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铁(60139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铁(00390)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
2025-09-19 10:04
债券发行 - 本期债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5亿元[5] - 本期债券品种二基础期限为5年,以每5个计息年度为1个周期[5] - 本期债券票面利率为3.36%[7] 付息安排 - 品种一首个周期付息日期为2024 - 2028年每年9月26日[7] - 本年度计息期限为2024年9月26日至2025年9月25日[8] - 每手债券面值1000元,派息33.60元(含税)[8] - 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25日[6] - 债券付息日为2025年9月26日[6] 税收政策 - 本期债券利息个人所得税按利息额的20%征收[12] -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利息收入免税政策延至2025年12月31日[13]
中国中铁(00390)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
2025-09-19 10:02
债券发行 - 本期债券发行总额15亿元[5] - 品种一基础期限3年,每3个计息年度为1周期[5] - 品种一票面利率3.15%[7] 付息安排 - 首个周期付息日期为2024 - 2026年每年9月26日[7] - 2024 - 2025年计息,每手派息31.5元(含税)[8] - 债权登记日2025年9月25日,付息日9月26日[6] 税收政策 - 个人投资者利息所得税按20%征收[12] - 境外机构投资者利息收入免税政策延至2025年12月31日[13]
中国中铁(00390)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
2025-09-19 10:00
债券发行 - 2024年9月26日发行总额20亿元债券[5] - 期限5年,票面利率2.24%,单利计息按年付息[6] 付息安排 - 债权登记日2025年9月25日,付息日2025 - 2029年每年9月26日[7][9] - 每手“24铁工K7”面值1000元派息22.40元(含税)[10] 税收政策 - 个人投资者债券利息所得缴20%个税,由兑付机构代扣代缴[14] - 2021 - 2025年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利息收入暂免两税[14] 相关主体 - 发行人是中国中铁,受托管理人是中信证券,托管人是中证登上海分公司[15]
便捷市民出行,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开通初期运营
中国青年报· 2025-09-18 14:42
项目概况 - 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工程于9月17日正式开通初期运营 全长5.87公里 为地下线路 串联红牌楼、武侯祠、锦里等地标 构建中心城区与双流机场快速通道 [2] 技术突破 - 工程团队在武侯祠文物区采用BIM建模与自动化监测技术 将沉降控制在0.5毫米内 [2] - 针对533米长的220KV高压电力隧道研发原位悬吊技术 确保每延米7.5吨管线稳定 [2] - 通过盾构参数优化实现复杂地层月掘进290米 保障安全高效施工 [2] 运营特性 - 采用时速100公里的市域A型车 车站配备行李直梯和快速安检通道以提升运营效率 [2] - 项目于2020年开工 2025年通车 预计有效缓解景区及商圈交通压力 激活文旅经济圈发展动能 [2] 战略意义 - 中国中铁表示将进一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以优质工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中国中铁(0039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08: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减少5.9%至5,445.2亿元人民币[5][15] - 所得税前利润同比减少14.0%至168.2亿元人民币[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7.2%至142.8亿元人民币[8][15]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减少5.4%至317.2亿元人民币[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减少22.6%至0.532元人民币/股[10][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125.02亿元,同比下降5.9%[76] - 毛利为424.20亿元,同比下降9.3%,毛利率为8.3%[77] - 其他收入为22.27亿元,同比增长49.7%[78] - 其他亏损净额为1400万元(去年同期收益1.82亿元)[81] - 所得税前利润168.23亿元,同比下降14.0%[8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18.27亿元,同比下降17.2%,利润率2.3%[89] - 其他业务收入462.23亿元,同比下降5.4%[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至8.6%[6]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4700.82亿元,同比下降5.6%[77] - 其他开支为4.82亿元,同比下降16.2%[79] - 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净损失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18.1%[8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亏损15.45亿元,同比下降6.8%[82] - 销售及营销开支28.51亿元,同比下降2.0%,占收入比重0.6%[83] - 行政开支111.94亿元,同比下降13.3%,占收入比重2.2%[84] - 研发开支81.10亿元,同比下降12.1%[85] - 财务成本净额29.22亿元,同比增长126.5%[86] 新签订单表现 - 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2.8%至12,737.5亿元人民币[4] - 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54] - 海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54] - 铁路市场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2.4%[54] - 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第二曲线业务承揽订单1432.6亿元[54]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8] - 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983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8] -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58] - 工程建造业务新签合同额739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58][61] - 资产经营业务新签合同额12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1%[58] - 特色地产业务新签合同额1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58] - 