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捷电气(603416)
icon
搜索文档
信捷电气跌2.09%,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4.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9%至63.37元/股 成交额1.09亿元 换手率1.22% 总市值99.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4.18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76.01万元(买入352.44万元/占比3.22% 卖出628.45万元/占比5.75%) 大单净流出118.17万元(买入2426.53万元/占比22.19% 卖出2544.70万元/占比23.27%) [1] - 年内累计涨幅54.2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19%/+7.15%/+14.8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4万户 较上期增长16.91% 人均流通股11,241股 较上期减少14.46% [2]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018124)新进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772.3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74.93万股至321.04万股 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7亿元 同比增长10.01%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增长0.3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92亿元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为OEM自动化行业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中设备销售及其他主营业务占比99.78% 其他(补充)占比0.22% [1] - 属于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行业 涉及人形机器人、伺服系统、工业4.0、机器视觉等概念板块 [1]
信捷电气20250925
2025-09-26 02:28
信捷电气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工控自动化、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设备 - 公司:信捷电气(国内工控企业,主营PLC、伺服系统等产品)[2][6][7]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主业稳健且估值较低** - 公司主营业务(工控、电机)基本面良好,估值相对较低(市值约100亿元,低于同行伟创的200亿元和雷赛的150亿元)[2][17] - 2025年公司利润预计不到3亿元,收入不到20亿元,与雷赛、伟创处于同一水平[17] **2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与进展** - 公司布局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及控制器产品,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仅特斯拉需求可能达数十亿至上百亿规模)[2][9] - 无框力矩与空心杯转向磁通产品加速研发,已应用于部分领域(如新能源汽车、3C电子、物流等)[7][9] - 新兴转向磁通技术可提升扭矩密度和轻量化,适用于机器人腿部关节[9][10] - 2024年实现编码器产品化,供货长春荣德数万套,并销往头部机器人公司[13] **3 工控自动化业务优势** - 公司擅长小型PLC,国内品牌市占率第二(2024年)[6] - 工控自动化分层:控制层(PLC)、驱动层(伺服驱动器)、执行层(伺服电机)、传感层(编码器等)[8] - 通过定增投入中大型PLC研发,提升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2][15] **4 半导体设备领域拓展** - 推出DL6系列直驱伺服,用于半导体封装场景(高速运动响应与同步性)[2][14]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大型PLC仅8-9%),但国内市场规模潜力大(2025年全球约1000亿人民币)[14][15] - 提供半导体封装测试机、固晶机等解决方案,计划拓展焊线机与分选机设备[14] **5 海外市场与新客户拓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接近50%(中东、东南亚、日韩市场)[7]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立讯精密、歌尔、圆通、韵达等[7] **6 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 - 2023年涉足空间对技术,2024年产品化[2][13] - 2024年投资8亿元建设智能驱动项目(其中3.5亿元用于设备投入),攻克关键零部件技术壁垒[13] **7 资本运作与股权激励** - 2024年底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100万股,每股20元),增强员工积极性与凝聚力[3][17]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工控企业布局对比:汇川技术产品线最广,雷赛、伟创集中于无框力矩电机和伺服驱动器,信捷电气产品方向与同行相似但市值偏低[12][17] - 机器人手指关节技术趋势:转向系统微型化,可能替代部分无框电机和空心杯电机[10][11] - 公司未大规模宣传新产品,但稳步推进新业务,有望逐步缩小与同行的市值差距[18][19]
信捷电气: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4 11:17
公司股权质押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新质押750万股股份 [2] - 质押方为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 - 质押用途为个人资金需求 [2]
信捷电气: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新质押75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24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李新于2025年9月23日质押750万股公司股份 [1] - 李新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约490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1.21% [1] - 本次质押后累计质押数量达2618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53.38% 占总股本比例16.66% [1] 公司基本经营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仪器仪表行业占比99.75% 其他业务占比0.25% [1] - 公司当前市值达102亿元 [1]
信捷电气(603416) -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9-24 09:15
控股股东股份情况 - 控股股东李新持股49,046,593股,占总股本31.21%[2] - 本次质押7,500,000股,累计质押26,180,000股[2] 质押到期情况 - 未来半年内到期10,000,000股,对应融资余额1.5亿[6] - 未来一年(不含半年内)到期8,680,000股,对应融资余额1.5亿[6] 其他说明 - 还款资金来源多样,无侵害公司利益情况[6] - 本次质押不影响控制权、经营及治理,无业绩补偿义务[6]
信捷电气控股股东李新部分股份质押,累计质押比例达53.38%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59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李新持有公司股份49,046,593股 占总股本31.21% [1] - 本次质押7,500,000股 占其所持股份15.29% 占总股本4.77% [1] - 累计质押股份26,180,000股 占其所持股份53.38% 占总股本16.66% [1] 质押到期及融资安排 - 未来半年内到期质押股份10,000,000股 对应融资余额1.5亿元 [1] - 未来一年内(不含半年)到期质押股份8,680,000股 对应融资余额1.5亿元 [1] 公司控制权与经营状况 - 控股股东具备资金偿还能力 [1] - 本次质押未对公司控制权及经营造成影响 [1]
