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688052)

搜索文档
纳芯微20250422
2025-04-23 01: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模拟芯片行业 - 公司:纳芯微、德州仪器、STI、英飞凌、NXP、麦歌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反制关税政策对国内模拟芯片行业的影响 - 核心观点:反制关税政策落地使国内模拟芯片行业迎来重大利好,模拟芯片板块将量价齐升,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修复,国产替代打开成长天花板 - 论据:行业经历三年去库后逐步复苏,125%关税切断海外厂商价格战源头,2022 年德州仪器发起价格战对国内厂商形成约三年压制 [3] 海关认定标准及潜在替代空间测算对模拟芯片领域的影响 - 核心观点:海关认定标准及潜在替代空间测算影响模拟芯片领域,高端工业和车规赛道国产替代潜力大,实现替代可提升厂家运营能力 - 论据:海关认定标准以芯片晶圆产地为准,STI 等厂商受影响收入在中国大陆境内约 200 亿元,潜在替代领域集中在高端工业和车规,这些赛道毛利高、壁垒高 [4] 国内终端客户对国产模拟芯片的行动 - 核心观点:贸易政策变化有望加速高端模拟芯片国产化进程 - 论据:部分终端客户对国产模拟芯片厂商下单,订单量增加,国产芯片原厂积极上线替代料号和链接 [5] 纳芯微的核心看点 - 核心观点:纳芯微有三大核心看点,有望在汽车电子领域替代美系厂商市场份额 - 论据:关税新政加速国产替代,隔离类产品反弹;汽车电子领域替代空间广阔,产品矩阵丰富受益,中国大陆汽车电子收入占比升至 36.9%;机器人相关业务打开新兴增量,布局关键核心部件 [6] 纳芯微公司财务表现 - 核心观点:2024 年纳芯微营收增长但全年业绩承压,四季度扭亏为盈 - 论据:2024 年全年营收 19.61 亿元,同比增加 49.53%,归母净利润亏损 4.03 亿元,扣非后亏损 4.57 亿元;单四季度营收 5.94 亿元,同比增长 91.64%,环比增长接近 15%;全年业绩承压因宏观经济、市场竞争、研发投入加大及资产减值 [7] 纳芯微公司的股权结构及技术团队情况 - 核心观点:纳芯微股权结构稳定,技术团队实力强且激励充分 - 论据:实际控制人为初始团队,董事长等一致行动人共持股 29.44%;核心技术人员出身海外知名企业,从业经验丰富,多为名校硕博,履历超 10 年;高管等获充分股权激励,费用集中在 2022 - 2024 年摊销 [8] 纳芯微公司的产品线布局情况 - 核心观点:纳芯微拥有三大产品线并向敏感元器件领域拓展 - 论据:信号链占比 49.14%,电源管理占比 35.87%,传感器占比 13.98%;信号链包括隔离器等,电源管理包括三级驱动等,传感器包括磁传感等;拓展敏感元器件领域,推出相关产品和业务 [9] 纳芯微在技术路径上的优势 - 核心观点:纳芯微在研发和出货速度及非标产品设计能力上有优势 - 论据:Adaptive OK 底层逻辑修改使研发和出货速度领先,专注信号链积累大量 IP 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10] 磁传感器业务的发展前景 - 核心观点:磁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纳芯微在该领域有竞争优势 - 论据:2021 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约 26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达 30 - 40 亿美元;单台新能源汽车磁传感器用量 80 - 100 颗,价值 40 - 60 美元;市场由海外厂商主导;纳芯微 2022 年量产磁电传感器,收购麦歌恩强化优势 [11] 麦歌恩公司的收购对纳芯微的影响 - 核心观点:收购麦歌恩加强纳芯微在磁传感器领域的竞争力 - 论据:麦歌恩核心团队来自知名公司,专注相关业务,2022 - 2023 年收入分别为 2.7 亿和 3 亿元,净利润约 2000 万元;业绩承诺期 2024 - 2026 年,净利润目标分别为 3912 万元、5154 万元、7568 万元;收购及团队并入有望增强话语权 [12] 对纳芯微未来盈利预测及估值 - 核心观点:纳芯微未来盈利有望提升,有翻倍市值空间 - 论据: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处于高速爆发期;预计 2025 年收入接近 30 亿元并扭亏;中远期汽车板块收入可达 60 亿元,加上其他板块共 120 亿元;预计远期利润 22 - 24 亿元,以 25 倍估值计算目标市值 550 - 600 亿元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4月21日早餐 | 国常会再提持续稳定股市;机器人半马完赛
