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蓉环境(000598)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25/09/15~25/09/19):8月发电量创同期新高,全球气价窄幅震荡-2025092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2 0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核心观点 - 电力行业8月日均发电量首次突破300亿千瓦时达30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6% 1-8月累计发电量6419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 [4][9] - 发电结构持续优化 风电对增量发电贡献最大 8月单月贡献124亿千瓦时增量 占比84% 光伏贡献74亿千瓦时增量 占比50% [4][10][11] - 全球天然气供需偏宽松 价格窄幅震荡 美国Henry Hub现货价格周跌1.80%至$2.89/mmBtu 欧洲TTF现货价格持平于€32.00/MWh [4][20] - 投资主线聚焦水电/绿电/核电/火电/气电/环保等多领域 推荐国投电力、龙源电力、中国核电、华能国际等标的 [4][18][19] 电力行业分析 - 8月规上工业发电量936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6% 其中火电6274亿千瓦时(+1.7%)水电1479亿千瓦时(-10.1%)核电645亿千瓦时(+5.9%)风电738亿千瓦时(+20.2%)光伏538亿千瓦时(+15.9%)[9] - 1-8月累计发电量6419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 其中风电6966亿千瓦时(+11.6%)光伏3867亿千瓦时(+23.4%)火电41753亿千瓦时(-0.8%)水电8387亿千瓦时(-5.5%)[14] - 投资建议关注:1)水电推荐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长江电力 2)绿电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福能股份、龙源电力 3)核电建议关注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4)火电推荐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 [4][18] 天然气市场分析 - 美国天然气库存量达34330亿立方英尺 较五年均值高6.3% 产量维持历史高位致价格低位震荡 [23] - 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为924.60太瓦时 库存水平达81.22% 约为五年均值的93.2% [29] - 东北亚LNG现货价格持稳于$11.50/mmBtu 预计随着夏季结束供需进一步宽松 [20][38] - 投资建议关注:1)城燃企业推荐昆仑能源、新奥能源 2)天然气贸易商推荐新奥股份、九丰能源 [4][44] 环保与装备领域 - 环保板块建议关注高股息标的如光大环境、洪城环境 以及SAF标的嘉澳环保、海新能科 [4] - 电源装备领域推荐东方电气及哈尔滨电气 因雅下工程开工推动需求释放 [4][19] - 氢能制氢环节建议关注华光环能 可控核聚变低温环节关注中泰股份、冰轮环境 [4] 行业动态摘要 - 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投运 年发电量约54.4亿千瓦时 [54] - 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 总投资532亿元 投运后年输送清洁能源超430亿千瓦时 [55] - 青海完成西北首笔绿电挂牌交易 交易量2332万千瓦时 全年绿电交易达39亿千瓦时 [56] - 重庆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目标为34.2% 多晶硅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要求34.2% [60]
将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利好环保现金流
长江证券· 2025-09-22 08: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10] 报告核心观点 - 财政部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并持续推进一揽子化债举措,对To G类环保企业现金流形成实质性利好 [2][4][5] - 截至2025年9月20日,2025年置换隐债2万亿元额度已落地98.7%,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同比增19.7% [6][28] - 化债力度强且具备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后续存在进一步发力空间,将改善环保行业应收账款回款问题 [2][5][36] 一揽子化债举措推进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2024~2026年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4][19] - 各地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4][19] - 2025年1-9月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化债 [4][19] - 截至2024年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10.5万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3.8万亿元 [5][23] 2025年化债进展与专项债发行 - 2025年1-9月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1.98万亿元,其中1.97万亿元用于置换隐债,额度落地98.7% [6][24] - 2025年新增专项债发行35,117亿元,同比增19.7%,5月起发行加速 [6][28] - 专项债用途新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云南安排356亿元用于清欠 [6][35] 投资逻辑与受益方向 - 价值侧推荐垃圾焚烧(瀚蓝环境、光大环境等)和水务运营(兴蓉环境、洪城环境等),因应收账款风险低且化债缩短账期 [7][38] - 弹性侧推荐PB低、To G应收占比高的细分龙头,包括环卫(玉禾田、侨银股份等)、水环境治理(碧水源等)、检测(谱尼测试等) [7][38] - 减值冲回对利润弹性显著:水务及垃圾焚烧公司中,兴蓉环境弹性36.3%,三峰环境27.9%;环卫公司中,福龙马弹性247%,盈峰环境187% [38][39] - 其他高弹性标的包括武汉控股(730%)、建工修复(383%)、碧水源(376%) [40][41] 行业专项债投入变化 - 2025年1-9月环保类专项债占比0.36%,较2023年1.27%和2024年2.71%下滑,因环保基础设施进入资本开支末期 [34]
