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生物(000078)

搜索文档
海王生物易主计划终止 高负债与业绩亏损困局待破
国际金融报· 2025-06-10 10:58
公司控制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与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的控制权变更及定增事项,历时三年的"卖身"计划流产 [1] - 原方案为海王集团向丝纺集团转让12%股份并放弃剩余表决权,同时通过定增引入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交易价从最初的8.61亿元下调至7亿元左右 [3] - 终止原因可能涉及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连续三年亏损超38亿元)、行业环境变化及深圳证监局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责令整改 [4]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38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11.93亿元主要因大额商誉减值(2022-2024年计提18.78亿元)和应收账款减值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3.76亿元(同比降8.81%),净利润0.24亿元(同比降44.38%),资产负债率高达89.76% [6] - 激进并购导致商誉一度达39亿元,短期借款2018年达87.49亿元,2021年资产负债率超80% [7] 行业竞争与经营压力 - 医药流通行业受集采政策冲击,利润空间收窄,行业呈"3+1+N"格局(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公司市场份额较小 [1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90.53天,显著高于同行(上海医药99.17天、国药股份53.5天),涉及109起诉讼金额超5亿元 [8] - 核心优势包括9家毒麻药品经营资质子公司、全国第三方物流网络及增长较快的器械业务(占比33%)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表示将继续与国资主体洽谈合作,探索资源整合,但需优先解决高负债和持续亏损问题 [10] - 可能转型现代医药物流或聚焦器械业务,但行业整合难度加大背景下短期需依靠自身能力 [10]
放量突破“箱体顶部” 市场资金看中了海王生物哪些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09 12:20
股价表现 - 海王生物股价突破半年箱体顶部 9个交易日累计涨幅8 97% 远高于行业的3 36% [1] - 期间参与资金达17 1亿元 交易量664 55万手 呈现明显放量态势 [1] - 区间换手率25 31% 日均换手2 81% 最高单日成交量136 25万手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维持在303 17亿元 虽受集采政策影响但主动优化低效业务 [4] - 计提商誉减值5 19亿元和信用减值2 93亿元 导致归母净亏损11 93亿元 但较去年同期16 9亿元亏损大幅缩减 [4] - 扣非归母净亏损12 38亿元 同比去年17 4亿元明显改善 [4] 行业机遇 - 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 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政策加速中小流通商出清 [6] - 公司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和客户黏性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 [6] - 中国小分子抗肿瘤药市场2030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 [6] 业务转型 - 通过SPD解决方案实现从产品供应向服务解决方案转型 [6] - 开展医疗延伸服务如供应链融资 SPD服务 静配中心等提升业务附加值 [6] - 自主研发的NEP018片获临床试验批准 填补国内胃肠道肿瘤靶向治疗空白 [6]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发展 研发成果转化有望提速 [6]
连亏股海王生物终止控制权变更 原拟易主广东国资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04:08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公司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签署《合作协议书解除协议》和《股份转让协议解除协议》[1] - 终止原因系控制权变更事项终止 导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同步终止[1] - 原计划发行对象为丝纺集团及其控股股东广新集团 拟现金认购全部股票[1] 原股权交易方案 - 海王集团拟转让315,734,800股(占总股本11.48%)给丝纺集团 转让价2.43元/股 总价7.67亿元[2][5] - 海王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放弃32.91%表决权 包括海王集团32.74%、张思民0.12%、张锋0.05%、王菲0.0012%[2] - 交易完成后丝纺集团持股12%并取得控制权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东省人民政府[3][4] 定向增发计划 - 拟发行6.2亿股(不超过总股本30%) 发行价2.4元/股 募资总额不超过14.88亿元[3] - 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3] - 发行完成后丝纺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增至28.78%[4] 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亿元、-16.90亿元、-11.93亿元[5] - 2024年营业收入303.17亿元 同比下降16.75%[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954万元 同比改善109.64%[6] - 2024年末总资产287.98亿元 同比下降10.85% 净资产17.95亿元 同比下降40.22%[6] 交易相关方 - 兴业证券担任财务顾问 君合律所担任法律顾问 中职信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财务尽调[5] - 交易需通过广东省国资委批复、反垄断审查及深交所合规确认[4]
绿谷医药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停产;全球首个PROTAC药物申报上市 | 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8 23:59
