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国微(002049)

搜索文档
紫光国微24年度聚主业、强研发、提效能 多款特种SoPC平台产品与系列新专用处理器产品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长点
全景网· 2025-04-25 02: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紫光国微面对不利因素仍实现研发投入逆势加码、核心技术持续突破,虽营收与净利润下滑但技术护城河巩固,未来多款产品将注入增长动能,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各业务发展良好且不断完善业务与管理体系,获多项荣誉,2025年将围绕多方面推动发展 [1][2][5]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1亿元,集成电路贡献营收52.15亿元,电子元器件营收同比增长20.93%至2.24亿元,归母净利润11.79亿元 [1]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843,227,45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1.77亿元 [2] 研发情况 - 全年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33%,取得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截至2024年底共拥有发明专利387项、实用新型专利225项 [2] 业务发展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多措并举降低生产管理成本,自动化建设提升效率推动智能化,宇航用(耐辐照)产品推向市场,模拟产品研发推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无锡项目推动量产和新产品导入,系统级芯片等推进良好获订单,中高端MCU等产品研制进展顺利 [2][3]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eSIM产品国内首家商用,防伪产品新市场出货,发布安全芯片E450R,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量产,汽车域控芯片第一代产品上车量产,第二代产品开始导入 [3]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 启动超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多款产品研发成功、实现开发与量产并通过车规级可靠性验证 [3] 业务与管理体系调整 - 梳理完善业务与管理体系,完成紫光青藤股权转让,注销两家公司,新设国芯晶源(岳阳),收购两家企业,梳理管理总部职责,调整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新设投资管理部,优化管理与审批流程 [4] 荣誉情况 - 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A级评价,在多个排行榜中排名靠前,获评多项奖项,荣获“ESG综合治理标杆企业”奖 [5] 2025年规划 - 在董事会领导下优化业务及管理体系,推动全年经营目标达成,一方面推动核心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围绕重点工作提升核心竞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 [5]
【私募调研记录】重阳投资调研紫光国微、中望软件
证券之星· 2025-04-25 00:06
紫光国微调研纪要 - 控股股东变更后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未来3-5年将在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和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继续深耕 [1] - 导入AI技术和开拓汽车电子芯片市场 2024年收购两家公司强化汽车控制器芯片、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1] - 新设公司扩大石英晶体频率器件生产 形成南北两大基地 转让和注销部分子公司以聚焦核心主业 [1] - 2025年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订单较2024年出现较大变化 毛利率可能下降 但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成本 中长期行业发展乐观 [1] - 在高可靠市场加大研发投入 推出更多产品如FPGA、存储器等 [1] - 计划进一步回购1-2亿元股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正在积极推进 [1] 中望软件调研纪要 - 主要面向能源电力领域提供电气设计软件及工程数字化解决方案 [2] 重阳投资机构背景 - 成立于2001年 2009年改制为合伙经营模式的有限责任公司 [3] - 运用各种规范的金融工具为客户管理金融财富 以管理资产的可持续成长为己任 [3] - 注重研究驱动的投资 强调严谨科学的投资流程在投资中的重要性 [3]
【私募调研记录】呈瑞投资调研紫光国微、安必平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4-25 00:06
紫光国微调研纪要 - 控股股东变更后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未来3-5年重点发展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和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并导入AI技术和开拓汽车电子芯片市场 [1] - 2024年收购两家公司强化汽车控制器芯片和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新设公司扩大石英晶体频率器件生产 形成南北两大基地 同时转让和注销部分子公司以聚焦核心主业 [1] - 2025年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订单较2024年出现较大变化 毛利率可能下降 但公司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成本 中长期行业发展乐观 [1] - 在高可靠市场加大研发投入 推出更多产品如FPGA、存储器等 [1] - 计划进一步回购1-2亿元股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 安必平调研纪要 - 布局AI病理诊断 开发智能病理分析系统 提升诊断精准度 [2] - 与腾讯ALab共同开发的宫强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完成多中心科研评价研究 [2] 铂科新材调研纪要 - 推出多个芯片电感系列料号 取得多家知名芯片厂商验证和认可 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和交付 正在加快批量交付 [2] - 磁粉芯产品主要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储能、通讯电源、变频空调、电能质量整治、轨道交通等领域 [2] 呈瑞投资机构背景 - 2010年5月成立于上海 注册资金1100万 2014年4月登记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2015年3月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2] - 主营二级市场 涵盖大类资产配置 主要策略包括宏观对冲策略、高频Alpha策略、CTA策略 策略平台均属自行开发运行 [2] - 投研团队33人 成员毕业于北大、浙大、复旦、武大等海内外知名院校 [2] - 连续三年上榜wind 2018年获wind最强私募公司管理规模区间10-20亿第三名 2019年获中国私募基金50强 2020年获朝阳永续多项奖项 [2]