环保行业跟踪周报:生态环境部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双碳”政策持续推进-20250922
东吴证券· 2025-09-22 06: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双碳"政策持续推进[1][10] - 固废治理、河湖治理政策持续发力有望巩固危固废、水务相关企业基本盘[5][13] - 环保领域设备信息化、智能化趋势确定性增强,持续关注环保企业提质增效、控本降费成果[13] - "双碳"政策持续推进,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有望持续[13] 固废领域 - 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分别比"十三五"末增长58.8%和72.4%[5][10] - 全国113个城市累计实施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000多项,投入约5600亿元[5][10] - 25年7-8月国补回收显著加速,光大国补回收超预期:25年7-8月光大绿色环保生物质等收到国补20.64亿元,超24年截止同期生物质集中回款额15.34亿元[5][14] - 25H1固废板块收入+1%,归母净利+8%,毛利率+2.9pct,财务费用率-0.6pct,净利率+1.4pct[5] - 25H1板块经营现金流净额69亿元(+9%),资本开支38亿元(-19%),简易自由现金流32亿元(24H1为17亿元)[5] - 7家垃圾焚烧公司平均吨发(还原供热后)同比+1.8%,吨上网同比+1.2%[5] - 25H1供热增速前5:海创+170%、绿动+115%、伟明+67%、天楹+60%、瀚蓝+42%[5] - 发电供热比增量前5:天楹+6.4pct、绿动+2.4pct、旺能+1.6pct、海创+1.4pct、中科+0.9pct[5] 水务领域 - 24年水务板块分红比例为34%,核心公司兴蓉分红28%提升空间较大[5][18] - 25H1板块自由现金流-41亿元(24H1为-66亿元)[5] - 预计兴蓉、首创资本开支26年开始大幅下降,自由现金流大增可期[5][18] - 25年以来广州、深圳自来水提价落实,东莞、中山跟进,佛山拟调整污水收费标准[5] - 美国水业业绩10年复增10%,PE(ttm)25x,PB(LF)2.21[18][20] 环卫装备领域 - 2025M1-8环卫车销量49577辆(同比+3.20%),其中新能源8284辆(同比+69.34%),新能源渗透率16.71%(同比+6.53pct)[5][22] - 2025M8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1189辆(同比+32.7%),单月渗透率21.19%(同比+4.84pct)[22] - 25年H1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公开超290个新项目中标结果,无人清洁环卫项目数量超90个(占比约31%),总金额超55亿元(占比约81%)[5] - 2025M1-8重点公司新能源市占率:盈峰环境29.16%(+0.44pct)、宇通重工15.07%(-6.09pct)、福龙马7.50%(-1.17pct)[28] 生物柴油领域 - 2025/9/15-2025/9/19生柴均价8400元/吨(周环比持平),地沟油均价6713元/吨(周环比+1.7%)[5][34] - 考虑一个月库存周期测算单吨盈利22元/吨(周环比-69.4%)[5][34] 锂电回收领域 - 截至2025/9/19,碳酸锂7.36万元/吨(周环比+1.6%),金属钴27.7万元/吨(周环比+1.8%),金属镍12.30万元/吨(周环比-0.4%)[5][40] - 三元极片粉折扣系数:锂69.5%(周环比+0.5pct)、钴74.3%(周环比+0.3pct)、镍74.3%(周环比+0.3pct)[40] - 单吨废料毛利-0.32万元(周环比+0.040万元)[5][39] 碳排放交易市场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截至2025年9月18日)[11] - 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11] 重点推荐公司 - 固废领域:瀚蓝环境、绿色动力、海螺创业、永兴股份等[5][14] - 水务领域:粤海投资、兴蓉环境、洪城环境等[5][18][21] - 环卫装备领域:宇通重工等[5] - 建议关注:大禹节水、联泰环保、旺能环境、北控水务集团等[5]
行业周报:新型储能行动方案落地,需求景气度有望上行-20250921
信达证券· 2025-09-21 05:3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落地 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5] - 2024年新型储能市场装机78.3GW 同比增长126.9%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21] - 2025年1-7月储能采招落地总规模超过200GWh 7月采招规模达9.64GW/27.1GWh 同比增长45% [24] - 政策驱动储能需求提升 2025-2027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亿千瓦 [15] - 储能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现货市场峰谷价差拉大增加储能收入 容量补偿机制为储能提供稳定收益保障 [16][17][20] 