选股宝· 2025-04-21 00:02
海外市场动态 - 周一美股指期货齐跌,美元指数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99.00关口 [2] - 特朗普暗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称一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2] - 希音、Temu因关税变化宣布4月25日起对美国消费者涨价 [2] - 特斯拉低价版Model Y生产或推迟至明年,欧洲销量暴跌超50%(德国、丹麦、瑞典) [3] - Meta因AI烧钱加速寻求亚马逊、微软资助 [3] - MP Materials已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 [4][12] 国内政策与行业动向 - 国常会强调持续稳定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5] - 国家发改委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 [6] - 商务部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支持人民币跨境资金运营 [6] - 扩大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改革授权 [7] - 2025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提出突破原创技术、前沿技术 [8]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万亿元(+4.2%),证券交易印花税411亿元(+60.6%) [8] - 上海支持民营企业参与AI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值管理 [8] A股策略与市场观点 - 信达策略认为低成交量是牛市买入信号,历史数据显示阶段性低点伴随成交量低迷 [9][10] - 中信策略称中国在贸易僵持阶段政策空间更大,A股是提振信心关键环节 [10] - 广发策略预计指数震荡,内需行业(商贸零售、旅游、食品)政策预期定价充分,需警惕热度回落 [10] 细分行业与公司动态 稀土 - MP Materials停止对华出口稀土精矿,国内供给预期收紧,海外稀土价格或上涨 [4][12] - 盛和资源称已构建多元化稀土原料供应渠道,MP事件不影响生产经营 [12] MLCC - 代理商MLCC价格全面上调,高容料号平均涨幅2.39%,短期缺货因关税影响下游囤货 [12] - 中信建投指出AI服务器、新能源车推动MLCC需求激增(新能源车用量为燃油车6倍,AI服务器需求+100%) [13] 机器人 - 天工Ultra机器人全球首场半马夺冠,天工2.0即将量产,未来价格对标入门级轿车 [13][14] - 国海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从0至1"机遇,商业化落地加速 [14] 其他行业 - 宁德时代科技日主题"见证边界觉醒",华为将发布兆瓦级超充产品 [11] - 比亚迪计划在日本扩增至100家门店 [11] - 云南咖啡出口货值3.1亿元(+122.1%) [11] 上市公司公告精选 - 寒武纪一季度净利润3.55亿元(扭亏),AI应用落地推动收入增长 [16] - 中际旭创一季度净利润15.83亿元(+56.83%),高端光模块需求增长 [16] - 正丹股份一季度净利润3.89亿元(+558.59%),产品单价大幅上涨 [16] - 仕佳光子一季度净利润9319万元(+1004%),AI算力驱动数通市场增长 [16] - 中航机载拟回购3亿-5亿元股份 [17] - 光环新网拟35.37亿元投建云计算基地 [17] 市场数据 历史新高公司 - 广咨国际(新型城镇化,+29.99%)、民土达(大飞机,+17.94%)、诺威(创新药,+2.73%) [18] - 银行股多只涨幅超1%(建设银行+1.54%,工商银行+1.28%) [18] 解禁信息 - 拓荆科技解禁市值190.21亿元(解禁比例44.5%),恒帅股份解禁41亿元(71.45%) [19] - 纳芯微4月22日解禁99.64亿元(34.51%) [19]
纳芯微近两年连亏7亿 模拟芯片龙头到底陷入了何种困境?
