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味央厨(001215)

搜索文档
千味央厨(001215) - 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16 13:04
业绩情况 - 2023年营业收入1,900,827,912.66元,较2020年增长率101.28%[11]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达标,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100%[11][12] 激励计划 - 2021 - 2022年多次授予限制性股票[5][7] - 2024 - 2025年多次办理解除限售及回购注销事宜[8][9] - 5名激励对象绩效优秀或良好,个人层面解除限售比例100%[12] 股份数据 - 本次解除限售21,100股,占总股本0.0217%,9月19日上市流通[1][15] - 限售股从398,633股减至377,533股,比例从0.41%降至0.39%[16] - 无限售股从96,761,813股增至96,782,913股,比例从99.59%增至99.61%[16] 价格调整 - 2024年1月22日回购价从30.86元/股调至30.69元/股[13] - 2024年8月27日回购价从30.69元/股调至30.50元/股[13]
食品加工板块9月16日跌0.69%,盖世食品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5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食品加工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6日食品加工板块整体下跌0.69% 领跌个股为盖世食品(收盘价14.35元 跌幅4.52%)[1][2]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04%至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1] - 板块内呈现分化走势 千味央厨涨幅最高达3.52%(收盘价36.15元) *ST春天涨3.17%(收盘价5.20元) 巴比食品涨2.54%(收盘价24.23元)[1] 个股交易数据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得利斯(6.09亿元) 龙大美食(3.72亿元) 华统股份(3.73亿元) 惠发食品(3.94亿元)[1][2] - 成交量最大个股包括龙大美食(61.60万手) 海欣食品(43.46万手) 金字火腿(47.43万手) 得利斯(110.06万手)[2] - 跌幅较大个股除盖世食品外 华统股份跌2.77%(11.92元) 惠发食品跌2.54%(11.11元) 海欣食品跌2.11%(4.63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5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393.5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17亿元[2] - *ST春天获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1068.08万元(占比16.21%) 千味央厨获主力净流入572.80万元(占比2.25%)[3] - 克明食品遭游资净流出1023.36万元(占比-25.07%) 仙乐健康遭游资净流出753.63万元(占比-12.40%)[3]
预制菜国标或将出台,多只概念股走强!一股票涨停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0:48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 - 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预制菜[1][2] - 监管标准出台有望推进行业自律 加强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要求[3] 资本市场反应 - 9月15日预制菜板块走强明显 多只A股概念股出现上涨[1][2] - 得利斯(002330)一字涨停收盘涨10.10% 主力净流入6405万元 预制菜收入占比21.67%[2] - 味知香(605089)开盘涨停收盘涨4.93% 国联水产(300094)收涨5.03% 千味央厨(001215)收涨3.96%[2] - 西贝供应商龙大美食(002726)上涨5.69% 2024年12月与西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 行业影响分析 - 标准统一将解决行业面临的标准不一 食品安全和监管标准问题[3] -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 利好产业链龙头企业[3] - 优质的品牌力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3]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门店100%没有预制菜"[1] - 双方多次隔空回应推动预制菜话题发酵[1]
罗永浩大战贾国龙,预制菜闷声发大财
36氪· 2025-09-15 13:25
行业监管进展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于9月13日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行业首次建立全国统一安全标准[5] - 监管体系自2022年起逐步完善:中国烹饪协会发布团体标准 202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明确预制菜定义[8] - 新标准排除中央厨房制作菜肴及主食类产品 与消费者认知存在显著差异[9] 市场表现 - 预制菜指数(8841441)9月15日收报1070.24点 单日上涨18.02点 涨幅1.71%[4] - 得利斯(002330.SZ)涨停10.10%至5.45元 惠发食品(603536.SH)涨5.56%至11.40元 国联水产(300094.SZ)涨5.03%至3.97元[2][4] - 龙大美食(002726.SZ)涨5.69%至6.13元 千味央厨(001215.SZ)涨3.96%至34.92元 味知香(605089.SH)涨4.93%至28.50元[3][4] 产业链发展历程 - 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 伴随麦当劳 肯德基进入中国带动净菜配送规模化[6] - 2000-2005年成为企业集中注册期:天康生物 国联水产 得利斯 惠发食品均成立于该阶段[6] - 2008年后中央厨房与冷链运输兴起 推动预制菜标准化扩张 商场连锁品牌复制与明火限制政策进一步促进渗透[12] 行业竞争格局 - 预制菜降低餐饮行业准入门槛 使大小餐馆均能通过采购实现多菜系运营[12] - 传统连锁餐饮(海底捞 外婆家 避风塘 永和大王)依托中央厨房优势 与新入局者形成竞争[10] - 西贝等企业转向门店现制 但供应商千味央厨(黄米凉糕 蒙古奶酪饼) 龙大美食(猪肉产品)仍受益于行业整体发展[1][3] 消费端矛盾 - 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认知偏差 普遍认为"非现场制作即预制菜" 与官方定义产生冲突[9] - 核心矛盾源于知情权缺失 而非食品安全本身 反映现代生活节奏下对传统烹饪方式的怀念[10][13] - 外卖普及加剧预制菜渗透 导致消费者选择受限[13]
