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600320)

搜索文档
振华重工(600320) - 振华重工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办法
2025-08-29 12:49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办法 目录 | 第一章 | 总 则 1 | | --- | --- | | 第二章 | 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 2 | | 第三章 | 应当披露的信息范围 4 | | 第四章 | 信息披露的流程 17 | | 第五章 | 重大信息的内部报告 19 | | 第六章 | 信息披露的责任 23 | | 第七章 |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 27 | | 第八章 | 未公开信息的保密 27 | | 第九章 | 档案管理 28 | | 第十章 | 罚则 29 | | 第十一章 | 附则 29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 为,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 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 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 ——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上海 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 的有关规定,并 ...
振华重工(600320) - 振华重工公司章程(2025年)
2025-08-29 09:56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章 程 二〇二五年 第 1 页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公司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四章 股东和股东会 第五章 党委 第六章 董事和董事会 第八章 职工民主管理与劳动人事制度 第十章 通知和公告 第十一章 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解散和清算 第 2 页 第三章 股份 第一节 股份发行 第二节 股份增减和回购 第三节 股份转让 第一节 股东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第三节 股东会的一般规定 第四节 股东会的召集 第五节 股东会的提案与通知 第六节 股东会的召开 第七节 股东会的表决和决议 第一节 董事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 董事会 第三节 独立董事 第四节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第七章 高级管理人员 第九章 财务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和审计 第一节 财务会计制度 第二节 内部审计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 第一节 通知 第二节 公告 第一节 合并、分立、增资和减资 第二节 解散和清算 第十二章 修改章程 第十三章 附则 公司是以募集方式设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在上海市市场监督 管理局依法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6 ...
研判2025!中国风电运维船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企业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为风电运维船带来广阔的需求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9 01:28
风电运维船行业概述 - 风电运维船是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的专用船舶 要求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 舒适性和精准靠泊能力 防止对基础造成冲击 并安全运送人员和设备[2] - 主要分为海上风电运维母船(SOV)和调试服务运维船(CSOV)两类 SOV主要用于储存 吊装和更换大型零部件 具备强大吊装能力和自持力 耐波性和抗风浪能力出色 CSOV更侧重于建设安装和调试阶段 使用场景灵活 租期较短 配备动态补偿舷梯[2][3] - 中国风电运维船发展经历早期探索阶段 专业化升级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 从2007年首座海上风电项目起步 早期使用木制渔船和普通货轮改装 存在耐波性差 安全性低问题 2010年后向专业化发展 突破双体铝合金船技术 航速提升至25节 抗浪能力达2.5米 2021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23年首批SOV在启东交付 自持力超30天 航速达12-12.3节 可应用于离岸40公里以上深远海项目[4][5] 风电运维船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设备供应 原材料包括特种钢材 复合材料等 设备包括发动机 起重设备等 品质与供应稳定性是产业链发展基石[5] - 中游是风电运维船的生产制造[5] - 下游是海上风电行业应用领域 随着风电场陆续进入运维期 需求日益旺盛[5] - 中国作为超级工业大国 需要更多电力能源支持芯片生产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网和低空经济设备 传统电力建设模式不可持续 清洁能源建设如火如荼 海上风电凭借资源丰富 发电效率高 不占用陆地资源等优势成为清洁能源重要支柱[5] - 政府大力推动海上风电建设 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等政策 截至2025年6月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20万千瓦 成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 风电运维作为产业链后端"守护者"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风电运维船行业提供源源不断需求[6] 风电运维船行业发展现状 - 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 风电运维船在海上风电产业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 确保海上风电场稳定运行 是未来能源布局不可或缺一环[6] -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 推动对海上风电配套专业船舶如运维船等的需求激增 2024年全球风电运维船交付量达到58艘 较2023年增加18艘 中国所占比例从2019年10%迅速上升至2024年50% 彰显中国在这一领域迅猛发展[1][6] - 截至2025年3月25日 全球风电运维船(含SOV/CSOV)手持订单量达136艘 主要集中于欧洲和中国市场 船型以专业运维母船(CSOV/SOV)为主 绿色动力与智能化技术成为核心亮点[8] 风电运维船行业竞争格局 - 荷兰Royal IHC 丹麦Cadeler等欧洲企业凭借深厚技术底蕴把控高端市场[8] - 中国船企依托庞大产业规模与显著成本竞争力在中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中远海运重工 招商工业等国内造船龙头企业实力强劲 揽获国内众多大型风电运维船项目订单[8] - 具有特色技术企业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江龙船艇及子公司澳龙船艇发挥高性能船艇设计建造优势 打造多款海上风电运维船 耐波性 操纵性 安全性和顶靠作业能力行业领先 实现该类型船艇批量化建造 英辉南方造船作为亚洲规模领先专业高性能铝合金船舶供应商 拥有多款风电工程船产品 是国内唯一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铝合金船舶的企业[8] 相关企业分析 -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公务执法船艇 旅游休闲船艇和特种作业船艇设计 研发 生产和销售 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解决方案 是国内优秀铝合金 金属及多材质复合船艇供应商 在特种作业船艇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消防作业船 航标维护船 风电运维船 科考试验船 引航艇 养殖工作船等专业船型 受到国内客户青睐并成功打开海外市场 2024年公司特种作业船艇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 同比下降30.54%[9] - 旗下子公司澳龙船艇专注于铝合金材质船艇研发和建造 是国内铝合金船艇领域龙头企业 建造我国尺度最大(71米) 客位数最多(1200客位)双体铝合金客船"北游26" 依托国家海上风电快速发展 进军风电运维船市场 承接多批次专业风电运维船订单 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强大装备支撑[9] - 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 是中国首家专业研发 设计 建造铝合金船舶的企业 承接大量国内外各类铝合金船舶订单 已交付各类铝合金船舶一百三十余艘 船型涵盖高速客船 大型高速车客渡船 风电运维船 引航船 公务船 游艇游船等 交付船舶遍布中国沿海及内河各水域 且出口至英国 丹麦 土耳其 加拿大 阿联酋 新加坡 巴西 韩国 美国等国家[11] 风电运维船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市场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 风电产业迎来飞速发展机遇 但海上风电运维尚处于起步阶段 风电运维船需求将不断增加 中国风电企业在欧洲 东南亚等地区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当地对中国风电设备进口需求迅猛增长 带动风电运维船出口量显著提升[13] - 船型逐渐向专业化和大型化发展 随着海上风电产业向深远海发展 对风电运维船作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专业运维母船(SOV)和调试服务运营船(CSOV)需求尤为旺盛 专业化船只具有安全性好 适用性强 经济性高等特点 良好稳性能确保维护人员安全登上风机 适应远海恶劣环境 航速快 抗风浪能力强 未来将朝适应更恶劣海况 具备更长续航能力和更大装载量方向发展 满足深远海风电项目运维需求[14] - 技术智能化与自动化 未来将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预测风场维护需求 实现远程监控与自主航行 例如中国船舶集成多模态导航(AIS + 卫星) 欧洲船厂研发AI故障预测系统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减少人力成本和作业风险[15]
同舱容“姊妹船”同日突破 我国自研两艘亚洲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成功下水
新华社· 2025-08-26 15:21
船舶设计与建造突破 - 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3.5万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下水 [1] - 两船设计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 最大舱容3.5万立方米 [1] - 采用数字化船坞+模块化建造创新方式 建造效率提升约20% [2] 技术性能优势 - 具备智慧高效全能环保特性 智能作业模式覆盖挖-运-吹全链条 [1] - 搭载自主研发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智能控制系统 单船员即可完成全部航行施工任务 [2] - 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正常施工环境下90分钟内即可填满3.5万立方米泥舱 [2] 应用场景与产业意义 - 适用于港口航道疏浚 深远海取砂 吹填造陆 深海采矿 管沟开挖回填等多元作业场景 [1] - 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疏浚装备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 [1] - 将加快提升中国疏浚船队系列化专业化与国际化水平 推动从疏浚大国向疏浚强国迈进 [2] 项目参与主体 - 由中交疏浚统筹 中交天航局和广航局分别投资并主导设计建造 [1]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设计建造总承包和智能系统开发 [1]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负责船舶设计 上海振华重工负责建造 [1]
亚洲最大挖泥船下水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09:17
船舶技术突破 - 中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亚洲最大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成功下水 [1] - 船舶设计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 最大舱容达35000立方米 泥舱容量亚洲第一 [1] - 配备自主研发"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智能疏浚控制系统 实现全自动控制 智控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准 [1] 性能指标领先 - 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船舶耙头最大可伸至约40层楼高海底吸挖泥沙 [1] - 正常施工环境下90分钟内将泥舱全部填满 装载效率世界领先 [1] - 具备强破土 大挖深 远运距 长吹距等优异性能 [1] 应用领域拓展 - 智能作业模式涵盖挖-运-吹全链条 [1] - 适用于港航疏浚 深远海取砂 吹填造陆 深海采矿 深海管道铺设等施工作业场景 [1] - 新一代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耙吸挖泥船具有智慧 高效 全能 环保四大特性 [1]
亚洲最大!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8:15
船舶技术突破 - 自主设计研发建造亚洲最大舱容等级35000立方米耙吸挖泥船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 - 设备国产化率达95% 打破国外对大型耙吸船建造和智能疏浚技术的长期垄断 [2] - 配备智能疏浚系统 采用人工智能与疏浚机理结合 实现自主适应土质环境和自主学习进化 [3] 性能参数 - 船舶设计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度) [2][3] - 具备12公里超长吹距能力 耙头高压冲水压力达24bar 配备50吨超重耙头 [3] - 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正常施工环境下90分钟内可填满35000立方米泥舱 [3] 市场应用前景 - 适用于港航疏浚、深远海取砂、吹填造陆及深海采矿等多元作业场景 [1] - 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涵盖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的大型吹填造地项目 [5] - 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 增强参与国际高端疏浚市场竞争优势 [4][5] 行业地位提升 - 标志我国从疏浚装备进口国向技术输出国转变 提升国际高端疏浚市场话语权 [4] - 挖深能力达120米 使我国挖泥船挖深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6] - 优化国产疏浚船舶结构 推动中国疏浚船队系列化、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 [6] 建造参与方 - 由中交疏浚统筹统建 中交天航局、广航局投资并主导设计建造 [2] - 中船708所承担船舶设计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负责建造 [2] - 预计于今年12月交付使用 [1]
