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光国微(002049)
icon
搜索文档
紫光国微(002049) - 2024年度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及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财务数据的专项说明
2025-04-22 16:04
股权交易 - 2024年1月12日公司审议通过调整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议案[9] - 2024年4月3日完成紫光安芯、紫光芯能股权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9] - 交易完成后紫光同芯持有紫光安芯、紫光芯能各100%股权[9]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对政府补助由净额法改按总额法核算,自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11] 财务数据追溯调整 - 202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追溯调整前为3082073251.60元,调整后为3097716352.88元[1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追溯调整前为4326673013.07元,调整后为4308083936.87元[14] - 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追溯调整前为248013614.16元,调整后为248034136.37元[14]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追溯调整前为83701282.64元,调整后为83918550.91元[14]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追溯调整前为2513397546.21元,调整后为2513444540.74元[14]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追溯调整前为14090470848.80元,调整后为14088294496.64元[14] - 非流动资产合计追溯调整前为34.43亿元,调整后为39.77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315.41万元,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5.31亿元[15] - 资产总计追溯调整前为175.34亿元,调整后为180.66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97.77万元,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5.31亿元[15] - 流动负债合计追溯调整前为39.35亿元,调整后为39.32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 - 241.63万元[16] - 非流动负债合计追溯调整前为18.70亿元,调整后为24.03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208.20万元,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5.31亿元[17] - 负债合计追溯调整前为58.05亿元,调整后为63.35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 - 33.43万元,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5.31亿元[17] - 股东权益合计追溯调整前为117.29亿元,调整后为117.31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131.20万元[17] - 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追溯调整前为75.65亿元,调整后为75.76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1064.68万元[18] - 2023年度营业总成本追溯调整前为50.06亿元,调整后为50.66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1247.79万元,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4800.19万元[18] - 固定资产追溯调整前为5.03亿元,调整后为5.43亿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69.79万元,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3983.83万元[15] - 无形资产追溯调整前为3.20亿元,调整后为8.11亿元,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4.91亿元[15] - 税金及附加追溯调整前为73818215.21元,调整后为73834783.71元[19] - 销售费用追溯调整前为288260162.10元,调整后为295059530.65元[19] - 管理费用追溯调整前为314617696.79元,调整后为323958100.13元[19] - 研发费用追溯调整前为1421455360.31元,调整后为1450897215.06元[19] - 营业利润追溯调整前为2719527763.83元,调整后为2720605849.85元[20] - 利润总额追溯调整前为2720216473.27元,调整后为2721291909.35元[20] - 净利润追溯调整前为2533649574.03元,调整后为2534626412.72元[20] - 综合收益总额追溯调整前为2537882575.30元,调整后为2538859413.99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追溯调整前为2.9915元/股,调整后为2.9936元/股[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追溯调整前为6790135062.06元,调整后为6805904339.36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追溯调整前为73.1065941085亿元,调整后为73.2678934646亿元,调整额为1612.993561万元[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追溯调整前为55.3872697490亿元,调整后为55.5734015252亿元,调整额为1861.317762万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追溯调整前为17.7193243595亿元,调整后为17.6944919394亿元,调整额为 - 248.324201万元[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追溯调整前后均为24.5450353177亿元[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追溯调整前为47.5240739156亿元,调整后为47.5334485656亿元,调整额为93.7465万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追溯调整前为 - 22.9790385979亿元,调整后为 - 22.9884132479亿元,调整额为 - 93.7465万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追溯调整前后均为8.2851248705亿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追溯调整前为10.8917400357亿元,调整后为10.9011216348亿元,调整额为93.815991万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追溯调整前为 - 2.6066151652亿元,调整后为 - 2.6159967643亿元,调整额为 - 93.815991万元[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追溯调整前为 - 7756.6152706万元,调整后为 - 7800.2039398万元,调整额为 - 43.5886692万元[24]
