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呈和科技(688625)
icon
搜索文档
呈和科技(688625) - 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合并审计报告
2025-04-29 13:47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82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0.31%[5] - 2024年度营业利润为2.92亿元,上期为2.63亿元;净利润为2.50亿元,上期为2.26亿元[24]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85元/股,上期均为1.68元/股[24] 财务状况 - 期末资产总计32.88亿元,上年年末为33.11亿元,下降0.67%[16] - 期末负债合计19.28亿元,上年年末为20.34亿元,下降5.21%[18]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3.61亿元,上年年末为12.77亿元,增长6.50%[18] 现金流量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5亿元,上期为1.59亿元[29] - 本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78万元,上期为 - 4.77亿元[29] - 本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20亿元,上期为6.77亿元[29] 资产项目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252.04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0[14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25亿元,净额2.13亿元,坏账准备1206.51万元[152]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97亿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54亿元[169] 负债项目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3.93亿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5.09亿元[18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910.72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675.50万元[185] - 租赁负债期末余额836.02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6.01万元[192] 其他要点 - 审计将收入确认、货币资金及大额存款作为关键审计事项[5][6]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多项会计准则,未产生重大影响[141] - 科呈新材料新建高分子材料助剂建设项目一期预算41亿元,工程进度100%[173]
呈和科技20250408
2025-04-15 14: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化工行业中的成和剂(高分子材料助剂)细分领域[1] - 公司为成和科技(国内成和剂龙头企业)[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关税政策影响** - 中美关税政策超预期 海外成和剂厂商可能通过涨价30%向下游传导关税[2][3] - 国产成和剂有望跟随涨价 同时国产替代加速 订单增速从20%提升至40%[3][6] - 国产化率有望从30%提升至50%-60%[8] **市场与产品** - 成和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 可改善光学性能(雾度降低60%)、力学性能(弯曲模量提高10-15%)、热性能(热变形温度提高5-10℃)[4] - 中国成和剂需求量预计2025年达14000吨 2016-2021年感性塑料产量CAGR为11.1%[5] - 全球市场格局:前三大厂商(美利肯、爱迪科、巴斯夫)占61%份额 北美占33% 中国+日本占40%[5] **公司产能与业绩** - 当前产能35400吨(成和剂28660吨) 南沙工厂新增产能22000吨(成和剂16900吨) 总产能达57600吨[7] - 南沙工厂2024年底投产 可满足国内约5万吨需求[7] - 2025年业绩预测4.6亿元 目标市值120亿元(25-30倍PE) 较当前有100%涨幅空间[3] 风险提示 - 南沙工厂投产低于预期可能影响产销量[8] 数据引用 - 涨价幅度:30%[3] - 订单增速:20%→40%[3] - 国产化率:30%→50%-60%[8] - 产能数据:28660吨→57600吨[7] - 业绩预测:4.6亿元(2025)[3]
呈和科技收购映日科技切入显示领域 关税反制背景下有望长期受益
