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保(601319)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首单农业育种项目研发中断保险落地三亚
海南日报· 2025-08-14 01:02
保险产品创新 - 海南省首单农业育种项目研发中断保险落地三亚 由中国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三亚市崖州科技支公司签发[1][2] - 保险金额为10万元 为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南繁育种项目提供研发中断风险保障[2] - 保障范围包括育种材料意外损毁 关键科研设备突发故障 核心科研数据丢失等风险事故导致的研发工作中断损失[2] 行业意义与影响 - 标志着海南在种业关键核心技术保险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2] - 与此前推出的"崖科共享保"形成"设备共享保障+研发过程保障"的本地化服务体系[3] - 人保财险首次将保障范围扩展到植物育种领域 为南繁硅谷科研活动提供全新保障路径[3] 市场反应与后续计划 -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及南繁科研圈层产生积极反响 多家科研机构已积极咨询相关保险产品[2] - 计划推动此类创新型险种纳入政策支持或补贴范围 以降低投保成本并扩大覆盖面[3] - 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种业研发中断保险"操作指引 持续深化科技保险创新[3] 科研机构反馈 - 投保机构认为该保险有效分担了科研项目的连续性风险 解决了潜心攻关的后顾之忧[2]
中国平安等三家上市险企停发月保费收入数据
贝壳财经· 2025-08-13 05:25
上市险企暂停披露月保费收入 - 中国平安回应停发月保费收入数据 原保险保费收入不能完全反映保险服务收入情况 且非监管强制披露信息 [1] - 公司认为短期保费数据对投资者价值不大 更注重价值指标而非规模指标 [1] - 中国平安最后一次披露保费收入公告为2025年1月14日 内容为2024年全年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 行业披露情况变化 - 除中国平安外 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也已停发月度保费收入数据 [1] - 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仍维持月度保费数据披露 [1] 会计准则影响 - 切换新会计准则后 原保险保费收入指标对人身险公司业务反映不全面 [1]
大理金融监管分局同意撤销中国人保财险剑川支公司甸南营销服务部
金投网· 2025-08-13 03:54
公司经营调整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州分公司撤销剑川支公司甸南营销服务部 [1] - 公司需立即停止该机构一切经营活动并在15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 [1] - 公司需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1]
5家上市险企发放907.89亿元“现金红包”
金融时报· 2025-08-13 03:03
分红实施情况 - 中国人保以总股本442.24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7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1.74亿元其中A股派发41.53亿元全年股息每10股1.80元含税全年分配现金股利79.6亿元较上年增长15.4% [1] - 新华保险以总股本31.20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9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2.08亿元全年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比2023年大幅增长197.6% [1] - 中国平安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62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2.55元同比增长近5%年度现金分红总额461.74亿元 [2] - 中国人寿寿险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0.45元含税全年现金股利为每股0.65元含税共计183.72亿元同比增长51.14% [2] - 中国太保每股派发现金股利1.08元合计派发103.9亿元 [2] - 5家上市险企累计现金分红合计907.89亿元同比增长20.21% [2] 盈利能力支撑 - 5家上市险企2024年总投资收益为7969.2亿元同比增长113.91% [2] - 5家上市险企2024年归母净利润共计实现3476亿元同比涨幅高达77.72% [2]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务院2024年4月印发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 [3] - 证监会2024年11月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 [3] - 多家上市险企已陆续于2023年2024年开始实施中期分红 [3] - 中国人保增加中期分红原因包括贯彻落实新"国九条"要求增强投资者信心回馈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综合考虑监管要求业务发展及经营成果等因素 [3] - 中国人寿寿险2024年增加中期分红未来将综合考虑公司全年经营情况股东回报及业务发展需要确定分红水平 [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分红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长期稳定分红的公司具有经营状况良好发展稳定的特点 [4] - 分红可向投资者释放积极正面明确的信号增强市场对其内在价值的认可 [4] - 在政策引导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未来上市险企有望继续优化分红政策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4]
非法收受财物折合990万余元,人保财险原监事会主席张孝礼受贿案一审开庭
北京商报· 2025-08-13 01:14
公司治理事件 - 人保财险原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张孝礼因涉嫌受贿罪被一审公开开庭审理 涉案时间跨度从2009年7月至2024年9月 [1] - 被告人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单位及个人在承揽保险业务、资金拨付、人员入职等方面谋取利益 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990万余元 [1] - 庭审中被告人表示认罪悔罪 法庭宣布休庭并择期宣判 [1]
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原监事会主席张孝礼受审
新浪财经· 2025-08-12 10:34
公司治理与高管行为 - 人保财险原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张孝礼因涉嫌受贿罪被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 [1] - 张孝礼被指控在2009年7月至2024年9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 包括承揽保险业务、资金拨付、人员入职和工作调整等方面 [1] - 张孝礼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990万余元 并在庭审中表示认罪悔罪 [1] 业务运营与风险管理 - 案件涉及保险业务承揽和资金拨付等核心运营环节 显示公司内部管理可能存在漏洞 [1] - 检察机关在庭审中出示相关证据 控辩双方进行质证并充分发表意见 [1] - 案件吸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十余人旁听庭审 显示案件受到广泛关注 [1]
