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重科(000157)
icon
搜索文档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今日开幕,全球1650家企业共赴行业盛会
长沙晚报· 2025-05-14 23:18
展会概况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主题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聚焦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运输装备 [1] - 全球1650家工程机械企业参展,包括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品牌 [1] - 长沙作为世界三大工程机械产业聚集地之一,拥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1] 参展企业亮点 - 中联重科为首个入场布展的50强企业,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展出百余台设备,包括ZE1350G矿用挖掘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山河智能展出7大类近60款装备,其中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智能化应急救援装备占比80% [4] - 三一重工参展设备中40%为电动化新品,星邦智能展示7大产品线的绿色高效解决方案,铁建重工推出高端装备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4] 产业发展历程 -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2022年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被列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样本 [5]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516家,覆盖全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的85%,拥有20大类、100多个小类、近10000个型号规格的整机产品 [5] 创新与生态布局 - 产业布局2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克盾构机主轴承、电驱桥等关键零部件技术 [6] - 培育19个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6] - 形成"2+1+N"产业空间布局,包括长沙经开区、湘江新区等核心区域 [6] 政策与区域协同 - 2024年出台《打造"4+6"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志性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7] - 全国首部工程机械产业立法《长沙市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条例》于2024年施行 [7] - 与江苏徐州共建创新中心,成立"长株潭工程机械联合体"实现跨区域协同 [8]
国泰海通:4月国内挖机销量同比快速增长 行业出口风险处可控状态
智通财经· 2025-05-13 07:48
行业销售数据 - 2025年4月销售各类挖掘机22142台,同比增长17.6%,其中国内销量12547台,同比增长16.4%,出口量9595台,同比增长19.3% [1][2] - 2025年1—4月共销售挖掘机83514台,同比增长21.4%,其中国内销量49109台,同比增长31.9%,出口34405台,同比增长9.02% [2] - 4月单月内销占比56.7%,2025年1-4月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为59%,出口销量占比为41% [2] 工程机械运营指标 - 2025年4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90.1小时,同比增长3.20%,环比下降0.05%,其中挖掘机85小时,装载机98.3小时,汽车起重机123小时,履带起重机95.6小时,塔式起重机54.4小时,混凝土泵车50.5小时,搅拌车73.8小时 [3] - 2025年4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为62%,同比下降4.29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17个百分点,其中挖掘机66.3%,装载机62.4%,汽车起重机77.1%,履带起重机60.2%,塔式起重机42.9%,混凝土泵车43%,搅拌车38.8% [3] - 2025年3月庞源租赁塔吊吨米利用率为49.7%,同比上升3.5%,环比提升20.5% [3] 贸易摩擦影响 - 大部分中国工程机械厂商美国风险敞口较小,例如徐工机械美国市场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低于1%,中联重科美国市场占比1%左右,恒立液压对美出口收入约占营业总收入的5% [4] 投资标的 - 推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恒立液压,受益标的为柳工 [5]
中联重科(000157):25年一季报超预期,经营质量大幅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2 1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年一季报营收121.17亿元同比增长2.92%,归母净利润14.10亿元同比增长53.9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74亿元同比增长12.40%,业绩超预期 [5] - 国内工程机械触底,海外市场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均改善,产品市占率保持领先,海外业务大跨越发展,维持25 - 27年盈利预测及“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7.70元,一年内最高/最低9.05/5.72元,市净率1.1,息率4.16,流通A股市值544.42亿元,上证指数3369.24,深证成指10301.16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6.72元,资产负债率53.08%,总股本86.78亿股,流通A股70.70亿股,流通B股无,H股15.82亿股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5478|12117|53264|61667|70777| |同比增长率(%)|-3.4|2.9|17.1|15.8|1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520|1410|4849|6300|7841| |同比增长率(%)|0.4|54.0|37.7|29.9|24.5| |每股收益(元/股)|0.41|0.16|0.56|0.73|0.90| |毛利率(%)|28.2|28.7|27.9|27.7|27.7| |ROE(%)|6.2|2.4|8.2|10.2|12.2| |市盈率|19|/|14|11|9| [7] 行业情况 - 国内土方产品率先周期反转,25年1 - 