紫光国微(002049)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5-04-22 16:04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5.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26%[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1.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43%[3]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07%[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173.20亿元,较年初下降4.13%[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123.94亿元,较年初增长6.33%[3] 研发成果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比23.33%[4] - 2024年公司取得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4] 公司治理 - 2024年董事会召开12次会议[5] - 2024年股东大会召开2次,审议通过11项议案[6]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4.99%,2024年第一次临时32.48%[7] - 2024年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14项议案[9] - 2024年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建议聘任罗永君、翟应斌[10][11] - 2024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薪酬报告[11]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2] - 2024年公司修订九项制度,制定2项制度[14][15] 荣誉与互动 - 2024年10月公司获深交所A级评级及《中国证券报》双项殊荣[16] - 2024年公司回复深交所投资者问题331条[17] - 公司组织并参与业绩说明会等活动[17] 未来展望 - 2025年董事会将提升治理能力和组织效能[18] - 2025年董事会将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制度和内控[18] - 2025年董事会将提升董事履职能力[19] - 2025年董事会将聚焦主业制定年度计划[21] - 2025年董事会将推进绩效评价管理[21] - 2025年董事会将制定市值管理制度[22] - 2025年董事会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22] - 2025年董事会将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22] - 2025年董事会将完善综合激励体系[23] - 2025年董事会将践行ESG理念[24]
紫光国微(002049)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5-04-22 16:04
人员数据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信永中和合伙人(股东)259人,注册会计师1780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700人[1] 业绩数据 - 信永中和2023年度业务收入40.46亿元,审计业务收入30.15亿元,证券业务收入9.96亿元[2] - 2024年度上市公司审计项目364家,审计收费总额4.56亿元,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238家[2] - 2024年公司续聘信永中和,年度审计报酬41万元,内控审计报酬15万元[2] 审计沟通 - 2024年4月16日审议通过续聘信永中和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议案[6] - 2024 - 2025年审计委员会与信永中和召开多阶段沟通会议[6][7] 审计结果 - 信永中和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合规,内控有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审计委员会认为信永中和具备能力经验,工作表现良好[8]
紫光国微(002049)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5-04-22 16:04
财务与内控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发现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资产总额100%[7]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报表营收总额100%[7] 公司理念与制度 - 以“科技之光照亮幸福生活”为使命,“更可靠、更安全、更稳定”为愿景[10] - 植根“志高行远,创造价值”的新紫光核心价值观[11] - 制定《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制度》[15] 内控管理架构 - 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负责内外部审计工作[15] - 内部审计部对董事会负责,在审计委员会指导下工作[15] 风险管理措施 - 以风险管控为导向评估风险并绘制图谱[16] - 结合风险管理与内控建设完善内控体系[16] - 构建合规风险管理组织并纳入业务流程[17] 业务管理规范 - 明确业务审批权限及流程,重大业务集体决策或联签[19] - 借助集团化财务核算系统实现财务集中管控[20] - 制定资金及资产管理相关制度降低风险[22] 运营管理体系 -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监控运营目标[23] -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以结果定奖金薪酬[25] - 制定子公司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控股子公司[27] 交易与投资管理 - 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确保公允合理[28] - 制定对外投资管理办法规避投资风险[29] 信息管理与沟通 - 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保障投资者知情权[35] - 建立与投资者多层次沟通机制[37] - 建立良性内部沟通机制加强信息交流[38] 监督与评价机制 - 建立内部控制和反舞弊监督机制[39] - 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指导自我评价[40] 内控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按营收、利润、资产总额潜在错报划分等级[41]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按损失占营收比例划分等级[44] 未来展望 - 报告期内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或重要缺陷[46][47] - 完善内控制度和管理流程,强化监督检查,扩展评估范围[49]
紫光国微(002049) - 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25-04-22 16:04
业绩数据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173.20亿元[16]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1亿元[16]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1.85亿元[16]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含应付票据)余额为13.5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7.82%;2023年末余额为14.36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7.95%[38] - 2024年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33%[78] 用户数据 - 子公司紫光同芯SIM卡芯片产品覆盖全球超150亿人次[65] - 特种系列产品为超1300家骨干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服务[67] - 汽车SE解决方案年出货量数百万颗[77] 未来展望 - 公司力争在2030年之前完成碳达峰[45][152] - 