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安行(603776)
icon
搜索文档
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 蚂蚁集团回应:将资金转向AI等前沿科技领域
广州日报· 2025-03-27 15:37
文章核心观点 蚂蚁集团近期减持奥比中光和永安行获超7.75亿元回报 基于战略调整将资金转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 且近期加码AI、具身智能等领域 [2][3] 减持情况 - 2025年1月10日至3月14日 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鑫减持奥比中光882.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由12.21%降至10% 套现约5.56亿元 减持后仍持10%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2] - 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将永安行6%股份以2.19亿元转让给杨磊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更 [2] 战略调整 - 蚂蚁集团此次减持是基于战略方向调整 将资金转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 投资策略以公司战略为导向 重点关注AI大模型、AI算力、具身智能等方向 已投资多家相关企业 [2] AI、具身智能布局 - 3月上旬 蚂蚁集团旗下具身智能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在上海浦东揭牌 致力于聚焦服务领域打造行业领先机器人产品 [3] - 蚂蚁灵波科技认为具身智能技术下的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但融入现实场景需突破感知反馈等关键技术瓶颈 能力构建依赖算法迭代等协同进化 [3]
A股“壳并购”汇总!一家上市公司“壳”多少钱?
梧桐树下V· 2025-03-27 12:22
A股壳并购市场概况 - 2024年以来A股壳并购交易活跃,梳理的13起案例中收购股权比例普遍介于20%-30%之间,壳资源交易价格集中在4亿至7亿元区间 [2] - 交易结构呈现"控股权收购+表决权让渡"复合模式,部分案例溢价率超30%,估值逻辑兼顾市值折让与资产重整预期 [3] - 地方国资成为本轮并购主力军,衢州、池州、合肥等地国资委通过协议受让实现控股 [4] 典型案例交易结构 永安行(603776) - 上海哈茂通过协议转让+定增组合操作,以6.697亿元受让19.67%股权,定增8.4亿元后持股比例升至33.59% [6][7] - 原实控人孙继胜持股比例从33.17%降至19.13%,表决权比例同步缩减 [7] 万德斯(688178) - 瑞源国际以4.129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万德斯投资100%股权,间接控制上市公司28.88%股份 [8][10] - 原实控人刘军直接持股保持9.81%但表决权从47.64%降至18.76% [10] 康惠制药(603139) - 悦合智创以5.427亿元受让22%股份,原控股股东同步放弃10%股份表决权确保控制权转移 [11][13] - 交易价格24.7元/股较市价存在显著溢价 [11] 东峰集团(601515) - 衢州国资通过智尚、智威两平台合计斥资19.521亿元收购29.9%股权,成为新实控人 [14] - 香港东风投资持股从46.47%降至16.57% [15] 宝利国际(300135) - 池州国资以7.488亿元受让22.57%股权,每股作价3.6元 [15][17] - 原实控人周德洪持股从30.65%降至12.8% [17] 特殊交易模式案例 海川智能(300720) - 中晶智芯以9.992亿元收购29.97%股权,原实控人同步放弃剩余19.69%股份表决权 [18][20] - 交易单价17.11元/股为前一日收盘价的80% [18] 雪榕生物(300511) - 采用"部分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定增"三重架构,万紫千鸿先以0.999亿元收购5.21%股权,再通过定增最高持股比例可达27.08% [21][23] - 定增发行价3元/股显著低于市场价 [23] 利源股份(002501) - 承债式收购控股股东股权,交易对价仅0.38亿元但需承接目标公司-1.9亿元净资产及10亿元担保债务 [24][28] 国资主导案例 - 新疆火炬:江西中燃以6.378亿元受让28.94%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33][35] - 文一科技:合肥创新投以6.599亿元收购17.04%股权,合肥国资委成为实控人 [36][38] - 四环生物:碧水投资通过司法拍卖以3.875亿元竞得27.78%股权 [39] 交易特征总结 - 控制权变更平均溢价率约30%,地方国资支付对价普遍高于民营资本 [3][11][18] - 复合型交易架构占比高,涉及表决权放弃/委托的案例达7起 [7][13][18][21][30] - 市值20-50亿元的中小盘股最受青睐,13起案例中9家市值位于该区间 [5]
永安行(603776)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永安转债”转股数量累计达到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10%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5-03-27 10:16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永安转债"转股数量累计达到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 10%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作为2020年永安行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公司"或"永安行")公开发行可转换 公司债券(债券简称:永安转债,债券代码:113609,以下简称"本期债券") 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持续密切关注对债券持有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发行人于 2025年3月26日披露了《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永安转 债"转股数量累计达到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 10%的公告》的公告,根据 《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执业行为准则》《可转换 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及本期债券《受托管理协议》的约定,中金公司 现将本期债券重大事项报告如下: 股票代码:603776 债券代码:113609 股票简称:永安行 债券简称:永安转债 一、本期债券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 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2772号)的核准,永安行于2020年11月 24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 ...