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2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58][63] - 铁路业务新签合同额15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61] - 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365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61] - 装备制造业务新签合同额233.6亿元,同比下降20.7%[65] - 金融物贸业务新签合同额286.3亿元,同比下降21.5%[72] - 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1432.6亿元,同比下降13.9%[73]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铁路市场同比增长12.4%[185] - 2025年上半年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185] - 第二曲线业务(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2025年上半年承揽订单1,432.6亿元[185]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同比减少7.5%至4,483.86亿元人民币[15] - 房地产开发收入同比增长6.6%至158.16亿元人民币[15] - 海外地区收入为369.71亿元,同比增长8.3%[76] 各地区表现 - 海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54] -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58] - 海外地区收入为369.71亿元,同比增长8.3%[76] -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12.1亿元人民币(781.2亿美元),同比增长9.3%(8.1%)[44] -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331.9亿元人民币(1,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7%(12.4%)[44]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8,148.7亿元人民币(1,134.3亿美元),同比增长21%(19.6%)[44] 房地产经营数据 - 房地产开发收入同比增长6.6%至158.16亿元人民币[15] - 特色地产业务新签合同额1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58] - 房地产业务销售金额183.5亿元,同比增长38.5%[67] - 房地产销售面积10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67] - 房地产开工面积8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67] - 房地产竣工面积17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7] - 新增土地储备2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67] - 待开发土地储备面积1180万平方米[67] - 房地产开发新增三宗土地购置总面积9.98万平方米,北京朱房地块面积4.27万平方米占比43%[174] - 济南中铁城项目开发规模最大,总楼面面积106.58万平方米权益占比100%[176] - 持有投资性物业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全部为100%权益持有期限至2052-2068年[177] 资产经营与运营数据 - 主导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约280公里[68] - 主导运营高速公路约2900公里[68] - 主导运营城市综合管廊约200公里[68] - 资产经营新签成都至峨眉山高速公路项目合同金额188.21亿元建设期3年特许经营期29.82年[178] - 运营中太原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合同金额259.8亿元于2024年12月进入30年运营期[179] 资源开发业务表现 - 华刚公司SICOMINES铜钴矿铜产量130,673吨,钴产量2,830吨[70] - 黑龙江伊春鹿鸣钼矿钼产量7,103吨,铜产量620吨[70] - 绿纱公司铜钴矿铜产量8,236吨[70] - LME铜均价9,400美元/吨,同比增长3.5%;MB钴均价13.78美元/磅,同比增长4.3%[49]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796.30亿元,同比增加14.9%[97] - 资本性支出225.93亿元,同比下降10.7%[9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率较年初增加0.7个百分点至78.1%[1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4645.1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9.2%[10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8260.8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8%[103] - 短期借款1695.1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5%[107] - 长期借款4065.6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8%[107] - 平均融资成本率2.92%,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108] - 负债比率78.1%,较2024年末上升0.7个百分点[112] - 存货周转天数从22天增至30天[99] - 2025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余额3,608,624千元[165] 或有负债和担保 - 或有负债中未决诉讼金额为20.1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25.76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13] - 公司未计提拨备索偿总额为20.1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25.76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13] - 报告期末对外担保(不包括子公司)余额合计为610,591.42万元[16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8,613,904.56万元[168]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9,224,495.98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17.71%[168] -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7,524,184.54万元[168] - 公司对子公司提供的差额补足承诺金额为4,115,341.74万元[168] - 房地产按揭担保合计2,187,414.67万元[168] - 中铁工为公司提供3,500,000千元债券担保,担保期至2026年4月[165] 股东和股权结构变化 - 公司总股本由24,741,865,118股减少至24,741,008,919股,净减少856,199股[20]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上市流通51,449,722股[19][21] - 