新浪证券· 2025-04-11 10:1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9日呈和科技拟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实现控股 双方在客户资源、技术等方面可优势互补 且成核剂国产替代空间大 呈和科技产能充足有望受益 [1][3] 呈和科技收购映日科技情况 - 2025年4月9日呈和科技拟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完成后预计实现控股 [1] - 映日科技曾尝试创业板上市 2022年4月申请获受理 历经两轮问询后撤回 2023年2月终止审核 [2] - 2020 - 2021年映日科技历经三轮增资 估值从4.76亿增至25.77亿 此次并购提示性公告中其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 或出现估值倒挂 [2] - 映日科技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及销售 客户包括京东方等显示面板企业 2019 - 2022年上半年业绩成长性显著 88%营收来自显示领域 [2] - 收购有助于呈和科技快速切入显示行业 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品牌影响力促进 也有助于加快映日科技蒸镀材料新业务进展 实现技术优势互补 [3] - 此次并购拟现金支付 按18亿估值 51%股权至少需9.18亿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呈和科技账上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共5.41亿 资产负债率58.59% [3] 呈和科技业绩与产能情况 - 2024年呈和科技预计营收8.82亿元 同比增长10.31% 归母净利润2.50亿元 同比增长10.64% [1][6] - 2024年公司加深与客户合作提升市场份额 推进降本增效策略 实现营收和盈利稳健增长 [6] - 公司IPO项目建设完成 14400吨/年综合产能2024年1月投产 14500吨/年综合产能2024年11月开始调试 成核剂产能翻倍 [6] - 2024年11月公司调整募投项目部分产品产能 提升高附加值透明成核剂生产效率 [7] 成核剂行业情况 - 成核剂用于聚烯烃性能改善 可应用于多个领域 全球对成核剂需求逐年提升 2027年市场销售规模预计达11.12亿美元 [5] - 目前成核剂市场主要被美国美利肯和日本艾迪科等外企占据 2023年我国成核剂国产化率仅30% 预计2025年提升至34% [5] - 随着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 美利肯产品有望提价 国内企业将加速寻求国产供应商 成核剂国产替代率有望加速提高 [7]
欲控股一家IPO失败企业,呈和科技还须解决这个问题……
IPO日报· 2025-04-11 08:25
并购重组概况 - 呈和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控股并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2] - 映日科技整体估值18亿元 收购现金至少需9.18亿元 呈和科技2024年三季度现金储备仅5.4亿元 需通过并购贷款或关联方解决资金缺口 [8][9] 业务协同性分析 - 双方在化学合成工艺领域高度协同 呈和科技成核剂产品可提升显示面板性能 合作有助于快速切入显示行业 [3][6] - 标的公司蒸镀材料业务与呈和科技主营产品同属高分子有机材料 技术互补可攻克显示领域材料制备难题 [6] - 收购后将实现供应链协同、成本控制及人才资源共享 提升核心竞争力 [7]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 - 映日科技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113%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15% 毛利率从27.45%提升至38.25% [14] - 2022年IPO时计划募资5.05亿元对应估值21亿元 此次交易估值18亿元 较IPO估值折价10% [15][16] - 撤回IPO后股权结构变动 当前前四大股东合计持股53.04% [16][17] 标的公司业务背景 - 主营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2021年营收3.15亿元 受益于靶材国产化进程及面板厂商批量供货 [13][14]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3年撤回 招股书披露其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领域 [12][13]
呈和科技欲控股映日科技,资金够吗?标的公司正冲刺新三板挂牌,成色几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0 15:12
文章核心观点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板块并购重组热潮涌动,呈和科技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但资金实力存疑,映日科技曾冲击创业板上市未果,现申请挂牌新三板,且在挂牌审查中被重点问询客户相关问题 [1][3] 呈和科技并购计划 - 4月9日呈和科技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提示性公告,拟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交易完成后预计控股映日科技 [1] - 4月7日公司与映日科技股东签署《收购意向协议》,标的公司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最终交易价格以正式收购协议为准 [1] - 公司预计6个月内披露本次交易相关预案或正式方案,称控股映日科技可发挥协同效应,助其切入显示行业拓展业务 [3] 呈和科技资金实力 - 若以18亿元估值计,收购映日科技51%以上股权或需支付9.18亿元对价,而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约4.71亿元 [1][4] - 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短期借款12.65亿元,应付票据3.52亿元,期末总负债18.38亿元,总资产31.37亿元,资产负债率58.58% [8] - 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债权投资账面金额14.90亿元,截至6月末12亿元受限,三季度末账面金额12.71亿元 [8] - 证券部人士称资金情况及资产负债率问题稍后公布,当下不适合接受采访 [8] 呈和科技业绩情况 - 据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0.64% [9] 映日科技发展历程 - 2022年尝试闯关创业板IPO,2023年2月主动撤回申请,现正申请挂牌新三板 [1][9] 映日科技财务情况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 - 8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34亿元、5.22亿元和4.13亿元,净利润为8449.92万元、10238.55万元及7799.05万元 [9] 映日科技股权问题 - 证券部人士未正面回应映日科技股东转让股权及挂牌计划是否变动问题,称留意公开渠道信息,转让原因稍后在公开资料说明 [11] 映日科技挂牌问询 - 2025年3月7日新三板挂牌审查部下发审核问询函,3月26日映日科技公开回复 [12] - 问询函关注前任实控人罗永春虚开发票案与公司关系、实控人张兵是否真实控制公司等问题 [12] 映日科技客户问题 - 2022 - 2024年1 - 8月,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9.39%、82.38%和84.73%,解释称符合行业特性和产品特点 [12][13] - 前五大客户之一长信科技是公司间接股东,多个其他股东与客户有关联关系,公司称股东入股为看好发展前景及保障供应链安全,业务对任一股东无重大依赖 [15][17] 映日科技外协加工问题 - 报告期内公司气化业务存在汝阳瑞金独家供应情形,向其采购铟化外协加工占总额95%以上,公司称采购具必要性及商业合理性,汝阳瑞金与核心人员无关联关系 [17]
呈和科技(688625):拟收购映日科技,多维度协同互补
东北证券· 2025-04-10 06: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有望与现有业务多维度协同互补,切入显示行业并实现技术优势互补 [1][2] - 国内成核剂主要自美国进口,关税反制或加速国产替代,随着新产能释放和成核剂需求增加,公司有望受益 [3]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0/3.11/3.86亿元,对应PE为26.18X/21.06X/16.95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购事项 - 公司及关联方筹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映日科技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 [1] - 映日科技是高性能溅射靶材企业,产品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 [2] - 收购有助于公司快速切入显示行业,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品牌影响力促进 [2] - 双方在技术上可优势互补,共同攻克显示领域有机材料技术难题 [2] 成核剂市场 - 成核剂是改性塑料关键材料,下游以聚丙烯为主,2024年我国聚丙烯粒料新增产能535万吨/年,2025 - 2027年仍有产能投产 [3] - 我国成核剂国产替代空间大,2023年进口替代率30%,预计2025年达34%,关税反制或加速替代进程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5|800|882|1043|1213| |(+/-)%|20.60%|15.07%|10.31%|18.30%|16.3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95|226|250|311|386| |(+/-)%|24.31%|15.84%|10.54%|24.27%|24.24%| |每股收益(元)|1.46|1.68|1.85|2.30|2.85| |市盈率|33.51|23.35|26.18|21.06|16.95| |市净率|6.17|4.16|4.75|4.01|3.36| |净资产收益率(%)|19.86%|18.86%|18.13%|19.04%|19.83%| |股息收益率(%)|0.00%|2.79%|0.71%|0.88%|1.09%| |总股本 (百万股)|133|135|135|135|135| [4] 股票数据 - 2025年4月9日收盘价48.35元,12个月股价区间29.83 - 48.35元,总市值6543.09百万元,总股本135百万股,日均成交量7百万股 [5]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28%|31%|52%| |相对收益|34%|34%|48%| [8]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2026E营业收入1213百万元,净利润386百万元等 [11]
呈和科技:成核剂国产替代有望提速,公司拟收购映日科技-20250409
