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达科技(603358)

搜索文档
华达科技(603358) -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9 15:56
证券代码: 603358 证券简称:华达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2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一)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 十六次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4 月 18 日以微信和电话方式通知全体董事,2025 年 4 月 29 日上午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加通讯方式召开。 同意 11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本议案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审议通过《2024 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同意 11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三)审议通过《2024 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二)本次会议由公司董事长陈竞宏先生主持,应参会董事 11 人,实际参 会董事 11 人。公司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会议。 (三)会议的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是合法、有效的。 二、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2024 年度董事会 ...
华达科技(603358)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及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事项的公告
2025-04-29 15:5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1] - 2024年现金分红占本年度净利润100.77%[3]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512,069,911.85元[4] - 最近三年平均净利润269,955,155.21元[4] - 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比例189.69%[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不低于净利润10%且不超净利润[6] 数据相关 - 截至2024年底母公司未分配利润984,194,414.23元[2] - 拟以459,536,891股为基数派现,总计160,837,911.85元[3] - 剩余未分配利润757,500,502.38元留存下一年度[3]
华达科技(603358) - 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之标的资产过渡期损益情况的公告
2025-04-29 15:52
证券代码:603358 证券简称:华达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5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之标的资产过渡期损益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 方式购买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恒义"、"标的公司")44.00% 的股权(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本次交易相关标的资产已完成交割过户,现将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过渡期间损益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过渡期间损益安排 根据公司与交易对方签订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本次交 易的过渡期为自评估基准日(不含当日)起至交割完成日(含当日)止的期间。 本次交易的评估基准日为 2023 年 10 月 31 日,结合标的资产的交割情况确定本 次交易过渡期间为 2023 年 11 月 1 日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 根据协议约定,若标的资产在此期间产生收益的,则该收益归上市公司享有; 若标的资产在此期间产生亏损的,则由交 ...
华达科技(60335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5: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06,112,037.02元,较2023年减少4.89%[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961,752.08元,较2023年减少30.69%[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0,563,209.96元,较2023年减少4.61%[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971,987.64元,较2023年减少7.42%[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54,979,204.21元,较2023年末增加0.02%[24] - 2024年末总资产为6,805,289,773.43元,较2023年末增加0.73%[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51元/股,较2023年的0.74元/股减少31.08%[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8%,较2023年的9.96%减少3.28个百分点[25]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82亿元、9.59亿元、11.97亿元、15.68亿元[27]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237.8万元,2023年为 - 325.29万元,2022年为325.85万元[29]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964.55万元,2023年为991.36万元,2022年为1428.62万元[29]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39.85万元,2023年为1.14亿元,2022年为4709.33万元[30] - 2024年所得税影响额为586.54万元,2023年为3072.81万元,2022年为1339.21万元[30] - 2024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296.49万元,2023年为133.21万元,2022年为240.29万元[30] - 2024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16亿元,期末余额2.26亿元,当期变动 - 8975.39万元[32] - 2024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82亿元,期末余额1.75亿元,当期变动 - 734.46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2479.02万元[3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06亿元,同比下降4.89%;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30.69%;扣非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4.6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3亿元,同比下降7.42%[34] - 营业成本42.88亿元,同比下降5.85%;销售费用5621.36万元,同比增长1.36%;管理费用1.81亿元,同比增长4.40%;财务费用823.18万元,同比增长494.68%;研发费用2.06亿元,同比增长11.68%[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3亿元,同比下降7.4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24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45.47万元,同比下降59.42%[44] -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营业收入47.45亿元,同比下降7.14%,营业成本40.89亿元,同比下降7.89%,毛利率13.82%,增加0.70个百分点[46] - 燃油车零部件营业收入29.73亿元,同比下降10.84%,营业成本25.70亿元,同比下降13.07%,毛利率13.57%,增加2.21个百分点[47]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17.71亿元,同比下降0.19%,营业成本15.19亿元,同比增长2.42%,毛利率14.24%,减少2.18个百分点[47]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46.81亿元,同比下降7.12%,营业成本40.38亿元,同比下降7.86%,毛利率13.74%,增加0.70个百分点[47] - 国外市场营业收入6396.69万元,同比下降8.94%,营业成本5118.68万元,同比下降10.37%,毛利率19.98%,增加1.28个百分点[47] - 车身总成生产量1.12亿个,同比下降24.33%;焊接件纵横梁等销售量同比下降25.28%,库存量同比下降7.91%[48] - 冲压拉伸件生产量4767.24万个,同比下降31.01%;金属管制件生产量339.45万个,同比下降42.63%[48] - 汽车零部件制造原材料成本本期为31.27亿元,占比76.48%,较上年同期减少8.73%[5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0.4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13%;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4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06%[53]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变动比例分别为1.36%、4.40%、11.68%、494.68%[53] - 本期研发投入2.