公司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4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子公司深圳国微电子攻克低纹波开关电源控制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63] - 子公司紫光同芯推出的第二代汽车域控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63] - 子公司紫光同芯推出中国首个实现eSIM WLCSP封装及支持GSMA SAS - UP Wafer级别个人化的解决方案[64] - 推出全球首颗同时具有开放式硬件 + 软件架构的安全芯片E450R[72][102] - 2021年推出第一代THA6系列芯片,2024年发布第二代THA6系列芯片[80] - 公司推进小型化、高频化、高精度石英晶体产品研发,GLASS 2016谐振器产品、SMD1612 Seam封装研发成功[75][82] 市场扩张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建有车规级晶振专用生产线,产品符合AEC - Q100/Q200标准[63]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拥有国内外高端客户达30余家,出口量达42%以上[83]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紧抓国产替代机遇,深耕重点市场,布局新兴市场[83] - 紫光同芯在全国多地建立14个实验室保障产品质量[8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建立可持续发展(ESG)治理及管理体系,由董事会、可持续发展监督管理组及可持续发展工作组三级组成[41] -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制度》于2024年12月发布[43] - 2024年12月公司聘请第三方对治理层、管理层及员工进行ESG专题培训[45] - 公司发布新版《预算考核办法》,构建多指标分析模型[118] - 公司致力于构建透明、韧性且符合道德规范的全球供应链体系[108] - 公司将持续推动供应链ESG绩效与业务增长深度融合[109] - 公司为员工提供管理及技术双序列职业发展通道[111] - 公司建立了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116] 荣誉与资质 - 公司位列世界集成电路协会“2024全球半导体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50强[19] - 公司位列“2024中国半导体企业影响力百强”榜单第6位[21] - 公司获2023 - 2024年度深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23]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2023 - 2024年度信息披露考核,公司获A级(优秀)评价[51] - 子公司深圳国微电子某型特种处理器研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7] - 子公司在高能效动态可重构计算及其系统芯片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7]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获评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绿色工厂“四星级”评价[161] 人员与研发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为52.44%[16] - 报告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为1462人,占比达52.44%[78] - 公司报告期末研发人员占比达50%以上,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50%以上[7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87项、实用新型专利225项,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75][78] 社会责任与活动 - 2024年12月7日深圳国微电子组织慰问养老院老人[135] - 2024年紫光国微残疾人就业人数保持稳定[141] - 2024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师生到深圳国微电子参观交流[145] - 2024年11月22日紫光同芯与同济大学举办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148] - 唐山国芯晶源人力资源部联合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主题活动[149] 环境与能源 - 2024年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0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为18,232吨二氧化碳当量[160] - 2024年有害废弃物排放量为0.54吨,非有害废弃物为128吨,污水为17,251立方米[167]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2024年电力消耗33,977兆瓦时,汽油消耗46,669升,总耗水量25,262吨,直接能源消耗51吨标煤,间接能源消耗4,176吨标煤[177]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2024年能源使用密度为1.52吨标煤/人,水资源使用密度为9.06吨/人[177]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2024年度绿电购买累计13,034兆瓦时[179]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总能耗比例大于10%,节水率不低于10%[183]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主要材料专用IC、PCB板、片式阻容元件利用率为98 - 99%[183] - 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厂房空调管道聚脂泡沫保温层节能20%以上[183] - 子公司深圳国微电子报告期内可回收废弃物循环利用量达26.48吨,占总量的26%[190]
紫光国微(002049)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2025-04-22 16:04
业绩相关 - 2024年度财务报表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 会议情况 - 2024年监事会召开8次会议,审议多份报告[2] 合规情况 - 2024年度关联交易、担保、募资使用均合规[4][6] 未来展望 - 2025年监事会将继续履行监督职责[8]
紫光国微(002049) - 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说明
2025-04-22 16:04
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6月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50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15亿元,净额14.878766亿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827093亿元,募投项目用1.164037亿元,补流用7.663056亿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6.57722亿元,专户余额1.67722亿元,未到期闲资现金管理余额4.9亿元[3]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05,000.00,比例为70.57%[16] 募投项目调整 - 2022年底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投向深圳国微电子项目及永久补流[9] - 2023年收回原募投项目资金本金10.5亿元,完成新募投项目7.5亿元资金拨付,3.28429亿元用于永久补流[10] - 2022年下半年,新型高端安全和车载控制器芯片项目可行性生变[17] 项目投资进度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73,787.66,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6,630.56,进度103.85%[16] - 高速射频模数转换器系列芯片项目调整后投资20,500.00,本年度投入4,493.17,累计投入4,493.17,进度21.92%[16] - 新型高性能视频处理器系列芯片项目调整后投资24,000.00,本年度投入4,039.63,累计投入4,039.63,进度16.83%[16] - 深圳国微科研生产用联建楼项目调整后投资30,500.00,本年度投入602.55,累计投入3,107.57,进度10.19%[16] 资金使用与收益 - 2021年9月23日同意以募集资金6652.04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8] - 2021年6月29日紫光同芯用1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2022年6月26日归还[18] - 2022 - 2024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累计金额分别为107000万元、97840万元、169910万元,收益分别为239.94万元、347.69万元、1027.95万元[18][19]