数字货币概念下跌3.10%,主力资金净流出72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08:54
数字货币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4月24日收盘,数字货币概念板块下跌3.10%,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仅7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海联金汇(9.95%)、新晨科技(8.35%)和飞天诚信(7.33%)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ST中装(跌停)、拉卡拉、新国都和新开普等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数字货币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31.25亿元 [2] - 板块内72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2] - 拉卡拉主力资金净流出4.71亿元,位居净流出榜首 [2] - 保税科技、紫光国微和海南华铁分别净流出2.00亿元、1.64亿元和1.62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飞天诚信(9893.16万元)、新晨科技(2393.55万元)和ST证通(598.31万元) [2][5] 个股表现及资金流向详情 - 拉卡拉股价下跌11.06%,换手率26.04%,主力资金净流出4.71亿元 [2] - 海联金汇股价上涨9.95%,换手率37.27%,主力资金净流入247.60万元 [4] - 新晨科技股价上涨8.35%,换手率24.45%,主力资金净流入2393.55万元 [5] - 飞天诚信股价上涨7.33%,换手率27.26%,主力资金净流入9893.16万元 [5] - ST中装股价下跌4.97%,换手率1.76%,主力资金净流出705.78万元 [4]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PEEK材料概念涨幅居首,上涨3.70% [2] - 电子身份证概念跌幅最大,下跌3.20% [2] - 数字货币概念在跌幅榜中排名第三,下跌3.10% [2] - 其他跌幅较大的概念包括华为盘古(-3.13%)、数据安全(-3.07%)和云办公(-2.98%) [2]
紫光国微(002049) - 2025年4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4 02:53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 2025 年 4 月 23 日 15:00 - 16:00,采用线下+线上会议形式,线下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 7 号致真大厦 B 座 16 层,线上平台为进门财经 [2][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兴业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家机构 [2][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陈杰、董事总裁李天池等 [3] 2024 年度公司整体情况 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55.11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79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3.4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67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23.94 亿元,较年初增长 6.33% [3] - 全年研发投入 128,591.45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23.33%;取得发明专利 8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9 项 [3] 业务亮点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加强质量体系和供应链管理,提升测试和产线自动化水平,保供能力增强 [3] - FPGA 和系统级芯片、特种存储器、网络与接口领域、模拟产品等保持领先或进展良好,获得更多订单 [3][4]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在产品技术和市场拓展取得突破,深耕电信 SIM 卡市场,eSIM 产品国内首家商用,防伪新产品批量出货 [4] - 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完善,年出货量数百万颗,在多家头部企业量产落地 [4]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 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布局新兴市场,扩展产品品类,实现新规格产品开发与量产,启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 [5] 市值管理 - 制定并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制定和修订多项制度 [5] - 自 2005 年上市至 2024 年末,累计现金分红 18 次,回购股份 1 次;2024 年现金分红 5.73 亿元,拟 2024 年度分红 1.77 亿元 [5][6] - 计划回购 1 - 2 亿元公司股份 [6] 问答交流环节 战略方面 - 未来 3 - 5 年业绩增长点包括巩固三大业务基本盘、特种集成电路结合 AI、发展智能安全芯片汽车电子业务、关注其他领域 [7] - 