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03%,全年申请专利10项,截至2024年末共拥有专利79项[55][57] - 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分别为-7.42%、不适用、-59.42%[59] -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期末金额较上期变动比例分别为-37.33%、2.16%、-7.93%、165.68%、7.55%、199.45%[6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中ETC押金1000元、其他货币资金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7711.83万元使用权受限[61] - 汽车零部件本年累计销量163,113,506.50,去年累计225,640,556.00,同比减少27.71%;本年累计产量165,705,471.50,去年累计225,770,460.00,同比减少26.60%[63] - 整车配套市场汽车零部件本年累计销量163,113,506.50,去年累计225,640,556.00,同比减少27.71%[64]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315,997,927.89元,其他变动 -89,753,947.27元,期末数226,243,980.62元[6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182,013,945.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4,790,176.95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 -32,134,783.44元,期末数174,669,338.51元[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498,011,872.8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4,790,176.95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 -32,134,783.44元,其他变动 -89,753,947.27元,期末数400,913,319.13元[69]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807,151,275.92元,较2023年末的1,287,871,656.65元减少[176] - 2024年末应收票据为93,781,072.67元,2023年末为50,532,808.21元[177]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1,139,817,931.54元,2023年末为1,115,744,742.41元[177] - 2024年末存货为1,126,188,437.72元,较2023年末的1,223,148,387.40元减少[177]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3,587,592,791.84元,较2023年末的4,129,399,041.95元减少[177]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为629,598,556.11元,2023年末为236,975,735.01元[177] - 2024年末固定资产为1,632,365,307.37元,2023年末为1,517,837,819.31元[177]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217,696,981.59元,较2023年末的2,626,697,557.81元增加[177] - 2024年末资产总计6,805,289,773.43元,较2023年末的6,756,096,599.76元增加[177] - 2024年末短期借款为369,272,744.46元,较2023年末的247,243,347.22元增加[177]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30.76亿元,较2023年的30.08亿元增长约2.27%[178]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7.29亿元,较2023年的37.48亿元下降约0.50%[179]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46.49亿元,较2023年的44.06亿元增长约5.50%[180]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25.55亿元,较2023年的26.22亿元下降约2.55%[178]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5.21亿元,较2023年的3.86亿元增长约34.85%[178]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7.71亿元,较2023年的31.08亿元下降约10.84%[179]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8.77亿元,较2023年的12.98亿元增长约44.62%[180]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6.85亿元,较2023年的15.29亿元增长约10.20%[180]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0.77亿元,较2023年的0.12亿元增长约545.87%[180]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8.86亿元,较2023年的28.65亿元增长约0.73%[181]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1.06亿元,2023年度为53.69亿元,同比下降4.89%[182] - 2024年度营业总成本为47.72亿元,2023年度为49.96亿元,同比下降4.48%[182] - 2024年度净利润为2.72亿元,2023年度为3.73亿元,同比下降27%[183]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股,2023年度为0.74元/股,同比下降31.08%[184] - 2024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32.88亿元,2023年度为38.36亿元,同比下降14.26%[185] - 2024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1.75亿元,2023年度为1.99亿元,同比下降12.23%[186] - 2024年度母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股,2023年度为0.45元/股,同比下降11.11%[186] - 2024年度税金及附加为3259.17万元,2023年度为2676.62万元,同比增长21.77%[182] - 2024年度财务费用为823.18万元,2023年度为138.42万元,同比增长494.7%[182] - 2024年度投资收益为 - 680.35万元,2023年度为8282.74万元,同比下降108.21%[18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9.295542828亿元,2023年为44.6450336275亿元,同比下降11.98%[18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6.1658229516亿元,2023年为41.2645986078亿元,同比下降12.35%[18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297198764亿元,2023年为3.3804350197亿元,同比下降7.30%[189]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0.9329213779亿元,2023年为1.0932382473亿元,同比下降14.66%[189]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1763175108亿元,2023年为3.5576797873亿元,同比增长157.93%[189]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2433961329亿元,2023年为 -2.46444154亿元,同比下降234.49%[189]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4222158408亿元,2