3月挖掘机销售61372台同比增长22.8%,国内销量36562台同比增长38.3%;装载机销售13917台同比增长12.9%,国内销量8168台同比增长23.2%;起重、混凝土机械销量处历史底部,未来1年有望重回增长 [8] - 海外预计2025年工程机械销售额降2%,2026年开始恢复增长 [8] 公司情况 - 一季度国内市场收入55.49亿同比下滑8.59%,降幅大幅收窄;海外收入65.68亿同比增长15.17%,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9.68%,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 [8] - 一季度毛利率28.67%同比提升0.21pct,归母净利率11.64%同比提升3.86pct;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7.40亿同比增长140.96% [8] - 传统产品履带吊、建筑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站、长臂架泵车市占率行业第一,汽车吊、泵车、搅拌车市占率行业第二;新兴业务农业机械加速突破,200马力段中高端产品市占率进入国内行业前三,小麦机行业第二,烘干机保持行业第一,海外出口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农机增速第一 [8] - 产品和服务覆盖海外国家170余个,海外网点超430个,一季度新增超30个;海外员工超7300名,当地籍本地化员工约4600名;服务备件仓库约222个,一季度新增12个;海外本地化制造工厂13个,产能约150亿,一季度新开工匈牙利、德国2个工厂,新增规划产能约45亿;一季度约258款产品通过国际认证、约41款产品于海外上市 [8]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47075|45478|53264|61667|70777| |营业成本|34303|32668|38412|44579|51160| |税金及附加|330|324|379|439|504| |主营业务利润|12442|12486|14473|16649|19113| |销售费用|3364|3721|3728|4193|4671| |管理费用|1904|2242|1758|2035|2194| |研发费用|3441|2769|2716|2775|2831| |财务费用|-260|56|108|99|88| |经营性利润|3993|3698|6163|7547|9329| |信用减值损失|-794|-570|-911|-589|-553| |资产减值损失|-90|-13|0|0|0| |投资收益及其他|847|586|784|884|984| |营业利润|4152|4326|6036|7842|9761| |营业外净收入|75|58|0|0|0| |利润总额|4228|4383|6036|7842|9761| |所得税|457|374|515|669|832| |净利润|3771|4009|5522|7174|8929| |少数股东损益|265|488|673|874|108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06|3520|4849|6300|7841| [10]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北京开源社区上线,机器人运动会拟于8月举行
国元证券· 2025-05-12 13:2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周度上涨2.82%,跑赢沪深300指数0.82pct;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8.21%,跑赢沪深300指数37.53pct [2][11] - 电子皮肤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功能的重要部件,伴随产能提升和造价下降,出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建议关注汉威科技、福莱新材 [5] 周度行情回顾 - 中航成飞周涨幅最大(+35.97%),翔楼新材周跌幅最大(-8.77%) [2][15][16] 周度热点回顾 政策端 - 北京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正式上线,促进全球开发者协作 [3][18] - 佛山市推进《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中科紫东太初计划投资2亿元组建华南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全品类机器人训练场 [3][18] 产品技术迭代 - 四川绵阳部署"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交通劝导员,支持360度全向移动和实时路况监测 [3][19] - 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拟邀请特斯拉等近50家企业参展,首次设置香港展团 [3][19]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17日在北京"双奥场馆"举行 [3][20] - 黄仁勋预测AI驱动的机器人将在五年内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3][20] 投融资 - 工业具身智能企业IndustrialNext完成由Khosla Ventures领投的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3][21] 重点公司公告 - 新时达拟于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4][22] - 中联重科加速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构建第三增长曲线 [4][22] - 远东股份线缆已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上批量应用 [4][23] - 孚能科技正与5-6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目标今年拿到1-2个项目定点 [4][24] - 利元亨已立项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 [4][25] - 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上海智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 [4][25] - 福立旺20亿元高端精密组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为人形机器人等产业提供核心支撑 [4][27]
“钢铁巨无霸”登场!
长沙晚报· 2025-05-12 11:33
