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科技(603690)

搜索文档
至纯科技(603690) - 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5-29 0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筹划购买威顿晶磷83.7775%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2] 交易进程 - 2025年2月17日开市起停牌,预计不超10个交易日[3] - 2月27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交易议案[4] - 2月28日开市起复牌[4] - 3月29日和4月29日发布交易进展公告[4] 交易现状 - 交易涉及资产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尚需多项审批,结果和时间不确定[4][5]
至纯科技(603690) - 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29 08:00
担保情况 - 为至嘉半导体本次担保1000万元,累计担保余额59620.43万元[2][5] - 2024年为子公司担保预计不超85亿,超70%负债子公司预计81.5亿[4] - 《最高额保证合同》担保最高额度1000万元[8] - 实际对外担保总额310173.18万元,占净资产64.21%[10] 至嘉半导体数据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超70%,总资产108053.92万元[3][7] - 2024年营业收入15399.57万元,净利润1253.72万元[7] 其他 - 本次担保通过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9] - 无对非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担保,无逾期担保[10][11]
半导体板块活跃,半导体产业ETF(159582)逆市涨近1%,至纯科技涨超6%
搜狐财经· 2025-05-26 01:52
半导体行业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上涨0.84%,成分股至纯科技上涨6.37%,富创精密上涨5.38%,中科飞测上涨2.86%,芯源微上涨2.56%,晶升股份上涨2.29% [3] - 半导体产业ETF上涨0.72%,最新价报1.39元,近1年累计上涨43.30% [3] - 半导体产业ETF近3月规模增长678.42万元,份额增长2250.00万份,新增规模和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1/2 [4] - 半导体产业ETF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流入2355.59万元 [4]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净值上涨39.56%,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27% [4] 小米芯片发布 - 小米发布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旗舰处理器"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0核CPU和16核GPU,晶体管数量达190亿,芯片面积109mm² [3] - 小米成为继苹果、高通和联发科后第4家量产3nm制程SoC芯片的厂商 [3] - 小米的进入有望改变全球手机SoC芯片格局,带动国内SoC芯片提升全球竞争力 [3] 半导体产业ETF表现 - 半导体产业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82%,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5.46% [4] - 半导体产业ETF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3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 [4] - 半导体产业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59% [4] - 半导体产业ETF夏普比率为1.10,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8% [5] - 半导体产业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5]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跟踪误差为0.05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指数成分股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6.35%,包括北方华创(15.51%)、中微公司(12.80%)、中芯国际(11.67%)等 [5] - 北方华创上涨1.16%,中微公司上涨1.46%,中芯国际上涨1.58%,韦尔股份下跌2.62% [7]
上市公司缘何纷纷看上IPO失败者
IPO日报· 2025-05-22 09:16
市场现象 - A股市场近期重组并购活跃,涉及并购的公司股价涨幅显著,吸引游资参与并获得高收益 [1] - 上市公司对曾IPO但未成功的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例如光洋股份拟收购宁波银球科技100%股权,天汽模拟收购东实股份50%股权 [2] - 其他案例包括概伦电子拟收购锐成芯微控股权,至纯科技欲收购威顿晶磷,呈和科技筹划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3] 政策背景 - 证监会5月16日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 [3] - 监管层认为并购重组有助于上市公司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 上市公司动机 - 部分上市公司经营困难,迫切寻求新增长空间,例如光洋股份2021-2023年累计亏损约4.3亿元 [4] - IPO审核趋严导致大量企业撤回申请(2023年超400家),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合规性高、估值较低的并购标的 [5] - 标的公司因IPO受挫估值下降,例如映日科技当前估值18亿元,较2022年IPO发行估值21亿元折价10% [5] 标的公司动机 - IPO失败企业通常与战略投资者签有对赌协议,面临回购压力,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可实现曲线上市并解决资金问题 [6] 并购风险 - 标的公司因IPO预期估值较高,与买方价格预期差异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如双成药业收购奥拉半导体案例) [7] - 高溢价并购可能引发商誉减值风险,例如光洋股份2014年收购天海同步后计提商誉减值3339万元 [7] - 跨界并购面临技术、文化、团队融合等挑战,可能削弱并购效果 [7]
至纯科技(603690) - 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19 08:15
证券代码:603690 证券简称:至纯科技 公告编号:2025-051 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被担保人名称及是否为关联担保:上海至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系统集成")、至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微半导体")。 本次担保为对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不属于关联担保。 本次担保金额及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本次因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 司系统集成、至微半导体向银行申请授信贷款事项,公司与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上海分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江科技支行分别签订了《最高额 保证合同》《保证合同》。本次公司为系统集成提供担保金额为 2,000 万元,截 至本公告日累计为其提供担保余额为 60,287.24 万元;本次公司为至微半导体提 供担保金额为 4,000 万元,截至本公告日累计为其提供担保余额为 73,051.80 万 元。本次担保事项后的累计担保金额,均在公司股东会批准的担保额度范围内。 本次 ...
