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科技(603906)

搜索文档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28 11:15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共514人,含513名A股股东和1名H股股东[5] - 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总数为250,629,208股,占比37.8025%[5] - 公司10名董事、3名监事及董事会秘书全部出席会议[8]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250,139,941,比例99.8050%[9] - 《关于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50,153,941,比例99.8104%[10] - 《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50,155,041,比例99.8108%[10]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50,123,341,比例99.7982%[10] - 《关于公司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50,119,441,比例99.7966%[11] - 《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50,115,208,比例99.7949%[12] - 《关于公司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执行情况及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1,294,020,比例95.6924%[13] - 《关于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49,629,341,比例99.6011%[15] - 《关于公司未来三年(2025 - 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50,074,641,比例99.7787%[15] - 《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48,155,203,比例99.0129%[16] - 《关于公司行使一般性授权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配售股份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49,594,541,比例99.5872%[17] - 《关于修订<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普通股同意票数250,065,240,比例99.7750%[18] - 《关于聘用2025年度境内和境外审计机构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243,597,921,比例97.1945%[19] 特定股东表决情况 - 现金分红表决中持股1%以下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数13,833,864,比例96.4176%[20] - 《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A股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11,045,932,比例95.5536%[21] - 《关于公司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执行情况及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A股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11,051,532,比例95.6021%[21] - 《关于聘用2025年度境内和境外审计机构的议案》A股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4,528,645,比例39.1754%[21]
龙蟠科技(603906) -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关于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28 11:02
会议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会由2025年5月6日董事会提议,5月7日发布通知[4] - 5月28日14点在南京公司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召开[5] 参会情况 - 现场A股股东及代理人7人,股份239,068,776股,占比36.0588%[8] - 现场H股股东及代理人1人,股份500股,占比0.0001%[8] - 网络投票A股股东506人,股份11,559,932股,占比1.7436%[8] 会议结果 - 审议通过议案,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有效[12]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进展公告
2025-05-26 10:45
资金募集与使用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1.9999997701亿元,净额为21.7553112083亿元[5] - 公司拟使用不超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本次投资2亿元[2][4] - 截至公告日,公司已用67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不含本次)[5] 产品购买情况 - 公司购买两款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金额分别为9800万元和10200万元[6] - 两款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分别为0.6000%或2.4354%、0.6000%或2.4371%[6] - 两款产品预计收益金额分别为11.28或45.77万元、12.07或49.04万元[6] - 本次现金管理产品期限为70天和72天[8] 财务数据对比 - 2025年1 - 3月货币资金为3,296,580,586.84元,2024年为2,764,665,059.56元[1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17,521,215,697.75元,2024年为15,808,967,540.61元[13] - 