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新能源(001258)
icon
搜索文档
立新能源(001258)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第五次修订稿)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04 12:18
会议与议案 -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2] - 会议审议通过《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五次修订稿)>的议案》等相关议案[2] 信息披露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五次修订稿)》已在巨潮资讯网披露[2] 发行条件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生效和完成需深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2]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5日[3]
立新能源(001258)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建设和田市立新100兆瓦400兆瓦时、民丰县立新200兆瓦800兆瓦时独立储能项目、皮山县立新二期200兆瓦800兆瓦时独立储能项目的公告
2025-06-04 12:16
项目投资 - 拟投资三个储能项目,分别为立新和田市100兆瓦/400兆瓦时等[3] - 立新和田市等项目投资预计约2.58亿等[3] 公司信息 - 和田市等三家立新综合能源公司成立时间及注册资本[4][5] 项目情况 - 三个项目建设工期均为12个月,资金源于自有及贷款[8] 影响与风险 - 投资符合战略,对长远发展和效益预计有积极影响[9] - 项目有不确定性及风险,公司将采取措施规避[9] 授权事项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经营管理层调整投资额等[10]
立新能源(001258)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涉及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5-06-04 12:16
股权结构 - 能源集团持股4.422015亿股,占总股本47.38%;国有基金持股占比6.01%[5]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能源集团资产总计535.834329亿元,负债338.364731亿元,所有者权益197.469598亿元[8] - 2024年度能源集团营业总收入130.162282亿元,利润总额14.215948亿元,归母净利润9.023491亿元[8] - 2024年末国有基金资产总计15.986365亿元,负债0.01978亿元,所有者权益15.984388亿元[11] - 2024年度国有基金利润总额444.82万元,净利润444.82万元[11] 股票发行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8亿股股票[4] - 能源集团拟认购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20%,国有基金拟认购比例不低于2%且不超过10%[12] - 发行采用竞价方式,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14] 关联交易 - 2025年1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与能源集团关联交易935.27万元,与国有基金关联交易0万元[18] 审批情况 - 本次发行相关事项修订无需股东大会审议,需深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2][20] - 2025年多会议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涉及的关联交易事项[19]
立新能源(001258)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第四次修订稿)
2025-06-04 12:16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为18.29亿元[1] - 立新能源三塘湖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3.86亿元[2][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94亿元,扣减1.51亿元后为4.43亿元[2] - 公司拟用4.43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5] 项目情况 - 项目规划装机容量800MW,安装128台6.25MW风机,新建1座220kV升压站[13] - 项目配置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系统,施工工期1年[13] - 项目投资总额为311682.86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8600.00万元,风电场工程占比96.75%,送出工程占比3.25%[20] -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为10.38%,(税后)为9.09%,投资回收期为11.3年[21]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巴里坤追风新能源有限公司[22] - 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23] - 项目于2022年7月4日取得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通知,10月20日取得哈密市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24] 运营项目 - 公司在哈密地区运营多个风电项目,包括200MW的哈密国投新风三塘湖第三风电场A区等项目[19] 财务影响 - 本次发行使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增长,资产负债率下降,短期或使部分财务指标下降,长期提升盈利能力[28]
立新能源(001258)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04 12:15
会议信息 - 新疆立新能源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6月3日通讯表决召开,应到实到监事3人[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5月27日以电话及邮件发全体监事[1] 审议议案 - 多项关于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议案因关联监事回避,表决未超半数未形成决议,需董事会审议[2][4][5][6][8][9][11] 备查文件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12]
立新能源(001258)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04 12:15
会议相关 - 新疆立新能源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6月3日通讯表决召开,9名董事出席[1] 股票发行 - 审议通过调整《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调减募资总额等[2] - 审议通过《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五次修订稿)》等多份文件[4][5][9][10] - 审议通过与控股股东等签订股份认购合同补充协议[6][8] 项目投资 - 审议通过投资建设和田市、民丰县、皮山县储能项目[11][13] 备查文件 - 包含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等会议决议[15]
立新能源:拟投资建设三个独立储能项目 总投资额预计12.5亿元
快讯· 2025-06-04 12:04
项目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和田市立新、民丰县立新、皮山县立新分别拟投资建设立新和田市100兆瓦/400兆瓦时、立新民丰县200兆瓦/800兆瓦时、立新皮山县二期200兆瓦/800兆瓦时独立储能项目 [1] - 总投资额预计12.5亿元 [1] - 项目建设周期均为12个月 [1] 资金来源 - 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1] 战略意义 - 项目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 [1] - 有利于推动公司在大型储能领域的持续探索与实践 [1] 财务影响 - 对公司当期利润影响不大 [1] - 未来收益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及风险 [1]
立新能源(001258)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02 07:46
财报披露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于2025年3月27日披露[1]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1] 业绩说明会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4日16:00 - 17:30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1] - 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同花顺路演平台举行[1] - 出席人员有董事长陈龙等[3] - 投资者可于2025年6月3日前征集问题[3] - 公司将在会上回答投资者关注问题[4]
2025年乌鲁木齐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焦"5+2"产业集群布局,构建乌鲁木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1:21
