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容百科技(688005)
icon
搜索文档
容百科技(688005.SH):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格隆汇APP· 2025-08-15 07:56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在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中试线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中 部分量产设备已完成带料验证 [1] - 中试线预计四季度竣工 2026年初正式投产 [1]
容百科技一项固态电池专利获授权 攻克了全固态电池高温循环稳定性难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2:05
公司动态 - 容百科技一项正极材料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专利号为ZL2024108434479 [1] - 该专利聚焦正极复合态包覆层技术 攻克了全固态电池高温循环稳定性难题 [1] - 此次专利授权标志着公司在材料创新领域取得最新突破 [1] 技术突破 - 专利技术针对正极复合态包覆层进行创新 解决了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瓶颈 [1] - 技术突破集中在高温循环稳定性这一行业痛点问题 [1]
8月13日券商今日金股:5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13 08:26
券商评级概况 - 8月13日券商共给予超20家A股上市公司"买入"评级 [1] - 券商关注个股聚焦于酿酒、交运设备、汽车整车、生物制品、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1] 贵州茅台 - 贵州茅台最受券商关注 8月13日有5份券商研报关注 [4] - 国金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4亿元/988亿元/105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8.4%/5.8%/6.6% [4] - 对应EPS分别为74.4元/78.7元/83.9元 现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3倍/18.3倍/17.1倍 [4] 燕京啤酒 - 燕京啤酒近一个月获5份券商研报关注 [4] - 太平洋证券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6%/5%/4% 归母净利润增速44%/19%/11% [4] - 对应EPS分别为0.54元/0.64元/0.71元 PE分别为23倍/20倍/18倍 [4] 春风动力 - 春风动力近一个月获4份券商研报关注 位居力推榜第三 [4] - 开源证券长期看好公司全地形车通过研发赋能产品承接行业高端化红利 [5] - 摩托车产品矩阵丰富且性能优异 国外国内业务进入产品放量阶段可期 [5] 其他关注个股 - 比亚迪获国金银河"买入"评级 聚焦汽车整车行业 [2] - 锦波生物获国元证券"买入"评级 聚焦生物制品行业 [2] - 工业富联获国金证券关注 聚焦消费电子行业 [2] - 福达股份获东吴证券"买入"评级 聚焦汽车零部件行业 [2] - 容百科技获中国银河"中性"评级 聚焦电池行业 [2] - 中国联通获国信证券关注 聚焦通信服务行业 [2] - 奥比中光获天风证券关注 聚焦电子元件行业 [2]
中船特气20CM涨停,国内新材料正迎加速成长期!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大涨2.65%!
新浪财经· 2025-08-13 07:22
科创新材料ETF及成分股表现 - 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上涨2.65% 收于1.057元 日内涨幅1.54%[1][2] - 中船特气20CM涨停 广钢气体涨超13% 华特气体涨超12% 聚和材料涨超7% 西部超导涨超2% 中研股份涨超1%[1] - ETF前五大权重股:沪硅产业(涨2.38% 权重8.9%) 西部超导(涨7.93% 权重2.63%) 安集科技(涨1.65% 权重5.7%) 凯赛生物(涨0.23% 权重5.57%) 天奈科技(涨2.35% 权重4.04%)[2] 新材料行业成长前景 - 新材料产业处于下游需求爆发阶段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推动加速成长[3] - 行业作为基石性产业 支撑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3] 细分领域动态 电子信息材料 - 2025Q2全球硅晶圆出货量3327百万平方英寸 同比增长9.6% 环比增长14.9% 显示非存储领域复苏迹象[4] - 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近半且复合增长率近15%[4] 航空航天材料 - SpaceX成功发射英国"锻造星1号"卫星 成为全球首个开展空间制造的国家 开启天基工业制造新篇章[5] 新能源材料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澄清反内卷传闻 强调将按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工作[7] 生物技术材料 - 海南推进琼港合作 重点深化生物医药、高端消费品制造等领域合作[7] 节能环保材料 - 九部门联合印发《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 计划2030年底前全面完成隐患整治[8]
券商密集调研三大行业成“心头好”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券商调研活动分析 - 今年以来券商共调研1061只个股 远超去年同期的740只 [2] - 电子行业最受青睐 覆盖127只个股 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分别覆盖125只和124只 [2] - 迈瑞医疗和汇川技术均获95家券商调研 中科创达获94家调研 容百科技获90家调研 [2] 市场表现亮点 - 粤海饲料年内涨幅达143.74% 雄帝科技涨94.90% 安旭生物涨90.56% [2] - 涨幅居前个股分属农林牧渔、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 [2] 头部券商调研频率 - 中信建投调研386次居首 中金公司373次 中信证券323次 [1][3] - 国泰君安、浙商证券、广发证券调研次数较多 [3] 行业配置观点 - 成长股将成反攻主力 重点关注光伏、风电、智能驾驶、互联网、数字经济 [4] - 中期建议增配大金融板块 因与外部因素相关度低且与内部稳增长相关度高 [4] - 稳增长方向布局包括传统基建地产投资和新基建领域 [4] 市场趋势判断 - A股估值接近历史底部 市场反弹有望延续 [4] - 新兴产业朱格拉周期产业逻辑值得期待 重点关注新能源和半导体 [4] - 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和外部因素缓解将推动A股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4]