收购北京紫光芯能和北京紫光安芯控股权强化业务发展,对财务数据影响小;新设国芯晶源(岳阳)电子扩大生产、服务客户 [9] - 转让北京紫光青藤微系统股权、注销无锡两家公司是为聚焦主业、优化资源 [10]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方面 - 2025 年初订单较 2024 年有较大变化,将跟踪订单情况;通过降成本和提升议价能力应对价格下行;中长期行业发展乐观 [10] - 各下游行业发展总体平稳 [12] - 2023 年推出特种图像 AI 智能芯片已被选用,计划推出其他 AI 视频处理器芯片;具备进入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和产品储备 [12] - 凭借经验优势和加大研发投入应对高可靠市场竞争,主推 FPGA、存储器等产品 [12] - 部分存货会在二季度确认收入,采取滚动备货应对紧订单,保供能力强 [13] - 特种集成电路七大类产品以逻辑芯片等为主,数字和模拟比例约六四开 [14]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紫光同芯汽车 MCU 产品 2024 年推出,未大批量出货因行业导入周期长;已与多家 Tier1 建立合作 [14][15] - 国产芯片市场占有率上升,高端控制芯片国产化替代空间大 [15] 其他方面 - 通用产品 AI 布局先建立基础能力,关注边缘端应用 [15] - 2024 年因业绩下滑未推出股权激励方案,2025 年计划回购 1 - 2 亿元股票用于激励或持股计划,将推进回购和完善方案 [15] - 深圳国微和紫光同芯研发投入各占公司整体约 50%,2025 年将保持高研发投入 [15] - 无锡高可靠性芯片封装项目主体为无锡紫光集电科技,满足自身需求后向社会开放,拓展适航领域,降低封装外协依赖 [16] - 2024 年度信用减值损失近 9000 万元,主要受深圳国微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影响 [17] - 2024 年度投资收益 - 3,138.03 万元,包括联营企业投资损失、股权处置收益和理财产品收益 [18]
机构风向标 | 紫光国微(002049)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持股减少机构超20家
新浪财经· 2025-04-24 01:07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4月23日共有402个机构投资者持有紫光国微A股股份 合计持股量达3.88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45.62%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37.97% 包括西藏紫光春华科技 紫光集团破产财产处置账户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机构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1.45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9个 主要包括国泰国证航天军工指数(LOF)A 招商安本增利债券C等 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2] - 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19个 主要包括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等 持股减少占比达2.66% [2] - 新披露公募基金357个 主要包括华夏沪深300ETF 嘉实沪深300ETF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等 [2] - 未再披露公募基金12个 包括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A 招商瑞阳混合A等产品 [2] 特殊机构投资者变动 - 社保基金中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本期未再披露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作为外资代表持股减少 减持占比小幅下跌 [3]
半导体行业复苏下的紫光国微:研发加码 锚定长期增长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4-23 06:4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紫光国微面对不利因素聚焦主业发展,虽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但权益增长、负债率降低,公司深化业务、加大研发创新,未来将聚焦核心业务战略升级并拥抱AI时代 [1][4] 行业情况 - 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机遇,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人工智能带动高性能芯片应用和终端市场需求提升 [2][3] - 特种集成电路市场处于阶段性调整期,竞争激烈,但未来需求确定性高,长期前景向好 [5] 公司业务发展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优化质量体系、组织结构和供应链管理,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效率,保持研发强度,缩短研发周期 [2] - 宇航用产品推向市场,关键技术取得突破,FPGA和系统级芯片领先获批量订单,网络与接口领域新研交换芯片批量供货 [2] - 系统级芯片等产品推广良好获订单,中高端MCU等领域产品研制进展顺利 [2]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深耕电信SIM卡市场,取得全球领先地位,eSIM产品国内首家商用,防伪产品在新市场出货 [6] - 发布全球首颗同时具有开放式硬件+软件架构的安全芯片E450R [6] - 在国产汽车芯片领域积累关键技术,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量产,汽车域控芯片第一代产品上车量产,第二代产品开始导入 [6]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 启动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多款产品研发成功并量产,部分通过车规级可靠性验证 [7]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5.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26%;净利润11.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43%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07% [4]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3.94亿元,较年初增长6.33%,资产负债率28.44%,较年初下降6.63个百分点 [4] 公司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33%,取得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6] - 研发创新特点为需求导向、梯次布局、生态协同,形成系统化研发创新体系 [7]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聚焦核心业务发展与战略升级,各业务板块强化研发、拓展市场、提升效率等 [7] - 加大AI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用AI赋能既有产品线,开拓新智能产品线 [8]
