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建银国际:将平安银行评级下调至中性。
新浪财经· 2025-08-07 09:47
评级调整 - 建银国际将平安银行评级下调至中性 [1]
“挂羊头卖狗肉”乐在其中!金信基金多年视契约如儿戏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55
基金投资策略偏离 - 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基金名义聚焦智能产业但实际重仓银行股 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银行股且持仓占比达46.73% [2][4] - 该基金投资目标宣称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 但实际操作中以银行股为核心配置 连续多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银行股占比超70% [3][4] - 基金经理在投资策略中强调估值与分红因素 将低估值银行股作为组合重点 偏离主题基金投资方向 [3][5] 行业监管与合规问题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强化主题基金投资风格监管 并加强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6] - 该基金自2017年起持续偏好银行股 存在长期风格漂移问题 违反主题基金投资定位要求 [6] - 监管规则要求基金公司严格遵循产品定位与投资策略 但该基金未按要求调整持仓结构 [6] 基金业绩表现 - 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基金近1月回报率仅1.65% 大幅低于同类基金6.11%的平均回报率 [7] - 同期该基金业绩跑输沪深300指数3.30%的涨幅 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后25% [7] - 投资策略偏离导致业绩显著落后 反映风格漂移对投资回报的负面影响 [7]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7日涨0.3%,浦发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157.1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7 08:27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领涨个股为浦发银行(涨幅1.02%)[1] - 上证指数报收3639.67点(上涨0.16%),深证成指报收11157.94点(下跌0.18%)[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157.1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2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61亿元[1] 个股价格及成交表现 - 浦发银行收盘价13.93元,成交量96.56万手,成交额13.38亿元[1] - 兴业银行收盘价23.07元,成交量156.76万手,成交额13.11亿元[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5.15元,成交量44.06万手,成交额19.95亿元[1] - 民生银行收盘价4.97元(下跌0.20%),成交量155.08万手,成交额7.70亿元[1] - 浙商银行收盘价3.42元(下跌0.58%),成交量188.86万手,成交额6.46亿元[1] 资金流向分布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入1.54亿元(净占比7.72%),游资净流出2.21亿元(净占比-11.06%)[2]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入2448.81万元(净占比8.83%),游资净流出2300.90万元(净占比-8.29%)[2]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3906.10万元(净占比-5.07%),游资净流入2401.66万元(净占比3.12%)[2] - 中信银行主力净流出2230.42万元(净占比-7.24%),散户净流入1958.07万元(净占比6.36%)[2]
10.67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银行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9:4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6日上涨0.45% [1] - 申万行业中有24个行业上涨 国防军工和机械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为3.07%和1.98% [1] - 医药生物和建筑材料跌幅居前分别为0.65%和0.23% [1]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96.52亿元 [1]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机械设备净流入43.67亿元 国防军工净流入42.83亿元 [1]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医药生物净流出90.49亿元 通信净流出29.49亿元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下跌0.14% [1][2]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0.67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11只上涨 26只下跌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13只银行股资金净流入 8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2] - 常熟银行净流入4112.47万元 杭州银行净流入3214.42万元 渝农商行净流入2264.42万元 [2][3] - 6只银行股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民生银行净流出2.63亿元 建设银行净流出2.13亿元 工商银行净流出1.74亿元 [2] 银行个股涨跌及换手 - 民生银行下跌1.39% 换手率0.74% [2] - 建设银行下跌0.62% 换手率1.28% [2] - 工商银行平盘 换手率0.11% [2] - 宁波银行上涨1.51% 换手率0.45% [2] - 农业银行上涨1.22% 换手率0.14% [3] - 邮储银行上涨0.85% 换手率0.24% [3]