2025年1 - 3月负债总额为13,628,703,298.69元,2024年为11,875,492,611.09元[13] - 2025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为2,857,027,247.51元,2024年为3,080,249,444.73元[13] - 2025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051,685.79元,2024年为819,463,771.60元[13] 其他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78%[14] - 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占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的比例为6.07%[14] - 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占2025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的比例为7.00%[14] - 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占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14%[14] 风险提示 - 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存在一定系统性风险[10]
【干货】2025年润滑油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5-26 06:27
润滑油产业链全景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石油/原油开采、润滑油基础油提炼及添加剂供应,代表企业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炼油企业,以及瑞丰新材、康泰股份等添加剂制造商[1][3] - 中游主要为润滑油生产,按用途可分为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代表企业有龙蟠科技、康普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1][3]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工程机械、汽车、船舶运输、轨道交通等,代表企业有广汽集团、潍柴动力、中国船舶等[1][3] 区域分布情况 - 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浙、粤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地区,其中北京拥有最多代表性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5] - 截至2025年4月11日,中国润滑油相关企业共4315家,主要分布在山东省(581家)、辽宁省(432家)、河北省(418家),广东省也有398家[6] 企业产能情况 - 中国石化润滑油产能最大达146万吨/年,中国石油130万吨/年,统一润滑油60万吨/年,东昊润滑油50万吨/年[9][10] - 其他企业产能:BP嘉实多44.3万吨/年,埃克森美孚28.4万吨/年,龙蟠科技30万吨/年,康普顿10万吨/年[10] 企业投资动向 - 中国石化2024年炼油板块资本支出293亿元,主要用于镇海炼化扩建等项目,2025年计划支出223亿元用于广州石化技术改造等[13] - 中国石油2024年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资本支出334.89亿元,主要用于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等转型升级项目[13] - 海直科技2025年投资6亿元建设高端润滑油项目,预计年产5万吨润滑油、3万吨金属加工液,年销售8亿元[13] - 咸尔药业2025年投资超10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项目[13]
2025年中国汽车精细化学品行业产业链、销量、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受益于汽车产销增长和环保升级,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1:43
汽车精细化学品行业概述 - 汽车精细化学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系统、底盘总成、车身结构及车内装饰等核心部位,功能涵盖节能环保、减摩润滑、冷却清净、排放治理及养护清洗等[1] - 行业产品分为五大类:润滑系统用化学品、汽车用清洗剂、汽车用防护用品、汽车用涂料、汽车用粘结剂[3]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462.55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1][17] 行业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与传统燃油车排放标准趋严推动车用尿素、高端润滑油添加剂、电池冷却液等需求爆发[1] - 中国汽车产量从2017年2901.5万辆增至2024年3128.2万辆,销量从2887.9万辆增至3143.6万辆,直接带动上游化学品需求[9] - 环保政策加码(如国六标准)加速车用尿素等减排产品需求,水性涂料、生物基清洗剂替代传统溶剂型产品[28] 产业链与原材料 - 上游原材料包括尿素颗粒、基础油、乙二醇,中游为各类化学品制造,下游面向整车制造及维修保养市场[7] - 尿素产能经历供给侧改革调整后回升,2024年底达6919万吨/年,为车用尿素等产品提供原料保障[8] 全球市场发展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000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8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76%[14] - 全球销量从2023年6160万吨增至2028年7310万吨,环保型产品成为主流[12] 国内代表企业 - **德联集团**:覆盖50余家整车厂及20余家新能源车企,2024年汽车精细化学品营收30.01亿元,产品包括冷却液、制动液、胶粘剂等[23] - **中晟高科**:润滑油年产能超10万吨,2024年变压器油营收1.86亿元(同比+52.46%),布局风电阻尼液等新能源领域[25] - 其他主要企业包括中国石化润滑油、龙蟠科技、康普顿等,覆盖乘用车、工业机械等多领域[21] 未来趋势 - 环保升级推动高纯度尿素、水性涂料等绿色产品研发,VOCs减排技术成重点[28] - 个性化需求增长催生多样化涂料、胶粘剂产品,智能涂料(自修复、自变色)等新技术涌现[29][30]
高压实磷酸铁锂大决战!
