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浦发转债”将到期兑付,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29
浦发转债基本信息 - 浦发银行于2019年10月公开发行5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 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总额500亿元 期限6年[1] - 该可转债于2019年11月15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债券简称"浦发转债" 债券代码"110059"[1] 到期兑付安排 - 可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 公司将以票面面值的110%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 合计兑付110元/张[2] - 浦发转债将于2025年10月23日开始停止交易 10月22日为最后交易日[2] - 停止交易后至转股期结束前(2025年10月23日至10月27日) 持有人仍可转换为公司普通股[2] 兑付具体细节 - 到期日和兑付登记日为2025年10月27日 兑付对象为登记在册的全体持有人[2] - 兑付资金发放日为2025年10月28日 本金和利息将通过中登上海分公司划入持有人资金账户[2] - 自2025年10月28日起 浦发转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2]
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人均约2万,部分账单已清零
新浪财经· 2025-09-15 12:21
事件概述 - 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集中反映信用卡被盗刷 涉及产品为浦发万事达无价世界卡 [1] - 银行与卡组织监测到未经授权交易并启动应急响应 目前绝大部分被盗刷者账单已清零 [1] - 事件可能源于技术系统遭遇黑客攻击 网络攻击导致的信用卡盗刷现象频发需各方警惕 [1] 行业影响 - 信用卡盗刷事件反映支付行业面临持续网络安全威胁 银行、发卡机构及持卡人均可能成为受害者 [1] - 行业需加强技术系统防护与应急响应机制 通过及时沟通处理可有效控制客户损失 [1]
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 人均约2万 部分账单已清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42
事件概述 - 浦发银行万事达无价世界卡用户遭遇集中盗刷事件 交易地点均为巴西 受害者分布于中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等地[2][3] - 盗刷人数从9月11日11人快速增至9月15日超340人 银行与卡组织已启动应急响应[3] - 绝大部分被盗刷账单经银行处理已完成清零[4] 盗刷特征 - 交易时间高度集中在9月9日至11日期间 部分用户入账时间精确至9月11日13时26分[6] - 盗刷模式呈现规律性:首笔为2-5元人民币小额测试交易 后续三笔为大额消费 单笔约6500元人民币(5000巴西雷亚尔按1:1.3汇率换算) 人均损失约2万元[8][9] - 部分案例突破信用额度限制 有用户信用额度4万元 已消费3.8万元后仍被刷走1.95万元 超授信额度达30%-40%[9] 交易安全机制失效 - 用户未收到实时消费通知 仅收到入账通知 银行系统存在预警漏洞[10] - 即使持卡人立即锁卡挂失 此前交易仍正常入账 风险控制存在延迟[10] - 涉事卡片为芯片卡 但安全机制主要针对线下交易 本次盗刷疑似通过线上渠道突破安全防护[12] 行业安全实践建议 - 建议用户关闭非必要支付通道(境外支付/磁条交易/免密免签) 设置交易限额并启用异地安全锁[13] - 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进行支付操作 优先使用移动数据或可信VPN[13] - 线下用卡时需保持卡片在视线范围内 避免信息被侧录 并注意遮挡卡号、有效期及CVV2码[14] - 磁条卡安全性较低 建议更换芯片卡并定期更新卡片[12][14]
21独家|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人均约2万,部分账单已清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31
事件概述 - 浦发银行万事达无价世界卡发生大规模跨境盗刷事件 受害者超340人 盗刷地点均为巴西 交易时间集中在9月9日至11日[1][2][3] - 盗刷模式高度相似:首笔为2-5元人民币测试交易 后续三笔大额交易单笔约6500元人民币 人均损失约2万元人民币[7][8] - 银行与卡组织已启动应急响应 绝大部分受害者账单被清零 部分用户遭遇超额盗刷(超出信用额度30%-40%)[3][8] 盗刷特征 - 交易时间高度集中 至少四笔交易入账时间精确至9月11日13时26分[5] - 商户类型覆盖建材 拖车 煤气清洁 汽车维修 通讯设备 饮品店等多元化消费场景[3] - 受害者均未收到实时消费通知 仅收到入账通知 部分用户锁卡后仍被扣款[9] 技术安全 - 盗刷通过芯片卡交易完成 芯片卡动态交易码机制主要防护线下交易 线上交易安全性存疑[11][12] - 行业推测盗刷源于系统遭遇黑客攻击 网络攻击导致信用卡盗刷现象频发[4] - 涉事卡片为万事达世界卡等级 享有境外消费1%返现等权益[9] 行业应对 - 银行处理流程要求受害者报警并提供证明 损失通常由银行承担[12] - 建议用户关闭境外支付 磁条交易 免密免签功能 设置交易限额与安全锁[13] - 推荐使用移动数据或可信VPN进行支付 避免公共Wi-Fi环境操作信用卡[13] - 建议定期更换卡片 遮挡卡号/CVV2码等敏感信息[14][15]
浦发银行(600000)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2025-09-15 10:47
可转债发行 - 公司公开发行50,000万张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3] 时间节点 - 可转债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10月22日[4] - 2025年10月23日至10月27日可转股[3] - 到期日和兑付登记日为2025年10月27日[4] - 兑付资金发放日和摘牌日为2025年10月28日[4] - 2025年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6] 兑付信息 - 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4][5] 资金划转 - 本金和利息由中登上海分公司划入持有人账户[9] 联系信息 - 联系部门为董监事会办公室,电话021 - 63611226等[11]
侨银股份向浦发银行申请近4.5亿贷款及担保进展公告
新浪财经· 2025-09-15 08:57
授信申请与担保安排 - 公司向浦发银行广州分行申请不超过4.5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 期限不超过12个月 [1] - 控股子公司韶关侨凯提供不超过4.5亿元连带责任担保 全资子公司都匀侨盈以不超过6.65亿元应收账款质押担保 [1] - 控股股东提供无偿担保 本次担保后子公司对公司担保余额为6.56亿元 剩余可用担保额度9.16亿元 [1] 担保总体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19.26亿元 占2024年净资产比例达79.06% [1] - 目前无逾期担保及异常担保情况 [1]