华达科技(603358)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5:18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99,045,520.58元,较上年同期1,382,344,288.26元减少27.73%[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19,528.03元,较上年同期160,127,886.45元减少71.39%[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318,712.02元,较上年同期143,155,712.27元减少66.95%[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4,148,390.23元,较上年同期161,818,810.28元减少108.74%[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较上年同期0.36元/股减少72.22%;稀释每股收益0.10元/股,较上年同期0.36元/股减少72.22%[5] - 本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7%,较上年同期4.66%减少3.29个百分点[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649,458,200.71元,较上年度末6,805,289,773.43元减少2.29%[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363,991,224.23元,较上年度末3,354,979,204.21元增加0.27%[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99,045,520.58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382,344,288.26元减少[2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99,045,520.58元,2024年为1,382,344,288.26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970,546,957.10元,2024年为1,231,192,357.16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0,001,748.44元,2024年为167,311,320.59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19,528.03元,2024年为160,127,886.45元[23]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0元/股,2024年为0.36元/股[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32,424,354.31元,2024年为1,083,462,122.28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46,572,744.54元,2024年为921,643,312.00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148,390.23元,2024年为161,818,810.28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64,752.50元,2024年为 -444,725,568.43元[25][2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28,274.03元,2024年为14,994,562.09元[2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61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24亿元下降35.42%[3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837.19万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44亿元下降66.07%[31]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33元/股下降66.67%[32]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11元/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33元/股下降66.67%[3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33,387,137.2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49,457,866.31元[33]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520,492.33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428,136.63元[3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42,651,024.6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88,020,481.11元[3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336,266.3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56,265,222.84元[3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5,241,472.1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50,000.00元[34]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1,828,631.5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419,747,884.00元[3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0,000,000.00元[3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4,792,660.47元[34]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9,285,025.6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63,482,661.16元[34]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4,641,870.8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692,643,930.88元[34]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763,800,490.4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07,151,275.92元有所减少[1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票据208,417,918.4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3,781,072.67元增加[1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947,146,379.2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39,817,931.54元减少[15] - 2025年3月31日存货1,199,788,107.7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26,188,437.72元增加[15]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508,936,358.8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9,272,744.46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账款1,299,463,016.7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56,218,268.80元减少[1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52.5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6.49亿元增长13.00%[27][28][29]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8.7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71亿元增长3.89%[27][28]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3.7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77亿元增长26.68%[28]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20.3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85亿元增长20.50%[28][29]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5968.7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749.95万元下降22.98%[29] - 2025年3月31日实收资本4.6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39亿元增长4.67%[29]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078,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9] - 前十大股东中陈竞宏持股179,424,656股,占比39.04%[9] - 张耀坤和杭州皖翰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均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1,952,000股[10] - 北京昊青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昊青星辰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4,880,000股[10] 股本变化 - 2025年3月22日公司新增限售股份20,496,891股上市,总股本由439,040,000股变更为459,536,891股[11]
