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股份(600596)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行业动态研究:草甘膦价格上涨,关注农药市场修复机会
国海证券· 2025-07-02 15:39
核心观点 - 草甘膦行业库存去化、需求修复、价格底部回升,全球最大草甘膦企业孟山都存在破产可能,国内同行有望受益,看好农药行业盈利改善机会,维持“推荐”评级 [6][7][8] 行业表现 - 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基础化工行业表现分别为5.0%、3.2%、16.4%,沪深300表现分别为2.7%、1.5%、13.6% [4] 草甘膦价格情况 - 7月1日草甘膦原药价格为2.48万元/吨,较4月初上涨0.18万元/吨,95%原粉主流成交参考2.47 - 2.5万元/吨,港口FOB 3540 - 3570美元/吨,97%原粉主流成交参考2.55 - 2.57万元/吨 [5] 草甘膦行业供需及库存情况 - 供给端2024年 - 2025H1无新增产能,开工率决定弹性,华东、华中部分企业低负荷运行,主流企业大多正常开工但供应排单、可接单空间不足、现货偏紧 [6] - 需求端5月起下游采购意愿积极,国内制剂商采购增加,出口需求后续有望提升,10月左右是出口旺季启动时间 [6] - 截至6月27日,草甘膦行业库存4.0万吨,较4月初下降4.3万吨,工厂库存加速消化 [6] 孟山都相关情况 - 2018年拜耳以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其“农达”涉及致癌争议多次被起诉,拜耳曾拟支付101 - 109亿美元和解,约6.7万起案件悬而未决,若和解失败将申请破产 [7] - 2025年孟山都有38万吨草甘膦产能,全球市占率32%,若破产重组国内草甘膦、草铵膦、精草铵膦企业有望受益 [7]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2025年年初以来多个农药品种价格上涨,草甘膦价格见底回升具代表性,认为农药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修复,维持农药行业“推荐”评级 [8] 重点关注个股 - 江山股份:国内四大草甘膦生产企业之一,2024年底有草甘膦原药产能7万吨/年,枝江基地新型除草剂项目试生产 [9] - 兴发集团:国内草甘膦龙头,2024年底草甘膦产能23万吨/年,具备原材料黄磷自主配套 [9] - 新安股份:2024年底拥有8万吨草甘膦产能 [10] - 扬农化工:国内农药行业龙头,2024年底有3万吨IDA法草甘膦,原药产品组合丰富,葫芦岛项目有望带动成长 [10] - 广信股份:国内光气化农药细分行业龙头,2024年底拥有2万吨草甘膦产能 [10] - 和邦生物:2024年底拥有5万吨草甘膦产能、20万吨双甘膦产能,具备成本优势 [10] - 利尔化学:2024年底有草铵膦产能1.85万吨,是国内最大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企业,积极布局精草铵膦 [10] - 利民股份:杀菌剂和杀虫剂供需格局良好,价格自2024年下半年上涨,拥有5000吨草铵膦产能以及2000吨精草铵膦产能 [10] 重点关注公司盈利预测 |重点公司|股票代码|2025/07/02股价|2024 EPS|2025E EPS|2026E EPS|2024 PE|2025E PE|2026E PE|投资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山股份|600389.SH|19.99|0.52|1.10|1.64|38.44|18.16|12.17|未评级| |兴发集团|600141.SH|20.93|1.45|1.85|2.32|14.97|11.83|9.41|买入| |新安股份|600596.SH|8.35|0.04|0.26|0.50|219.5|76.30|40.21|未评级| |扬农化工|600486.SH|58.70|2.98|3.44|3.96|19.43|15.6|13.54|买入| |广信股份|603599.SH|10.77|0.86|1.12|1.4|14.01|9.43|7.55|买入| |和邦生物|603077.SH|1.78|0.004|-|-|468.42|-|-|未评级| |利尔化学|002258.SZ|11.32|0.27|0.53|0.71|30.74|16.77|12.43|买入| |利民股份|002734.SZ|18.85|0.23|1.05|1.19|34.65|12.67|11.16|买入| [11] 行业基本面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球主要草甘膦生产企业产能合计119万吨,涉及拜耳、兴发集团等多家企业 [13]
新安股份(600596) - 新安股份关于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5-07-02 10:00
业绩相关 - 子公司获政府补助3069.15万元[3] - 补助占2024年归属股东净利润59.70%[4] - 补助6月末收到,将计入损益影响2025年利润[3][4][5]
可持续农业潜力无限 先正达如何挖掘北极海藻里的绿色农业奥秘
新浪财经· 2025-07-01 12:15
挪威冷水海藻的生物制剂应用 - 挪威北极峡湾的冷水海藻(泡叶藻)通过科技手段从传统饲料升级为农业生物制剂核心成分,其提取物可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和水分利用效率[1][6] - 泡叶藻生长环境极端(寒冷水温、潮汐、极昼极夜),进化出独特抗压特性,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提取的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促进效果显著[6] - Algea公司采用可持续采收方式(仅收割头部,保留基部),每小时可处理5吨,完整采收周期需5年覆盖10万公里海岸线[4] Algea公司运营与先正达整合 - Algea成立于1937年,原为挪威家族企业,现为先正达集团旗下公司,专业从事海藻采收与加工[3] - 生产工艺从传统烘干研磨升级为溶解提取活性素,每日可处理数百吨海藻,产出液态/固态可溶性肥料[6] - 产品作为核心原料供应先正达全球四大洲生产基地,最终应用于各地农场[7] 生物制剂市场发展 - 全球植保市场2024年规模约700亿美元(生物制剂占120亿美元),预计2030年生物制剂达200亿美元占比20%,年复合增长率10%[11] - 欧洲/美洲田间试验显示含挪威海藻提取物的生物制剂使玉米抗旱增产12%,普遍作物增产15%[9] - 驱动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挑战、基础学科突破(合成生物学/AI分析)、各国可持续农业政策支持[9][11] 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 先正达在上海金山新建全球植保创新中心,强化生物制剂/土壤健康研发,与瑞士/英国研发中心形成全球技术网络[12] - 中国生物制剂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公司通过GEAPOWER平台推动产品组合创新,结合中科院合作开发盐碱地改良等项目[15] - 政策层面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生物技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生物肥料技术[16]
多链融合的绿色“循环” ——新安股份的跨产业链创新实践
中国化工报· 2025-06-27 04:21
资源利用率提升 - 磷元素综合利用率提高28.7%达到98.3% [1] - 氯元素综合利用率提高20.4%达到97.4% [1] - 硅元素综合利用率提高11.6%达到96.5% [1] 绿色生产技术突破 - 首创草甘膦全产业链连续生产技术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 建成全球首条万吨级草甘膦连续化生产线实现全流程"零断层"生产 [3] - 草甘膦收率提升1%废水排放量较国际标杆降低66.7%蒸汽能耗下降20%综合成本降低超15% [3] 产业链协同创新 - 涵盖中间体—农药原药—农药制剂的全产业链连续生产已实现 [4] - 首创氯甲烷连续回收系统回收率99%以上每年创造数亿元直接效益减少碳排放超百万吨 [5] - 累计输送200万吨氯甲烷带动全行业回收600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80亿元 [5] 废液处理技术 - 首创磷资源逆向回收技术累计处置高盐有机废液360万吨回收工业磷酸盐产品超32万吨 [7] - 全行业累计处置高盐有机废液近1200万吨回收工业级磷酸盐产品170万吨节约磷矿50万吨/年 [7] - 每吨产品耗水量较行业均值降低65% [7] 产业协同效应 - 构建"草甘膦—草铵膦—有机硅"产业共生生态圈 [9] - 首创氯硅磷三元素循环利用技术实现资源要素流向最优化 [9] - 技术集成与产业耦合共生构建低碳高效绿色资源循环利用新体系 [10]