新浪证券· 2025-04-18 02:12
文章核心观点 - 纳芯微早年发展业绩出色,近年连续亏损,受下游行业去库和自身人员扩张等因素影响,未来能否化解困境有待时间验证 [1][8][13]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2019 - 2021年营收增速分别达128.98%、162.73%、256.26%,与三类产品放量有关 [2] - 2013年底为苏州明皜量产交付ASIC芯片,合作至今约11年,苏州明皜是其ASIC芯片唯一供应商 [2] - 2019 - 2021年苏州明皜营收增速飞跃,纳芯微对其销售金额从2018年967.01万元提至2020年2239.33万元 [3] - 2019年隔离与接口芯片业务营收从80.66万元增至3210.64万元,同年美国加速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 [6] - 2019 - 2020年神秘客户A采购额大增,市场认为可能是华为;2020 - 2021年上半年南京基尔诺采购额也大增 [7] - 2019 - 2021年隔离与接口芯片业务营收分别为0.32亿元、1.07亿元、3.72亿元,是主要营收增长动力 [7] - 2020年第三季度驱动与采样芯片批量出货,上市当年收入93.59万元,次年增至2.64亿元 [8]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60亿元,同比增长49.53%,归母净利润 - 4.03亿元,亏损较去年扩大1亿元,连续两年亏损总额达7.09亿元 [1] 公司面临困境原因 业务端需求压力 - 行业整体进入库存去化阶段,消费电子需求增量有限,汽车电子价格战使客户成本敏感,工业和光伏储能市场消化库存难贡献增量 [10][11][12] - 2023年毛利率同比降11.42个百分点至38.59%,2024年进一步降至32.70%,与早年拉开约20个百分点差距 [12] 人员扩张和资源整合困扰 - 活跃于并购市场,投资版图企业达21家,2024年完成收购麦歌恩工商变更登记,协同存在难点与风险 [12] - 2020 - 2024年员工总人数从240人增至1172人,人均薪酬从33.85万元提至69.76万元,费用率从34.10%增至51.54% [13] 公司长期发展思路 - 早期定制化捆绑优质企业,中期把握供应链机遇进入大客户体系,后期并购整合完善布局 [13]
纳芯微:收入同比高增,汽车新品进入收获期-20250415
华泰证券· 2025-04-15 09: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247.8 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 19.60 亿元,同比增长 49.53%,归母净利润 -4.03 亿元,同比下降 31.95%,符合业绩快报;Q4 单季度营收 5.94 亿元,同比增长 91.64%,环比增长 14.93%,归母净利 482.53 万元,同环比扭亏 [1] - 公司围绕汽车布局新产品进入收获期,2024 年汽车收入占比提升 5.9pct 至 36.88%,但受行业竞争等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 5.9pct 至 32.7%,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4.6%,盈利水平短期承压 [1] - 看好 2025 年模拟下游如汽车工业等需求持续回暖,叠加麦歌恩并表,公司收入有望持续高增;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模拟降价压力有望缓解,国产化导入有望加速,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 回顾 - 信号链 2024 年收入 9.63 亿元,同比增长 36.57%,隔离产品持续丰富,MCU + 产品已累计出货超过 200 万片,通用信号链自 2024 年第三季度开始逐步量产 [2] - 电源管理 2024 年收入 7.03 亿元,同比增长 64.37%,汽车主驱功能安全栅极驱动已完成多家主机厂板级验证并开始小批量装车,持续丰富车灯 LED driver,高低边开关等品类 [2] - 传感器 2024 年收入 2.74 亿元,同比增长 65.29%,公司进一步完善车规级磁性角度传感器芯片,麦歌恩 2024 年 11 - 12 月并表收入 0.75 亿元 [2] - 公司收入 2024 年显著提升,受宏观经济以及竞争加剧的影响,产品售价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 5.9pct [2] 2025 展望 - 2024 年公司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为 36.88%,泛能源收入占比为 49.49%,消费电子占比为 13.63%;截至 2024 年报公司料号 3300 余款,其中麦歌恩料号为 1000 余款 [3] - 2024 年公司推出一系列车规新产品,多通道尾灯驱动芯片、磁电流传感器芯片及部分接口芯片已稳定量产,MCU + 产品已累计出货超过 200 万片,2025 年马达驱动类芯片与集成式电机驱动 SoC 芯片有望量产 [3] - 展望 2025,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中美关税政策升级,模拟芯片降价压力有望缓解,国产化导入有望加速 [3] 盈利预测 - 预测 2025 - 2026 年营业收入为 28.03 亿元/35.9 亿元,上调 9.5%/10.1%,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6/1.5 亿元 [4] - 给出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17]
纳芯微(688052):收入同比高增,汽车新品进入收获期
华泰证券· 2025-04-15 0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47.8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19.60亿元(yoy +49.53%),归母净利润 -4.03亿元(yoy -31.95%),符合业绩快报;2024年Q4单季度营收5.94亿元(yoy +91.64%/qoq +14.93%),归母净利482.53万元,同环比扭亏 [1] - 公司围绕汽车布局新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2024年汽车收入占比提升5.9pct至36.88%,但受行业竞争等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5.9pct至32.7%;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6%,盈利水平短期承压 [1] - 看好2025年模拟下游如汽车工业等需求持续回暖,叠加麦歌恩并表,公司收入有望持续高增;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模拟降价压力有望缓解,国产化导入有望加速,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1] 各部分总结 2024回顾 - 信号链2024年收入9.63亿元(yoy +36.57%),隔离产品持续丰富,MCU +产品已累计出货超200万片,通用信号链自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逐步量产 [2] - 电源管理2024年收入7.03亿元(yoy +64.37%),汽车主驱功能安全栅极驱动完成多家主机厂板级验证并小批量装车,持续丰富车灯LED driver、高低边开关等品类 [2] - 传感器2024年收入2.74亿元(yoy +65.29%),完善车规级磁性角度传感器芯片,麦歌恩2024年11 - 12月并表收入0.75亿元 [2] - 受宏观经济以及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产品售价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5.9pct [2] 2025展望 - 2024年公司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收入占比分别为36.88%、49.49%、13.63%;截至2024年报公司料号3300余款,其中麦歌恩料号1000余款 [3] - 2024年公司推出一系列车规新产品,多通道尾灯驱动芯片等已稳定量产,MCU +产品累计出货超200万片,2025年马达驱动类芯片与集成式电机驱动SoC芯片有望量产 [3] - 2025年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中美关税政策升级,模拟芯片降价压力有望缓解,国产化导入有望加速 [3]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为28.03亿元/35.9亿元(上调:9.5%/10.1%),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6/1.5亿元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311|1,960|2,803|3,587|4,548| |+/-%|(21.52)|49.53|42.99|27.96|26.7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305.33)|(402.88)|(75.96)|152.54|446.11| |+/-%|(221.85)|(31.95)|81.15|300.82|192.46|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2.14)|(2.83)|(0.53)|1.07|3.13| |ROE(%)|(4.81)|(6.63)|(1.29)|2.57|7.15| |PE(倍)|(88.74)|(67.25)|(356.71)|177.63|60.74| |PB(倍)|4.37|4.56|4.62|4.50|4.19| |EV EBITDA(倍)|(108.03)|(94.30)|128.21|47.08|28.60| [6] 可比公司估值表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当地币种)|市值(当地币种,百万)|PE(倍)(2024E/2025E/2026E)|PS(倍)(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300661 CH|圣邦股份|112.04|53073.6|131/87.1/58.5|16.1/13.0/10.5| |688536 CH|思瑞浦|156.00|20685.8|-106/131.6/57.5|17.0/11.7/8.8| |平均| |134.02|36879.7| |109.4/58/ |16.3/12.6/9.9| [12] 盈利预测(详细报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的相关财务指标,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等 [17]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各年度的表现 [17]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在各年度的数据 [17] - 估值比率展示了PE、PB、EV EBITDA等指标在各年度的数值 [17]
纳芯微(688052) -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5-04-14 10:48
股本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75,798,000股,发行后101,064,000股[3] - 2023年5月15日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41,489,600股[7] - 截至公告披露日总股本为142,528,433股[9]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49,187,880股,2025年4月22日上市[2][20] - 首次公开发行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78.65%[3] - 本次上市限售股占比34.51%[9] 股东限售承诺 - 控股股东等承诺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0] - 锁定期届满后2年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1] - 个人限售期届满后第一年减持不超10%,第二年不超20%[14] 股东持股情况 - 王升杨持有限售股15,487,920股,占比10.87%[20] - 盛云持有限售股14,432,040股,占比10.13%[20] - 苏州瑞矽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持有限售股6,526,800股,占比4.58%[20]
纳芯微(688052)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4-14 10:47
股本情况 - 公司首次发行 A 股后总股本为 101,064,000 股[1] - 2023 年 5 月 15 日总股本增至 141,489,600 股[5] - 2023 年 11 月 9 日总股本变更为 142,528,433 股[6] 限售股流通 - 2022 年 10 月 24 日 1,226,451 股网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2] - 2023 年 4 月 24 日 29,981,911 股战略配售限售股及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2] - 2024 年 1 月 22 日 1,073,041 股限售股将上市流通[4]
芯片原产地认定规则再明确 半导体板块掀涨停潮
新浪证券· 2025-04-14 08:22
政策规则变化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通知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认定规则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执行即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1] - 税则改变方法指货物与原材料归入不同税号时视为发生实质性改变并获得原厂资格例如芯片在流片阶段从裸硅片变为未封装芯片即适用该原则[1] - 中国海关对芯片原产地的认定规则并未发生变更此次仅为对现有规则的再明确[1] 市场影响与反应 - 规则明确后A股半导体板块在4月11日出现大涨唯捷创芯晶华微纳芯微等多只股票涨停[1] -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集成电路原产地以封装地为准部分美国半导体IDM厂商可能不受关税反制政策冲击但新规则使市场逻辑更清晰[1] - 2024年中国半导体产品进口金额32738.7亿元出口金额15145.5亿元其中从美国直接进口1230.4亿元占比3.76%对美国直接出口231.4亿元占比1.53%[2] 产业与竞争格局 - 规则明确后美国半导体产品将受到影响国产替代进程或将加速特别是在模拟芯片功率器件等领域国内多家企业已具备生产能力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2] - 明确流片地为原产地规则有助于提升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因晶圆制造是产业链最核心且技术门槛最高的环节之一[2] - 中国半导体企业可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能提升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2]
