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蟠科技(603906)
icon
搜索文档
1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基地二期开工!
鑫椤锂电· 2025-04-24 07:51
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旗下印尼锂源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在印尼三宝垄开工 [1] - 印尼锂源项目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产线于2024年建成投产 并于2025年1月实现首批产品出货 [1] - 公司在江西宜春建设的年产4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收入76.73亿元 同比下降12.1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36亿元 亏损收窄 [1]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2024年生产18.47万吨 销售17.83万吨 实现营收56.19亿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推进海外磷酸铁锂工厂率先落地并释放产能 [2] - 锁定海外头部客户未来五年需求 有助于提高利润水平 [2] - 将继续加快推进海外业务布局 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2] 行业合作 - 项目在中国与印尼双方深化新能源产业合作的战略背景下推进 [1] - 标志着中国磷酸铁锂技术首次在海外实现规模化量产 [1]
1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基地二期开工!
鑫椤储能· 2025-04-24 06:32
龙蟠科技印尼磷酸铁锂项目进展 - 公司在印尼三宝垄举行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开工仪式 标志着中印尼新能源产业合作深化[2] - 印尼锂源项目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产线于2024年建成投产 2025年1月实现首批产品出货 成为中国磷酸铁锂技术首次海外规模化量产案例[4][5] 公司2024年经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76.73亿元 同比下降12.10% 归母净亏损6.36亿元 但亏损幅度收窄[5] - 磷酸铁锂业务全年产量18.47万吨 销量17.83万吨 贡献营收56.19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73.23%[5] 产能扩张与海外布局 - 江西宜春年产4万吨磷酸铁锂项目2024年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5] - 海外工厂率先落地并锁定头部客户五年需求 目标提升利润水平 公司将持续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以增强竞争力[5] 行业背景 - 中国磷酸铁锂技术通过印尼项目实现海外输出 反映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化趋势[4][5]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4-17 10:00
证券代码:603906 证券简称:龙蟠科技 公告编号:2025-054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会议是否有否决议案:无 一、 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 1、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人数 | 618 | | --- | --- | | 其中:A 股股东人数 | 617 | | 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人数(H 股) | 1 | | 2、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股) | 253,985,756 | | 其中:A 股股东持有股份总数 | 253,780,256 | | 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持有股份总数(H 股) | 205,500 | | 3、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有表决权股 | 38.3088 | | 份总数的比例(%) | | (一) 股东会召开的时间:2025 年 4 月 17 日 (二) 股东会召开的地点: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通大道 6 号江苏龙蟠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二楼大会议室 (三) 出席会议的普通 ...
龙蟠科技(603906) -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关于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17 10:00
会议召集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由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提议,董事会负责召集[3]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28日刊登会议通知及通告[3] 会议召开 - 股东会现场会议于2025年4月17日14点在南京召开,董事长主持[4] - 采取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明确投票时间[4] 参会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的A股、H股股东及代理人情况及股份占比[7] - 参加网络投票的A股股东代表股份及占比[7] 其他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管出席,律师列席[9] - 股东会审议通过会议通知及通告列明的议案[11]
龙蟠科技(603906) - H股公告-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4-15 09:16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465[2] 董事会会议 - 2025年4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集团2025年Q1业绩及发布[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15日[4] - 公告时董事会含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董[4]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5-04-07 09: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印尼基本建成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推进二期9万吨项目建设[3] - 公司将山东美多并入上市公司板块,布局电池回收业务[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一次烧结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达2.62g/cm³,0.1C放电比容量158mAh/g[3][5] - 一次烧结高压密产品可在现有产能不折损下生产4代高压实密度材料[7] - 五代磷酸铁锂产品研发工作顺利推进[7] 业绩总结 - 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76%,经营现金流过去两年保持净流入[7] 未来展望 - 公司努力改善业绩和引入战略投资降低负债率[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获得海外电池厂LGES、BlueOval长期采购订单[3] - 公司获得印尼国家主权基金、韩国LGES等海外产业投资人股权投资[3] - 公司布局和宁德时代合资的碳酸锂冶炼工厂,落地自产磷酸铁项目产能[3]
龙蟠科技(603906) - H股公告-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4-03 09:30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6.65078903亿元人民币[1] - A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65078903亿股,法定/注册股本为5.65078903亿元人民币[1] - H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亿股,法定/注册股本为1亿元人民币[3] 股份发行 - A股上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65078903亿股,本月无变动[6] - H股上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亿股,本月无变动[6] 股票期权 - 2023年股票期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529.5万股[7] - 按2023年股票期权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264.75万股A股[8]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 (不包括库存股份) 总额增减为0股普通股A[10] - 本月内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股普通股A[10] 日期信息 - 呈交日期为2025年4月3日,截至月份为2025年3月31日[4][5]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4-03 09:15