平安银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写好惠民利民答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06:43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系统性思维和创新举措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 聚焦民生关切 企业纾困 消保防线和外籍人士金融服务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1] 适老化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覆盖账户服务 便利设施和客群经营的全方位适老化服务体系 支持多证件便捷开立养老金账户 累计开户118.9万户 缴存金额达10.6亿元 [2] - 网点进行适老化和无障碍化改造 设立绿色通道和爱心服务窗口 升级ATM提供大字版界面 配置爱心座椅和老花镜等设施 提供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服务 [2] - 升级"平安颐年会"服务体系 线上APP专区累计服务32万余名会员 运营近千个专属微信群覆盖约2万名长者 线下举办超3000场主题沙龙活动 [3] 外籍人士金融服务优化 - 打造123家境外人士重点服务网点 配备双语标识和多语种服务 提供全流程双语开户 优化空中柜台提供多种线上业务办理模式 [4] - 上线非居民网银英文版全球服务系统 完成400多个功能菜单开发 700多个业务页面设计和300多个核心模块优化 适配30,000多个专业词条 [4]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推出"场景贷"普惠金融产品 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 覆盖农业种植 汽车 基建等多个行业 [6] - 海口分行特批3亿元额度为东星斑养殖户提供个性化融资 乌鲁木齐分行为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棉农提供1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 [6] 企业减费让利措施 - 推出全方位减费让利政策 在银行函证 结算账户和转账汇款等环节免收或降低收费标准 全面推行简易开户服务 [7] - 与银联合作推出"移企付"产品 解决企业支付流程繁琐等问题 上线后交易量超60亿元 交易笔数超2000万笔 [7]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 落实监管新规强化适当性管理 杜绝虚假宣传和误导性销售 助力消费者认知投资风险 [8] - 推动打黑专项工作 联动公安司法机关打击违规黑产 年内获得报案回执12起 刑事立案2起 行政处罚1起 训诫75例 [8]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 协办第四届全国老年人反诈防诈知识大赛 开展一万余场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联合发布系列风险提示 打造金融消保漫画 [9] - 构建调解优先的纠纷处理格局 合作设立调解服务站 领导干部参与处理上千件客户投诉 网点设立配备录音录像设备的投诉接待室 [9] 特色便民服务 - 创新推出"公民身后一件事"服务 将继承人查询已故存款人资产信息时效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 [3] - 通过"宅抵贷"实现二手房"带押过户" 解决卖方免结清和买卖同步办手续问题 [3]
陕西金融监管局核准徐自华平安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助理任职资格
金投网· 2025-08-06 03:11
人事任命核准 - 陕西金融监管局核准徐自华担任平安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助理任职资格 [1] - 核准人员需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报告到任情况 [1] - 未在规定期限内到任将导致批复失效并由决定机关办理行政许可注销手续 [1] 合规履职要求 - 平安银行需督促核准任职资格人员持续学习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并树立风险合规意识 [1] - 核准人员需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并忠实勤勉履职 [1] - 平安银行应要求核准人员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监管规定 [1]
银行积极响应贷款贴息政策
经济网· 2025-08-06 02:39
政策响应与银行行动 - 多家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积极响应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部署政策落地准备工作 [1] - 工商银行推出"烟火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个体工商户提供近500万元贷款支持 [2] - 交通银行制定《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出"交银惠贷"品牌,加大对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4] - 建设银行将通过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降低融资成本,加强与促消费政策的协同 [4] - 农业银行已制定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商圈、商超、电商等服务业场景实施差异化政策 [5] 普惠金融创新实践 - 工商银行不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加大对服务型经营主体的贷款支持力度 [2] - 工商银行针对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消费者推出系列特色金融产品 [2] - 农业银行丰富金融产品,创新场景布局,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金融需求 [5] - 银行将贴息政策嵌入消费场景,设计相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 [6][7] 政策影响与实施建议 - 贴息政策可降低居民及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消费市场信贷需求回暖 [7] - 政策有助于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开辟增量空间,呵护银行净息差 [7] - 专家建议银行应精准对接需求:针对个人消费端设计贴息产品,明确利率、额度等要素 [7] - 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应主动摸排融资需求,提供定向贷款支持 [7] - 银行需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贷款资金合规使用,配合做好贴息资金核查 [7] 行业协同与市场效应 - 政策通过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提振消费 [4] - 贴息政策有助于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增强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力度 [7] - 政策实施将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激发市场活力 [5][7]
激发消费潜能、市场活力银行积极响应贷款贴息政策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21:07
