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600115)

搜索文档
东航指挥长丛金山:争当运控战线的“排头兵”
中国民航网· 2025-07-30 02:10
公司运营表现 - 东航南京机场2025年上半年关舱门正常率达97.81% 较2024年同期提升2.59个百分点 [5] - 完成快速过站147班 较2024年同期提升3.25个百分点 [5] - 通过中国民航流量管理系统优化航路调整时间 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导致的航班积压 [3] 国际航线拓展 - 东航于7月9日开通南京至法国巴黎首条直飞航线 采用波音777执飞 [5] - 首航保障涉及机组首次在南京执行任务 加油量压缩过站时间 保障难度极高 [5] - 通过协调地服专人和优化车队路线节省过站时间 保障首航顺利执行 [5] 人员管理与培训 - 指挥长负责实时监控进出港航班并处置特情 兼任驻场航司代表协调机场保障 [3] - 开展"强基练兵"行动 利用交班时间组织党员学习二十大精神确保理论不断档 [5] - 分部培训实现全覆盖 带动班组成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5] 极端天气应对 - 广东地区暑运期间频繁遭遇台风雷雨 导致延误航班数量多时间长 [3] - 东航江苏公司选派业务骨干支援深圳基地 通过协调保障部门快速响应不正常航班 [3] - 支援期间专业能力获东航广东分公司深圳基地领导同事一致好评 [3]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HK)7月29日回购730.88万港元,已连续10日回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0:30
近期回购动态 - 7月29日以每股2.900港元至2.980港元回购250.00万股 金额达730.88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2.930港元下跌2.01% 成交额6540.47万港元 [2] - 自7月16日起连续10日回购 合计回购2174.80万股 累计金额6348.17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上涨1.74% [2] 年度回购规模 - 今年以来共进行90次回购 累计回购1.96亿股 总金额达6.21亿港元 [3] 详细回购数据 - 7月单月回购频率显著提升 7月16日至29日每日均实施回购 单次回购规模在5.40万股至330万股之间 [3] - 5月至6月期间回购力度较大 5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日单次回购250万股 6月多次单日回购220万股 [3][4] - 回购价格区间呈现波动 2月回购价多集中于2.37-2.56港元 5月下探至2.48-2.68港元 7月回升至2.85-3.03港元 [3][4][5]
三大航集体站台航旅纵横
北京商报· 2025-07-29 16:32
行业直销模式升级 - 三大航及海航集体支持航旅纵横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整合37家国内航空公司直销资源 平台承诺价格透明且无捆绑销售 [1][3] - 航旅纵横平台被定位为与官网 App同级的直销渠道 用户可在单一界面完成多航司比价和购票 激活用户量超1亿 [3] 航司销售策略调整 - 行业长期推行"提直降代"策略 旨在提高机票直销比例并降低代理依赖 以解决分销渠道的服务保障不力及收益损失问题 [4] - 三大航于2023年底开启机票互售 2024年3月针对第三方平台违规行为采取严厉措施 包括差价退还和追责 [5] - 民航局于2024年6月部署整治"内卷式"竞争 指出航司直销比例不足导致过度依赖网络平台分销 部分平台借助算法影响定价 [5] 成本与竞争影响 - 新直销渠道通过渠道竞争降低航司销售成本 因销售机票需向渠道支付手续费 [5] - 航旅纵横直销模式对OTA及机票代理商产生重大影响 但实际效果需经市场博弈验证 [6] 平台挑战与局限 - 航旅纵横机票价格竞争力存疑 例如某航班经济舱价格800元 较OTA平台790元高10元 非直营套餐价格低至744元 [7] - 平台面临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和商旅客群转化难题 后者更倾向选择服务高效的正规票代或OTA [7] - 平台需在机票价格透明前提下提升消费吸引力 避免与OTA同质化 同时需持续投入管理资源和技术以优化体验 [8]
三大航司支持航旅纵横开展机票直销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7-29 15:48
行业动态 - 三大航司将航旅纵横列为直销渠道 与官方渠道同级[1] - 航旅纵横整合37家国内航空公司直销机票资源[1] - 民航局要求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3] 平台发展 - 航旅纵横作出六大承诺 包括价格透明和无捆绑销售等[1] - 平台价格验证显示航旅纵横与航司App价格一致为1610元 飞猪价格为1415元[1] - 专家认为航旅纵横需提供充分理由吸引消费者从OTA平台转移[2] 市场竞争 - 航旅纵横上线将分流传统OTA平台机票销售份额[2] - 价格敏感用户遵循价低者得逻辑 服务导向型用户偏好官方渠道[2] - 三大航司推出机票信息验证功能 打击代理加价等乱象[3] 战略举措 - 航司积极拓宽直销票量 掌握销售主导权[3] - 三大航司在共飞主要航线开启机票互售[3] - 计划优化官方购票平台 减少中间环节遏制代理乱象[3]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50.0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730.88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1.12亿股
金融界· 2025-07-29 13:13
