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000100)

搜索文档
TCL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获批
快讯· 2025-06-27 10:08
TCL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获批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发行9.86亿股股份购买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相关资产 [1] - 同时获批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3.59亿元 [1] - 公司董事会将根据批复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交易事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李东生的新目标:在海外再造五个“TCL”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2:02
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 - 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围绕全球经济、中国发展、产业变革等五大议题 [1] - TCL创始人李东生担任联席主席,是唯一来自科技制造领域的企业家代表 [1] - 李东生表示当前是企业经营40多年来最不确定、波动最大的时期,企业需坚守发展战略 [1] TCL全球化战略 - 公司自1999年出海,将海外业务划分为北美、拉美、欧洲、亚太、中东非五个区域经营中心 [3] - 目标在海外建立五个TCL,每个经营实体成为当地企业,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和经济贡献 [3] - 目前TCL实业海外营收占比已超过60%,五个海外区域均有可能超过中国市场 [3] - 北美市场已实现本土研发、生产和营销,电视出货量排名第二 [3][4] 中国制造业出海趋势 - 家电及消费电子制造业绿地投资主要流向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市场和中东地区 [4]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超过美国,2022年占全球比重达30.2% [4] - 2018-2022年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2% [5] - 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出海机遇 [5] 全球化发展观点 - 未来全球化应在坚持效率基础上追求公平,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1] - 中国制造优势需通过全球本土化方式实现,将产业链融入当地经济体系 [4] - 未来衡量中国经济竞争力需关注GNP而不仅是GDP [4][5] - 日本企业海外布局经验表明,中国企业需争取在全球获得更大成功 [5]
传品牌对TCL华星OLED显示器面板展开样机测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26 04:47
国内AMOLED产业现状 - 国内AMOLED产业传统上聚焦于智能手机用屏为代表的小尺寸终端产品市场 [1] - 行业在笔记本用屏领域取得突破 [1] - 显示器和电视为代表的大尺寸OLED屏领域仍由三星显示、LG Display两家韩企主导 [1] TCL华星OLED显示器面板进展 - TCL华星首个OLED显示器面板已经开始投产 [1] - 部分显示器品牌开始对基于华星面板的OLED显示器样机进行测试 [1] - 未来有望打破韩企在该领域双头垄断的局面 [1] 当前产品参数与市场反应 - TCL华星首个面板是刷新率144Hz的商用型号 [3] - 大部分品牌认为其参数不适宜现有市场 [3] - 目前仍处于观望阶段,等待后续产品升级更新 [3] - 基于该早期面板实际推出显示器机型的机会不大 [3]
李东生:希望在海外建立五个TCL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8:15
公司全球化战略 - 公司提出在海外建立五个TCL经营实体,实现本土化运营,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并贡献就业和税收 [2] - 海外业务划分为北美、拉美、欧洲、亚太、中东非五大区域经营中心,未来各中心将布局完整产业链并具备产品设计等全链条能力 [3][6] - 公司计划将中国区智能终端业务能力复制到海外,目标使各区域经营中心规模超越中国市场 [3] 全球化经营成果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超60%,2019-2023年海外营收从590亿元增至1253亿元,年均增长17.6%,海外产品营收占总营收近一半 [3] - 过去十年海外业务利润率高于国内,且增速超过国内业务,扭转20年前需国内利润补贴海外的局面 [4] - 业务覆盖全球160+国家地区,通过TCL实业与TCL科技布局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产业 [3] 本土化实践措施 - 在越南、印尼、波兰等国家建设制造基地,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例如越南工厂雇佣7000+本地员工,波兰工厂年提供800-1000个岗位 [8] - 在美国雇佣150+本地员工,在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雇佣超50名本地员工,建立营销、服务及研发中心 [8] - 携手供应商建设海外供应链中心,形成"部品配套+工业制造+仓储物流"全链条能力 [7] 全球化新动向 - 2024年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推动本地化策略以拓展全球化增长空间 [8] - 提出从单纯效率导向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通过本土化产业链构建惠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
