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银行(601998)
icon
搜索文档
个人消费贷贴息下月来了!国有大行、股份行“入围”,最高补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8-13 11:57
政策核心内容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3]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1][4]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贷款经办机构 - 23家机构入围,包括6家国有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12家股份行和5家消费金融公司(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金融、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1][5] - 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集体缺席,包括宁波银行(3575亿元)、江苏银行(3228.58亿元)等规模较大的地方银行也未入围 [1][8] 贴息适用范围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均可享受贴息 [2] -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限定7个重点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 - 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进行贴息 [2] 银行响应情况 - 国有大行已通过官方渠道发文响应政策,如工行表示"依法依规推进",建行称"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邮储银行"以6138.5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位居全国第一" [7] - 股份行中平安银行(4746.63亿元)、招商银行(3961.61亿元)凭借渠道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8] 政策影响 - 业内预计政策将加速市场集中度向大型银行倾斜,国股行作为主渠道将受益于市占率提升 [9] - 中金公司测算,1个百分点的贴息比例理论上每100亿元财政支出可撬动1万亿元消费需求 [10]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9]
国家对个人消费贷贴息
盐财经· 2025-08-13 10:18
政策内容 - 支持范围: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可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7] - 贴息标准: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每名借款人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消费金额30万元),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消费金额10万元) [7]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如微众银行、蚂蚁消费金融等),鼓励地方财政部门扩大政策覆盖面 [8][9] 组织实施 - 贴息资金预拨:贷款经办机构需在实施方案发布后30天内向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提交预拨申请,财政部结合预算安排预拨资金 [10] - 贴息贷款结息:贷款经办机构自主开展差异化授信,结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部分,并通过短信或APP通知借款人 [10] - 贴息资金申请与拨付:贷款经办机构每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季度贴息申请,省级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拨付 [11][12] - 贴息资金清算:政策执行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贷款经办机构提交清算申请,省级财政部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向财政部报送清算报告 [13] 监督管理 - 职责分工:财政部负责政策制定和资金拨付,中国人民银行督促利率政策落实,金融监管总局负责日常监管,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属地审核和清算 [15] - 贷款经办机构责任:需严格审核借款人消费信息,确保贴息申请材料真实准确,总部需定期检查分支机构执行情况 [16][17] - 监督约束:财政部门对违规行为追回贴息资金并依法处理,贷款经办机构将套取贴息资金的借款人纳入征信记录 [17]
信用卡用卡新规:场景单一化触发系统风控,多元化消费成持卡人必修课!
搜狐财经· 2025-08-13 08:51