起点锂电· 2025-05-21 12:25
动力电池市场动态 - 2024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6.6GWh,同比及环比均增长61%以上,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超82%,环比增64%,同比增97%,成为增速最快的电池种类[1] - 高压实磷酸铁锂(粉末压实密度≥2.6g/cm³)成为技术升级方向,满足高能量密度和快充需求[1] 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迭代 - 磷酸铁锂材料已发展至第四代,四代产品粉末压实密度达2.60g/cm³,极片压实密度2.75g/cm³[3][4] - 五代产品粉末压实密度达2.70g/cm³,极片压实密度2.85g/cm³,头部企业已开始布局[5] - 高压实产品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抗高温性能方面具备优势[6] 终端需求与技术驱动 - 2025年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要求提升,超快充技术成熟推动高压实磷酸铁锂需求增长[7]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布局4C/5C/6C超充电池,加速超充时代到来[8]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峰值充电功率1.3MW,续航800公里[10] 头部企业产能布局 - 宁德时代通过宜昌邦普布局45万吨高压实铁锂产能(2026年投产),并投资江西升华(2025年新增28万吨产能)[10] - 富临精工2024年高压实磷酸铁锂产量12.82万吨(同比增204%),产能利用率88.95%,江西升华基地产能21.5万吨[13][14] - 湖南裕能四代产品已量产,五代产品试产中,2024年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71.06万吨(同比增40%)[14][15] 市场竞争格局 - 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仅富临精工、湖南裕能、龙蟠科技等头部企业能稳定生产四代产品[13] - 富临精工2024年锂电材料营收48.29亿元(同比增72%),毛利率3.89%(同比增20.76个百分点)[14] - 龙蟠科技四代产品S526粉体压实密度达2.62g/cm³,采用一次烧结工艺降低能耗[16] 价格与供需趋势 - 2025年高压实磷酸铁锂价格涨500-1500元/吨,较普通产品溢价2000-3000元/吨[27] - 富临精工动力型高压实产品价差达2500元,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212%[27] - 2025年高压实磷酸铁锂需求预计80万吨,产能或不足,供需紧平衡[27] 政策与出口限制 - 中国拟将先进磷酸铁锂制备技术列入限制出口目录,强化技术竞争力[30][31] - 海外需求增长叠加技术限制,高端磷酸铁锂出口市场前景明确[31]
42.06亿主力资金净流入,固态电池概念涨1.86%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09:10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1日收盘,固态电池概念上涨1.8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位,板块内132股上涨 [1] - 宁新新材30%涨停,海辰药业、领湃科技、宏工科技等20%涨停,滨海能源、圣阳股份、国轩高科等涨停 [1] - 灵鸽科技、德尔股份、武汉蓝电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48%、11.01%、10.87% [1] - 跌幅居前的有海希通讯、高乐股份、中欣氟材等,分别下跌7.37%、4.96%、4.51% [1] 资金流向 - 今日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2.06亿元,12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国轩高科主力资金净流入7.95亿元居首,赛力斯、圣阳股份、龙蟠科技分别净流入5.86亿元、2.64亿元、1.99亿元 [2] - 滨海能源、龙蟠科技、圣阳股份等流入比率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80.70%、35.01%、31.24% [3] 个股表现 - 国轩高科今日涨跌幅9.99%,换手率7.41%,主力资金净流入79456.02万元,净流入比率23.86% [3] - 赛力斯今日涨跌幅2.30%,换手率2.20%,主力资金净流入58557.19万元,净流入比率13.20% [3] - 圣阳股份今日涨跌幅10.02%,换手率14.21%,主力资金净流入26350.55万元,净流入比率31.24% [3] - 龙蟠科技今日涨跌幅9.98%,换手率8.42%,主力资金净流入19855.34万元,净流入比率35.01% [3] 其他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石墨电极上涨2.57%,重组蛋白上涨2.52%,黄金概念上涨2.06%,兵装重组概念上涨1.99% [2] - PEEK材料下跌1.79%,露营经济下跌1.56%,华为盘古下跌1.56%,WiFi 6下跌1.55% [2] - 钠离子电池上涨1.56%,供销社上涨1.53%,草甘膦上涨1.44%,创新药上涨1.42% [2]