TCL李东生:全球深度调整期,全球化亟须效率与公平再平衡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1:05
全球化模式转型 - 当前全球化模式面临效率与公平失衡问题,需推动深刻"再平衡"[2] - WTO主导的自由贸易使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8%,年均贡献全球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2] - 发达国家制造业空心化加剧,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70年24%降至2024年9%[3] 产业链失衡表现 - 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依赖低端制造难以升级[3] - 跨国企业将劳动密集型环节外迁但保留高利润研发设计环节[3]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源于发达国家就业流失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受制[3] 跨国企业新角色 - 需从效率追求者转变为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推动者[4] - 构建本土化全链条能力(部品配套+工业制造+仓储物流)[5] - 输出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以赋能本地产业链升级[5] 企业战略方向 - 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5] - 当前是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期,需以长期主义穿越周期[5] - 企业家应引导全球化走向更公平包容的未来[5]
场景和产品创新不断共同扮靓“清凉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21:17
清凉经济驱动消费创新 - 多地气温突破30摄氏度,清凉商品与避暑体验推陈出新,包括即时零售空调风扇、健康冰饮新品、夜间游乐园等[1] - 专家认为"清凉经济"中商品、服务、场景创新契合提振消费政策导向,预计政策将持续加码培育新场景新业态[1] - 福建晋江风扇服厂商备货十几万件,预计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1] 消暑产品升级与即时零售 - 拼多多618期间美的、小米、海尔等品牌空调销量环比增长2倍以上,沙滩鞋速干衣等产品销量显著增长[1] - 美团闪购为国补商品提供30分钟即时配送服务,联合格力、美的等品牌推出空调半日送装即买即用服务[1] - 盒马推出"羽衣甘蓝西芹榨榨杯"等创新净菜组合,满足自制清凉饮品需求[2] 茶饮品牌与上市公司创新 - 北京西单大悦城引入楼下酸奶北京首店等饮品类首店,喜茶推出"去火纤体瓶",茶百道推出木姜子系列[2] - 上海家化六神品牌推出清爽香氛沐浴露新品,与宝可梦联名花露水礼盒[2] - 新农开发推出新品冰川甘草饮,保留甘草自然风味适合夏季饮用[2] 避暑旅游场景创新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启"20度冰爽观鲸之旅",客流量较平日增长4倍,7月起将连续44天举办夜场烟花盛典[2] - 马蜂窝数据显示"夏日避暑好去处"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33%,北方偏好草原、广东偏好亲水、江浙沪偏好山岳景区[3] - 北京户外组织开发河北张家口夜爬看日出项目,避暑徒步游订单量高[3] 政策支持与夜间经济 - 湖北启动"知音湖北·缤纷夏日"文旅消费季,推出高山避暑徒步等八项清凉体验[3] - 上海夜生活节推出130余个夏夜活动,深圳提出培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夜间延时服务[4] - 专家建议用数字赋能创新夜间经济业态,通过场景营造带动发展[4] 体育+跨界融合模式 - "苏超"对江苏文旅带动作用印证"体育+"模式对暑期消费的积极作用[5] - 专家建议结合自然景观文化特色设计体育旅游产品,如西南地区挖掘马术文化[5] - 分析师预计现制饮品、体育赛事及演出相关服务新消费赛道将保持结构性景气[5]
TCL出海“升维”:创新效率提升超50% 云原生如何再造全球供应链
环球网· 2025-06-24 08:26
公司全球化战略 - 公司全球化战略从"产品输出"升级为"生态共建",与全球一流资源和企业建立深度协同[1] - 公司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年营收超3000亿元[1] - 早期国际化通过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实现产能布局[2] 数字化转型关键举措 - 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实现245个国家和地区数据覆盖,满足GDPR等区域性法规合规要求[4] - 仅用3个月构建海外无服务器IoT平台,降低20%成本并提升19%性能[6] - 新产品接入全球IoT平台周期从30人天压缩到1人天,业务研发费用降低50%[5] 技术创新成果 - 使用Amazon IoT Core实现全品类设备互联互通,推进Matter开放协议实现跨品牌互联[5] - 生成式AI应用使电视人机交互"固定样板"回复率环比下降25.6%[5] - AI绘画大模型可在3秒内根据三个关键词生成画作[7] AI深度应用场景 - 电视语音助手理解复杂指令能力提升,自动识别影视场景优化画质参数[7] - 人力资源工时统计从半天压缩到即时生成,管理层可实时获取全球库存数据[7] - 采用分层架构实现端云协同,通过模型蒸馏技术降低推理成本[7] 未来技术方向 - 探索Agent技术实现自然语言理解直接执行指令[8] - 研发具身智能家庭机器人,攻关长序列动作编排[8] - 生成式AI深度渗透和企业运营全局优化是未来两大合作方向[8] 全球化发展阶段 - 硬件出海1.0阶段通过收购实现[9] - 产能出海2.0阶段建立全球供应链[9] - 生态出海3.0阶段以云计算和AI为基石[9]
MWC 2025 | SGS为TCL华星颁发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认证证书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20 18:12