纳芯微涨停 营业部龙虎榜净卖出8032.31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14:3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1日纳芯微收盘价涨停,介绍当日交易公开信息、龙虎榜情况及资金流向 [2][3] 股价及交易情况 - 4月11日纳芯微收盘价187.45元收盘涨停,全天换手率8.13%,振幅16.35%,成交额13.51亿元 [2] - 当日因日收盘价涨幅达15%等上榜科创板交易公开信息 [2] 买卖营业部成交情况 - 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7.66亿元,买入成交额3.43亿元,卖出成交额4.23亿元,合计净卖出8032.31万元 [2] - 前五大买入营业部中3家机构专用席位(买一、买四、买五),买入金额分别为11702.96万元、5078.29万元、3873.44万元,沪股通为第二大买入营业部,买入7619.95万元,营业部合计买入5990.65万元 [2] - 卖出营业部中2家机构专用席位(卖一、卖二),卖出金额分别为16031.94万元、11323.43万元,沪股通为第三大卖出营业部,卖出7417.07万元,营业部合计卖出7525.16万元 [2] - 机构专用席位今日净卖出该股6700.67万元,沪股通今日净买入该股202.87万元 [2] 资金流向 - 该股今日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952.49万元 [3] 龙虎榜 | 买入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万元) | | --- | --- | | 机构专用 | 11702.96 | | 沪股通专用 | 7619.95 |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农业路证券营业部 | 5990.65 | | 机构专用 | 5078.29 | | 机构专用 | 3873.44 | | 卖出营业部名称 | 卖出金额(万元) | | 机构专用 | 16031.94 | | 机构专用 | 11323.43 | | 沪股通专用 | 7417.07 |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心路证券营业部 | 4473.53 |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南城鸿福路证券营业部 | 3051.63 | [3]
纳芯微(688052)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4-11 14:30
会议参与情况 - 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人数为137人[3] - 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数量为76,770,198,占公司表决权数量的比例为53.9078%[3]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票数76,730,518,占比99.9483%[7]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同意票数76,730,218,占比99.9479%[7]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议案》(上市地点)同意票数76,730,218,占比99.9479%[8]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议案》(发行时间)同意票数76,730,218,占比99.9479%[9] - 《关于公司发行H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的议案》同意票数76,729,518,占比99.9470%[13] - 《关于公司申请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票数76,729,518,占比99.9470%[13]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前滚存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票数76,729,098,占比99.9464%[13] - 《关于修订公司于H股发行上市后适用的<公司章程(草案)>及相关议事规则(草案)的议案》同意票数76,729,518,占比99.9470%[13] - 《关于增选杜琳琳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得票数76,493,522,占比99.6396%[15] - 《关于公司聘请H股发行及上市的审计机构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76,729,518,比例99.9470%;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41,638,比例99.8525%[14][16] - 《关于确定公司董事角色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76,729,818,比例99.9474%;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41,938,比例99.8536%[14][16] - 《关于办理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和招股说明书责任保险购买事宜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7,529,216,比例99.8075%;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29,216,比例99.8075%[14][16] - 《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处理公司本次发行H股及上市相关事宜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76,729,518,比例99.9470%;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41,638,比例99.8525%[14][16]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42,338,比例99.8551%[16] - 《关于公司发行H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的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41,638,比例99.8525%[16] - 《关于公司申请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41,638,比例99.8525%[16]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前滚存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7,541,218,比例99.8510%[16] 决议通过情况 - 特别决议议案1、2、3、4、5、6、7、11获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股东代理人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其他为普通议案,获过半数通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