新安股份(600596) - 新安股份关于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公告
2025-06-16 10: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与马石油2025年6月14日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4] - 合作领域包括联合生产营销有机硅下游特种产品及探索其他潜在机会[5] 未来展望 - 合作对2025年度业绩无重大影响,未来效益视推进情况而定[2][8] - 合作将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提升有机硅终端产品国际竞争力[8] 其他新策略 - 双方将组建联合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定期开季度会[6] - 双方将设战略合作秘书处监督备忘录实施[6]
新安股份: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快讯· 2025-06-16 08:56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1] - 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开展合作 [1] - 合作重点围绕有机硅下游特种产品和解决方案 [1] 业务发展重点 - 合作聚焦有机硅下游特种产品领域 [1] - 合作涉及解决方案业务板块 [1] 合作伙伴背景 - 合作方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 [1]
新安股份: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快讯· 2025-06-16 08:54
战略合作框架 - 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1] - 备忘录属于合作意向文件 不涉及具体金额[1] - 合作旨在提供战略框架 确定具体工作安排并建立沟通渠道[1] 合作领域 - 双方探索有机硅下游特种产品及解决方案领域的合作机会[1] - 合作还包括其他潜在领域[1] 战略意义 - 合作将优化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1] - 有助于提升有机硅终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1]
新安股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2 10:28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及限售股上市流通情况 - 公司向13名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03,850,509股,总股本由1,145,746,540股增至1,349,597,049股 [1] - 新增股份性质为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发行对象承诺锁定期为6个月或18个月,最早可上市流通时间为2024年6月17日 [2] - 本次限售股形成后公司未发生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导致的股本变动 [2]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细节 - 传化化学等股东持有限售股56,625,141股(占总股本4.20%),本次全部上市流通 [3] - 上市流通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减少56,625,141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相应增加至1,349,597,049股 [3] 保荐机构核查结论 - 中信证券确认限售股股东履行了承诺,信息披露真实准确,上市流通安排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 [5] - 保荐机构对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 [5]
新安股份: 新安股份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0:28
股票上市流通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股票类型为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数量为56,625,14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0% [1][4] - 股票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6月18日,限售期为18个月 [1][3] - 股票认购方式为网下发行,发行对象共13名,其中传化化学认购的股份限售18个月,其余12名发行对象认购的147,225,368股已于2024年6月17日上市流通 [2] 公司股本变动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3,850,509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由1,145,746,540股增至1,349,597,049股 [1] - 限售股形成后至今,公司未发生因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导致股本数量变化的情况 [2] -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后,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减少56,625,141股至0,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增加56,625,141股至1,349,597,049股 [4] 发行对象承诺及中介核查 - 发行对象传化化学承诺所认购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转让,且衍生股份也遵守锁定安排 [2]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核查确认限售股股东严格履行承诺,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
新安股份(600596) - 新安股份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5-06-12 10:02
股份发行 - 公司向13名特定对象发行203,850,509股,发行后总股本变为1,349,597,049股[3] 限售股情况 - 传化化学认购56,625,141股,18个月限售期至2025年6月18日[3] - 其余12名对象认购147,225,368股,6个月限售期已于2024年6月17日上市流通[3] - 传化化学持有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20%[8] 股份变动 - 变动前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56,625,141股,变动后为0股[10] - 变动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1,292,971,908股,变动后为1,349,597,049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