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000591)

搜索文档
2025年7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11.04亿个和22.24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3:53
出口数量 - 2025年7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数量达11.04亿个 [1] - 出口数量同比增长56% [1] 出口金额 - 2025年7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金额为22.24亿美元 [1] - 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4% [1] 数据来源 - 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 [1] - 统计图表由智研咨询整理 [1]
生态环境部: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央视网· 2025-09-19 03:50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 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1] - 发布甲烷和工业氧化亚氮控排方案 将氢氟碳化物纳入配额管理 煤矿瓦斯排放限值从30%加严到8% [1]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2] - 新纳入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 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2] - 制定30余项制度规范 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2] 产品碳足迹管理 - 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3] - 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国际衔接互认 [3] - 联合国环境署生命周期倡议负责人表示中国是推动碳足迹工作最快的国家 [3]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 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明确中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 [3] - 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加强青藏高原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3] - 发布早期预警促进适应行动方案 打造气候适应伙伴关系 [3]
中国太阳能:市场对定价过度乐观-China Solar_ Market overly bullish on pricing; downgrading Daqo A and Shenzhen SC to Sell
2025-09-19 03:15
**行业与公司** 行业为中国光伏行业 公司覆盖包括上游多晶硅企业(大全A 688303 SS 和GCL Tech 3800 HK)、中下游电池及组件企业(如隆基 601012 SS 和TZE 002129 SZ)以及设备企业(深圳SC 300724 SZ 和迈为股份 300751 SZ)[1][8][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市场对光伏产业链价格过度乐观 当前股价隐含多晶硅价格达60元 公斤 但实际需求疲软且头部企业成本快速下降 预计多晶硅价格将下跌20%至42元 公斤 组件价格(Topcon)维持在0.67元 瓦[1][2][3] * 需求端显著疲软 预计中国组件需求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0%-45% 全球需求在2025年6-7月大幅下滑并持续低迷至2026年[1][32] * 头部企业成本下降速度被市场忽视 预计多晶硅头部企业现金成本在2025年第二季度至2026年下降10%至25元 公斤 电池和组件加工成本因廉价金属应用和玻璃降价下降14%-15%[2][53][57] * 反内卷政策短期推高上游价格但难以持续 政策禁止低于成本定价 推动多晶硅价格在2025年7-8月上涨约40% 但下游为抢占份额仍需跟随成本下降降价[1][36][38] * 资本开支预测调整 2025-2026年因Topcon升级需求上调15%至同比-49% 0% 但2027-2030年因反内卷政策提高新项目投资标准且非头部企业退出 下调20%[7][44] **投资建议与个股调整** * 下调大全A评级至卖出 目标价15.4元隐含49%下行空间 因当前估值隐含75元 公斤多晶硅价格和超80%产能利用率(UTR) 但预测仅41元 公斤和35% UTR 且其成本优化空间小于同行[9][112][116] * 下调深圳SC评级至卖出 目标价51.5元隐含47%下行空间 因市场高估海外本土化和国内Topcon升级的短期订单 但忽视反内卷政策对长期订单的压制[10][122][125] * 上调GCL Tech目标价26%至1.2港元但维持中性 因颗粒硅业务量和盈利前景改善 但估值已合理 预测其UTR在2026-2030年达82% 高于同行 并有望在2030年成为多晶硅出货第一[8][74][77] * 行业偏好排序 薄膜(买入杭州福斯特)、高效组件(买入隆基)、颗粒硅(中性GCL Tech)优于玻璃(卖出福莱特A H和信义光能)、棒状硅(中性 卖出大全和通威)和硅片(卖出TZE)因更陡峭的成本曲线和更好的产品供需[11] **其他重要内容** * 盈利预测大幅调整 EBITDA预测较Visible Alpha共识低45% 因更低的定价预期 对多晶硅企业2025-2027年EBITDA平均上调28%(因单位经营利润更高) 但对下游主要价值链企业2025-2030年平均下调15%[2][8] * 库存压力加剧 多晶硅库存天数显示最严重的供应过剩状态[36] * 历史上成本下降而非涨价是驱动组件毛利率扩张的关键 需求疲软时期常加速技术进步(如2011-2014年的精馏氢化技术和2016-2018年的金刚线切割技术)[67][69] * 看涨情景假设 若多晶硅价格涨至75元 公斤且组件成功传导至0.84元 瓦 股价还有25%上行空间 通威和大全ADR弹性最大[12][13]
云南:1-8月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64.9%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2:49
装备制造业增长 - 1至8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 较1至7月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达27.1% [1] 工业产品绿色化进展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3% [1] - 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64.9% [1]
云南:1-8月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增长45%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2:49