核心观点 - SGS为TCL华星颁发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EX认证证书 彰显公司在显示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方面的卓越表现 并引领行业向自然光谱级视觉体验发展 [3][6][10] 行业趋势 - 电子产品使用普遍化和低龄化使显示屏使用频率攀升 健康护眼 极致画质和轻薄便携成为消费者重要考量因素 [4] - 显示设备光学性能直接影响用户视觉健康与体验 行业需要建立权威评价体系来优化设备光环境 [5][12] 技术认证标准 - SGS发布《PT-25-000-203860类自然光谱认证评估技术规范》 首次以科学量化指标定义类自然光谱 通过模拟自然光光谱分布特性减少视觉伤害 [5] - 认证测试要求产品通过类自然光指数(QNLI)评估 计算380-780nm可见光波段与正午自然光光谱的吻合度 [6] TCL华星技术突破 - 类自然光谱显示技术QNLI指数达56% 远超EX级标准 在光谱优化和色域方面表现优异 [6] - 技术通过优化BLU和RGB色阻方案实现全光谱成分比例贴近太阳光 有利于生理节律 白天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预防近视 夜晚减少对睡眠影响 [7] - 在实现类自然光谱显示同时做到高亮度和高色域覆盖率 为屏幕提供画质保障 [10] - 公司积累圆偏光技术 环境光与色温自适应调节 低蓝光与抗眩光技术等技术专利和第三方机构认可 [10]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SGS与TCL华星合作体现对终端消费者健康护眼的高度重视 展现类自然光谱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10] - SGS推出全显示品类产品认证服务 覆盖电视 手机 电脑 平板 投影仪等多类设备 以科学严谨测试标准助力行业树立光学品质新标杆 [12][13]
11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外资外贸国际合作交流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20 16:03
招商大会概况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聚焦政策环境、枢纽经济、贸易物流等领域的发展优势和投资机遇 [1] - 吸引60余家外资外贸企业参与,包括DHL敦豪全球货运、法兰克福欧亿通科技、TCL光电科技等知名企业 [1] - 外资外贸领域11个重点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1] 签约项目详情 - 青白江区与丝路易飞科技、香港昕豪塑胶电子签约 [3] - 成都东部新区与香港嘉合置业集团、波力环球企业签约 [3] - 成都高新区与成都安诺维鲸科技签约 [3] - 双流区与四川飞机维修工程、山东港中建材集团签约 [3] - 成都国际贸易集团与北京多弗海龙能源科技、聚新云贸与新加坡世豪同聚贸易、四川丝路易购科技与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雄鹰汽车贸易、成都市融禾投资发展与中铁物总供应链科技集团分别签约外贸合作项目 [3] 企业投资案例 - TCL光电科技在成都持续扩大投资,2004年建设首个TV生产基地,2021年建设机芯生产基地,2022年落地西部智能制造基地和欧亚供应链中心,青白江工厂年增速超30% [5] - TCL光电科技2025年新增3条大板生产线,预计6月底投产 [5] - 成都育迪科技(VIPKID)业务遍及全球,在北京、新加坡、旧金山等地设有团队,成为从成都走向世界的典型案例 [5] 成都外贸发展 - 成都发布支持"蓉品出海"的政策措施和重点企业、优质产品清单,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5] - 2024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390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11家 [5] - 成都已聚集世界500强企业315家,外国获批领事机构23家,均居中西部第一 [5] 物流枢纽优势 - 成都国际铁路枢纽能级领先,自2013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3.3万列,联接境外122个城市 [6] - 成都已建立西至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 [6]
TCL光伏科技:发电站优先对接高消纳地区和企业|对话能源大咖
华夏时报· 2025-06-20 14:23
行业变化与挑战 - 光伏产业链和新能源电力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下游企业需打破传统模式,注重消纳能力[2] - 中上游价格下滑导致下游竞争加剧,分布式光伏运营商需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智能化解决方案[2] 公司业务布局调整 - 针对高消纳地区和企业优先对接,优化渠道策略[3] - 推出"特能"系列工商业新品,金融解决方案为核心,如"特能盈"延长服务周期至5年半或8年半,并增加储能赠送[3] - 未来将更关注业主消纳能力,加强生态体系建设,联合经销商和生态伙伴[3] 海外市场拓展 - 通过TCL SunPower Global业务进军高端国际化市场,覆盖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4] - 欧洲市场主打SUNPOWR品牌,注重美观度和智能化 东南亚市场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功能[4] 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 - 推出户用新产品"零碳美墅",针对别墅及城乡自建房业主,配套金融和场景方案[5] - 海外尝试"光伏+储能+充电桩+热泵"一体化系统,国内落地"光储泵充"版本[6] 战略应对与优势 - 坚持高质量发展,在行业确定性(碳中和目标、光伏需求)中应对短期波动[7] - 通过人才储备、AI技术、降本增效和管理强化抵御市场波动[7] - 上游价格下降利好下游但加剧竞争,公司凭借品牌实力和运营效率(如结算速度)保持优势[8] AI技术应用 - AI嵌入资料审核等流程,节省人力[9] - 主攻AI设计方向,利用航拍图等数据快速生成方案 储备电力交易大模型技术应对市场不可预测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