股份制银行板块9月15日跌0.97%,兴业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2
板块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97%[1] - 上证指数下跌0.26%至3860.5点 深证成指上涨0.63%至13005.77点[1] - 兴业银行领跌板块 跌幅达1.63%[1] 个股涨跌情况 - 民生银行跌幅最大达1.14% 成交563.27万手[1] - 招商银行成交额最高达29.64亿元 跌幅0.75%[1] - 光大银行成交量最大达522.18万手 跌幅0.55%[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1] - 游资资金净流入7.7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1.02亿元[1] - 光大银行主力净流出4.04亿元 占比-21.37%[2]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出4.31亿元 占比-14.54%[2]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4.47亿元 占比-18.25%[2] 资金结构特征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出1.27亿元 占比-18.78%[2] - 兴业银行散户净流入2.20亿元 占比12.72%[2] - 中信银行游资净流出2279.38万元 占比-6.09%[2]
有银行开30万年薪,和大厂争夺AI人才,金融科技招聘需求翻倍
36氪· 2025-09-15 08:26
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聘趋势 - 多家商业银行开启2026年度校园招聘 金融科技类岗位需求火热 部分银行明确表示需求翻倍[1] - 工商银行首次推出人工智能专项招聘 浙商银行管培生计划优先考虑计算机 人工智能 数据科学等AI专业背景[1] - 广发银行金融科技类需求增加100% 中信银行总校招保留信息科技类岗位 涵盖人工智能 研发 数据分析等方向[2] AI人才争夺与战略转型 - 银行业对AI人才集中争夺 标志行业技术应用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价值创造新阶段[1][3] - 地方性银行如杭州银行 上海银行 上海农商银行均推出AI相关岗位 参与AI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应用开发[3] - AI技术定位从辅助转向核心驱动 应用于智能风控 智能投研 信贷报告生成等核心业务 推动个性化服务演进[4] 招聘要求与岗位特点 - 学历要求一般为硕士以上 社招岗位对技术栈有要求 金融行业或互联网头部企业相关经验优先考虑[3] - 科技类岗位普遍要求轮岗 如工商银行人工智能专项招聘采用科技机构+境内分行组合培养模式 锻炼1年后返回总行[7] - 银行侧重人工智能在传统业务上的应用 竞争相对互联网行业较缓和 存在新发展机会[6] 薪酬水平对比 - 互联网大厂大模型 强化学习岗位月薪8-11万元 16薪制 年薪约128-176万元[6] - 头部股份行总行大模型算法年薪30-35万元 其他银行算法及软件开发岗位年薪大多20-30万元[6] - 总行或发达地区薪资较高 但整体低于互联网大厂 且入职时需基层轮岗[6][7]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技术落地面临场景适配难题 需平衡智能投顾合规与效率 个性化服务中的数据安全与体验[7] - AI+业务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机构面临引进与培养双重压力[7] - 复合型人才可推动智能对话式财富管理 大数据信贷等创新业务发展 为银行开辟新增长路径[7]
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新浪财经· 2025-09-15 08:21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号召[1] - 活动旨在提升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金融产品能力 远离虚假宣传 非法中介 非法金融和电信诈骗侵害[1] - 推动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深入基层 优化金融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1] 线下宣传举措 - 以全辖营业网点为宣传主阵地 设立工作教育专区 摆放宣传海报 播放活动口号 开展厅堂微课堂活动[3] - 聚焦理性投资 理性维权 理性消费主题 走进社区 商圈 企业 学校 农村构建理性生活圈[3] - 深入菜场 超市 小吃街等场景 通过简单易懂方式传递金融知识 共筑安全防线[3] 线上宣传举措 - 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发布金融知识科普文章和风险提示 采用图文并茂形式解读风险防范要点[5] - 揭示非法中介常见套路 提高消费者对诈骗手段的防范意识[5] - 建立金融宣教长效机制 创新宣传方式 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5]
浦发银行全力支持上海旅游节 提升境外来华人士支付体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5 07:45
公司业务举措 - 推出旅行通卡业务 境外人士仅需护照即可借助OCR技术快速开卡 支持直接刷卡消费及绑定支付宝、微信和云闪付等支付平台 [1] - 在两大机场设立3家全年无休服务网点 提供21个币种外币兑换服务 开设零钱包兑换绿色通道满足小面额人民币需求 [2] - 自助存取款设备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及10元小面额钞券取款 外币兑换机支持多国语言和数十种面额外币兑换 [2] - 与上海移动合作推出通信+金融一站式租机支付服务 通过旅行通卡绑定预装支付应用的移动租机设备实现支付零门槛 [2] - 开发浦掌柜SaaS服务产品 为景区提供云端管理系统 一站式接入所有主流支付方式并支持主扫与被扫模式 [3] 行业服务升级 - 围绕支付便利 现金保障 服务创新 场景覆盖多维度升级境外来华人士支付服务体系 [1] - 针对文旅行业商户多样化结算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包括收款方式多样化 管理平台自动化及增值服务定制化 [3] - 持续优化外卡受理环境 现金服务保障及开户便利化环节 提升境外人士在沪旅行工作生活的便利度 [3] 市场活动背景 - 服务2025年上海旅游节 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游客 紧扣国际化 便民化 品质化需求 [1] - 通过机场枢纽支行及旅游节场景落地支付服务创新 助力上海打造国际一流旅游与营商环境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