科创板首批公司迎解禁:多家大股东“惜售” 实际减持影响有限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科创板首批公司限售股解禁与股东承诺 - 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三年限售期的首发前股份将迎来解禁 其中9家公司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或承诺不减持 包括中国通号 容百科技 心脉医疗 虹软科技延长锁定期6个月 新光光电最大股东延长锁定期12个月 天宜上佳 嘉元科技 华兴源创控股股东及交控科技第三大股东承诺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 [1][2] - 上述9家公司延长锁定和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对应市值达808亿元 占首批25家公司理论解禁市值比例超40% [2] - 股东延长锁定期或承诺不减持的原因是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旨在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2] 解禁对市场的影响与减持规则 - 解禁不等于减持 大股东和董监高减持需遵循严格规则 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兼任董监高的大股东每年减持上限不超过其持股量25% [4] - 经测算 科创板此次解禁股东3个月内集中竞价方式最大可减持股份市值不足科创板总流通市值2% 对二级市场实际影响有限 [4] - 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 截至7月17日尚未有首批公司发布减持计划 从解禁到减持存在明显时间差 [4] 减持机制与市场稳定性 - 科创板创设独有的询价转让减持制度 自2020年7月推出以来已有18家公司24批股东实施 成交金额约132亿元 询价转让计划书公告后1周 15个交易日及1个月股价平均上涨3.16% 3.95%和6.55% 有效维护市场稳定性 [5] - 减持是股东固有权利和正常市场行为 但违规减持如"清仓式"或"脉冲式"减持受到严格监管 科创板监管紧盯违规苗头 [5] - 近期多家科创板公司正密切对接询价转让工作 该方式或将成为常用减持渠道之一 [5] 科创板公司业绩与长期投资价值 - 2019年至2021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0% 增幅领先A股其他板块 2022年一季度业绩继续领先 [6] - 截至7月17日已有29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其中20家公司业绩预喜 大全能源业绩增幅最高达344.28% [6] - 科创板开市三年来已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成长性凸显 解禁后有望吸引长线资金入驻 [6] 机构配置与市场流动性提升 - 当前公募基金与陆股通对科创板仍属低配 流通股本偏低是影响机构增配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募基金一季度重仓顺序与流通股本及流通市值大小基本呈正相关 [7] - 解禁后个股流通性提高 将为机构投资者入场提供更好交易条件 进一步打开增配科创板空间 [7] -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 将提升股票流动性 平抑市场波动 增强市场韧性 有助于消化解禁减持压力并推进板块平稳运行 [7]
乘联会小幅上调全年预期
东证期货· 2025-08-10 0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31周(7月28日至8月3日)国内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上升,乘用车零售46.5万辆,同比增长2.8%,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4.7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渗透率为53.1%;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零售1256.3万辆,同比增长7.0%,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640.7万辆,同比增长26.9%,累计新能源渗透率为51.0% [2][110][111][118] - 乘联会小幅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乘用车零售2435万辆,增长6%,预测总量较6月增加30万辆;乘用车出口546万辆,增长14%,较年初提升16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548万辆,增长27%,预测总量较6月微降,新能源批发渗透率达56%;汽车批发3404万辆,增长8%,较年初提高5个百分点 [2][108][1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标的跟踪 - 展示相关板块一周涨跌幅情况和上市公司一周涨跌幅情况,如比亚迪收盘价103.93元,一周涨跌幅-1.77%,宁德时代收盘价263.48元,一周涨跌幅0.16%等 [13][16] 产业链数据跟踪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跟踪 - 涉及中国市场销量及出口量、库存变动、新能源车企交付量等数据,并通过图表展示,如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季节性)、渗透率等 [17][25][28] 全球及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跟踪 - 包含全球、欧洲、北美、其他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涵盖销量、渗透率等数据,如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地区)、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等 [40][45][58][61] 动力电池产业链 - 展示动力电池装车量、出口量、电芯周度平均价、材料成本等数据,以及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开工率和价格情况 [76][82][83] 其他上游原材料 - 展示橡胶、玻璃、钢材、铝等日度价格数据 [101][102][104] 热点资讯汇总 中国:政策动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围绕重点行业和动力电池等重点产品碳计量需求,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 [108] 中国:行业动态 - 乘联会小幅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7月新能源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等;1 - 6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2万个,同比增长99.2%;6月中国国内换电站数量为4856座,同比增长28.7% [108][109][111][113] 中国:企业动态 - 欣旺达计划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国际增长策略;零跑汽车首批电动SUV抵达巴西 [113][114] 海外:政策动态 - 俄罗斯政府将在2025 - 2027年拨款57亿卢布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到2030年将有2.8万座大功率直流充电站投入运营 [114] 海外:行业动态 - 英国7月乘用车销量下降5.0%至14.0万辆,纯电、插混增速9.1%、33.0%;德国7月乘用车销量增长11.1%达26.5万辆,纯电、插混增速58.0%、83.6%;巴西7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0.8%达24.3万辆,纯电、插混增速48.2%、22.3% [115][116][117] 行业观点 - 2025年第31周国内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上升,乘联会小幅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具体数据同前文所述 [118] 投资建议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2025年高竞争力新车持续推出,价格战渐停;海外关注一带一路国家、中东等新增长点;关注产品力强、出海顺利、供应稳定的自主品牌企业 [3][119]