核心观点 - 中联重科在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展示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及其他创新产品,彰显公司在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的领先实力 [1][3] - 公司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历届之最,展示面积近9000平方米,涵盖9大类产品和智慧解决方案 [3] - 新能源装备成为展示亮点,包括纯电轮胎起重机、氢能源泵车、混动矿卡等绿色动力设备 [5] - 数字化和智能化成果如无人驾驶机群协同、远程操控系统等"软实力"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6] 产品展示 - 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行业唯一能满足185米高度风机安装,相当于65层楼高度吊装160吨重风机 [1][3] - 多台百吨级行业同级别最大自重和最大斗容矿用挖掘机、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ZRT500V4纯电轮胎起重机、行业首款氢能源泵车、全球首创最大百吨级混动矿卡等新能源设备 [5] - 纯电动高空作业机械、大马力拖拉机、工业车辆等系列新能源装备 [5] 技术创新 - 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创新成果全面展示 [3] - 纯电动无人驾驶机群协同现场演示、塔机远程操控系统、智慧指挥中心等数字化成果 [6] - 智慧矿山、智慧服务等解决方案展示行业发展智慧图景 [6] 参展规模 - 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9大类产品包括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等 [3] - 近百台设备已完成进场组装,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公司历届之最 [3]
沪深300机械制造指数报5990.1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汇川技术等
金融界· 2025-05-12 07:3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沪深300机械制造指数报5990 16点 [1] - 沪深300机械制造指数近一个月上涨4 51% 近三个月上涨2 70% 年至今上涨4 12% [2] 指数编制规则 - 沪深300行业指数按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分类 [2]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3]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汇川技术(18 27%) 三一重工(14 28%) 中国中车(10 71%) 潍柴动力(9 94%) 徐工机械(9 0%) 中国船舶(8 24%) 中国重工(6 03%) 恒立液压(4 98%) 中联重科(4 63%) 宇通客车(4 29%) [2] - 按市场板块划分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4 62%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5 38% [2] 行业分布 - 工程机械占比27 91% 电动机与工控自动化占比18 27% 船舶及其他航运设备占比17 25% 商用车占比15 10% 城轨铁路占比13 81% 气液机械占比4 98% 其他专用机械占比2 68% [3]
中联重科(000157)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新兴业务持续开拓 出口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9 10:38
公司业绩 - 2025Q1单季度营业收入为121.17亿元,同比增长2.92%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为14.10亿元,同比增长53.98% [2] - 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74亿元,同比增长12.40% [2] - 2025Q1销售毛利率为28.67%,同比+0.21pct [2] - 2025Q1销售净利率为12.51%,同比+3.84pct [2] - 2025Q1期间费用率为17.74%,同比下降0.21pct [2] - 20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40亿元,同比增长140.96%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6/2027年EPS为0.60元/0.73元/0.79元 [2] - 给予公司2025年15倍PE,上调目标价至9.00元 [2] 全球化布局 - 2024Q1境外营收65.68亿,同比+15.17%,占比54.20%,同比+5.77pct [3] - 2024Q1境内营收55.49亿,同比-8.59% [3] - 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海外超过170个国家,网点超过430个 [3] - 海外员工超7300名,其中本地化外籍员工约4600个 [3] - 服务备件仓库222个,一季度新增12个 [3] 产业创新与业务结构 - 土方、矿山、农机、高机等第二增长曲线业务营收快速增长 [3] - 履带吊份额行业第一,汽车吊行业第二 [3] - 110吨以上的全地面汽车吊销量第一 [3] - 建筑起重机行业第一,搅拌站市占率第一,泵车行业第二 [3] 长期增长潜力 - 看好公司在外销持续+内销共振+产业梯队拓展框架下的长期增长潜力 [1][2]
中联重科(000157):1季度业绩超预期 公司现金流改善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5-08 00:31
公司业绩 - 1Q25收入121.17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54.0%,超预期主要因资产处置收益5.6亿元(去年同期为-885.5万元)[1] - 毛利率同比提升0.2ppt至28.7%,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5.17%(出口增速约20%)带动结构优化[1] - 费用率改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1.2ppt/-0.4ppt/-1.2ppt,研发费用率同比+0.4ppt至6.0%[1]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7.39亿元,同比多流入4.32亿元,归母净利率提升3.9ppt至11.6%[1] 行业趋势 - 2025年1季度挖机国内销量同比增长38.3%,出口增长5.5%,工程机械国内收入有望首次回正[2] - 挖机销量持续双位数增长,但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销量双位数下滑,平地机/压路机等基建相关品类实现双位数增长[2] - 公司起重机/混凝土产品占比高于同业,国内收入受非挖品类拖累但预计筑底回升[2]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6年EPS预测0.58/0.73元[3] - A股当前2025/2026年P/E为13x/10x,H股为9x/7x[3] - 目标价A股9.36元(对应16x/13x P/E)、H股7.58港元(对应12x/10x P/E),隐含24.14%/32.29%上行空间[3]
清华、星动纪元开源首个AIGC机器人大模型;AMD警告美国芯片出口限制影响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23:30