因激励对象资格问题,公司回购注销856,199股限制性股票[20][2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2,305,921股至58,760,978股,占总股本比例由0.45%降至0.24%[18][2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51,449,722股至24,682,247,941股,占总股本比例由99.55%升至99.76%[18] - 人民币普通股(A股)增加51,449,722股至20,474,857,941股,占比由82.55%升至82.76%[18] -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数量维持4,207,390,000股不变,占比保持17%[1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62,003户[22] - 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人数由640人调整为635人[19]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铁工持股11,623,119,890股,占总股本46.98%[23]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4,010,711,746股,占总股本16.21%[23] - 国新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42,605,892股,占总股本3.00%[2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110,936,651股,期末持股625,221,995股,占总股本2.53%[23]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19,264,325股,占总股本2.50%[23]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30,435,700股,占总股本0.93%[2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报告期内增持5,216,770股,期末持股182,551,289股,占总股本0.74%[23]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38,771,684股,期末持股138,562,835股,占总股本0.56%[23] - 中铁工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11,458,725,890股A股及164,394,000股H股[27]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有8家资产管理计划各持有131,135,600股A股,各占总股本0.53%[27] - 公司主要股东中鐵工实益持有11,458,725,890股A股,占全部已发行A股的55.8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6.31%[35]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5年6月12日回购并注销856,199股限制性股票,涉及5名激励对象[33]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707244亿股,预留授予0.11922亿股[121] - 2022年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137.97万股限制性股票[121] - 2024年2月23日解除限售5591.0838万股限制性股票[122] - 2024年3月11日回购注销7名激励对象156.6166万股限制性股票[122] - 公司于2024年12月25日回购注销43名激励对象738.4576万股限制性股票[124] - 公司于2024年12月25日另回购注销14名激励对象138.0123万股限制性股票[124] - 2025年3月13日调整后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为635人,可解除限售股票5144.9722万股[125] - 2025年3月31日首次授予部分第二解除限售期上市流通股票数量为5144.9722万股[126] - 2025年6月12日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85.6199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由247.41865118亿股变更为247.41008919亿股[126] - 2021年激励计划授予总数1.70079636亿股A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0.83%和总股本0.69%[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完成回购注销1256.6764万股限制性股票[129] - 限制性股票总授予金额为6.0533049729亿元人民币[134] - 2021年激励计划有效期从2022年2月23日至2026年11月30日[136] - 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数量不超过2亿股A股,其中首次授予1.8亿股[12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51,449,722股,占年初限售股数103,118,924股的49.9%[139] - 2024年3月公司回购注销7名激励对象1,566,166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每股3.154元人民币[140] - 2024年12月公司回购注销43名激励对象7,384,576股限制性股票,其中37名按每股2.944元加利息回购[141] - 2024年12月公司另回购注销14名激励对象1,380,123股限制性股票,其中9名按每股2.944元加利息回购[141] - 2025年6月公司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856,199股限制性股票,其中2名按每股2.944元加利息回购[142] - 2021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总成本为414.9百万元人民币[139]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55元人民币[139]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68元人民币[139] - 限制性股票授予日收市价为每股5.94元人民币[139] - 限制性股票支付公平价值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5.88元人民币[139] - 公司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未解除限售的137.97万股限制性股票[143]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55元人民币[143] - 部分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每股3.354元人民币[143] - 2021年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不超过2亿股A股[144] - 2022财年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181,266,700股A股[144]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为人民币4.149亿元[144]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为人民币1630万元[144] - 限制性股票授予前加权平均收盘价为每股5.88元人民币[144] - 授出限制性股票总数占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A股加权平均数约0.83%[144] - 