国信证券· 2025-04-09 08: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呈和科技是国内成核剂、合成水滑石的龙头企业,所处行业存在广阔进口替代空间,随着在建产能逐步释放,看好公司稳健成长 [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0.64%,通过提升市场份额和降本增效实现营收和业绩稳健增长 [1][8] 产能情况 - IPO募投项目建成投产,成核剂产能翻倍,14400吨/年综合产能于2024年1月完成环评验收并投产,14500吨/年综合产能于2024年11月开始生产调试 [1][10] - 对募投项目部分产品产能调整优化,减少2900吨增刚成核剂和β成核剂、4800吨合成水滑石产能,提升高附加值透明成核剂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10] 国产替代 - 2023年我国成核剂进口替代率约30%,呈和科技占据国产成核剂主要市场份额 [2] - 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美利肯出口中国成核剂产品有望提价,国内企业将加速寻求国产供应商,公司产品性能对标美利肯且售价低、产能充足,有望加速推广成核剂产品 [2][14] 收购计划 - 拟以现金收购芜湖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映日科技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 [2][22] - 映日科技所在显示领域对有机材料需求大,公司成核剂可应用于显示材料,控股后可发挥协同效应,加快切入显示行业和业务拓展 [2][22] - 映日科技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公司主营产品属高分子有机材料,化学合成工艺协同性高,双方合作可优势互补,攻克技术难题,加快业务进展 [2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68/3.26/3.87亿元,摊薄EPS为1.98/2.41/2.8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2/19.1/16.1x [3][26] - 给出2022 - 2026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预测数据 [29]
呈和科技(688625):核剂国产替代有望提速,公司拟收购映日科技
国信证券· 2025-04-09 04: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呈和科技是国内成核剂、合成水滑石的龙头企业,所处行业存在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随着公司在建产能的逐步释放,看好公司稳健成长 [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0.64% [1][8] - 2024 - 2026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68/3.26/3.87亿元,摊薄EPS为1.98/2.41/2.8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2/19.1/16.1x [3][26] 产能情况 - 公司对募投项目的部分产品产能进行调整优化,高附加值的透明成核剂的生产效率将有所提升 [1][10] - 14400吨/年综合产能于2024年1月完成环评验收并顺利投产;14500吨/年综合产能于2024年11月开始进行生产调试,公司成核剂产能实现翻倍 [1][10] 国产替代 - 2023年我国成核剂进口替代率约为30%,呈和科技占据国产成核剂的主要市场份额 [2][14] - 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美利肯出口到中国的成核剂产品有望提价,国内塑料生产企业将加速寻求国产供应商,成核剂国产替代率有望加速提高,公司有望抓住机遇实现成核剂产品的加速推广 [2][14] 收购计划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映日科技100%股份的整体估值预计为18亿元 [2][22] - 映日科技所在的显示领域对有机材料需求广泛,公司成核剂产品可应用于显示相关材料及组件,控股映日科技后可发挥协同效应,加快业务拓展 [2][22] - 映日科技的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呈和科技主营产品同属高分子有机材料,双方合作可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加快映日科技在蒸镀材料端的业务进展 [23]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5|800|979|1152|1334| |(+/-%)|20.6%|15.1%|22.5%|17.6%|15.8%| |净利润(百万元)|195|226|268|326|387| |(+/-%)|24.3%|15.8%|18.7%|21.6%|18.5%| |每股收益(元)|1.46|1.67|1.98|2.41|2.86| |EBIT Margin|27.7%|27.9%|29.6%|30.6%|31.4%| |净资产收益率(ROE)|18.5%|17.7%|18.7%|20.0%|20.7%| |市盈率(PE)|31.4|27.5|23.2|19.1|16.1| |EV/EBITDA|36.9|34.4|26.2|21.3|18.1| |市净率(PB)|5.80|4.87|4.33|3.81|3.34|[4]
科技风向标丨苹果3天从印度抢运5架飞机iPhone回美国;李飞飞研究称中美AI模型性能差距近乎持平;曝阿里前高管已入职英伟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9 02:02