担保与授信 - 2025年3月公司新增为下属公司提供2.9亿元综合授信担保[5]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已实际发生担保余额为55.11亿元,对合并报表范围外担保0.2亿元[2]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预计向银行申请不超132亿元年度综合授信额度,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不超18亿元综合授信额度[5]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拟为综合授信额度提供担保,合计发生额不超120亿元[5]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经审批的担保总额为125.8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408.41%[22]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已实际发生的担保余额为55.11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78.92%[22] - 公司对下属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54.31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76.32%[22] - 公司为天津纳米向中国民生银行天津分行担保7000万元[16] - 公司为四川锂源向交通银行成都郫都支行担保3000万元[17] - 公司为四川锂源向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担保1亿元[18] - 公司为湖北锂源向交通银行襄阳分行担保9000万元[19] 子公司业绩 - 天津纳米2024年末资产总额144,057.3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41,611.65万元,营业收入23,011.15万元,净利润 -7,382.53万元[9] - 四川锂源2024年末资产总额365,402.8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34,135.81万元,营业收入365,277.72万元,净利润4,085.11万元[12] - 湖北锂源2024年末资产总额151,680.6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1,980.35万元,营业收入118,034.53万元,净利润 -16,348.57万元[14] 其他信息 - 天津纳米注册资本10,000万元,四川锂源注册资本50,000万元,湖北锂源注册资本41,000万元[7][9][12] - 公司对天津纳米、四川锂源、湖北锂源提供的担保无反担保[2][5]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不含本次担保)对外担保总额超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00%,天津纳米和湖北锂源最近一期资产负债率超70%[3]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601.9531,占比5.9104%[15] - 常州锂源其余少数股东单独持股比例均低于10%[20] - 公司及下属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也无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情况[22]
龙蟠科技(603906):出海+一体化布局 静候弹性兑现
新浪财经· 2025-04-02 12:3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营收下降但减亏,铁锂出货增长但Q4盈利受扰动,传统主业稳定,技术迭代与布局领先,预计未来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4] 分组1:2024年年报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6.73亿元,同比下降12.10%,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6.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8.46%,24Q4单季度营收20.12亿元,同比/环比下降10.04%/3.81%,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3.33亿元/-2.87亿元 [1] 分组2:铁锂正极材料业务情况 - 2024年全年铁锂正极材料出货约17.83万吨,同比增长约64.89%,Q4出货约5.35万吨,环比增长6.5% [1] - 24Q4单季度综合毛利率/净利率2.28%/-21.19%,环比下降12.21/15.99个pct,铁锂正极产品毛利率转负,主要因海内外生产基地初期爬坡拖累产能利用率,锂源公司全年亏损0.31亿元及减值计提等因素 [1] 分组3:传统主业业务情况 - 2024年润滑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冷却液/车用养护品板块销量分别为3.93/32.4/10.83/1.51万吨,同比分别变化-0.7%/-2.24%/9.02%/0.03%,销售收入分别为6.92/5.64/5.05/0.75亿元,同比分别变化-2.1%/-9.8%/4.13%/6.72% [2] - 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产品板块贡献营收18.36亿元,同比-2.73%,毛利率30.25%,同比提升3.38个pct [2] 分组4:技术与布局情况 - 在印尼建设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是海外首个万吨级以上铁锂产能,二期产能有望加速推进,印尼具备成本及政策优势,提振签单情况,LGES上调24 - 28年协议采购量、宁德时代25年采购上限70亿元,Blue Oval集团签订框架协议 [3] - 公司向上游延伸强化原材料自主可控,2024年控股子公司宜春龙蟠时代贡献利润0.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公司在动力、储能领域推出差异化产品,新推出第四代“一次烧结”工艺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卡位头部客户供应体系 [3] 分组5:投资建议情况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96.07、115.55、136.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7、5.18、7.18亿元,同比增长148.3%、68.9%、38.6%,对应EPS分别为0.46、0.78、1.0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倍数为23.2X、13.7X、9.9X [4] - 公司出海产能建设领先,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集中度提升与行业景气度改善有望带来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4]
龙蟠科技发布4项创新技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02 01:37
文章核心观点 - 创新是企业突破“内卷”、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龙蟠科技在首届LOPAL DAY全球新技术发布会上发布4项全球前沿新技术,展现创新实力,勾勒新能源产业未来蓝图,其构建的绿色能源新生态战略将助力企业发展并推动行业进步 [2][3][6] 四大创新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 首届LOPAL DAY活动从龙蟠集团2024年度500多项创新成果中精选出4项新技术成果,分别是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一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再生技术 [3] - 董事长称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重新定义锂电池性能,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将掀起电动时代热管理创新,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是氢能未来商业化破局关键,一代磷酸铁锂再生技术将破解电池回收行业难题并引导商业模式创新,4项技术成果将推进2025年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发展 [3] - 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压实密度大于2.6g/cm³,采用先进一次烧结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低电导率冷却液新品具备超国标5倍性能的抗金属腐蚀保护能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再生技术是火法再生技术,已与华为共同申请专利,这些新产品、新技术与四代高压实产品组合将扩大与下游合作,强化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优势 [4] - 今年是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奖励政策最后1年,龙蟠科技新款燃料电池催化剂采用铂钴合金技术,同等性能下铂载量大幅下降33%,将助推燃料电池市场发展 [4] 构建绿色能源新生态 - 龙蟠科技成立22年来不断创新突破,2024年明确“全球绿色新能源核心材料领导者”定位,开启从线到面的创新发展阶段,着眼于绿色新能源核心材料领域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构建“材料—电池—回收”闭环战略 [5] - 该战略使公司从单纯材料供应商向绿色能源生态构建者转型,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供优质全面产品和服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公司加大各环节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为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6] - 公司将秉持创新精神,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