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源杰科技(688498)
icon
搜索文档
源杰科技: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14 08:06
业绩说明会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4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1] - 说明会时间为2024年5月22日15:00 - 17:00[1] - 说明会活动地址为“全景路演”,网址是http://rs.p5w.net[1] - 投资者问题征集渠道为https://ir.p5w.net/zj[1] 公司联系方式 - 公司联系部门为证券部[2] - 公司联系电话为029 - 38011198[2] - 公司联系邮箱为ir@yj - semitech.com[2]
国产光芯片之光,AI时代有望实现0到1的突破
国盛证券· 2024-05-09 05: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3年业绩出现明显调整,一方面是电信业务受到下游客户库存及终端运营商建设节奏放缓影响,产品竞争加剧毛利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传统云计算投资明显调整,整体需求受到影响 [1] - 随着电信市场下一代产品的放量以及份额提升,以及未来AI相关需求取代传统云计算,公司有望重拾增长 [1] - 随着生成式AI的持续高速发展,通信的重要性在持续提升,光模块厂商在2023年的率先业绩释放,也充分说明了行业趋势 [1] - 进入到2024年,随着800G光模块的持续性放量,以及1.6T光模块的加速落地,对应100G/200G光芯片需求将大幅度释放,而随着AI对于功耗以及传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新型方案材料的落地有望加速,光芯片作为光模块最核心的原材料,在爆发式需求情况下,可能出现紧缺状况,行业格局可能迎来新变化 [1][2] - 公司作为国内独立光芯片领先企业,深耕光芯片数十载,管理团队拥有丰富行业履历及实战背景,公司面向AI及超大型云计算场景的100G eml已经进入客户导入阶段,下一代200G eml研发及产品进度上有望与海外头部公司处在第一梯队,面向硅光的CW光源,客户端进展也比较顺利,今年二季度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出货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会对公司业绩带来实质性成长 [2]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减少49%,归母净利润1948万元,同比减少81% [1]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006万元,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1053万元,环比扭亏为盈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61/2.3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9.9/75.1/51.9倍 [2]
源杰科技: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3年度科创板半导体材料专场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08 08:04
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5月17日15:00 - 17:00线上文字互动召开[2][3][5][6]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5][6] - 投资者可在2024年5月16日16:00前提问题[2][6] 参会人员 - 董事长、总经理ZHANG XINGANG先生等参会[6] 联系信息 - 证券部电话029 - 38011198,邮箱ir@yj - semitech.com[7] 公告时间 - 公告于2024年5月9日发布[8]
2024年一季报点评:一季度业绩回暖,高规格产品加速放量可期
西南证券· 2024-05-08 0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持有"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概况 - 源杰科技成立于2013年,2022年12月于科创板上市,是一家从半导体晶体生长、晶圆工艺、芯片测试与封装全部开发完毕并形成工业化规模生产的高科技企业 [4]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2.5G、10G、25G、50G、100G和更高速率的DFB、EML激光器系列产品和大功率硅光光源产品,以及1550波段车载激光雷达激光器芯片等 [4][5]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纤接入、电信市场、数据中心市场、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等领域 [4][5] 业绩表现 - 2018-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7亿元增至2.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达41% [7]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约49%,主要因为电信市场受到下游客户库存及终端运营商建设节奏放缓的影响,公司电信市场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以及传统云计算领域的需求下滑导致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下滑 [7]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72.3%,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降11.1%,由于光芯片行业较2023年有明显恢复、公司产品线进一步丰富、EML产品进一步放量,公司营业收入进一步回暖 [7][8] 产品发展 - 公司加快产品迭代升级速度,产品应用边界不断拓展,目前已推出2.5G、10G、25G、50G、100G以及更高速率的DFB、EML激光器系列产品和大功率硅光光源产品 [5][6] - 公司100G PAM4 EML、70mW/100mW大功率CW芯片已经完成产品研发与设计定型,并在客户端送样测试,200G PAM4 EML产品已完成性能研发及厂内测试 [5][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有望保持10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3、1.8亿元,EPS分别为0.92、1.52、2.13元,对应当前股价约166、100、72倍PE [13]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持有"评级 [13]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概况 - 源杰科技成立于2013年,2022年12月于科创板上市,是一家从半导体晶体生长、晶圆工艺、芯片测试与封装全部开发完毕并形成工业化规模生产的高科技企业 [4]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2.5G、10G、25G、50G、100G和更高速率的DFB、EML激光器系列产品和大功率硅光光源产品,以及1550波段车载激光雷达激光器芯片等 [4][5]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纤接入、电信市场、数据中心市场、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等领域 [4][5] 业绩表现 - 2018-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7亿元增至2.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达41% [7]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约49%,主要因为电信市场受到下游客户库存及终端运营商建设节奏放缓的影响,公司电信市场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以及传统云计算领域的需求下滑导致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下滑 [7]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72.3%,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降11.1%,由于光芯片行业较2023年有明显恢复、公司产品线进一步丰富、EML产品进一步放量,公司营业收入进一步回暖 [7][8] 产品发展 - 公司加快产品迭代升级速度,产品应用边界不断拓展,目前已推出2.5G、10G、25G、50G、100G以及更高速率的DFB、EML激光器系列产品和大功率硅光光源产品 [5][6] - 公司100G PAM4 EML、70mW/100mW大功率CW芯片已经完成产品研发与设计定型,并在客户端送样测试,200G PAM4 EML产品已完成性能研发及厂内测试 [5][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有望保持10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3、1.8亿元,EPS分别为0.92、1.52、2.13元,对应当前股价约166、100、72倍PE [13]