银行风控趋势 - 多家银行强化信用卡交易监测 针对同名商户交易和单一商户高频交易启动风控机制[1] - 单一商户交易集中导致的信用卡风控案例同比上升37% 银行采取降额、限权及冻结措施[5] - 建设银行对单一商家大额不实消费实施降额处理 并警告再犯将冻结卡片[5] - 民生银行通过交易权限管控直接限制持卡人在特定商户的信用卡交易通道[7] - 中信银行向用户发送预警短信 提示同一商户频繁交易触发异常监测[7] 风控触发机制 - 同名商户交易易被判定为个人与商户存在关联关系 触发资金闭环流动嫌疑预警[3] - 银行风控系统重点监测套现交易特征 包括交易频率与商户经营规模不匹配、交易金额与日常消费场景脱节[8] - 商户编号关联性是核心风控指标 同一编号下频繁交易会被判定为交易场景过度集中[11] - 商户名称显示个人姓名会间接强化交易主体单一化特征 叠加编号重复性将提升风控概率[11] 支付行业数据特征 - 长期同一终端高频大额整数交易符合套现交易特征模型 尤其便利店单笔超5万元易触发异常监测[8][11] - 支付清算体系中商户编号是标识交易主体的唯一编码 连续相同编号交易会被系统标记为异常行为[11] 行业优化建议 - 建议配置2-3台不同收单机构的POS终端和收款码 覆盖零售、餐饮、服务等多行业MCC编码[9] - 交易应形成小额高频加大额分散结构 覆盖商超、线上平台、实体餐饮等日常消费场景[11] - 避免同终端30分钟内频繁交易 大额交易需匹配商户类型 交易时间需符合营业时间[11] - 通过不同收单通道产生差异化商户编号 结合线下POS机与商家收款码打破交易单一性[13] - 融入餐饮支付、商超购物、医疗购药、水电缴费、教育培训、文体用品采购等真实生活场景[13] - 结合实体消费与线上购物 利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信用卡支付功能丰富交易链路[13]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13日跌0.93%,民生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6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08:41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当日下跌0.93%,跑输大盘指数,上证指数上涨0.48%而深证成指上涨1.76% [1] - 板块内9只成分股全部下跌,民生银行以1.62%跌幅领跌,招商银行跌1.05%位列跌幅前列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62亿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4.4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366.77万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民生银行收盘价4.86元,跌幅1.62%居首,成交量243.65万手,成交额11.93亿元 [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3.54元,跌幅1.05%,成交87.67万手,成交额38.37亿元为板块最高 [1] - 兴业银行收盘价22.80元,跌幅0.83%,浦发银行收盘价13.83元,跌幅0.43% [1] 资金流向分析 - 兴业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3亿元,主力净占比7.33%,为板块中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 [2] - 浦发银行主力净流入8300万元,主力净占比7.56%,但游资净流出1.45亿元 [2] - 招商银行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3.32亿元,主力净占比-8.65%,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1.85亿元,主力净占比-15.48% [2] - 平安银行主力净流出1.18亿元,主力净占比-8.58%,但散户资金净流入7071.03万元 [2]
中国资产全线暴涨 CPO、液冷服务器等AI硬件股持续爆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8:06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8%,深成指上涨1.76%,创业板指上涨3.62%,创近四年新高 [1] - 沪指时隔210个交易日后突破"9·24"行情高位 [1] - 两市共2733只个股上涨,100只个股涨停,2458只个股下跌 [2] - 总成交额达21752.11亿元,总成交量141805.0万手 [3] 行业板块表现 - AI硬件股(CPO、液冷服务器)持续爆发,工业富联等多股涨停 [4] - 券商股集体走强,国盛金控涨停,长城证券涨10.06% [6][7] - 煤炭板块逆市下跌,潞安环能跌4.45%,晋控煤业跌2.21% [8][10] - 银行板块普遍下跌,建设银行跌1.68%,民生银行跌1.62% [8][9] 个股表现亮点 - 工业富联、飞龙股份、博杰股份等10只个股涨停 [5] - 光库科技涨20.01%,罗博特科涨20%,三环集团涨15.51% [5] - 鼎通科技涨13.10%,方盛股份涨12.73% [5] 市场特征分析 - 股市同比连续四个季度跑赢经济增长,为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 [11] - 低波动、低回撤特征显现,市场呈现"从容和自信"态势 [11] - 实际GDP回升叠加低通胀的科技创新路线受政策偏好 [12][13]
中信银行济宁分行“五进”宣传织密反诈网,守护群众“钱袋子”
齐鲁晚报· 2025-08-13 08:04
金融反诈宣传活动 - 中信银行济南分行辖属济宁分行开展"五进"金融反诈宣传活动 包括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 [1] - 活动采用接地气的方式普及反诈知识 旨在提升民众金融安全意识 筑牢守护群众财产安全"防火墙" [1] 社区宣传 - 在有朋花园社区 银行宣传小队结合真实案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养老诈骗套路 [2] - 揭露诈骗手法包括嘘寒问暖套近乎获取信任 编造养老健康类借口设圈套 诱导转账敛财等 [2] - 社区居民反馈表示通过活动提高了警惕性 认识到诈骗手段的多样性 [3] 校园宣传 - 在艾迪幼儿园开展"不做电诈工具人"主题警示课 针对校园周边高发诈骗类型进行讲解 [4] - 重点警示"兼职刷单"和"冒充老师诈骗家长"等风险 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剖析提高防范意识 [4] - 活动覆盖30余名学生、家长及保安 有效提升反诈意识 [4] 