巨头风向标 - 3月27 - 29日苹果从印度抢运5架满载iPhone等产品的货机回美国,是为规避“对等关税”的紧急行动,延迟一天美国仓库损失800万美元,目前美国仓库iPhone库存超150亿美元,是去年四季度美国市场销量3倍 [2] - 英伟达完成对阿里巴巴前技术副总裁贾扬清创企Lepton AI的数亿美元收购,贾扬清及共同创始人白俊杰加入英伟达,Lepton AI围绕英伟达GPU服务器展开服务 [2] - 4月8日李飞飞团队报告指出,2023年部分基准测试里AI系统性能跃升,中美AI模型性能差距从2023年两位数缩小至2024年近乎持平,美国模型数量仍领先 [3] - 4月9日亚马逊旗下Zoox宣布将在美国洛杉矶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其测试车队已在多地运营 [3] - 4月8日阶跃星辰发布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 - R1 - V - Mini,支持图文输入等,已上线网页端并提供API接口,有两大技术亮点 [4] - 4月7日均普智能与上海智元新创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一期生产线占地约2000平方米,预计年产能1000台,双方将开展机器人业务 [4] - 长城汽车与杭州宇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机器人等领域合作,重点发力三大方向,首期围绕“越野车 + 机器狗”探索应用场景 [4] - 零跑汽车与禾赛科技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后续零跑预计采购约20万台禾赛ATX激光雷达,覆盖多款量产车型 [5] - 4月7日网宿科技董事长刘成彦辞职,洪珂当选新任董事长,洪珂在公司任职多年,配偶与公司创始人有关联 [6] - 4月8日合肥三只羊网络“小杨臻选”APP上线,会员费99元,该品牌有抖音粉丝超400万,此前“疯狂小杨哥”停播半年多 [6] 最芯见闻 - 士兰微2024年加快推进SiC芯片技术研发及量产,士兰明镓月产9000片6英寸SiC MOS芯片,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累计出货5万只,完成第Ⅳ代平面栅SiC - MOSFET技术开发,士兰集宏8英寸SiC mini line通线,Ⅱ代SiC芯片试流片成功 [7] - 4月7日中微公司微观加工设备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南昌,其用于氮化镓功率器件生产的MOCVD设备已交付客户验证并获重复订单 [8] - 4月8日瑞芯微回应“三星晶圆厂暂停所有中国业务”为假消息,与三星合作各项工作正常推进 [8] 上市资本流 - 4月7日英飞凌宣布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交易需获监管批准,二者结合可打造全面产品 [8] - 深康佳A控股股东筹划由其他央企集团对公司实施专业化整合,或致控股股东变更,实际控制人不变,事项处于筹划阶段 [9] - 呈和科技拟现金收购芜湖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可切入显示行业 [9]
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拟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将控股标的公司,双方可发挥协同效应,公司预计6个月内披露预案或方案 [4][5][7] 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 - 中信证券原委派张远源和钟秋松为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因钟秋松工作变动,现委派洪树勤接替,持续督导期至2025年12月31日 [1] - 洪树勤现任中信证券高级副总裁,有多个IPO和再融资项目经验,执业记录良好 [2]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概述 - 2025年4月7日公司与映日科技股东签《收购意向协议》,拟现金收购不低于51%股权,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涉及发行股份和控制权变更 [8] 交易对方情况 - 交易对方范围未最终确定,意向协议签署对手方为张兵、美泰真空、罗永春、芜湖映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9] 交易标的情况 - 标的公司是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销售企业,产品用于多个下游领域,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13] 收购意向协议内容 - 交易方案:公司及其关联方拟现金受让不低于51%股份,完成后成控股股东,最终价格经尽职调查等程序后协商确定 [15] - 尽职调查及排他安排:协议生效后公司及中介启动尽职调查等工作,4个月内未经同意对方不得与第三方就类似事项交流等 [16] - 过渡期约定:2024年12月31日至交割日为过渡期,对方不得处分股权等,盈利由交割后股东共享,亏损由出让股份股东承担 [17] - 违约责任:除特定情况外违约方承担法律责任,特定情况不视为违约 [19] - 其他:协议为意向,具体以正式协议为准,公司对尽职调查不满意等有权终止协议 [20][21] 交易对公司影响 - 双方可在客户资源、品牌、技术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 [22] 后续工作安排 - 公司将聘任中介对标的公司尽职调查,履行决策审批和信息披露义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