从三五天到半小时:头部保险公司齐推APP,团险效率革命全面打响
搜狐网· 2025-08-12 09:36
核心观点 - 团险业务向移动端迁移是行业趋势 移动端办理需求年增速达67% 头部险企已推出专属APP或功能 显著提升办理效率并解决传统痛点[1][5][7] 行业数字化趋势 - 团险移动端办理需求年增速达67% 反映市场对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1] -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友邦等头部险企已推出团险移动客户端 更多保司在综合APP中增设团险功能[1] - 移动端将批改效率提升超90% 从"天级"响应升级为"小时级"甚至"分钟级"[2] 移动端解决方案 - 人员批改效率提升:传统线下批改需5天 移动端通过在线提交与自动核保将流程压缩至半小时内 人工核保仅需0.5~2小时[1][2] - 异地办公支持:通过手机验证码和人脸识别登录 实现跨设备实时访问与一键批改 10分钟内完成人员增减[3] - 电子单证管理:内置电子单证库支持PDF保单下载与分类检索 电子发票报销流程从2-3天缩短至10分钟[4] 企业需求驱动因素 - 70%以上企业支持异地办公 中小企业经办人兼管多职 传统线下模式需每月投入5-10天管理团险[6] - 新业态企业(快递/物流)人员流动快 对团险生效时效要求高 移动端分钟级响应匹配其需求[7] - 实际案例显示移动端可减少50%对接人力投入 符合企业降本增效刚性需求[6] 未来发展方向 - 移动端将向智能化与生态化演进 包括AI驱动批改风险预警、续保自动提醒等功能[8] - 生态化扩展涵盖员工福利管理、车辆救援等场景 成为综合服务平台[8] - 最终目标是从工具升级为提升雇主品牌价值的数字纽带[8]
保险板块8月12日涨0.71%,*ST天茂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9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31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71% 领涨个股为*ST天茂(涨幅2.63%)[1] - 板块内6只个股全部上涨 涨幅区间为0.06%至2.63%[1]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 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1] 个股交易数据 - *ST天茂成交量448.18万手居首 成交额7.00亿元[1] - 中国平安成交额25.08亿元为板块最高[1] - 中国人寿成交量11.91万手为板块最低[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91亿元 游资净流出1.64亿元 散户净流出1.27亿元[1] - *ST天茂主力净流入1.27亿元(占比18.06%)居首 但游资净流出7808.91万元[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5338.42万元(占比-4.83%)为唯一主力净流出个股[2] - 中国人寿游资净流入2128.42万元(占比4.4%)是唯一游资净流入个股[2]
五大险企“点金”权益市场 布局路线图明晰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1年投资业绩 - 五大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59.58亿元 其中中国平安1016.18亿元 中国人寿509.21亿元 中国太保268.34亿元 中国人保216.38亿元 新华保险149.47亿元 [2] - 总投资收益率维持在5%上下 新华保险最高达5.90% 中国人保净投资收益率最高为4.80% [2] - 采用哑铃型策略应对市场波动 中国人保通过债券长债配置和权益精选赛道实现收益多元化 [2] 权益市场战略配置价值判断 - 险企普遍认为权益市场具备战略配置价值 估值已落至长期中枢之下 达到左侧加仓条件 [3] - 市场短期处于筑底阶段 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动态估值处于过去10年30%分位数以下 [3] - 中国太保表示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提升空间 将把握风险释放后的长期投资机会 [3] 重点投资赛道与策略方向 - 关注"双碳+科技"、"大健康+消费"赛道 低估值板块和稳增长主题投资机会 [1][4][5] - 中国平安聚焦与国家政策方向一致的板块 包括碳中和、数字经济、养老健康、医疗等领域 [4] - 中国人保将把握稳增长政策带来的传统行业估值回归机会 同时布局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健康养老、绿色低碳等新兴行业 [4] - 泰康资产透露将关注香港市场投资机会 继续挖掘多种形式的权益投资 [5] 险资定位与投资特点 - 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最大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之一 资金规模庞大(中国平安近4万亿元)[1][4] - 2022年稳增长宏观经济环境为权益市场奠定基础 资本市场制度健全为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3] - 价值投资和价值股占优的市场周期对险资等长期投资者有利 [4]
上市险企看好中长期权益市场配置价值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行业投资表现 - 五家A股上市险企2021年总投资收益率维持在5%上下 其中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最高达5.90% 中国人保净投资收益率最高达4.80% [1][2] - 行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3.2万亿元 其中债券投资9.1万亿元 股票投资2.5万亿元 股票型基金投资0.7万亿元 [1][4] - 五大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59.58亿元 同比降低14.41% 投资收益成为重要利润支撑 [2] 投资策略与配置 - 多家险企采用"哑铃型"投资策略 组合配置长久期利率债与权益类资产 新华保险在债权型资产配置中长期地方债和国债 股权型资产布局优质赛道 [3] - 中国人保通过债券投资拉长久期缩小资产负债缺口 权益投资精选赛道并开拓新收益增长极 [3] - 行业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存在提升空间 当前债券、股票、股权合计占比近60% [4][6] 未来投资方向 - 多家险企认为2022年权益市场具备战略配置价值 估值处于长期中枢之下 左侧加仓条件显现 [4][7] - 监管引导保险资金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 支持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等方式增配优质上市公司股票 [6] - 重点关注碳中和、大健康、数字经济、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等赛道 中国人保将把握稳增长政策带来的传统行业估值回归机会 [7] 市场环境与资金面 - 稳增长政策基调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支撑企业利润 社保资金、QFII等长线资金持续增持A股 [5] - 中国平安近4万亿元资金重点布局与国家政策方向一致的板块 [7] - 股票市场发展完善将提供更稳定回报 保险机构增配股票空间巨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