辉瑞/Arvinas PROTAC药物申报上市 - 辉瑞与Arvinas向FDA递交Vepdegestrant的上市申请 用于治疗ESR1突变的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1] - Vepdegestrant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PROTAC药物 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1] - 若获批有望填补特定患者群体治疗空白 吸引大量投资涌入PROTAC技术赛道 推动行业整体估值提升 [1] 中国生物制药ROCK2抑制剂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北京泰德制药的TDI01混悬液拟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用于中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 - TDI01是全新靶点ROCK2抑制剂 此前已获批开展特发性肺纤维化和尘肺病临床试验 [2] - 该药物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提升公司估值 增强中国创新药产业全球竞争力 [2] 安科生物曲妥珠单抗销售表现 - 安科生物曲妥珠单抗(安赛汀)2024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 2025年1-5月发货量同比持续增长 [3] - 公司预计2025年安赛汀销量将大幅增长 该产品是公司在抗肿瘤靶向药物领域的首款产品 [3] - 产品成功为公司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提升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3] 海王生物控制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与广新集团及丝纺集团的控股权变更及定增事项 [4] - 公司表示将继续与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寻求优势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4] - 终止带来短期不确定性 但长期发展规划清晰 后续合作进展将影响公司估值 [4] 绿谷医药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停产 - 绿谷医药停产甘露特钠胶囊并关闭相关生产区 该药物曾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并纳入医保 [5][6] - 2024年共销售213万盒 售价296元/盒 但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曾受质疑 [6] - 停产反映公司重大经营调整 可能引发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担忧 [6]
海王生物易主广东国资宣告终止 三年商誉减值损失18亿累亏39亿
长江商报· 2025-06-08 23:17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公司终止向广东丝纺集团转让控制权及14.88亿定增计划 原交易成本合计22.55亿元 涉及股份转让价格从3.13元/股降至2.43元/股 [1][3][4] - 控股股东海王集团持股46.23% 质押率高达99.83% 未解释终止原因但表示将继续寻求国资合作 [2][4] 财务困境分析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净利润累计-39.1亿元 扣非净利润累计-40.77亿元 营业收入从378.35亿元降至303.17亿元 [6][7] - 商誉减值损失三年合计18.78亿元 截至2024年3月末商誉账面价值仍存3.79亿元减值风险 [7] - 2019年起连续六年未分红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再现亏损-7474.36万元 [5][8] 历史扩张与业绩承诺 - 2015年起通过并购扩张 2017年商誉规模达35.49亿元 2018年增至39.18亿元 但2018年后业绩急转直下 [6] - 原控制权转让协议中包含业绩对赌条款 要求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7.5亿元 但2025年Q1净利润同比下滑44.38% [8] 行业背景影响 - 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政策压缩利润空间 叠加并购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形成双重压力 [7]
又一上市公司“卖壳”终止!海王生物2024年巨亏11亿,把交易压垮了?
梧桐树下V· 2025-06-08 12:39
控制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控股权"卖壳"终止,公司与海王集团、丝纺集团签署解除协议,终止控制权变更事项 [1] - 原计划通过协议转让12%股份给丝纺集团,转让价格2.43元/股,总金额7.67亿元 [2] - 海王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表决权,转让完成后丝纺集团将持有12%股份及表决权 [3] 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公司计划向广新集团及丝纺集团定向发行不超过6.2亿股,拟募资不超过14.88亿元 [3] - 权益变动后,丝纺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达27.76%,表决权比例相同 [4] - 广新集团在定向发行完成后持股比例为12.36% [4] 业绩表现与对赌协议 - 公司2024年亏损11亿元,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9.9亿、2023年亏17.1亿)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7400万元,同比大幅下滑 [5] - 原对赌协议要求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其中2025年承诺净利润3亿元 [4] 信息披露与财务问题 - 公司存在对外担保未履行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的问题,涉及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期间 [7] - 2022-2023年受限货币资金披露不完整,未在定期报告中体现 [8] - 2022年年报中对外担保发生额披露不完整 [9] 财务会计核算问题 - 商誉减值测试中个别子公司收入增长率预测依据不充分 [10] -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时盈利预测不审慎 [11] - 部分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充分,未考虑抵押物执行情况 [12] - 供应商返利计提依据不充分,部分核算不规范 [13] - 销售费用列报不准确,存在跨期确认现象 [14]
逾三年易主“长跑”宣告终止,海王生物业绩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6-08 11:36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公司决定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原计划通过股权转让、放弃表决权、定向发行股票实现控股股东变更 [1] - 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原拟将持有的3.16亿股(占总股本12%)协议转让给丝纺集团,同时相关方放弃剩余股份表决权 [1] - 丝纺集团及其控股股东广新控股原计划全额认购不超过6.2亿股定向发行新股以巩固控制权 [3] - 该事项筹划始于2022年3月,因进展缓慢曾被深交所问询,最终各方签署《解除协议》终止交易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3][4] 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27亿元、-16.9亿元、-11.93亿元,营业收入从378.3亿元降至303.2亿元 [4] - 2024年营收下降主要因医药流通板块受集采政策调整、医疗机构采购额减少及公司主动放弃低效业务影响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3.76亿元(同比降8.81%),归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降44.38%),资产负债率达89.76% [5] 后续计划与影响 - 公司表示业务正常开展,控制权变更终止不影响经营稳定,将继续与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及资源整合 [4] - 独立董事及董事会已审议通过终止定向发行A股事项并签署相关解除协议 [3]