股票回购情况 - 7月29日回购250万股股票 每股均价292港元 耗资73088万港元 [1] - 本年累计回购112亿股 占总股本215% [1] - 近期持续回购 7月28日回购250万股耗资74983万港元 7月25日回购540万股耗资1629万港元 [3] 股价表现 - 7月29日港股收盘下跌201% 报293港元/股 [2] 公司背景 - 中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 主营国内外航空客运货运及延伸服务 [4] - 运营庞大航线网络 机队规模覆盖多种机型 在全球航空市场具有影响力 [4] - 持续提升航空安全管理与服务品质 积极应对行业挑战包括市场竞争和油价波动 [4] 回购意义分析 - 回购行为可能显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3] - 通过回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稳定股价并提升投资者信心 [3] - 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 减少股本数量 提高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 [3]
东航为受台风“竹节草”影响航线客票 发布特殊处理规定
中国民航网· 2025-07-29 12:48
台风影响及航空公司应对措施 - 台风"竹节草"正向长三角沿海逼近 上海等多地已发布台风预警 [1] - 中国东方航空对受台风影响的航线客票推出特殊处理规定 [1]
三大航集体站台航旅纵横:提升机票直销比例、摆脱票代依赖
北京商报· 2025-07-29 12:27
行业直销战略推进 - 三大航及海航集团在航旅纵横平台上线官方直销业务 将平台定位为与官网 App和小程序同级的直销渠道 [1][3] - 航旅纵横平台整合37家国内航空公司直销资源 提供比价和购买功能 用户量超1亿 被称为"民航版12306" [3] - 行业持续推进"提直降代"策略 旨在提高直销比例降低代理依赖 去年底三大航开启机票互售 今年3月针对第三方平台违规行为采取严厉措施 [5] 市场环境与政策背景 - 民航局于6月26日部署整治"内卷式"竞争 指出航空公司机票直销比例不足 高度依赖网络平台分销渠道 [5] - 部分航线网络平台借助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影响定价 航司被迫低价销售争夺客源 [5] - 新直销渠道出现有利于降低航司销售成本 因销售渠道竞争可减少手续费支出 [6] 平台竞争优势与承诺 - 航旅纵横承诺机票销售无捆绑 无大数据杀熟 价格透明 行程单与支付金额一致 信息安全有保障 [3] - 平台采用"0差价 0捆绑 0套路"直供模式 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 解决机票销售不规范问题 [1][6] 面临挑战与竞争态势 - 航旅纵横机票价格竞争力存疑 例如北京大兴-重庆江北航班经济舱价格800元 较去哪儿平台航司直营店790元高10元 非直营旅行套餐仅744元 [8]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优先考虑性价比 商旅人士偏好正规票代或高效OTA平台 航旅纵横尚未积累足够消费吸引力实现用户转化 [10] - 平台需在机票直销价格透明基础上提升消费吸引力 避免与OTA同质化 同时需持续投入管理资源、资金和技术改善销售体验 [10][1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7月29日斥资730.88万港元回购25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1:38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斥资730.88万港元回购250万股股份 [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7月29日斥资730.88万港元回购25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7-29 11:36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斥资730.88万港元回购250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250万股 [1] - 回购金额为730.88万港元 [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29 11:30
股份数量 - 2025年7月28 - 29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5,176,777,777,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176,777,777[3]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22,291,296,570普通股,包括17,114,518,793股A股及5,176,777,777股H股[9] 购回股份情况 - 2025年1 - 7月有多笔购回股份拟注销但尚未注销记录,各笔数目、占比及每股发行/出售价不同[4][7] - 2025年7月29日购回股份数目为250万股,付出价格总额为730.88万港元[17] - 合共购回股份总数为250万股,合共付出价格总额为730.88万港元[17] 购回授权相关 - 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4年11月8日[17]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的总数为5.17677777亿股[17]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或其他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的数目为1.11506亿股[17] - 已购回股份占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的百分比为2.154%[17] 其他 - 股份购回后再进行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的暂停期截至2025年8月28日[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