【容百科技(688005.SH)】减值和新业务投入影响盈利,固态电池正极布局领先——2025年半年报点评(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9 00:04
业绩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转亏 [4] - 25Q2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3%,环比+11%,Q2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转亏且环比亏损扩大 [4] - 扣除新业务投入后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0.77亿元,但受减值事项影响整体净利润下降,减值有望下半年部分转回 [5] 销量与毛利率 - 25H1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受美国补贴和关税扰动影响部分需求订单前置,Q2销量环比Q1增加 [6] - Q2毛利率8.94%,环比增加0.79pct,下半年随着关税政策明朗及海外电芯新工厂投产,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6] 海外产能布局 - 韩国工厂首期2万吨/年高镍正极通过国际客户认证,二期4万吨/年产线建设完成并启动客户认证流程 [7] - 公司有望在波兰建成欧洲首条磷酸铁锂产线以满足供应链本土化需求 [7] 新业务进展 - 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卡位头部客户,25H2至26年产销规模有望提升,启动仙桃6,000吨聚阴离子正极产线 [8] - 磷酸锰铁锂25H1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年内有望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并启动新产能选址 [9] 固态电池技术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吨级出货,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 [10]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性能行业领先,中试线预计25Q4竣工,26年初投产 [10] - 富锂锰基正极全固态领域已有百公斤级出货并获批量订单,尖晶石镍锰正极25H1吨级出货,客户端预计2026年量产 [10]
容百科技(688005):减值和新业务投入影响盈利 固态电池正极布局领先
新浪财经· 2025-08-08 08: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归母净利润亏损0.68亿元,同比转亏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亏损0.53亿元,同比转亏且环比亏损扩大 [1] - 扣除新业务投入后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0.77亿元,但受减值事项影响整体净利润下降,该减值有望在下半年部分转回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8.94%,环比增加0.79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受美国补贴和关税政策扰动影响,部分需求订单前置 [1] - 韩国工厂首期2万吨/年高镍正极通过国际客户认证,二期4万吨/年产线建设完成并启动认证流程 [1] - 公司有望在波兰建成欧洲首条磷酸铁锂产线,以满足欧洲供应链本土化要求 [1] 新业务发展 - 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卡位头部客户,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产销规模有望提升,已启动仙桃6000吨聚阴离子正极产线 [2] - 磷酸锰铁锂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年内有望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 [2]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实现吨级出货,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 [2]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性能行业领先,中试线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2026年初投产 [2] - 富锂锰基正极在全固态领域实现百公斤级出货并获得批量订单 [2] - 尖晶石镍锰正极2025年上半年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预计2026年可实现量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8%/53%/50%至0.97/4.75/6.09亿元,对应市盈率159/33/25倍 [3] - 海外产能具有稀缺性,新业务拐点将至,锰铁锂和钠电正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固态电池正极技术和验证领先,但新业务持续投入影响利润释放 [3]
容百科技(688005):2025年半年报点评:减值和新业务投入影响盈利,固态电池正极布局领先
光大证券· 2025-08-08 08:11
投资评级 - 报告将容百科技的投资评级下调至"增持",主要因减值和新业务投入影响利润释放,但看好海外产能稀缺性和新业务拐点将至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转亏 [1] - 25Q2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3%/环比+11%,Q2归母净利润-0.53亿元,环比亏损扩大 [1] - 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0.77亿元,但受新业务投入和减值拖累整体亏损,减值有望下半年部分转回 [1] - 25H1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Q2毛利率8.94%,环比提升0.79个百分点 [1] 海外与新业务进展 - 韩国工厂首期2万吨高镍正极通过国际认证,二期4万吨产线完成建设并启动认证 [2] - 钠电正极在动力/储能领域卡位头部客户,25H2启动仙桃6,000吨聚阴离子产线 [2] - 磷酸锰铁锂商用车销量突破千吨,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年内有望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 [2] - 固态电池领域:超高镍正极吨级出货满足400Wh/kg需求,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预计25Q4竣工,富锂锰基正极获批量订单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8%/53%/50%至0.97/4.75/6.09亿元,对应PE 159/33/25倍 [3] - 25E营业收入137.6亿元(同比-8.8%),26E预计同比增长20.24%至165.46亿元 [4] - 25E毛利率5.9%,26E回升至9.2% [11]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21.63元,总市值155亿元,近1年绝对收益41.93%,跑赢沪深300指数18.88个百分点 [5][8] - 25年PB 1.8倍,26年预计降至1.7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