永安行(603776) - 永安行: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2025-03-27 10:16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及修订的会计准则要求对公司的会计政策和相关财务信 息进行的相应变更和调整。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不会对公司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一、会计政策变更概述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日期 证券代码:603776 证券简称:永安行 公告编号:2025-037 转债代码:113609 债券简称:永安转债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三)本次变更后采用的会计政策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后,公司将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企 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除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外,其他未变更部分,仍按 照财政部前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 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1 二、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 ...
永安行(603776) - 永安行: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3-26 10:33
股价表现 - 2025年3月17 - 21日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6] - 2025年3月24 - 25日连续2个交易日跌停[6] - 2025年3月24 - 26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20%[4][6] 公司情况 - 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未重大调整[5] - 控制权拟发生变更,拟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6] 其他说明 - 自查无需澄清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8] - 董监高及控股股东等异常波动期间无买卖股票情形[9] - 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10] - 董事会确认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11]
永安行(603776) - 关于《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问询函》的回复
2025-03-26 10:32
重大事项 - 除已披露事项外,无其他影响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重大事项[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1] 股票交易 - 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买卖公司股票情形[1]
累计套现7.75亿!蚂蚁回应减持这两家A股上市公司
界面新闻· 2025-03-26 09:01
蚂蚁集团减持两家A股上市公司 - 蚂蚁集团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股份,累计套现7.75亿元人民币 [1][3] - 减持原因系调整投资方向,重点布局前沿科技和全球化领域,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 - 减持后蚂蚁集团仍持有奥比中光10%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3] 奥比中光减持详情 - 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鑫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减持奥比中光882.2万股(占总股本2.21%),套现约5.56亿元 [3] - 奥比中光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与支付宝在"NFC碰一碰"业务合作 [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6031万元,扣非后净亏损1.02亿元 [3] - 截至3月26日股价报56.68元/股,下跌1.72% [3][4] 永安行减持详情 - 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转让永安行6%股份(2.19亿元),持股比例从7.86%降至1.43% [4] - 蚂蚁集团2014年通过上海云鑫对永安行增资1亿元(800万元注册资本+9200万元资本公积) [4] - 永安行2024年预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8000万至5500万元,同比减亏4600万至7100万元 [5] - 截至3月26日股价报18.7元/股,下跌6.22% [5]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奥比中光因"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价曾大幅上涨,但基本面仍处改善阶段 [3] - 永安行被称为A股"共享单车第一股",控股股东变更后股价一度大幅上扬 [5]
蚂蚁集团战略减持奥比中光、永安行 获超9亿超额回报
新浪证券· 2025-03-26 08:20