信捷电气跌2.12%,成交额1.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85.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6: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12%至62.91元/股 总市值98.86亿元 成交额1.55亿元 换手率1.7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85.81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卖基本持平(买入222.04万元占比1.43% 卖出220.39万元占比1.42%) 大单净买入784.15万元(买入3889.86万元占比25.13% 卖出3105.71万元占比20.0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3.13% 近期表现分化(近5日跌4.83% 近20日涨7.08% 近60日涨12.5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1.24万户 较上期增长16.91% 人均流通股11241股 较上期减少14.46% [2]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018124)新进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772.3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74.93万股至321.04万股 仍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7亿元 同比增长10.0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微增0.3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2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为OEM自动化行业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中设备销售及其他主营业务占比99.78% 其他补充收入仅占0.2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概念板块涵盖人形机器人 伺服系统 工业4.0 机器视觉等 [1]
机构本周首次青睐123只个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2:36
机构首次关注个股概况 - 本周共有123只个股获得机构首次关注 [1] - 其中22只个股被给予明确目标价位 [1] 重点个股评级与目标价 - 信捷电气获国信证券"优大于市"评级 目标价区间75.43-82.98元 较最新收盘价63.49元存在18.8%-30.7%上行空间 [1] - 凯莱英获华创证券"推荐"评级 目标价136.15元 较最新收盘价110.70元高出23.0% [1] - 优优绿能获天风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285.70元 较最新收盘价200.00元存在42.9%溢价空间 [1] 其他获机构关注个股 - 舍得酒业 复旦微电 中国卫星等公司本周均获得机构首次关注 [1]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9
国信证券· 2025-09-19 01:13
百度集团AI业务分析 - AI芯片业务快速发展 昆仑芯25年营收预计达50亿元级 26年有望达到百亿元级 其中百度控股59% 客户包括中国移动、南方电网、比亚迪等外部客户[7] - AI云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5Q2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7% 2025全年收入预计达274亿元同比增长26% 2026年有望达350亿元同比增长25%[7] - 自动驾驶业务加速扩张 Apollo Go在25Q2提供超过220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148% 累计服务超1400万次 武汉等城市已实现盈利[8] - AI广告变现成效显著 25Q2代理生成广告收入环比增长50% 占核心在线营销收入13% 数字人广告收入环比增长55% 占核心在线营销收入3%[8] - 财务表现持续优化 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1336/1437/1541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210/244/280亿元 净现金达1551亿元支持业务发展[9] 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动态 - SAF价格大幅上涨 截至9月17日中国高端SAF FOB价达2480美元/吨 较年初1800美元/吨上涨55%[13] - 欧盟政策推动需求增长 2025年SAF强制添加比例2%不变 远期掺混比例需达70% 2050年全球SAF需求量预计达3.58亿吨[13] - 欧洲市场存在供应缺口 欧洲今年SAF消费量预计190万吨 当前产能仅约100万吨 缺口由亚太生产商补充[14] - 中国产能快速扩张 截至2024年底SAF产能超100万吨 在建及规划产能超1000万吨/年 推荐关注龙头企业卓越新能[14] 信捷电气业务进展 - 工控业务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8.77亿元同比增长10.01%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0.39%[16] - 海外拓展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近50% 重点布局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市场[17] - 具身智能产业加速布局 投资8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驱控系统项目 开发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核心零部件[17] - 客户资源优质 合作企业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立讯精密等细分领域标杆客户[17] 金融市场数据表现 - 主要指数普遍下跌 2025年9月18日上证综指跌1.15%至3831.65点 深证成指跌1.05%至13075.65点 创业板综指跌1.52%至3867.32点[2] - 全球市场表现分化 9月19日道琼斯指数持平 纳斯达克指数跌0.48% 恒生指数跌1.35% 日经225指数跌0.4%[4] - 基金指数整体上涨 9月19日股票基金指数涨0.89% 混合基金指数涨0.77% 债券基金指数涨0.06%[4] - 商品期货多数下跌 黄金跌0.85%至831.8美元 白银跌1.31%至9882美元 ICE布伦特原油跌0.75%至67.95美元[24] 财政数据与政策动向 - 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 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2%较前值2.6%回落 税收收入同比增3.4%较前值5%下降[11] - 支出结构发生变化 8月民生类支出同比增6.3% 基建相关支出同比降10.1%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降幅达16.8%[11] - 土地出让收入由正转负 8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5.7% 其中土地出让收入降5.8%较前值7.2%明显恶化[12] - 政策蓄力待发 财政部表示将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专项债额度 加快化债资金使用进度[12]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19: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 同比增长10.01% [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增长0.39% [7] - 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92%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8]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 已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专项研发和市场团队 形成全链条布局 [2] - 掌握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高性能编码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 [2][3] - 空心杯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优势 满足高精度运动控制需求 [3] - 无框力矩电机具备高扭矩密度、低转动惯量特点 已开发多款通用化电机并实现小批量订单 [3] - 高性能编码器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标志核心技术得到市场验证 [3][4] - 积极进行轴向磁通电机产品储备 满足微型化、轻量化需求 [4] 技术研发战略 - 坚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4] - 围绕可编程控制器、驱动系统、人机界面、机器人核心产品线提升竞争力 [5] - 立足于小型PLC 完善PLC产品矩阵 以控制带动驱动作为销售策略 [5] - 加快中大型PLC等驱动层延伸 加大视觉、机器人业务培育 [5] 市场拓展规划 - 深化大客户战略 巩固现有优势市场 加快新兴领域战略布局 [5] - 加大海外市场业务布局 实现稳健扩张和可持续发展 [5] - 在消费电子、智慧物流、医疗器械、农业机械、智慧矿山、风电、核电等领域实现产品应用与方案落地 [6] - 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开发 抢占未来智能科技发展先机 [6] 产品发展路径 - 通过募投项目实施提升产品竞争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 [5] - 完善各类配套产品 增强一体化解决方案实力 [5] - 加速布局工业机器人产品系列 加大自动化各行业布局力度 [5] - 从高响应、高智能、高精度、安全性等方面满足各类机器人场景性能需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