乌鲁木齐市战略定位与经济发展 - 乌鲁木齐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重要战略支点,也是"一带一路"西向开放关键枢纽城市[1][4]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502.1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二产业增速达10.8%[4][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新能源领域新增装机5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7] 现代化产业体系架构 - 工业领域形成"5+2"体系: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15][17] - 服务业打造"6+8"格局:现代物流等6大生活性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等8大生产性服务业[15] - 已谋划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1618亿元,装备制造覆盖汽车零部件等5大领域,生物医药深耕4个方向[17] 重点产业发展动态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3%,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73.4%,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15%[9] - 能源化工领域龙头企业包括广汇能源、中泰化学,装备制造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生物医药集聚新奇康药业等企业[23][26]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3%,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率提升至65%[2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层面新增57项新疆鼓励类产业条目,覆盖绿色能源、纺织服装等领域[11] - 地方政策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最高100万元奖励、上市辅导企业50-100万元补助等[12] - 乌鲁木齐市政府部署"三产联动"战略,绘制产业链图谱实施精准招商[12] 产业空间布局特征 - 构建"一城引领、三区协同、三轴联动"空间格局,甘泉堡经开区定位先进制造高地[19] - 数字经济依托新疆软件园等平台,金融总部集聚区分布在人民路、会展等区域[21] - 严格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工业用地混合使用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21]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 高端制造目标2025年形成3个千亿级集群,突破碳纤维、光伏硅基材料技术[28][29] - 规划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预计2027年未来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30] - 新能源装机占比2025年超50%,建设达坂城百万千瓦级风光储基地[31] - 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年均增长25%[32]
立新能源(001258) - 001258立新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4:28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3 日 16:00 - 18:00,地点通过“全景路演”网站远程参加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财务总监叶春、董事会秘书董爽、证券事务代表赵生萍 [2] 股权与股东情况 - 7 月申请解禁股份中,控股股东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 47.38%,井冈山筑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 1.78%,井冈山和风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 0.62% [2] - 截至 2025 年 5 月 20 日,股东户数为 59210 户 [2] 项目进展情况 - 和田市 100 兆瓦/400 兆瓦、民丰县 200 兆瓦/800 兆瓦、皮山县二期 200 兆瓦/800 兆瓦独立储能项目已取得投资项目备案证,正履行内部投资决策程序 [3] - 2024 年重点投资的达坂城 50 万千瓦风储项目、木垒 50 万千瓦风储项目和若羌 16 万千瓦独立储能项目,均按计划于 2024 年底及 2025 年 1 月实现并网发电 [5] 财务与补贴情况 - 风光发电项目自有资本金比重一般为 20%,风光发电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98.73%,资产负债率与融资方式及行业特点匹配 [3] - 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占公司应收账款比例为 97.2%,2022 - 2024 年收到新能源补贴电费款分别为 4.04 亿元、1.56 亿元、1.03 亿元 [3][6] 项目选址与应对策略 - 新能源项目选址需综合考虑风光自然资源、项目建设及电网配套接入条件等因素 [4] - 2024 年采取“争量争价、精准营销”策略,“一场一策”制定电力营销方案,通过合同转让交易等提升综合电价水平 [4][5] 技术合作与创新成果 - 2024 年与多家单位推进产学研合作,《“双碳”背景下新能源 - 储能 - 故障诊断优化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达国际领先,入选自治区技术进步奖候选成果 [5] - 四项技术创新成果获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评选二等奖,31 项成果获“五小”群众性创新成果奖 [5] - 《110kV 户外智能型有载调压干式电力变压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入选自治区技术进步奖候选成果 [5] 项目施工与安全保障 - 通过严格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制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办法》,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培训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 [5][6] 项目审批与运营困难 - 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可能遇到电网建设周期长、不能及时并网,以及建设手续违规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 [6] 运营策略调整 - 聚焦主责主业,以“疆电外送”等项目为契机,立足新疆拓展国内市场,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 [6] - 以综合能源应用服务转型和科技创新为引领,延伸产业链,探索新兴业态,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 [6] 对外投资情况 - 2024 年与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20 亿元组建新疆华电天山发电有限公司,公司认缴 80,000 万元,持有 40%股权,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80,516.97 万元投资款已认缴到位 [7][8] 废弃物处理情况 -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运送至填埋场处理,一般工业废弃物中废弃钢筋边角料、废弃包装材料回收再利用率 100%,废光伏组件处置率 100% [8] 员工队伍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在职员工 245 人,其中生产人员 139 人,技术人员 36 人等,本科及以上人员学历占比 72%,平均年龄 34 岁 [8] - 全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薪酬,缴纳社保等,提供多项福利,合理确定工资总额及调整方案 [10] 生态环境保护 - 建设前调研项目区域关键因素,施工时采取防尘、降噪、防火措施,遵守施工范围,施工后恢复植被 [9][10] 技术研发举措 - 制定研发创新规划,突破“卡脖子”技术,引进数字化赋能新技术,推进传统生产运维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10] 生产运营效率提升 - 通过提升智能化运维、建立区域化运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 [12] - 降低下网电费、提升设备可利用率提升发电量 [12] - 加强项目投资前段管控和过程管控,降低项目投资、财务和管理成本 [12] 业务挑战与优势 - “售电 + 充电桩”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最大挑战是项目选址和用地问题 [12] - 通过区位、新能源项目、股东、人才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 [12] 发电量与市场情况 - 2024 年实际发电量 26.7 亿千瓦时,基本与预期相符 [13] - 通过发挥本地优势、差异化服务等提升市场影响力 [13] - 代理的优质工商业用户有负荷集中、用电量大、用电稳定等特点 [13] - 截至报告期末,已运营 4 处充电站,23 台充电设备,全年充电量约 81.2 万 kWh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