限制性股票分三批解除限售,限售期分别为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144]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13日选举陈文健为董事长,接替因退休离任的陈云[36][39]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聘任韩永刚为安全生产总监[39] - 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取消监事会议案,并选举房小兵为非执行董事[40] - 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董事会会议通过设置总审计师岗位并聘任王新华为总审计师[40] - 公司董事及监事确认在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均遵守《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完成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人员结构调整并撤销监事会[192] 重大合同和项目 - 新建宜昌至涪陵高速铁路(湖北段)站前工程合同金额2,470,898万元[171] - 坦桑尼亚-布隆迪-刚果(金)跨国标准轨距电气化铁路Ⅱ期设计施工项目合同金额1,824,445万元[171] -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北站站房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合同金额1,156,958万元[171] - 巴新Magi242公里沿海公路项目合同金额283,081万元[171] - 装备制造业务新签三份钢结构合同总金额155.607亿元,其中张靖皋长江大桥项目金额130.648亿元占比84%[173] - 道岔业务新签三份合同总金额33.762亿元,其中阜阳至蒙城至宿州铁路项目金额11.911亿元占比35%[173] - 工程机械业务新签盾构机租赁及销售合同总金额42.668亿元,其中温州市府东路过江通道项目金额16.346亿元占比38%[173] - 新兴
京东位列第十,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
搜狐财经· 2025-09-18 02:55
榜单概况 - 中国企业联合会连续第24次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2][4] - 国家电网以3945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分别以29690亿元和29320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5] - 京东集团以11588亿元营收首次进入前十 位列第十名[4][5] 规模与效益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6]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 达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6] - 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发展协调性增强[5] 产业结构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增加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量显著 共有6家新入围[6] - 39家企业新入围或重新入围[6] 研发创新 - 500强企业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6] - 华为以179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 占500强总投入近10% 比亚迪和中国建筑分别以532亿元和455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6]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6] 创新领军企业 - 携程集团以24.62%研发强度位列榜首 华为和中兴通讯分别以20.84%和19.81%的研发强度位列第二和第三[7] - 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占据研发强度前十榜单多数席位 包括网易(16.64%)、百度(16.63%)、蔚来(15.40%)等[7] 企业作用与方向 - 大企业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主引擎作用 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投入[8] - 大企业应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加大对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8] - 大企业应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式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带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8] - 大企业需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生态系统[9]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火车购票指南
央视网· 2025-09-17 22:59
出行需求与票务系统优化 - 国庆中秋假期合并放假8天 预计出行人次高度叠加[1] - 铁路12306App提供购票信息预填功能 可提前选择乘车人 车次和席别 提高抢票成功率[2] - 候补购票功能支持单个账号提交最多6个候补订单 每个订单可选择3个乘车日期和不超过60个车次[3] 票务服务数字化升级 - 全国铁路客运10月1日起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3] - 电子发票申请期限为乘车后180日内 满足旅客报销需求[3]
8月广义基建投资下降6.4%,地产投资下降19.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7 11:24
好的,我将为你总结这份建筑工程行业研报的核心内容。报告的主要观点是行业整体数据表现疲软,但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并给予“增持”评级。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下降6.4%,增速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狭义基建投资同比下降5.9%,增速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6] - 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9.9%,降幅环比扩大2.8个百分点,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0%,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8% [4][7] - 1-8月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5%,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比重1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8.8% [7] - 推荐低估值高股息建筑央企及矿产资源、国际工程公司 [7] 宏观经济数据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5]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9.3%,增速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 [5] -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4%,增速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 [5] -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5.3%,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5] - 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5668亿元,同比减少4655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6233亿元,同比少增4198亿元 [5] 基建投资细分数据 - 8月水利投资同比下降29.8%,降幅环比扩大25.8个百分点 [6] - 公共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1.6%,降幅环比扩大4.6个百分点 [6] - 电力等投资同比增长4.1%,增速环比下降8.6个百分点 [6] - 交通运输等投资同比下降5.4%,降幅环比扩大1.1个百分点 [6] 房地产市场 - 施工面积同比下降28.6%,降幅环比扩大12.2个百分点 [7] - 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1.2%,降幅环比收窄8.2个百分点 [7] - 国家统计局表示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成效显现 [7]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低估值高股息中国建筑(股息率4.85%)、中国铁建(股息率3.74%)、隧道股份(股息率4.48%)、中材国际(股息率5.10%) [7] - 推荐矿产资源中国中冶、中国中铁等 [7] - 科技方向推荐算力、低空经济、车路协同、机器人、洁净室、新能源6个方向 [11] - 一带一路推荐中钢国际、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材国际等 [14][20] 行业资金面分析 - 预测2025年广义基建资金来源同比增长7.3%,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 [28] - 预测2025年自筹资金同比增加8.8%,主要受益于地方化债推进及特别国债发行 [29] - 预测2025年预算内资金同比增加4.4%,国内贷款同比增加10.0% [30]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八大建筑央企净利润增速2024年和2025Q1为-11.7%、-9.4% [23] - 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公司业绩相对较好,中工国际2025Q1净利润增速12.2% [24] - 设计公司业绩最差,地方基建龙头新疆和黑龙江表现最好 [25] 投资主题与方向 - 低空经济推荐设计总院、华设集团,相关标的深城交、苏交科 [12][27] - 算力方向推荐海南华铁、甘咨询、宁波建工、城地香江 [12] - 新能源推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华电科工 [12] - 专业工程板块推荐中国化学、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 [27]
国企将加大并购重组,国企共赢ETF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6:43
央企重组整合进展 - "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以市场化方式重组6组10家企业并新组建设立9家中央企业 旨在增强核心功能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下一步将通过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 [1] 国企共赢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7日11:22 ETF价格上涨0.38%至1.58元 近3月累计上涨1.81% [1] - 近3年净值上涨51.39%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47/1867(前13.23%) [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达10.46%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4.61% [2] ETF流动性及持仓特征 - 盘中换手率3.55% 成交额224.91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645.03万元 [1] - 前三大重仓股为中国石油(权重15.94% 涨1.07%)、中国石化(权重11.93% 涨跌幅0%)、中国建筑(权重9.59% 涨1.25%) [4] - 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 包含100只成分股(80只A股+20只港股)聚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主题 [2] 产品架构信息 - 场内代码为159719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A类020781、C类020782及E类024545份额 [4]
国资委强调央企必须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企共赢ETF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5:37
央企战略布局 - 中央企业加速产业变革 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以形成新增长点 [1] - 国资委2023年启动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 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 - 2024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首次突破40% 营收占比接近30% [1] ETF产品表现 - 国企共赢ETF(159719)最新价1.58元 当日上涨0.38% [1] - 近3月累计上涨1.81% 近3年净值上涨51.39% [1][2] -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47/1867 位列前13.23% [2] 收益与风险特征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4.61% 最长连涨月数7个月 [2] - 最长连涨涨幅24.70% 涨跌月数比25/19 [2] - 近半年最大回撤7.60% 相对基准回撤0.29% [2] - 回撤后修复天数37天 为可比基金中最快 [2] 产品结构与成本 - 管理费率0.25% 托管费率0.05% 为可比基金最低 [2] - 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 含100只成分股 [2] - 成分股包含80只A股和20只港股 聚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2] 成分股特征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国石油(15.94%) 中国石化(11.93%) 中国建筑(9.59%) [4] - 当日涨幅最高为肯特催化(1.66%) 中国建筑(1.25%) 中国神华(1.17%) [4] - 中国移动(-0.08%)和中国电信(-0.57%)出现小幅下跌 [4] 流动性状况 - 当日换手率3.55% 成交额224.91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额1645.03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