清华、星动纪元开源AIGC机器人大模型VPP - 清华与星动纪元联合开源首个AIGC机器人大模型VPP(Video Prediction Policy),该模型将视频扩散模型的泛化能力转移到通用机器人操作策略中 [1] - VPP模型解决了扩散推理速度问题,实现机器人实时未来预测和动作执行,显著提升策略泛化性 [1] - 模型已全部开源,标志着AIGC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在实时决策领域取得突破 [1] - 技术有望加速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可能重塑制造业、服务业自动化格局 [1] AMD受美国芯片出口限制影响 - AMD预计美国新一轮芯片出口限制将在本季度造成7亿美元损失,并导致年收入减少15亿美元 [2] - 限制措施主要影响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显现 [2] - 新规要求AMD需获得许可才能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 [2] - 公司CEO表示影响可控,但承认这是不利因素 [2] 中联重科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 中联重科依托中央研究院和中科云谷子公司加速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3] - 公司一季度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样机,目前处于持续验证、优化和升级阶段 [3] - 此举反映传统制造业向AI融合转型的趋势 [3] -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赛道,战略布局可能提振投资者对高端制造升级的信心 [3]
中联重科20250507
2025-05-07 15: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联重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5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41%;收现比同比提升5.11个百分点;海外收入增长16%,国内市场下滑8%,国内市场初步复苏,混凝土工程起重机销售超预期转正[2][3] 2. **海外各区域收入占比及增速**:欧洲和中东地区各占18%-19%,增速50%-60%;东南亚占15%,增速约20%;非洲占15%,增速接近100%;中亚及北亚占13%,下滑约30%;南美占8%,增速超过50%;南亚占5%-6%,下滑;北美占2%-3%;日韩、港澳台及澳新各占1%-2%[2][5] 3. **4月国内外收入及各品类表现**:海外收入增长约15%,国内收入个位数下滑;工程起重机和混凝土设备好转,高空作业机械行业波动大,塔基受房地产影响下滑明显;海外各产品表现良好,混凝土等传统板块增长20%-30%,塔基增长20%-30%,土方设备出口增长超50%[2][8] 4. **智慧产业城项目收益及影响**:总投资250多亿,旧厂房搬迁与土地处置预计带来20亿元非经常性收益,截至2025年一季末已确认16亿元,还剩4亿元待确认;70亿元研发补助持续至2031 - 2032年度,每年平均七八个亿,截至一季末已确认12亿元;110亿用于抵扣新厂房折旧,目前仅抵扣一部分,剩余约100亿未来逐步抵扣[2][9][10] 5. **工程起重机品类情况**:2024年汽车吊占比50 - 60%,履带吊占20%以上;2025年一季度履带吊表现最好,4月国内履带吊增长超200%,汽车吊增长30 - 40%,整体工程起重机4月国内增速超40%,1 - 4月累计增长15%以上[4][12] 6. **公司收入及利润预期**:国内收入预计持平或微增,海外收入预计增长20%左右,整体收入增长10% - 15%;毛利率预计略微提升,毛利额增长15% - 20%;股权激励费用减少5.3亿,预计利润增速超过30%[4][19] 7. **各品类产品增速目标**:农业机械预计增长40%左右;土方板块整体增速约10%,挖掘机增长20%以上;矿山板块预计增长20%左右;混凝土板块约10%;工程起重机可能超预期;塔机总体增速约10%;高空作业机械争取增长,可能下滑10% - 20%[20][21] 8. **海外市场增长预期**:非洲地区预计增长50%以上,南美地区40%以上,中东地区30%以上,东南亚地区20%左右,欧洲地区10%左右,俄罗斯和印度分别下滑二三十个百分点,北美地区不确定性大但影响有限[22] 9. **降本目标及措施**:2025年实现全年5 - 10亿元降本目标,通过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上游供应链价格、提高采购集中度、压缩管理费用等措施实现,不通过大规模裁员或降薪降成本[4][28] 10. **应对行业波动策略**:采取开源策略,推动产品多元化、加快全球化步伐、注重产业创新,保持外销景气,推动内销改善[29] 11. **股权激励费影响**:2025年股权激励费预计减少超5亿元,可带来十几个百分点的利润增长[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印尼、非洲和南美需求情况**:印尼采矿业是基本盘,东南亚城市化和基建需求旺盛;非洲以矿业驱动,中国品牌工程机械企业在中非矿山有份额;南美有矿业且基础设施建设随“一带一路”推进增加[6][7] 2. **挖掘机销售结构及模式**:以60吨为界,60吨以上直销,60吨以下特别是小挖和微挖从2025年开始交由经销商负责,30吨以上产品也纳入代理商体系[15] 3. **经销商策略**:采取多种策略招募经销商,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40家,总人数约七八百人,80%以上有五年以上从业经验,20%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16][17] 4. **挖掘机价格策略**:海外市场随市场波动定价,国内市场保持价格稳定,国外价格比友商高10% - 15%,坚持20%首付比例和严格账期管理[18] 5. **德国二期工厂情况**:规划覆盖混凝土工程起重机和建筑起重机等大品类,投资额约四五亿元,总产能20 - 25亿元,预计两三年内建成投产[23] 6. **欧洲产能布局**:德国一期产能5 - 10亿,德国二期和匈牙利工厂完成后总产能达100亿,意大利工厂有20多亿产能,土耳其和白俄罗斯各有几个亿产能[24] 7. **高空作业平台表现及优势**: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额约8亿元,欧洲占比40%,北美占比20%;“一带一路”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在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尤其是超高米段操作领域有优势,是中国品牌中首个推行电动化和锂电技术的企业[26] 8. **矿山机械订单及规划**:2024年总订单约30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十来亿元,同比增长20%;未来规划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数字化等技术应用,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实现国产替代并向海外扩展[27] 9. **人员结构变化**:过去几年人员总数从25,000人增长到3万多人,主要源于结构优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年轻员工、研发人员比例提升,有利于公司智能化新工厂建设和创新发展[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