鸿合科技、至纯科技“伪市值管理”疑云:股权激励期间股东持续减持 业绩不达标高管薪资仍大涨
新浪证券· 2025-05-15 08:59
政策与市场背景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通过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强化长期利益一致性 [1] - 2023年以来A股有175家公司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未达标,2022-2024年高管薪酬逆势增长的公司数量分别为5家、35家、53家,呈快速上升趋势 [1] 鸿合科技案例 业务与股权激励 - 主营智能交互显示产品,IWB及其他智能交互产品贡献超90%收入 [3] - 2022年推出55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占总股本2.34%),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目标分别为2亿、2.6亿、3.38亿元 [3] - 实际扣非净利润:2022年3.18亿元(达标159%)、2023年2.87亿元(达标110.38%)、2024年1.76亿元(仅达标52.07%) [4] 高管薪酬与减持 - 2024年高管总薪酬达2771.63万元,同比增165.72%,其中副总王克俭年薪1877.73万元(占总额67.75%),同比涨幅达10倍 [7] - 大股东鹰发集团在激励计划发布次日启动减持,2022年累计减持530万股套现1.18亿元,2022-2023年再减持832.02万股套现2.43亿元 [8] - 2023年深圳证监局因三会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对公司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9] 至纯科技案例 业务与股权激励 - 80%业务集中于半导体行业,2020-2022年推出四期股权激励计划 [11] - 2021-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2亿(达标124.62%)、2.85亿(达标158.33%)、1.02亿(仅达标44.35%)、-0.57亿(未达标) [13] 高管薪酬与减持 - 2024年高管总薪酬551.34万元,同比增73.61%,此前三年稳定在300万元左右 [13] - 2020-2021年控股股东蒋渊及一致行动人陆龙英累计减持1804.45万股套现7.47亿元 [15] - 董监高2021-2024年频繁减持,董事赵浩累计减持超1000万股,2022年因超比例减持被上交所监管警示 [16]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严打借市值管理之名实施股价操纵等违法行为 [17]
至纯科技(603690) - 关于第三、四期股权激励计划中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5-14 08:32
股票注销 - 2025年4月27日公司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议案[1] - 因未行权、业绩未达标等注销110.40万份股票期权[1] - 2025年4月29日公司披露相关公告[1] - 已提交注销申请,110.40万份股票期权注销完毕[2] - 本次注销对公司股本无影响[2]
2025年中国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国产替代加速、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8 01:27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定义及分类 - 半导体湿法设备是芯片制造中用于清洗、蚀刻、去胶等工艺的核心装备,通过化学溶液与半导体材料反应实现特定工艺目的 [1][2] - 设备主要分为湿法清洗刷洗设备、湿法刻蚀设备及去胶设备三类 [2] - 湿法清洗技术路线细分为单片清洗设备、槽式清洗设备、批式旋转喷淋清洗设备和洗刷器,其中单片和槽式为主流 [2]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 湿法清洗占芯片制造清洗步骤数量的90%以上 [1][4]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794.07亿元,较2023年增加82.35亿元,预计2025年达880亿元 [1][4] - 2024年中国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158.82亿元,较2023年增加30.71亿元,预计2025年达195亿元 [1][6]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 - 上游包括高纯度化学品(硫酸、氢氟酸等)、超纯水系统、精密机械部件、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等,技术壁垒高,欧美日厂商主导 [8] - 2023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684.02亿元,集成电路领域占462.00亿元,预计2025年整体规模达827.85亿元 [12] 产业链下游 - 湿法设备在芯片制造中用于清洗、刻蚀、平坦化等环节,2024年中国芯片产量4514.2亿块 [15]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被迪恩士SCREEN、东京电子TEL、泛林LAM与细美事SEMES主导,四家企业合计占超90%份额 [17]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至纯科技、北方华创、盛美上海及芯源微,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供应链 [17][19] 代表企业经营现状 盛美半导体 - 2024年营业收入56.18亿元,同比增长44.48%,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26.65% [23] - 半导体清洗设备收入40.57亿元,同比增长55.18%,先进封装湿法设备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3.55% [23] 至纯科技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上升20.04%,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下降1.64% [25] - 湿法设备覆盖晶圆制造中逻辑电路、高密度存储等多个细分领域 [25]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晶圆产能扩张(如中芯京城、长存二期)和技术迭代推动行业增长 [27] - 国产替代加速,设备向更高洁净度、集成化、智能化升级,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27]
至纯科技(603690) -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5-06 09:3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10月29日[3] -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3] - 预计回购金额8000万元至16000万元[3]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994601股,占总股本0.52%[3] - 累计已回购金额4999.42万元[3]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24.20元/股至25.85元/股[3] - 2025年4月未进行回购交易[6] - 截至2025年4月末进展符合规定和方案要求[6]
至纯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稳健增长
中证网· 2025-04-30 03:2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4.4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9.75万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有较大改善 [2]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入达4.42亿元,较2017年的0.13亿元大幅跃升 [1] - 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 [1] - 构建覆盖湿法工艺全环节的四大技术平台 [1] - 高纯特气设备、化学品设备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3.6万台,单年出货量超1万台 [1] - 88.46%设备服务于12英寸先进制程客户 [1] 供应链建设 - 自2021年开始持续进行在地化供应链建设 [1] - 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培养本土供应链的阶段目标已陆续达成 [1] - 预先建立的备货体系和技术储备有效应对外界干扰 [1]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增订单总额55.77亿元 [2] - 5年以上长期订单总额1.17亿元 [2] -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7.88%(剔除长交期订单影响) [2] - 集成电路行业订单占比84.55%,其中88.46%服务于12英寸客户 [2] 业务战略 - 构建设备+材料+服务多维收入结构 [2] - 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方式夯实股东价值增长基底 [2] - 管理层制定计划降低运营成本并调整资源分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