海王生物终止控股权变更,广东国资“接盘”未果
格隆汇· 2025-06-07 04:59
控股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筹划近三年的控股权变更计划 引入广东省属国有资本的重组努力暂时告一段落 [1] - 公司与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及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无条件解除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 同时终止定向增发计划 [4] - 海王集团将无息退还丝纺集团此前支付的1000万元意向金 [4] - 原计划通过分步操作实现国资入主 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4] - 终止原因未披露具体细节 公告强调系各方友好协商决定且互不追责 [4] 财务表现 - 海王生物已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额超过37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38%至2372万元 扣非后实际亏损7474万元 [4]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9.76% 显著高于医药流通行业平均水平 [6] - 短期债务规模达130.43亿元 账面广义货币资金仅45.65亿元 [6] - 应收账款规模达153.67亿元 相当于当期营业收入的200%以上 [6] 经营挑战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涉及109起应收账款相关诉讼 涉案金额超过5.35亿元 [7] - 历史并购形成的商誉仍存减值压力 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超过8亿元 2024年预计继续计提4亿至5.7亿元 [7] - 医药商业流通板块占收入六成以上 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政策深化背景下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7] - 医疗机构资金压力传导至供应链 导致应收账款周转效率降低 [7] 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寻求战略合作机会 与有意向的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8] - 计划聚焦医疗器械板块的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 优化产业布局和深化战略合作 [8] - 海王集团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终止事项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8]
业绩还未摆困的海王生物,卖身广东国资失败
第一财经· 2025-06-06 12:34
控制权转让终止 - 公司控股股东海王集团与丝纺集团协议转让股份及表决权放弃协议已解除 广新集团及丝纺集团终止认购定向增发股份 [1] - 原计划通过股权转让 表决权放弃和定向增发三步实现控制权变更 交易完成后实控人将变更为广东省人民政府 [1] - 终止原因未在公告中披露 公司将继续寻找新的合作对象 [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与有意向的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探索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机会 [2] - 聚焦医疗器械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 优化产业布局并深化战略合作 [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6 9亿元和11 93亿元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 25亿元(同比下降44 38%) 扣非净利润亏损7474 36万元 [3] - 医药商业流通业务收入占比超60% 但受带量采购和医保降价政策影响利润空间收窄 [3] - 主要医院客户资金紧张导致应收账款达153 67亿元(为营收两倍多) 回款周期拉长影响营运效率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89 76% 居A股医药流通板块首位 [3]
海王生物终止2024年度定增计划 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全景网· 2025-06-06 12:03
公司动态 - 海王生物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 经与战略投资者深圳海王集团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友好协商后决定 同时解除与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及丝纺集团的股份认购协议 [1] - 终止定增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也不会损害股东利益 公司将继续深耕医药商业流通和医疗器械等核心业务 [1] - 此次终止定增是公司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 未来将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等高毛利业务板块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 重点布局医疗器械板块 有序剥离非核心资产和不良资产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1] - 医疗器械业务已建立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的供应链网络 与西门子 迈瑞医疗等国际品牌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2] - 计划进一步扩大器械代理业务规模 深化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 提升市场竞争力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3 17亿元 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健发展 [1] - 截至2024年底商誉账面价值约3 79亿元 已完成商誉减值计提工作 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2] - 年内成功完成多家子公司股权转让 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优化资产结构 [2] 战略规划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 - 借助政策红利改善应收账款管理 [2] - 随着商誉风险释放和核心业务强化 经营状况有望稳步改善 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价值回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