华达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581.95万元,同比下降71.39%
快讯· 2025-04-29 13:19
华达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9.99亿元,同比下降27.73% [1]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581.95万元,同比下降71.39% [1]
19只个股大宗交易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4:03
大宗交易整体概况 - 4月22日共有49只个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交 累计成交量0.51亿股 累计成交额5.72亿元 其中19只个股成交额超过1000万元 [1] 个股成交额排名 - 唯捷创芯大宗交易成交额最高 单笔成交额达0.49亿元 成交价32.50元较收盘价34.38元折价5.47% [1] - 星湖科技大宗交易成交额位列第二 单笔成交额0.47亿元 成交价7.89元与收盘价持平 [1] - 天龙股份通过11笔交易完成大宗交易 总成交额3397.56万元 成交价17.08元较收盘价19.18元折价10.94% [1] 重点公司折溢价情况 - 科思科技大宗交易折价幅度最大 成交价58.43元较收盘价67.64元折价13.62% [2] - 中国石油大宗交易成交价7.27元较收盘价8.01元折价9.24% [2] - 立讯精密大宗交易成交价30.30元与收盘价持平 无折溢价 [1] 大额成交个股特征 - 长江电力大宗交易成交93.83万股 成交额2502.45万元 成交价26.67元较收盘价29.33元折价9.07% [1] - 中国平安大宗交易成交53.27万股 成交额2437.10万元 成交价45.75元较收盘价50.57元折价9.53% [1] - 华荣股份大宗交易成交80万股 成交额1396万元 成交价17.45元较收盘价19.22元折价9.21% [1]
飞龙股份牵手华达科技拓展新能源 创新与全球化并举净利3.3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4-08 00:44
业务拓展与战略合作 - 公司与华达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展开联合研发、生产及销售,形成优势互补 [2][3] - 协议内容包括联合开发智能AI铸造温度控制系统、流道板、液冷板等核心部件,并计划2027年前推动股权合作 [3][4] - 合作旨在提升新能源领域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加速业务拓展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5.26亿元,同比增长40.44%,占总营收比例从9.14%提升至11.14% [5] - 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及5G工业液冷产品产销分别增长31.94%和28.33%,产销率达95.23% [5]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18.97%,同比提升1.51个百分点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7.23亿元,同比增长15.34%;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25.92%,创历史新高 [2][7] - 扣非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40.06% [7] - 国外直接销售营收26.04亿元,同比增长33.31%,占总营收55.13% [8] 研发与专利 - 2024年研发投入2.72亿元,同比增长13.09%,占营收5.76% [5] - 研发人员575人,占比10.53% [5] - 累计获专利授权601项,其中发明专利159项 [6] 客户与市场 - 国内外主要客户超200家,新能源领域客户超130家,服务全球300个基地工厂 [7] - 与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奇瑞汽车等知名厂商建立合作 [7] - 获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电子油泵项目定点,生命周期预计销售收入1.6亿元 [8]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10股派现3元,累计分红2.3亿元,占净利润69.70% [8]
华达科技与飞龙股份建立战略合作 合力拓展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4-06 11:42
文章核心观点 - 华达科技与飞龙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深化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1][2] 合作背景 - 新能源汽车及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温控技术加速迭代,热管理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1] 双方优势 - 飞龙股份在新能源热管理部件领域有较强研发能力及客户基础 [1] - 华达科技在冲压、型材、压铸领域具有较强技术、交付及营销实力 [1] 合作内容 - 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共同承接相关产品核心部件、总成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必要时共同投资 [1] - 飞龙股份全力支持华达科技在智能AI铸造温度控制系统、冲压、管路、真空压铸领域发展,围绕流道板、液冷板等热管理系统核心结构件联合开发 [2] - 华达科技全力支持飞龙股份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数据中心热管理板块相关领域发展,在此领域联合开发 [2] - 双方考虑联合办公,成立联合小组 [2] 知识产权归属 - 热管理版块产品知识产权归属飞龙股份,冲压、管路、真空压铸知识产权归属华达科技 [2] 合作意义 - 是华达科技深化新能源产业布局重要举措,符合长期发展战略,提升新能源领域市场竞争力,加速业务拓展,增强市场占有率,促进稳健发展 [2] 华达科技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开发设计和整体配套生产,是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厂商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2] - 加快围绕轿车“高强度、轻量化”实施“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项目研究,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具备与轿车整车厂同步开发、设计和模块化供货能力 [2] 华达科技客户转型成果 - 抓住电动化产业趋势,加大对头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客户开拓力度,客户转型战略取得积极成效 [3] - 去年7月获新增订单项目,生命周期预计总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3] - 2024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11.9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5% [3]
华达科技(603358) -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
2025-04-06 0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与飞龙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 - 宛西控股持有飞龙股份33.68%股份[4] - 孙耀忠持有飞龙股份5.11%股份[4] - 双方约定2027年12月31日前推动股权合作[8] 其他新策略 - 双方围绕新能源汽车等热管理领域联合开发[7] - 双方考虑联合办公并成立联合小组[7] - 甲方承诺给予乙方优先定点权[7] - 乙方承诺给甲方提供保供便利和有竞争力价格[7] 业绩影响 - 框架协议签署不影响公司当期财务和经营业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