本周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 环保板块下跌1.42% 表现劣于大盘(上证综指下跌1.30%至3820.09) [8] - 涨跌幅前三行业:煤炭(3.5%)、电力设备(3.1%)、电子(3.0%) [8] - 涨跌幅后三行业:银行(-4.2%)、有色金属(-4.0%)、非银金融(-3.7%) [8] - 环保子板块表现分化:环卫板块上涨9.50% 检测/监测/仪表板块上涨2.64% 水治理板块下跌4.47% 大气治理板块下跌4.21% [10] 专题研究:新型储能发展 - 内蒙古、新疆等地新型储能发展迅速 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新型储能装机1023万千瓦 新疆857万千瓦 山东717万千瓦 [28] - 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导技术 2025年7月新增投运项目中功率占比86.02% 规模达3.4GW/9.31GWh [29] - 压缩空气(7.6%)、液流电池(5.5%)、飞轮储能(0.8%)等技术路线加速落地 [29][31] - 重点关注企业:中国天楹已签署15个重力储能项目合作协议 规模近5GWh 远期规划超8GWh [32];西子洁能积极探索熔盐储能 参建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36] 行业动态 - 交通运输部发布《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 为液氢储运提供统一技术标准和安全指引 [37] - 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研制5千瓦级常温常压固态氢能应急电源 标志固态储氢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38] - 多地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实施办法 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 [41][42][44][45] 投资建议 - 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维持高景气度 水务&垃圾焚烧板块作为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健上行 [55] - 重点推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洪城环境 [55] - 建议关注:旺能环境、军信股份、武汉控股、英科再生、高能环境、青达环保 [55]
调研速递|兴蓉环境接受富国基金等1家机构调研,聚焦在建项目与经营策略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2:36
在建项目进展 - 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工程剩余40万吨/日产能进入试运行阶段 [1] - 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二期 第八再生水厂二期 第五再生水厂二期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及成都中心城区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三期有序推进 [1] - 所有在建项目预计1-2年内投运 为未来业务发展与效益释放奠定基础 [1] 应收账款与市值管理 - 业务规模扩大使应收账款情况受关注 公司同步推进账款管理 [2] - 市值管理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 通过深化战略布局和提升经营质效驱动价值成长 [2] - 积极完善市值管理机制并倾听市场反馈 [2] 降本增效措施 - 系统推进厂级标准化建设 全国多家子公司已完成 显著提升生产运行管控水平 [3] - 建设智慧云控中心一体化平台 融合云计算云存储技术 实现主营业务一体化管理 [3] - 搭建五大中心(生产调度 财务共享 采购监管 技术应用 资本运营)推进数字强企行动 [3] 资本开支与分红规划 - 近年因供排水及固废项目建设导致资本开支较大 [4] - 随着项目在未来1-2年内投运效益释放 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 [4] - 重视股东回报 项目落地后有望带来更稳定收益 [4]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1:34
在建项目进展 - 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工程剩余40万吨/日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2] - 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二期、第八再生水厂二期、第五再生水厂二期、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及成都中心城区厨余(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三期)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2] - 上述项目预计在未来1-2年内投运 [2] 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应收账款增加 [2] - 公司结合各地回款政策积极催收应收账款 [2][3] 市值管理策略 - 公司以提升内在价值为目标深化战略布局 [4] - 公司重视市场反馈并持续完善市值管理机制 [4] 降本增效措施 - 系统推进厂级标准化建设及升级,显著提升生产运行管控水平和经营质效 [5] - 建设智慧云控中心一体化平台,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实现主营业务一体化管理 [5] - 搭建"生产调度中心、财务共享中心、采购监管中心、技术应用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五个中心,释放数据价值 [5] 资本开支与分红规划 - 当前供排水、固废项目建设导致资本开支较大 [6] - 项目在未来1-2年内建成投运并释放效益,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 [6] - 项目投运后自由现金流更为充裕,公司将着力提升分红水平 [6]