罗永浩大战贾国龙,预制菜闷声发大财
36氪· 2025-09-15 13:03
预制菜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于9月13日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行业首次迎来全国统一安全标准 [8] - 预制菜产业监管体系近三年快速完善 从2022年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 到202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再到2023年六部门联合明确定义 [9] 预制菜概念股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5日收盘 预制菜概念股集体大涨 得利斯涨停(涨10.10%) 龙大美食涨5.69% 惠发食品涨5.56% 国联水产涨5.03% [3][7] - 西贝供应商千味央厨(涨3.96%)供应黄米凉糕等产品 龙大美食供应猪肉全品类产品 [4][7] - 预制菜指数(8841441)当日收报1070.24点 单日涨幅1.71% [6]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外资快餐进入带动的净菜配送 2000-2005年出现首批规模化企业(天康生物 国联水产 得利斯 惠发食品均注册于此阶段) [9] - 2008年后中央厨房与冷链运输兴起推动行业扩张 商场连锁品牌标准化需求及明火限制政策进一步促进预制菜渗透 [12] - 当前连锁餐饮(海底捞 外婆家 避风塘 永和大王)普遍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预制菜技术使中小餐馆获得同等起点 [10] 行业争议与消费端矛盾 - 官方定义(中央厨房制作菜肴不属于预制菜)与消费者认知(非现场制作即预制菜)存在根本冲突 [10] - 消费端核心矛盾在于知情权缺失 而非食品安全本身 反映现代生活节奏下对"锅气"和传统烹饪方式的情感需求 [10][13] - 预制菜通过降低成本(较聘用厨师更便宜)和丰富品类(覆盖南北菜系)成为餐饮业普遍选择 [12]
预制菜国标或将出台,多只概念股走强,得利斯一字涨停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11:02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 - 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预制菜[2][3] - 业内认为标准出台将推进行业自律 加强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要求[4] 市场反应 - 9月15日预制菜板块走强 多只A股概念股出现明显上涨[2][3] - 得利斯一字涨停 收盘涨10.10%至5.45元 主力净流入6405万元[3] - 味知香开盘涨停 收盘涨4.93%至28.50元 国联水产涨5.03%至3.97元[3] - 盖世食品涨3.02%至15.03元 千味央厨涨3.96%至34.92元 龙大美食涨5.69%至6.13元[3] 公司业务数据 - 得利斯2024年预制菜收入占营业总收入21.67%[3] - 龙大美食2024年12月与西贝餐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产品供应和市场拓展[3] 行业影响 - 标准出台利好头部品牌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4] - 行业面临标准不一、食品安全和监管标准等挑战[3] - 西贝预制菜争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焦点集中于餐厅明示使用要求[2][4]
食品加工板块9月15日涨0.49%,得利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5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2
食品加工板块市场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整体上涨0.49% 领涨个股为得利斯(涨幅10.10%) 龙大美食(涨幅5.69%) 惠发食品(涨幅5.56%) [1] - 上证指数下跌0.26%至3860.5点 深证成指上涨0.63%至13005.77点 板块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但弱于深证成指 [1] - 涨幅前五个股包括味知香(涨4.93%) 华统股份(涨4.88%) 千味央厨(涨3.96%) 自合股份(涨3.30%) 盖世食品(涨3.02%) [1] 个股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5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235.3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2.16亿元 [2] - 惠发食品获主力净流入9315.32万元(占比17.17%) 海欣食品获主力净流入4549.98万元(占比12.60%) 得利斯获主力净流入4520.83万元(占比21.99%) [3] - 华统股份主力净流入3933.61万元(占比7.55%) 千味央厨主力净流入3021.20万元(占比8.27%) 安井食品主力净流入2959.52万元(占比3.87%) [3] 成交活跃度 - 龙大美食成交121.16万手(7.41亿元) 得利斯成交37.72万手(2.06亿元) 惠发食品成交46.78万手(5.42亿元) [1] - 海欣食品成交76.32万手(3.61亿元) 华统股份成交43.25万手(5.21亿元) 金字火腿成交42.63万手(3.37亿元) [1][2] - 味知香成交8.31万手(2.39亿元) 千味央厨成交10.47万手(3.65亿元) 盖世食品成交23.03万手(3.65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金字火腿下跌2.26% 交大昂立下跌1.83% 仙乐健康下跌1.60% 全达威下跌0.88% 五芳斋下跌0.70% [2] - 双汇发展下跌0.51% 技源集团下跌0.50% 汤臣倍健下跌0.17% 康比特下跌0.54% [2] - 巴比食品微涨0.17% 成为下跌个股表中唯一上涨股票 [2]
刚刚,西贝致歉!A股“预制菜”集体大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集体发文
天天基金网· 2025-09-15 06:23