蚂蚁集团战略减持 - 公司近期连续减持奥比中光和永安行股份,累计获得投资回报9.42亿元,资金将转向大模型、具身智能、AI算力等前沿科技领域[1] - 对奥比中光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减持价格区间50-72.79元/股,总金额7.23亿元,剩余持股对应市值21.88亿元,浮盈13.82亿元[2] - 对永安行通过协议转让减持1436.39万股,转让价15.28元/股,总额2.19亿元,较投资成本增长119%,剩余持股市值8494.60万元[4] 奥比中光业务表现 - 公司为国内3D视觉感知龙头,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AI视觉领域,与英伟达、微软深度合作,近一年股价涨幅超250%,市值峰值突破280亿元[1] - 蚂蚁集团2018年首次投资7.33亿元,2020年追加投资7亿元(含3.5亿元增资),累计投资额达14.33亿元,上市后持股比例12.21%[2] 永安行业务困境 - 公司为共享单车上市第一股,早期依赖政府有桩自行车业务(2017年占比99.95%),后因无桩单车冲击,2021-2023年营收从8.73亿降至5.4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再降8.7%至3.74亿元[3] - 2022年起连续亏损,2024年预计亏损5500-8000万元,主因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超1亿元及氢能业务商业化不及预期[3] 哈啰出行关联交易 - 永安行控股权转移至哈啰出行关联方,创始人杨磊接手蚂蚁集团所持6%股份,或为哈啰出行借壳上市铺路[4] - 蚂蚁集团曾参与哈啰出行八轮融资,推动其估值达40-50亿美元,但2021年因盈利模式单一导致美股上市失败[4] 科技投资战略转型 - 减持行为反映科技投资周期性规律:奥比中光技术估值在AI浪潮下兑现,永安行控股权转移标志传统业务退出[5] - 超额收益体现公司从"规模扩张"向"技术深耕"转型,未来投资方向聚焦AI技术革命构建护城河[5]
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获利7.75亿,蚂蚁集团首次回应投资布局调整!AI领域投资智谱AI、月之暗面、爱诗科技等
搜狐财经· 2025-03-26 03:01
文章核心观点 蚂蚁集团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获利超7.75亿元引发市场关注,同时加码AI领域投资,公司回应称减持是基于战略方向主动调整,投资策略服务于战略方向并关注企业成长性与潜在回报 [1][3][10] 减持情况 - 2025年1月10日至3月14日,蚂蚁旗下上海云鑫减持奥比中光882.2万股(占总股本2.21%),套现约5.56亿元,减持后仍持股10%为第二大股东 [4] - 蚂蚁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将永安行6%股份以2.19亿元转让给杨磊,持股比例从7.86%降至1.43% [6] - 蚂蚁今年减持奥比中光和永安行累计获投资回报超7.75亿元 [7] 被减持公司情况 - 奥比中光因“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价年内暴涨超200%,2024年前三季度仍亏损6031万元,扣非后净亏损达1.02亿元,技术应用和市场拓展有积极进展 [6] - 永安行控股股东由孙继胜变更为上海哈茂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磊 [6] 新增投资情况 - 今年3月,蚂蚁投资国内AI Agent初创公司深度赋智A轮,其MetaGPT团队开源了OpenManus项目 [8] - 2月下旬,蚂蚁独家领投具身智能领域头部创业公司“星海图”A轮融资 [8] - 去年,蚂蚁领投AI视频大模型公司“爱诗科技”和“生数科技”早期轮次,以及“墨芯科技”B轮等 [8] 减持原因 - 二级市场适当减持是基于战略方向主动调整,减持部分持有久且回报好的项目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布局更新更早期机会 [10] - 部分被投企业业务和商业模式成熟,平衡战略合作与投资回报后择机退出,收回资金投入前瞻性领域,实现“投资—支持—退出—再投资”正向循环 [10] 当今投资策略 - 投资策略服务于公司战略方向,尊重市场规律,关注企业成长性和潜在回报 [11] - 2023年确定AI First核心战略,布局自研大模型及应用落地,关注AI领域前沿探索和优秀项目 [11] - AI领域重点聚焦大模型及应用、AI算力、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资智谱AI等多家公司 [11] - 评估前沿科技项目关注技术前瞻性和稀缺性,相信相关技术将在未来科技变革中引领,投资可助公司战略调整转型 [11] - 科技项目虽周期长但会阶段性出成果实现短期回报,注重技术前瞻性和市场需求,运用多元化投资组合和专业合作可实现长期资本增值和社会价值 [11]
永安行: 永安行:关于“永安转债”转股数量累计达到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10%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10:19
可转债转股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24日累计转股金额达3.13亿元累计形成股份1923.83万股占转股前总股本10.26% [1][2] - 2025年1月1日至3月24日期间新增转股1733.2万元形成股份119.77万股 [2][3] - 尚未转股可转债余额5.73亿元占发行总量64.66% [1][2][3] 可转债发行概况 - 2020年11月24日公开发行886.48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8.86亿元 [1] - 可转债于2020年12月23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代码113609 [2] - 转股期自2021年5月31日至2026年11月23日初始转股价20.34元/股最新调整为14.47元/股 [2] 股本结构变动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由2024年12月31日的2.39亿股增加至2025年3月24日的2.41亿股 [3]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维持0股未发生变动 [3] - 总股本增长主要源于可转债转股带来的股份增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