兴蓉环境分析师会议-20250917
洞见研报· 2025-09-17 1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部分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兴蓉环境,所属行业是公用事业,接待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胡涵、梁一谷、曾倩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国联基金和长江证券,国联基金是基金管理公司,相关人员为戎凯、郑玲;长江证券是证券公司,相关人员为徐科 [18] 主要内容资料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相应增加,公司结合回款政策催收,不同地区财政支付能力有差异,下半年回款周期较稳定,公司重视应收账款管理,若款项收回,前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冲回 [22][23] - 公司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调价周期及公式调整,一般每2年或3年定期调价,因成本重大变化可申请临时性调整,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五期(2024 - 2026年)污水处理服务费暂定均价为2.63元/吨 [24][25]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以提升内在价值为目标,深化战略布局,提升经营质效,带动价值成长,同时重视市场反馈,完善市值管理机制 [27] - 近年来公司因项目建设资本开支大,大多项目未来1 - 2年内建成投运释放效益,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公司重视股东回报,未来将在兼顾经营发展资金需求基础上提升分红水平 [28][29]
调研速递|兴蓉环境接受国联基金等2家机构调研 聚焦账款、业务调价等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7 09:26
公司运营情况 - 应收账款随业务规模扩大而增加 公司结合各地回款政策积极催收 下半年回款周期整体稳定[2] -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加强款项催收并严格执行坏账计提政策 若款项收回前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相应冲回[2] 污水处理业务 - 污水处理业务存在定期调价机制 或具体年份进行1次调整[2] - 因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调整 服务范围扩大 扩能提标等导致成本发生重大变化时可申请临时性调整[2] - 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五期(2024-2026年)污水处理服务费暂定均价为2.63元/吨[2] 市值管理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 以提升内在价值为目标 持续深化战略布局提升经营质效[2] - 凭借优秀业绩带动价值成长 重视市场反馈积极听取意见建议 持续完善市值管理机制[2] 资本开支与分红 - 近年来因实施多个供排水 固废项目建设导致资本开支较大[2] - 多数项目在未来1-2年内建成投运并释放效益 届时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2]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 随着在建项目陆续建成投运 自由现金流将更充裕[2] - 未来在兼顾经营发展资金需求基础上将着力提升分红水平[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5年9月17日通过线上交流方式接受国联基金 长江证券2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胡涵 梁一谷 曾倩就投资者关心问题进行解答[1] - 参与单位及人员为国联基金戎凯 郑玲和长江证券徐科[1]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9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7 08:54
财务与应收账款管理 - 应收账款随业务规模扩大增加 公司结合回款政策积极催收并严格执行坏账计提政策 款项收回可冲回减值准备 [2] - 不同地区财政支付能力存在差异 下半年回款周期整体稳定 [2] 污水处理业务运营 - 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调整 每2或3年定期调价一次 [3] - 成本发生重大变化时可申请临时调价 包括排放标准调整/服务范围扩大/扩能提标等因素 [3] - 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五期(2024-2026年)污水处理服务费暂定均价为2.63元/吨 [3] 战略与市值管理 - 市值管理以提升内在价值为目标 持续深化战略布局提升经营质效 [3] - 重视市场反馈 积极听取建议并完善市值管理机制 [3] 资本开支与股东回报 - 近年因供排水/固废项目建设导致资本开支较大 多数项目将在1-2年内投运释放效益 [3] - 项目投运后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 [3] - 未来将提升分红水平 兼顾经营发展资金需求与自由现金流改善 [3]
111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3:14
主力资金净买入情况 - 沪深两市共有111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好太太连续14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天数最多 [1] - 连续获主力资金净买入天数较多的股票包括天普股份 海油工程 尖峰集团 健康元 兴蓉环境 山东出版 浦东建设 湖南海利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