亚洲最大!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
证券时报· 2025-08-26 07:58
船舶技术突破 - 自主设计研发建造亚洲最大舱容等级35000立方米耙吸挖泥船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 - 设备国产化率达95% 打破国外对大型耙吸船建造和智能疏浚技术的长期垄断 [9] - 配备人工智能智能疏浚系统 具备自主学习与自适应能力 实现一键自动操作 [10] 性能参数 - 船舶设计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约40层楼高) [9] - 泥舱容量达35000立方米 居亚洲第一 正常施工环境下90分钟可填满泥舱 [9] - 具备12公里超长吹距 耙头高压冲水压力24bar 耙头重量50吨 可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9]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适用于港航疏浚 深远海取砂 吹填造陆 深海采矿等多元作业场景 [3] - 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基建需求 东南亚 中东 非洲等地存在巨大市场潜力 [12] - 旗舰挖泥船"浚洋1"曾在马尔代夫创造"10天造1岛"施工奇迹 印证技术实力 [12] 产业意义 - 标志我国从疏浚装备进口国向技术输出国转变 提升国际高端疏浚市场话语权 [12] - 优化国产疏浚船舶结构 推动船队系列化 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 [13] - 增强参与国际高端疏浚市场竞争能力 助推行业从大国走向强国 [12][13]
智慧码头拔节生长
河南日报· 2025-08-25 23:30
项目进展 - 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项目第三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桥)正在加紧安装 计划9月初完成现场安装[1] - 项目年底前确保3台岸桥和6台轨道吊具备开港作业条件[1] - 前6个泊位面层结构基本完工 8月底13个泊位下部框架全部完成 10月底码头面层结构收尾 11月底满足调试要求[2] 技术优势 - 项目采用国内内河港口第一批全自动化港机设备 集成智能控制和高效节能等创新技术[1][2] - 自动化岸桥采用全管结构体系 圆管与单梁设计减轻自重并降低风载 抗暴风能力更强[1] - 设备适配沙颍河±3.5米水位落差与桥梁限高 航道通过性达100%[1] - 大车自动归位和低惯量设计搭配能量回收系统 实现双重节能 能耗水平行业领先[1] 运营效率 - 自动化系统使岸桥作业效率提高30% 年作业量可达12万标箱[1] - 轨道吊单循环仅需130秒 日处理能力达600箱[1] - 设备可实现集装箱装卸 运输和堆场作业全流程自动化协同[2] 行业影响 - 项目形成的《内河自动化岸桥技术规范》企业标准将为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等内河港口升级提供技术参考[1]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内河航运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
振华重工: 振华重工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53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在上海市东方路3261号会议室召开股东大会 [1] - 出席会议的A股股东人数为1,420人,B股股东人数为75人 [1] - A股股东持股总数1,576,975,733股,占股份总数比例29.9330% [1] - B股股东持股总数1,002,211,800股,占股份总数比例19.0232%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由董事长由瑞凯主持 [1] 议案表决结果 - 所有非累积投票议案均获得通过,无否决议案 [1][2] - 关于取消公司监事会议案获得普通股合计同意票2,575,590,861股,同意比例99.8606% [1]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议案获得普通股合计同意票2,466,265,435股,同意比例95.6218% [1]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议案获得普通股合计同意票2,574,384,210股,同意比例99.8138% [1]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议案获得普通股合计同意票2,469,830,698股,同意比例95.7600% [2] - 关于注册发行超短期融资券议案获得普通股合计同意票2,574,117,704股,同意比例99.8034% [2] 公司治理变动 - 增选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议案通过累积投票方式表决 [2] - 取消监事会议案获得特别决议通过,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3] - 其余议案均为普通决议,获得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二分之一以上同意 [3] 法律合规情况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3] - 召集人资格及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合法有效 [3] - 表决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3] - 法律意见书由方杰、丁东律师出具并鉴证 [3]
振华重工: 振华重工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53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2025年8月25日下午14:00在上海市东方路3261号公司223会议室召开 [1] - 股东大会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其中现场会议地点符合通知内容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或互联网平台进行 [2][3] - 网络投票时间安排为:通过交易所系统投票时间为股东大会当日交易时段9:15-9:25 9:30-11:30 13:00-15:00 通过互联网平台投票时间为9:15-15:00 [3] 股东大会召集与出席情况 - 本次股东大会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 召集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2][3] - 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会议股东共计1,495名 代表股份2,579,187,533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48.9562% [3] - 出席现场会议人员除股东及委托代理人外 还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聘请律师 [3] 表决程序与结果 - 股东大会就通知公告中列明议案以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表决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4][5] - 公司按公司章程规定程序进行监票 所有议案均已审议并通过 表决票数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5] - 律师认为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 召集人资格 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及表决结果均合法有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