钠离子电池概念涨1.56%,主力资金净流入7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09:08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1日收盘,钠离子电池概念上涨1.5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板块内73股上涨 [1] - 宁新新材30%涨停,领湃科技、宏工科技等20%涨停,圣阳股份、国轩高科、龙蟠科技等涨停 [1] - 盟固利、上海洗霸、翔丰华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48%、6.71%、5.78% [1] - 跌幅居前的有高乐股份、中欣氟材、久日新材等,分别下跌4.96%、4.51%、3.91% [1] 资金流向 -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6.35亿元,7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国轩高科主力资金净流入7.95亿元,圣阳股份、龙蟠科技、亿纬锂能分别净流入2.64亿元、1.99亿元、1.62亿元 [2] - 龙蟠科技、圣阳股份、国轩高科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35.01%、31.24%、23.86% [3] 个股表现 - 国轩高科今日涨跌幅9.99%,换手率7.41%,主力资金净流入7.95亿元 [3] - 圣阳股份今日涨跌幅10.02%,换手率14.21%,主力资金净流入2.64亿元 [3] - 龙蟠科技今日涨跌幅9.98%,换手率8.42%,主力资金净流入1.99亿元 [3] - 亿纬锂能今日涨跌幅1.80%,换手率2.08%,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 [3] - 南都电源今日涨跌幅4.92%,换手率12.07%,主力资金净流入1.39亿元 [3] - 宁德时代今日涨跌幅4.21%,换手率1.45%,主力资金净流入1.38亿元 [3] 其他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石墨电极上涨2.57%,重组蛋白上涨2.52%,黄金概念上涨2.06% [2] - PEEK材料下跌1.79%,露营经济下跌1.56%,华为盘古下跌1.56% [2] - 固态电池上涨1.86%,供销社上涨1.53%,草甘膦上涨1.44% [2]
2025年中国润滑油细分市场分析:交通用润滑油是我国润滑油主要消费领域
前瞻网· 2025-05-21 08:16
中国润滑油消费结构 - 润滑油按终端需求分为交通用油(占比55%)和工业用油(占比30%),交通用油以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为主,工业用油以液压油为主[1] - 交通用润滑油包含摩托车用油、船用油、铁路用油等,工业用润滑油包含齿轮油、压缩机油等十几大类[1] 中国交通用润滑油需求结构 - 2024年汽油机油占交通用润滑油总消费量36%,柴油机油占39%,车辆齿轮油占9%[2] - 交通用润滑油消费量主要源于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其他品类需求变化较小[2] 中国内燃机油需求结构 - 内燃机油用于润滑发动机曲轴箱,兼具冷却和清洗功能,覆盖汽油机油、柴油机油等类型[5] - 2024年汽轮机油占内燃机油总消费量16%,柴轮机油占24%[8] 主要品牌产品布局 - 昆仑润滑油提供全合成汽油机油、重载型柴油机油及农用专用油[6] - 长城润滑油产品线涵盖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铁路内燃机油等[6] - 康普顿、龙蟠科技、德联等公司均布局汽机油和柴机油细分市场[6] 交通用润滑油细分市场战略地位 - 汽车领域润滑油因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地位突出,战略地位最高[10] - 工程机械行业润滑油因增速平缓,战略地位相对较低[10]
三大股指继续上涨,北证50指数再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05:0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上涨0 38%报3393 49点 深成指上涨0 53%报10303 99点 创业板指上涨0 99%报2068 65点 科创50指数上涨0 11%报998 79点 北证50指数上涨1 30%报1493 14点续创历史新高 [1] - 北证50指数成交额278 83亿元 开盘1470 40点 最高1497 21点 最低1464 30点 动态市盈率78 5倍 市净率5 09倍 5日涨幅5 08% 20日涨幅12 36% 60日涨幅14 06% [2] - 央行开展15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 4% 当日净投放650亿元 [2] 行业动态 - 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股东回报增强 科技含量提升 抗风险能力增强 [3] - 对冲基金一季度减持美股科技七巨头 增持中概股 包括阿里巴巴 拼多多 百度和京东 [3]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指数目标 MSCI中国指数78点 恒生指数24500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900点 沪深300指数4000点 [3] - 固态电池板块涨幅2 14% 创新药板块涨幅1 86% 钠电池板块涨幅1 68% 可控核聚变板块跌幅1 73% PEEK材料板块跌幅1 59% [4] 公司分析 - 国轩高科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加速 海外布局逐步落地 竞争优势持续显现 [8] - 龙蟠科技出海产能建设领先 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 行业景气度改善带来业绩弹性 [8] - 当升科技固态电解质布局多技术路线 2024年固态正极出货近千吨 钠电正极材料批量供货 [8] -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设备及干法电极设备已发货至欧美日韩客户 获得重复订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