预制菜概念股市场表现 - 得利斯一字涨停 三江购物盘中直线涨停 惠发食品一度触板 国联水产盘中大涨超12% 盖世食品一度涨近20% [3][4] - 天康生物 千味央厨 宝立食品等均有拉升动作 [3][4] 西贝预制菜事件发展 - 罗永浩与西贝就预制菜争论持续发酵 罗永浩称贾国龙为"网络黑嘴"并邀请当面直播对话 [4] - 西贝发布致歉信 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差异 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 [3][5] - 西贝具体调整措施包括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儿童餐牛肉焖饭改为门店现炒 牛肉饼改为门店现做 烤羊肉串改为现切现串现烤等9项工艺改进 2025年10月1日前全国门店完成调整 [5][6][7][8][9][10][11][12][13] 官方媒体评论与行业监管 - 人民日报强调消费者知情权重要性 呼吁建立治理良策 明确预制菜标准 减少信息不对称 [14] - 央视新闻引用2024年3月六部门联合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及不添加防腐剂等要求 要求餐饮环节明示使用预制菜 [15] - 新华社指出预制菜是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通过标准化 透明化 创新化推动行业发展 [16] 预制菜行业发展前景 - 行业2019-2022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9% 预计2025年规模达4757亿元 [17] - 人均消费量从2013年5.4kg增至2022年9.1kg 当前渗透率10%-15% 较海外成熟国家60%渗透率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17] - 行业仍处近10年成长期 未来将通过市场出清和头部企业并购实现集中度提升 [17]
预制菜板块走强!得利斯封涨停,相关上市公司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9-15 06:17
预制菜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1] - 2024年3月六部门联合出台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 不添加防腐剂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加热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2] 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 9月15日A股预制菜概念股持续活跃 得利斯(002330.SZ)与惠发食品(603536.SH)涨停 味知香(605089.SH)/国联水产(300094.SZ)/千味央厨(001215.SZ)跟涨 [1] - 西贝宣布2025年10月1日前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全国门店陆续完成调整 [1] 行业发展趋势 - 预计203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6749亿元 十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10% 行业呈现"大行业 小公司"格局 [4] - 行业面临标准不一/食品安全/监管标准等挑战 相关标准逐步出台后优质品牌力将成为消费选择关键 [4] 企业应对策略 - 味知香指出行业需应对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和竞争加剧 强调品牌建设重要性 [4] - 千味央厨通过源头严控与供应链升级保障原料质量 针对不同业务环节制定严密质量管理制度 [4] - 具备渠道触达能力强/产品品牌优势突出和供应链完整的公司更具发展潜力 [5]
刚刚,西贝致歉!A股“预制菜”,集体大涨!
券商中国· 2025-09-15 06:02
预制菜概念股市场表现 - 得利斯一字涨停 三江购物盘中直线涨停 惠发食品一度触板 国联水产盘中大涨超12% 盖世食品一度大涨近20% 天康生物 千味央厨 宝立食品均有拉升动作 [1][2] 西贝预制菜事件及回应 - 罗永浩与西贝餐饮就预制菜起争论并持续发酵 罗永浩称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为"网络黑嘴" 随后邀请贾国龙当面直播对话 [2] - 西贝发布致歉信 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有较大差异 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1][2] - 西贝具体调整措施包括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儿童餐牛肉焖饭改为门店现炒 牛肉饼改为门店现做 鳕鱼条改为原切大黄鱼现炸现烤 烤羊肉串改为门店现切现串现烤 猪排烩酸菜改为生排骨现炒 酥皮肉夹馍卤肉改为生肉现卤 手撕椒麻鸡改为生鸡现煮 燕麦小米粥改为加入新鲜金瓜片现熬 [2][3][4][5][6][7][8][9][10] 官方媒体评论及行业监管 -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央视新闻接连发声 强调预制菜关乎消费者知情权和行业健康发展 [11][12]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024年3月出台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及不添加防腐剂等要求 要求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需明示 [12] - 新华社指出预制菜是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需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12] 预制菜行业发展及政策支持 - 行业2019-2022年收入CAGR为19% 预计2025年规模达4757亿元 人均消费量从2013年5.4kg增至2022年9.1kg 渗透率10%-15%较海外成熟国家60%仍有明显空间 [14] - 湖南提出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培育产业品牌 建设原料基地 山东提出打造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 [13] - 专家认为标准化 透明化 创新化是行业未来方向 需加快国家标准出台 推进告知制度 提供申诉渠道 [13] 行业长期前景 - 对比美国日本发展历程 中国预制菜仍有近10年成长期 预计市场出清和头部企业横向并购将提升集中度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