政策响应与银行行动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积极响应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部署政策落地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1] - 工商银行广安分行为餐饮经营者杨先生发放近500万元"烟火贷",解决其资金周转难题 [1] - 工商银行不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推出针对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消费者的特色金融产品 [2] - 交通银行研究制定《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35项具体措施,推出个人贷款整体品牌"交银惠贷" [2] - 建设银行表示将通过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3] - 农业银行已制定实施专项行动方案,丰富金融产品,创新场景布局,聚焦商圈、商超、电商、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经营场景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工商银行针对个体商户推出"烟火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1][2] - 交通银行加大对以旧换新、汽车、家电家居、文旅健康、餐饮零售等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2] - 农业银行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政策,定制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3] - 银行业可针对个人消费端梳理汽车、家电、文旅等重点消费场景,设计相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 [5] - 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银行业可聚焦餐饮、家政、托育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向贷款支持 [5] 政策影响与市场效应 - 贴息政策将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提振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1][2][3] - 政策有助于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开辟增量空间,促进消费市场信贷需求回暖 [4] - 贴息政策有助于呵护银行净息差,有利于维护信贷市场有序竞争 [4] - 政策落地实施将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有助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增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4][5] - 银行业需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贷款资金合规使用,配合财政、监管部门做好贴息资金核查 [5]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5日涨1.86%,浦发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4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单日上涨1.8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96%)和深证成指(涨0.59%)[1] - 浦发银行以4.72%涨幅领涨板块,浙商银行(涨2.67%)和民生银行(涨2.43%)涨幅居前[1] - 板块成交活跃,民生银行成交量达387.19万手,浙商银行达386.69万手[1] 个股价格表现 - 浦发银行收盘价13.75元,单日成交额18.12亿元,成交量133.65万手[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5.25元为板块最高,涨幅0.78%,成交额25.02亿元[1] - 兴业银行收盘价23.09元,涨幅1.36%,华夏银行收盘价8.08元,涨幅2.02%[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42亿元,游资净流出5.53亿元,散户净流出8914.7万元[1] - 招商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61亿元(净占比14.43%),居板块首位[2] - 浦发银行获主力净流入2.43亿元(净占比13.4%),兴业银行获主力净流入1.35亿元(净占比7.17%)[2] - 民生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5812.69万元(净占比-3.01%),光大银行主力净流出3733.86万元(净占比-4.74%)[2] 资金结构分化 - 平安银行呈现主力净流入1213.18万元但游资净流出8152.53万元的分化格局[2] - 浙商银行游资净流入2797.33万元(净占比2.1%)而主力净流出840.15万元[2] - 中信银行散户资金净流入2849.99万元(净占比4.98%)对冲了主力资金净流出1118.53万元的影响[2]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
经济网· 2025-08-05 05:48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简称"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提振消费、激发市场活力[1] - 政策目标包括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1][4] - 今年以来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从年初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到国常会部署的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体现了宏观政策着力促消费的决心[5] 银行落实措施 - 农业银行简化申请流程,提升办理效率,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直达广大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2] - 工商银行依法依规推进贴息政策组织实施工作,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3] - 中国银行全力抓好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3] - 建设银行切实做好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便捷获得国家政策红利[3] - 交通银行制定《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6大行动、35项具体措施,从供需两端加大对消费的支持[3] - 平安银行针对个人消费者和个体工商户优化贷款产品,优质客户利率可低至3%,小微企业客群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元[4] 政策影响与效果 - 湖南高桥大市场个体商户佘羽获得农业银行200万元经营贷款,解决流动资金缺口问题[2] - 重庆市江北区个体工商户阎华获得平安银行150万元贷款,解决扩大经营计划的资金问题[4] - 贴息政策有利于刺激经济复苏和消费增长,也有利于银行净息差的企稳,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占比较高的银行增益更明显[6] 未来发展方向 - 银行应设计贴息贷款产品,精准对接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扩大政策覆盖面[7] - 针对个人消费端,梳理购车、家电、文旅等重点消费场景,设计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明确贴息后利率、额度、期限等核心要素[7] - 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聚焦餐饮、家政、托育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主动摸排融资需求,提供贷款支持[7] - 加强风险管控,严格审核贷款用途,确保资金真正用于个人消费或服务业经营,保障资金使用透明、高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