装备制造业增长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 较1-7月加快2个百分点 [1] -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达27.1% [1] 消费品产量增长 - 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增长45% [1] - 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0.2倍 [1]
美股异动 | 光伏太阳能板块逆市走低 大全新能源(DQ.US)跌超4.7%
智通财经· 2025-09-18 15:40
光伏太阳能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整体逆市走低 [1] - 阿特斯太阳能股价下跌超过1.5% [1] - 晶科能源股价下跌超过3.5% [1] - 大全新能源股价下跌超过4.7% [1]
中国_通过收紧多晶硅生产能耗,太阳能行业迈出 “反内卷” 新步伐-China Solar Sector_ A New Step for Anti-involution on Solar by Tightening Energy Usage on Polysilicon Production
2025-09-18 13:09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太阳能行业 特别是多晶硅制造环节[1] * 提及四家主要多晶硅制造商:通威股份(Tongwei) 协鑫科技(GCL Poly) 大全能源(Daqo New Energy) 特变电工(TBEA)[1] 核心政策变动与影响 * 中国正通过收紧多晶硅能耗标准来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并促进行业整合 此为“反内卷”措施的新一步[1][2] * 现有产能的能耗上限从原计划的7.5 kgce/kg收紧至6.5 kgce/kg(相当于电耗53kWh/kg)[2] * 新标准下 约30%的现有产能因平均能耗达7.4 kgce/kg(电耗60kWh/kg)而无法满足要求 此淘汰比例高于原计划的10-15%[2] * 政策目标是促进“十五五”规划(2026-30)期间的产业升级 强制关闭能耗超过60 kWh/kg(约7.37 kgce/kg)的工厂[3] * 通过“高效产能替代低效产能”机制及对低效工厂额外征收15-20%的电价单位成本来加速整合[3] * 将建立“红绿灯”预警系统:库存超2个月或价格低于成本时暂停审批(红灯) 产能利用率超70%时需产能替代(黄灯) 合格产能(绿灯)将获得优先融资和补贴[7] 技术与升级约束 * 《光伏硅材料碳足迹认证标准》将实施 要求电耗大于50 kWh/kg且碳足迹超过30 kgCO₂e/kg的产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升级[6] * 新产能必须满足一级标准(≤5.5 kgce/kg) 改造和扩建必须满足二级标准(≤6.0 kgce/kg)[6] * 禁止中小型产能的扩张[6] * 只有使用颗粒硅和新一代西门子技术的产能才能符合一级标准(5.5 kgce/kg)[8] 市场供需与产能影响 * 行业将经历短期阵痛但长期优化[8] * 约30%的低效现有产能(主要使用2020年前完成的西门子技术)将面临关闭 涉及约45万吨/年(占2025年预计行业产能的13%) 预计在2026年底前被淘汰[8] * 中期新增行业产能将非常低 因为80%以上已获批但未建的项目将不得不修改或取消[8] * 多晶硅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在2025年上半年处于35%的低位[1] 价格与盈利展望 * 受硅料供应减少支撑 中国多晶硅价格从2025年6月的32元/公斤上涨至目前的50-55元/公斤[9] 主要公司观点与评级 * 分析师对通威股份 协鑫科技 大全能源 特变电工均给予“买入”或“买入/高风险”评级[1] * 认为多晶硅环节是中国太阳能行业“反内卷”行动的主要受益者[1] 风险因素 * 共同风险:多晶硅产能削减慢于预期 多晶硅需求低于预期 电力成本高于预期[11][13] * 特变电工特有风险:多晶硅价格低于预期 钢铁 铜 铝价格高于预期 变压器需求不及预期[15] * 通威股份特有风险:省级政府支持超预期可能延长低效太阳能设备制造商的生存时间 中国太阳能安装量超预期[17] 其他重要内容 * 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CGMI)或其关联公司 beneficial 拥有协鑫科技已发行普通股的1%或以上[23] * 自2024年1月1日起 该机构至少在一个场合为协鑫科技的公开交易股权证券做市[23]
绿电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情况梳理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08:35
文章核心观点 - 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近期明显加速 2025年1-8月回收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6] - 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加速解决 将有效改善新能源运营商现金流状况 [2][6] - 新能源行业存在较高应收补贴 部分企业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超50% [4] 补贴回收加速情况 - 2025年8月补贴回收明显加速 单月太阳能公司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92亿元 [1][6] - 2025年1-8月太阳能公司共收到补贴23.19亿元 同比增长232.23% [1][6] - 2025年1-8月回收补贴金额已达到2024年全年回收体量的169.77% [1][6] 补贴拖欠背景 -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2011年设立 通过电价附加征收形式拨付补贴 [3] - 2016年后新能源装机增速超过补贴资金增速 导致补贴缺口持续扩大 [3] - 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合规项目清单已公布两年有余 [2][6] 行业应收补贴状况 - 截至2024年末三峡能源和华电新能应收补贴金额均超400亿元 [4] - 华润新能源和上海电力应收补贴超200亿元 [4] - 太阳能、金开新能、浙江新能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分别为65%、56%、51% [4] 政策环境变化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2] - 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2] - 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 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加速解决 [2][6]
马斯克谈太瓦级数据中心:太阳能/电池将是唯一选择
新浪财经· 2025-09-18 07:47
xAI数据中心能源规模 - xAI已安装运行及在建天然气涡轮机容量达460兆瓦 [1] - 公司将成为首个在单个数据中心站点实现1000兆瓦(1吉瓦)电力规模的企业 [1] 未来能源规划路径 - 1吉瓦规模被评价为初级水平 更大规模需转向太阳能与电池供电方案 [1] - 100吉瓦级连续大功率供电(相当于美国平均耗电量20%)需依赖太阳能与电池系统 [1] - 超过1太瓦(1000吉瓦)规模时太阳能与电池将成为唯一现实选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