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国航(60111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国航(601111.SH)7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2.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0:34
客运业务表现 - 集团合并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 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2.3% 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2.2% [1] - 国内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0.4% 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0.2% [1] - 国际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10.3% 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9.7% [1] - 地区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3.9% 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3.4% [1] - 平均客座率80.1%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 - 国内航线客座率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国际航线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地区航线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 货运业务表现 - 货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3.3% 货邮周转量同比上升7.9% [1] - 货运载运率42.9% 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1]
航空机场板块8月15日涨1.7%,中国东航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8月15日上涨1.7%,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83%)和深证成指(涨1.6%)[1] - 板块内10只主要个股全部上涨,涨幅区间为0.48%至4.16%[1][2] - 中国东航以4.16%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4.01元[1] 个股价格与交易表现 - 中国东航成交量达189.55万手,成交额7.50亿元,为板块内成交量最大个股[1] - 海航控股成交量290.93万手居首,但成交额4.36亿元低于中国国航(9.34亿元)[1][2] - 春秋航空收盘价52.83元为板块最高,厦门空港成交量2.18万手为板块最低[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3亿元,游资净流出1.32亿元,散户净流出6052.98万元[2] - 中信海直主力净流入8593.99万元(占比11.44%),为板块最高[3] - 南方航空主力净流入5231.97万元(占比9.52%),海航控股主力净流入4617.81万元(占比10.60%)[3] - 厦门空港主力净流入占比达15.02%,为板块最高比例[3] - 华夏航空主力净流出612.50万元(占比4.87%),春秋航空主力净流出333.68万元(占比1.17%)[3]
罗罗:与中国国航的合资企业进展顺利 预计2026年投运
格隆汇· 2025-08-15 04:29
罗尔斯-罗伊斯航空维修业务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大幅扩展全球MRO(航空发动机维修)能力 [1] - 现有MRO设施已覆盖全球客户 但仍在提升英国 德国和新加坡工厂的产能 [1] - 与中国国际航空的合资企业BAESL进展顺利 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1] - 北京园区占地8 6万平方米 将配备新试车台 [1] - 北京园区预计2030年代中叶实现满负荷运转 [1]
罗罗:与中国国航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合资企业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投运
新浪财经· 2025-08-15 04:27
公司战略规划 - 计划到2030年大幅扩展全球MRO(航空发动机维修)能力 [1] - 提升英国、德国和新加坡工厂的产能以增强现有设施覆盖能力 [1] - 北京合资企业BAESL(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1] 产能与设施建设 - 北京园区占地8.6万平方米并配备新试车台 [1] - 北京园区将于2030年代中叶实现满负荷运转 [1]
航空股早盘走高 中航协发布自律公约 规范低价倾销和平台销售
智通财经· 2025-08-15 02:21
股价表现 - 东方航空股价上涨4.73%至3.1港元 [1] - 南方航空股价上涨3.66%至3.96港元 [1] - 中国国航股价上涨3.15%至5.57港元 [1] - 国泰航空股价上涨0.65%至10.79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与反垄断措施 [1] - 公约要求杜绝低价倾销及虚假宣传等恶意竞争行为 [1] - 中航协将加强对销售平台票价及退改签规则的监管 [1] 行业基本面 - 暑运期间客流客座率维持高位且扣油票价保持稳定 [1] - 民航局部署整治"内卷式"竞争 短期将减少过度低价票 [1] - 中期政策或引导收益管理改善 长期保障机队低增长规划 [1] - 公商务需求恢复与反内卷措施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1]
航空运输协会发布自律公约,券商看好暑运旺季供需改善
环球网· 2025-08-15 01:06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自律公约 要求杜绝恶意竞争行为及违规捆绑销售[1] 行业运营数据 - 2024年民航业运输总周转量1485.17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25%[3] - 旅客和货邮运输周转量均超2019年规模[3] - 航空客运市场需求旺盛 国内航线形成支撑 国际客运延续较快恢复[3] - 货运市场仍以国际航线为主[3] 航司经营状况 - 部分航空运输企业受运力投入加大、公商务出行需求疲软及汇率波动影响尚未扭亏[3] - 2025年初行业客座率持续高位 国内线运力投放低增速 重点增投海外航线[3] - 航司机队引进净增速基本在3%以下 供给相对紧张[3] - 国内线周转量同比稳增 国际线周转量大幅增长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3] 市场展望 - 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改善 有望带动票价修复[3] - 看好暑运旺季供需改善带来的票价回升[3] - 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3]
国航加拿大航线即将增班至每周往返12班
新浪财经· 2025-08-14 10:39
航班运力调整 - 北京首都至温哥华航线CA991/2由每周一班增至每周两班 班期为每周一和三 [1] - 北京首都至多伦多航线CA993/4由每周两班增至每周三班 班期为每周二、四和六 [1] - 增班后国航加拿大航线每周往返航班总量达到12班 [1]