调整光芯片产品结构,抓住AI板块增长机遇,助力未来业绩改善
长城证券· 2024-05-06 12: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直面市场压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拓展10G EML等重点产品 [1] - 受数据中心市场分化影响,公司面临着新旧业务的调整过渡,传统云计算需求因宏观和技术因素下滑,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大减;而AI板块需求上扬,推动高速光模块需求猛增 [1] - 公司迅速把握机遇,向国内外客户送测100G PAM4EML、CW光源等新产品,测试进展顺利 [1] - 随着数据中心下游回暖,公司逐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助力拓展客户矩阵 [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实现公司产品线差异化解决方案,在无线产品线领域、激光器芯片领域、CW光源产品领域等取得技术突破 [1][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48.96%;实现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80.58% [1]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60亿元,同比增长72.33%;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11.06%,环比增长1250.3万元 [1]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78/1.35/1.72亿元,EPS分别为0.91/1.58/2.01元 [3]
源杰科技: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至5%以下后主动减持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
2024-05-05 07:38
股权信息 - 宁波创泽云注册资本16382.40万元[3] - 公司上市时宁波创泽云持股3018555股,占比5.0309%[6] - 2024年4月30日减持后持股4021081股,占比4.7051%[4][7] 权益变动 - 多次因总股本变化被动稀释持股比例[6] - 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实控人不变[4] - 需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详见上交所网站[10]
源杰科技: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4-05-05 07:38
权益变动 - 信息披露义务人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04,896股,占总股本0.2398%[9] - 本次权益变动前持股3,018,555股,占比5.0309%[17] - 变动后持股4,021,081股,占比4.7051%[17] - 变动数量1,002,526股,变动比例 -0.3258%[33] 时间节点 - 2023年3月10日,第一个行权期行权致持股比例下降[18] - 2023年6月8日,权益分派转增股本,持股比例不变[18] - 2024年3月14日,第二个行权期行权致持股比例下降[19] - 2024年4月30日,大宗交易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4.7051%[19] 其他信息 - 信息披露义务人注册资本16,382.4万元[11] - 截止报告签署日无未来12个月增减持计划[15] - 信息披露义务人是宁波创泽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
源杰科技: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5-05 07:36
回购方案 - 2024年2月8日首次披露,由实际控制人等提议[1] -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1] - 预计回购金额5000万元 - 10000万元[1]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1] 回购进展 - 截至2024年4月30日,累计回购股数40.2149万股,占比0.47%[1] - 截至2024年4月30日,累计回购金额4997.50万元[1]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21.14元/股 - 125.00元/股[1] 4月回购情况 - 2024年4月回购股份102149股,占比0.12%[4] - 2024年4月回购最高价125.00元/股,最低价124.25元/股[4] - 2024年4月支付资金1274.03163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4]
营收逐季向上,数通光芯片品类不断丰富、静待突破
天风证券· 2024-05-03 03:30
业绩总结 - 公司发布的23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1.44亿元,同比减少49%[1] - 24年一季度收入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1Q24收入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17%[1]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679.02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39.7%[2]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287.11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85.8%[2]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3.36元,较2022年增长187.2%[2]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支出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3095万元,同比增长14%[1] - 研发人员数量从77人增加到100人,同比增长30%[1] 投资评级 - 天风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8] - 天风证券的股票投资评级包括买入、增持、持有和卖出四个等级[9] - 天风证券的行业投资评级包括强于大市、中性和弱于大市三个等级[9]
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Q1业绩点评:24Q1业绩表现亮眼,新品送测有望带来新增量
德邦证券· 2024-04-29 14: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Q1实现营收6006.32万元,同比增长72.33%,环比增长17.28%[1] - 公司2024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1053.50万元,同比下降11.06%,环比增长635.29%[2] - 公司2024年Q1扣非净利润为957.01万元,同比增长109.72%,环比增长346.47%[2]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承压,实现营收14440.36万元,同比下降48.96%[2] - 公司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1947.98万元,同比下降80.58%[2] - 公司2023年全年扣非净利润为-23.87万元,同比下降100.26%[2]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实现收入和净利润逐年增长[6] - 公司2024年Q1业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6] 主要产品和研发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2.5G、10G、25G、50G、100G等光芯片产品,应用于电信和数据中心市场[3]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活动,预计未来通过验证投产后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持续动力[5] 预测展望 - 源杰科技2023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1.44亿元,2026年预计将达到5.14亿元[9] - 源杰科技2024年每股收益预计为0.91元,2026年预计将达到2.02元[9] - 源杰科技2023年净利润率为13.5%,2026年预计将提升至33.6%[9] 分析师信息 - 分析师陈蓉芳具有南开大学本科和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历,擅长电子板块全覆盖,对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板块跟踪紧密[10] 报告信息 - 报告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