779,638,234股(占比96.63%) [12] - 总股本保持806,851,752股不变 [12] 中介机构核查意见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监事会均确认解除限售条件成就且程序合规 [13]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认定解除限售符合《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规定 [13] - 独立财务顾问上海荣正咨询确认本次解除限售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14]
光迅科技(002281)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29 07:45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64532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0.7998%[3] - 本次申请解除股份限售的股东人数为713人[6] - 本次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7月2日[6] - 2022年激励对象3人因离职,7.8万股限制性股票被公司回购注销[8] - 2022年激励对象21人因离职,60.93万股限制性股票被公司回购注销[8]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锁定期于2025年6月20日期满,21日进入第一个解除限售期[11]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数量占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的三分之一[11] - 713名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2023年度考核分数均达90分以上,可100%解除限售[12] 业绩数据 - 以2021年为基数,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9.62%[11] - 2023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8%[11] - 公司2023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1.32%[11] 股份变动 -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本次变动前数量为33666718股,占比4.17%,变动后数量为27213518股,占比3.37%[17] - 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本次变动前数量为773185034股,占比95.83%,变动后数量为779638234股,占比96.63%[17] - 公司股份总数本次变动前后均为806851752股,占比100%[17] 相关意见与报告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为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同意办理相关事宜[18][19] - 监事会认为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同意为713名激励对象办理解除限售手续[20]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解除限售事项符合法规,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情形[22] - 公司发布第七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5年第四次会议意见[24] - 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事项法律意见书[24] - 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事项独立财务顾问报告[24] - 公司提交股权激励计划获得股份解除限售申请表[24] - 公司公布限售股份明细表[24]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25]
3.18亿资金抢筹国轩高科,机构狂买光迅科技(名单)丨龙虎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1:54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24日上证指数上涨1.15%,深证成指上涨1.68%,创业板指上涨2.3% [2] - 龙虎榜共66只个股异动,其中37只净买入,29只净卖出 [3] 个股资金流向 - 国轩高科获资金净流入3.18亿元(占成交额6.4%),收盘涨10.02%,换手率9.92% [3][5] - 大为股份资金净流出1.72亿元(占成交额9.77%),收盘涨0.84%,换手率42.93% [5][6] - 光迅科技获机构净买入7619万元(占成交额2.96%),收盘涨10%,换手率7.28% [8][10] - 内蒙一机遭机构净卖出7674万元(占成交额5.48%),收盘涨7.33%,换手率5.77% [11] 机构与北向资金动态 - 30只龙虎榜个股涉及机构交易,合计净卖出1.14亿元,其中14股净买入、16股净卖出 [7] - 北向资金参与16只个股,合计净买入3.95亿元,沪股通净买入1.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14亿元 [12] - 冰川网络获机构与北向资金共同净买入1.85亿元(占成交额11.52%),收盘涨20.01% [14][15] - 光迅科技获机构与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1.7亿元(占成交额6.59%),收盘涨10% [15] 重点个股数据 - 冰川网络:机构净买入3142万元,北向净买入1.54亿元,换手率31.56% [10][12][15] - 山东墨龙:主力做T致净买入1.84亿元(占成交额12.7%),收盘跌9.97%,换手率37.76% [5] - 招商南油:净流出1.66亿元(占成交额10.02%),收盘跌10.03%,换手率11.28% [6]
数据复盘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概念走强 6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0:2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420.57点,涨1.15%,成交额5448.82亿元;深证成指报10217.63点,涨1.68%,成交额8697.32亿元;创业板指报2064.13点,涨2.3%,成交额4416.6亿元;科创50指数报978.71点,涨1.79%,成交额269.8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4146.1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919.85亿元 [1] - 沪深两市4530只个股上涨,552只个股下跌,85只个股涨停,19只个股跌停 [3] 行业板块表现 - 证券、汽车、保险、电力设备、商贸零售、机械设备、计算机、轻工制造等行业涨幅靠前 [3] - 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轮毂电机、汽车一体化压铸、无人驾驶、PEEK材料、共享经济、工业母机等概念走势活跃 [3] - 石油石化、煤炭、贵金属等行业跌幅居前;油气设服、页岩气、核污染防治等概念走势较弱 [3]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63.31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29.77亿元,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18.85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2.35亿元 [8]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5.09亿元,汽车行业净流入21.46亿元,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12.16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入9.52亿元,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入8.83亿元 [8]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5.51亿元,石油石化行业净流出9.93亿元,交通运输行业净流出6.1亿元,银行业净流出4.69亿元 [8] 个股表现 - 诺德股份连收6个涨停板,湘潭电化、兴业股份均4连板,英联股份、浙江东日、新通联、新亚强、建业股份等7股均3连板 [6]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入13.08亿元,东信和平净流入6.23亿元,国轩高科净流入5.77亿元,光迅科技净流入5.13亿元 [12] - 四方精创主力资金净流出8.8亿元,中际旭创净流出5.98亿元,招商南油净流出4.01亿元 [16] 龙虎榜数据 - 光迅科技获机构净买入7619.2万元,国轩高科获净买入6378.55万元,安妮股份获净买入4123.24万元 [20] - 内蒙一机被机构净卖出7674.18万元,振华新材被净卖出7362.36万元,泰山石油被净卖出6123.29万元 [20] - 光迅科技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买入2.04亿元,国泰海通证券宜昌沿江大道营业部买入9775.69万元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