航空机场板块8月14日跌0.89%,华夏航空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1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4 08:33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当日下跌0.89% [1] - 上证指数下跌0.46%至3666.44点 深证成指下跌0.87%至11451.43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147.5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94亿元 [2] 个股价格变动 - 华夏航空领跌2.99%至8.75元 海航控股跌2.63%至1.48元 中信海直跌2.56%至22.85元 [2] - 吉祥航空跌1.41%至12.55元 春秋航空跌1.04%至52.30元 深圳机场跌0.97%至7.18元 [1][2] - 中国国航跌0.95%至7.26元 厦门空港跌0.81%至14.72元 中国东航跌0.52%至3.85元 [1][2] - 南方航空平收5.76元 上海机场微涨0.09%至31.86元 白云机场微涨0.11%至9.45元 [1] 成交情况 - 海航控股成交量最大达340.24万手 成交额5.09亿元 [2] - 中国国航成交量68.47万手 成交额4.99亿元 [1][2] - 中信海直成交额6.35亿元 为板块最高 [1][2] - 厦门空港成交额最低仅3744.54万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上海机场主力净流出1502.79万元 占比4.5% [3] - 春秋航空主力净流入939.97万元 占比3.5% 游资净流入2432.33万元占比9.05% [3] - 海航控股主力净流出4284.03万元 占比8.41% 为板块最高 [3] - 深圳机场主力净流出944.96万元 占比达11.36% 为占比最高个股 [3] - 中国东航散户净流入2640.17万元 占比12.34% 为散户流入占比最高 [3]
航空机场板块8月13日涨0.46%,华夏航空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0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08:41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8月13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46%,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48%,深证成指上涨1.76%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0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340.9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83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华夏航空以9.02元收盘,涨幅4.04%领涨板块,成交量36.87万手,成交额3.28亿元 [1] - 吉祥航空收盘价12.73元,涨幅1.43%,成交量23.07万手,成交额2.93亿元 [1] - 中信海直收盘价23.45元,涨幅0.64%,成交量27.27万手,成交额6.38亿元 [1] 大型航司交易情况 - 中国国航收盘价7.33元,涨幅0.55%,成交量77.45万手居板块首位,成交额5.67亿元 [1] - 中国东航收盘价3.87元,涨幅0.52%,成交量73.55万手,成交额2.84亿元 [1] - 南方航空收盘价5.76元,涨幅0.35%,成交量63.31万手,成交额3.64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上海机场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33.47万元,占比3.54%,游资净流入2529.91万元,占比7.26% [3] - 白云机场主力资金净流入546.43万元,占比4.00%,但游资净流出217.05万元 [3] - 中国国航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4958.82万元,占比8.75%,为板块最高 [3] 中小型航司及机场表现 - 春秋航空收盘价52.85元,涨幅0.28%,成交额1.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24.54万元 [1][3] - 厦门空港收盘价14.84元,涨幅0.13%,成交额2484.37万元,游资净流入305万元占比12.28% [1][3] - 深圳机场收盘价7.25元,涨幅0.42%,成交额7856.8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36.77万元占比6.83% [1][3]
简化入场安检措施、缩短截载时间 民航跟高铁拼了?
央视网· 2025-08-12 22:39
机场安检流程优化 - 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自8月12日起取消航站楼入口人身和行李安检 仅保留防爆检测 旨在提升通行效率和旅客体验[1] - 此前旅客需经历"二次安检" 高峰时段入口安检常导致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和搬运行李不便等问题[1] 值机截载时间调整 - 南航广州往返北京大兴航班自7月8日起全面取消值机截载时间 旅客仅需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即可乘机 打破国内机场提前30-40分钟停止值机惯例[2]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自6月1日起将国内航班截载时间由起飞前40分钟缩短至38分钟 成为国内6000万及以上量级机场中首个全场航班截载时间低于40分钟的机场[5] - 无锡硕放机场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等量级较小机场国内航班截载时间普遍缩短5分钟左右[5] 全国机场截载时间缩短案例 -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国内航班截载时间自7月1日起从35分钟缩短至30分钟 国际航班从40分钟缩短至35分钟[4] - 盐城南洋国际机场国内航班自7月1日起从35分钟缩短至30分钟[4] -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国内航班自7月1日起从35分钟缩短至30分钟 国际航班从45分钟缩短至40分钟[4] -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国内航班自7月15日起从35分钟缩短至30分钟[4]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国内航班自7月22日起从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4] - 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国内航班自7月28日起从35分钟缩短至30分钟[4] - 海南航空广州-北京首都航班自7月28日起从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4] - 青岛国际机场国内航班8月起从40分钟缩短至35分钟[4] 技术驱动流程优化 - 信息化技术发展使配载速度加快效率提升 为缩短截载时间创造空间[6] - 上海机场简化安检措施得益于科技赋能 包括应用大数据 智能化安保手段 加强巡逻力量及配备嗅爆犬等等效安保措施[6] 旅客等待时间痛点 - 基于2000多名旅客的调研显示 51.77%旅客认为机场候机时间过长 51.63%认为安检等候时间过长 是仅次于航班延误的民航服务关注问题[6] - 等待时间过长直接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 高铁因时间成本优势分流民航客源[7] 高铁与民航竞争格局 - 2024年京沪航线发送旅客861.3万人次 同比增长24.84% 但远低于京沪高铁本线列车5201.6万人次运送量[11] - 民航与高铁形成旅客"对流"趋势:高铁吸引民航高端商务旅客 民航打折票吸引高铁普通旅客[10] - 京沪线整体用时对比显示 算入等候时间后飞机与高铁用时相差无几[11] 行业应对竞争措施 - 虹桥机场联合首都机场 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于5月初试行京沪快线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 应对高铁分流竞争[13] - 行业提出"民航向高铁学习"理念 通过服务创新提升竞争力[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