紫光国微(002049) - 关于增加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公告
2025-04-22 16:04
关联交易数据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金额调增后为13亿元(不含税),去年为5.248224亿元(不含税)[3] - 向关联人采购商品调整后预计为11.15亿元,年初至3月末已发生1.214874亿元,上年发生3.982309亿元[4] - 向关联人销售产品调整后预计为7100万元,年初至3月末已发生983.41万元,上年发生3844.52万元[6] - 向关联人提供劳务调整后预计为5100万元,年初至3月末已发生942.9万元,上年发生3604.36万元[6] - 接受关联人提供的劳务调整后预计为5200万元,年初至3月末已发生1369.73万元,上年发生4270.07万元[6] - 向关联人承租资产调整后预计为600万元,年初至3月末已发生146.91万元,上年发生603.8万元[6] - 向关联人出租资产调整后预计为500万元,年初至3月末已发生95.92万元,上年发生336.41万元[6] 公司业绩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智广芯(母公司)总资产为613.86亿元,净资产为459.93亿元;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为 - 2.97亿元[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总资产为134.031733亿元,净资产为114.597144亿元;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为2.9435249亿元,净利润为1490.315万元[8] 关联交易原则与决策 - 公司与关联方交易价格遵循公平、合理、公允原则,依市场价格协商确定[11] - 2025年4月17日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二次会议[13] - 全体独立董事认为增加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符合公司实际生产经营需要[13] - 独立董事同意增加预计金额并提交董事会审议[13]
紫光国微(002049) - 关于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22 16:04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002049,简称为紫光国微,债券代码为127038,简称为国微转债[1]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5年4月23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 业绩说明会 - 2025年5月9日15:00 - 17:00在全景网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2] - 董事兼总裁等人员出席[2] - 提前征集问题,5月8日15:00前可提交,会上将回答普遍关注问题[3]
紫光国微(002049) - 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及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财务数据的公告
2025-04-22 16:0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1月12日公司同意子公司紫光同芯受让紫光安芯、紫光芯能各65%股权,4月3日完成股权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交易后紫光同芯持有二者各100%股权并纳入合并报表[3] 业绩总结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货币资金增加15643101.28元[7]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应收账款减少18589076.20元[7]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流动资产合计减少2176352.16元[7]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减少1570588.94元[8]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固定资产增加40536176.96元[8]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无形资产增加490970939.19元[8]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非流动资产合计增加533963293.93元[8]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追溯调整后,资产总计增加531786941.77元[8] - 流动负债合计追溯调整后减少0.0241627045亿美元[9] - 非流动负债合计追溯调整后增加5.3289118677亿美元[9] - 负债合计追溯调整后增加5.3047491632亿美元[9] - 股东权益合计追溯调整后增加0.0131202545亿美元[9] - 营业总收入追溯调整后增加0.1064679533亿美元[10] - 营业总成本追溯调整后增加0.6047981854亿美元[10] - 营业利润追溯调整后增加0.0107808602亿美元[11] - 利润总额追溯调整后增加0.0107543608亿美元[11] - 净利润追溯调整后增加0.0097683869亿美元[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追溯调整后增加0.0177466697亿美元[11] - 综合收益总额追溯调整后增加976838.69元[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追溯调整后增加1774666.97元[12]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追溯调整后减少797828.28元[12] - 基本每股收益追溯调整后增加0.0021元/股[12] - 稀释每股收益追溯调整后增加0.002元/股[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追溯调整后增加16129935.61元[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追溯调整后增加18613177.62元[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追溯调整后减少2483242.01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追溯调整后减少4358866.92元[15]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12月1日起公司对政府补助由净额法核算改按总额法核算,采用追溯调整法但不影响期初和比较期间净资产、营收、净利润[5] 其他 - 2025年4月公司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均审议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调整财务数据和会计政策变更议案[16][17] - 公告包含第八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议等文件[20]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24年度相关专项说明[20]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21日[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