企业宣传 - 走进希望美术教育单位 向教职工发放反诈宣传手册 [5] - 结合教育行业特点 剖析针对企业的诈骗套路 如冒充合作方要求紧急转账等 [5] - 鼓励教职工成为"反诈宣传员" 向学生和家长传递安全知识 扩大宣传覆盖面 [6] 农村宣传 - 在书院街道旧县三街村民委员会开展宣传 采用方言和本土案例讲解 [7] - 重点揭露农村高发骗局 如养老诈骗、虚假贷款等 包括推销"天价神药"和以"低息贷款"为诱饵骗取手续费 [7] - 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获得村民认可 表示能更好理解和记忆反诈知识 [8] 家庭宣传 - 开展"一对一"精准宣传 走访10余个家庭 [9] - 针对家庭高频受骗场景进行讲解 如"子女教育诈骗"和"虚假投资诱导"等 [9] - 帮助居民识破"升学陷阱"和"高回报理财骗局" 改变对投资的错误认知 [10] 活动总结 - 中信银行济宁分行表示将持续推动"五进"宣传 用更贴近群众的方式普及反诈知识 [10] - 活动旨在让"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理念深入人心 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 [10]
中信银行济南天桥支行火眼金睛识骗局,40万元养老钱转危为安
齐鲁晚报· 2025-08-13 08:04
诈骗拦截事件 - 中信银行济南天桥支行成功拦截一起针对老年客户的电信诈骗案件 保住了客户40万元养老资金 [1][2][3] - 诈骗手段涉及诱导客户安装名为"慧协通"的非法APP 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企图获取银行密码和验证码 [2] - 银行人员通过客户异常申请行为(要求上调转账限额用于"补缴抖音自动扣费")识别出诈骗疑点 [2]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人员立即指导客户关闭银行卡非柜面交易渠道 并对所有账户进行挂失处理 阻断资金外流 [3] - 陪同客户前往派出所报案 协助清理手机风险软件 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3] - 通过察言观色捕捉异常信号 结合耐心沟通识破诈骗话术 展现专业风控能力 [4] 客户反馈与银行承诺 - 客户对银行的专业处置表示高度认可 明确表达"把钱放在中信银行一百个放心"的信任 [4] - 银行表示将持续强化员工风险识别能力 重点保护老年客户群体资金安全 [4]
中信银行济南高新支行慧眼识诈,成功拦截20万元婚恋交友诈骗
齐鲁晚报· 2025-08-13 08:04
核心事件概述 - 中信银行济南高新支行成功拦截一起涉案金额20万元的婚恋交友诈骗案件 [1][2][3] 异常行为识别 - 客户户籍地与工作地均在江西却未提前预约要求跨省取现20万元 [2] - 客户声称取现用途为"巩固婚恋感情" 该反常行为触发银行风控警觉 [2] - 银行判断该行为符合"杀猪盘"诈骗特征:通过建立信任后以紧急用钱等借口套取资金 [3] 风险处置过程 - 银行采取缓兵策略 假意引导办理手续同时联系反诈中心说明情况 [3] - 通过近一小时劝说 以相似案例剖析婚恋诈骗典型套路 [3] - 客户最终放弃取现 避免20万元资金损失 [3] 金融机构风控机制 - 中信银行济南高新支行持续深化"警银协作"机制提升诈骗拦截能力 [3] - 通过专业担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助力构建全民反诈格局 [3]
陌生链接骗走9.9万港币,中信银行济南龙奥支行上演“追款时速”
齐鲁晚报· 2025-08-13 08:04
事件概述 - 中信银行济南龙奥支行成功拦截一笔跨境诈骗资金 金额达99万港元 从接到客户求助到资金追回全程耗时不足两小时 [1][5] 应急响应机制 - 理财经理在产假期间仍启动紧急响应 通过同事协助安抚客户并引导回忆汇款细节 [2] - 银行人员通过汇款业务登记簿追溯资金流向 锁定资金处于"中间行转往最终收款方"关键节点 拦截窗口仅数十分钟 [3] - 迅速整理汇款编号 交易金额 收付款方信息等核心要素 致电分行启动国际汇款紧急拦截程序 [4] 跨境协作操作 - 分行按照国际清算标准起草拦截指令并发送至境外相关银行 实时追踪报文处理进度 确保指令与信息同步 [4] - 通过多岗联动与高效协同 实现资金全额追回 客户收到入账短信后确认99万港元到账 [5] 品牌价值体现 - 该事件被作为"有温度的银行"服务承诺的实践案例 体现银行对客户资金安全的守护能力 [1][5] - 银行表示将继续推进反诈宣传活动 将资金安全守护定义为责任与承诺的践行 [5]
中信银行济南阳光新路支行反诈宣传织密金融“防护网”
齐鲁晚报· 2025-08-13 08:04
公司活动 - 中信银行济南阳光新路支行在济南阳光100社区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活动 通过悬挂宣传横幅 分发折页和面对面互动等形式与社区居民零距离交流 [1] - 银行工作人员结合公安部刑侦局发布的"十大类案" "八大利器" "二十个关键词"等权威指引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典型案例 包括银行卡买卖 现金支取 虚假投资理财和购买黄金等真实诈骗案例 [1] -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工具人"现象 银行特别提醒居民出租出售银行卡可能被用于洗钱诈骗 不仅违法还会影响个人征信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1] 社区影响 - 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识诈防诈能力 帮助居民认清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危害 特别是增强了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 [2] - 社区居民反馈表示通过案例讲解认识到诈骗手段多样性 承诺今后对陌生人提及资金和银行卡事务保持警惕 [2] - 银行表示将持续走进社区开展常态化反诈宣传 用实际行动守护居民资金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