紫光国微(002049.SZ)2024年度营收降27.26%至55.11亿元 研发投入占比23.33%
格隆汇APP· 2025-04-22 16:1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但净资产增长,拟派发现金红利,同时在研发、业务和管理方面有进展 [1][2][3] 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26%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3.43%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07%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94亿元,较年初增长6.33%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 [1] 研发情况 - 全年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33% [2] - 全年取得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2] 业务进展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多措并举降低生产管理成本,自动化建设驱动效率提升并推动智能化 [2] - 宇航用(耐辐照)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2] - 模拟产品研发有序推进 [2] - 大电流电源模组设计、低噪声开关电源设计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2] - 无锡高可靠性芯片封装项目已完成关键工序的验证及流程的建立,正推动量产产品上量和更多新产品、外型导入及流通 [2]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eSIM产品实现国内首家商用 [2] - 防伪产品在全新市场出货 [2] - 发布全球首颗同时具有开放式硬件+软件架构的安全芯片E450R [2] - 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已量产落地 [2] - 汽车域控芯片THA6第一代系列产品已上车量产,第二代系列产品已开始导入 [2]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 启动超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 [2] - GLASS2016谐振器产品、SMD1612Seam封装研发成功 [2] - 新规格产品TSX产品、TF产品实现开发与量产 [2] - 多款产品通过AEC - Q200车规级可靠性验证 [2] 管理优化 - 对业务体系、管理体系进行梳理完善,聚焦核心主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服务公司战略 [3] - 完成紫光青藤的股权转让,注销无锡紫光集电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无锡紫光微电子有限公司两家公司 [3] - 新设国芯晶源(岳阳),收购紫光安芯和紫光芯能两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支持重要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 [3] - 梳理管理总部职责定位,调整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新设投资管理部等部门,优化管理与审批流程,推动公司整体运营能力提升 [3]
紫光国微(002049) - 关于购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的公告
2025-04-22 16:04
董监高责任险 - 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审议购买该险议案[2,4] - 投保人是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 - 被保险人包括公司及相关人员[3] - 赔偿限额不超20000万元[3] - 保险费用不超80万元[3] - 保险期限12个月[3] 后续安排 - 董事会拟提请股东会授权办理相关事宜[3] - 议案将提交2024年度股东会审议[2,4] 备查文件 -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5] - 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6]
紫光国微(002049) - 关于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公告
2025-04-22 16:04
审计机构续聘 - 公司2025年4月21日会议审议通过续聘信永中和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2][7] - 续聘需提交2024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后生效[7] 审计机构情况 - 信永中和2024年末合伙人259人,注会1780人,签过证券审计报告注会700人[2] - 2023年业务收入40.46亿,审计收入30.15亿,证券业务收入9.96亿[2] - 2024年上市公司客户364家,审计收费4.56亿,同行业客户238家[3] - 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和职业风险基金之和超2亿[3] 监管情况 - 截至2024年末,近三年事务所受行政处罚1次、监管措施17次、自律措施8次[3] - 53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受行政处罚5次等[3] 人员经验 - 项目合伙人刘景伟近三年签和复核上市公司审计报告4家[4] - 签字注册会计师王宏疆近三年签上市公司审计报告3家[4] -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张吉文近三年签和复核超8家[4] 表决结果 - 董事会7票同意,监事会3票同意,均无反对和弃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