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09618)

搜索文档
近1.6亿单“国补”承接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激发消费产业新动能
中证网· 2025-09-26 02:30
公司战略发展路径 - 京东科技发布消费与产业融合、创新与场景融合、内循环与外循环融合三大发展路径 [1] - 公司通过国补+银补双重补贴及国补+白条免息分期等服务形成政策与平台福利组合拳 [1] 业务规模数据 - 截至9月末承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订单量达1.6亿单 [1] - 全链路供应链金融服务年融资金额5000亿元 服务超3000家大型企业及200万家中小微企业 [1] 消费端产品创新 - 京东白条推出免息分期、先享后付、鞋服买一试三、家电先送新再回收、租房先住后付等场景化服务 [2] - 京东支付扩大银行积分抵现范围 激活沉睡银行卡积分价值 [2] 产业端服务升级 - 订货贷产品助力经销商在预付款环节提前使用货权锁定新品货源 [2] - 供应链金融科技围绕上游至下游全链路需求持续创新产品服务 [2] 跨境业务布局 - 依托京东跨境生态全方位布局 加速外循环战略实施 [2] - 通过跨境支付与融资双轮驱动 支持中国品牌出海 [2]
以AI重构供应链,京东发布大模型落地成果,科创AIETF(588790)回调超1%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22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6日09:58,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1.64%,成分股晶晨股份领涨3.75%,复旦微电上涨2.07%,澜起科技上涨0.29%,合合信息领跌6.92%,凌云光下跌5.08%,芯原股份下跌4.61% [3] - 科创AIETF(588790)下跌1.72%,报价0.86元,近1周累计上涨4.19% [3] - 科创AIETF盘中换手率2.43%,成交额1.71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9.0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AIETF近1周规模增长3.3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9,近3月份额增长9.27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9 [6] 行业事件与动态 - 京东发布AI三大产品及四大场景应用成果,升级三个深度应用平台,进入AI深度应用"量产阶段" [3] - 中国将三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另三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3] - 月之暗面Kimi发布全新Agent模式OK Computer并开启灰度测试,通过端到端训练Kimi K2模型提升智能体及工具调用能力 [4] - 英特尔在云栖大会展出下一代至强能效核处理器,采用英特尔18A工艺及Foveros Direct 3D先进封装技术,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基于至强6处理器的云基础设施新品 [4] - 中国超70%能源央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等)已接入阿里AI,应用覆盖电力、油气、煤炭等能源全谱系 [4] 机构观点与趋势分析 - AI普及率与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空间广阔,政策落地、模型能力迭代及成本下降将加速中国AI渗透率提升 [5] - 6-8月AI行情集中于上游基础设施硬件,下游应用因缺乏爆款单品和清晰商业模式导致业绩能见度不足,但中长期应用端爆发确定性高且空间较硬件更广阔 [5] 产品及指数结构 - 科创AIETF及联接基金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产品,覆盖寒武纪(第一大权重股)及海光信息(国产GPU市占率70%)等核心替代力量 [6]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选取30只科创板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澜起科技、芯原股份等,合计权重71.66% [6][7]
智通ADR统计|9月2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22:26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6404.18点,较香港收盘价26484.68点下跌80.50点,跌幅0.30% [1] - 当日最高价26430.39点,最低价26319.63点,振幅0.42% [1] - 成交量达6604.63万股,平均价格26375.01点 [1] 主要成分股价格变动 - 腾讯控股ADR报648.343港元,较港股650.000港元下跌1.657港元,跌幅0.25% [2][3] - 阿里巴巴ADR报170.695港元,较港股172.000港元下跌1.305港元,跌幅0.76% [3] - 汇丰控股ADR报107.287港元,较港股107.100港元上涨0.187港元,涨幅0.17% [2][3] - 建设银行ADR报7.261港元,较港股7.300港元下跌0.039港元,跌幅0.54% [3] - 小米集团ADR报59.114港元,较港股59.450港元下跌0.336港元,跌幅0.56% [3] 其他重要个股表现 - 网易ADR报234.854港元,较港股234.400港元上涨0.454港元,涨幅0.19% [3] - 美团ADR报101.870港元,较港股102.300港元下跌0.430港元,跌幅0.42% [3] - 京东集团ADR报136.852港元,较港股137.600港元下跌0.748港元,跌幅0.54% [3] - 快手ADR报75.294港元,较港股78.150港元下跌2.856港元,跌幅3.65% [3] - 比亚迪股份ADR报107.318港元,较港股108.200港元下跌0.882港元,跌幅0.82% [3]
热门中概股周四多数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9-25 20:13
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4% [1] - 京东股价上涨近1% [1] - 百度股价上涨超1% [1] - 理想汽车股价上涨超1% [1] - 小鹏汽车股价上涨超4% [1] - 蔚来股价上涨超4% [1] - 携程股价下跌超1% [1]
JD.com (JD) Surges 5.7%: Is This an Indication of Further Gains?
ZACKS· 2025-09-25 17:05
股价表现 - 京东股价在最近交易时段上涨5.7%至34.83美元 成交量高于平均水平[1] - 过去四周股价累计上涨3.6%[1] - 同行业公司PetMed股价下跌0.8%至2.64美元 过去一个月累计下跌12.8%[3] 财务预期 - 预计季度每股收益0.44美元 同比下降64.5%[2] - 预计季度营收412.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1%[2] - 过去30天共识每股收益预期维持不变[3] 业务驱动因素 - 受益于强大供应链能力和用户增长[1] - 核心零售与新业务(如食品配送)协同效应显现[1] 行业对比 - 京东隶属Zacks互联网商务行业[3] - 同业公司PetMed预计季度每股亏损0.06美元 同比下降133.3%[4] - PetMed目前Zacks评级为5级(强烈卖出) 京东评级为3级(持有)[3][4]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926
腾讯研究院· 2025-09-25 16:01
高通AI芯片发布 - 高通发布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手机芯片 采用3nm工艺 CPU性能提升20% GPU性能提升23% NPU性能提升37% [1] - 推出骁龙X2 Elite系列PC处理器 NPU算力达80TOPS 首次实现Arm架构5GHz稳定运行 AI性能是英特尔竞品的5.7倍 [1] - 重点布局AI智能体技术 支持跨设备协同处理 实现手机 眼镜 手表等设备间无缝协作和个性化智能体验 [1] Meta代码世界模型开源 - Meta发布首款代码世界模型CWM 创新性地将世界模型引入代码生成任务 能预测代码执行效果来优化生成质量 [2] - 该32B参数模型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获得65.8%成绩 属开源阵营第一梯队 接近闭源Gemini-2.5-Thinking性能 [2] - CWM目前仅为概念验证Demo 通过模拟Python程序执行和Agent交互 验证世界模型能否显著改善代码生成效果 [2] 谷歌神经操作系统原型 - 谷歌推出由Gemini 2.5 Flash驱动的"神经操作系统"原型 界面完全由AI实时生成 无需预编码 根据用户交互动态调整 [3] - 核心技术采用"UI章程+UI交互"双重输入机制 结合交互追踪和流式生成技术 实现几乎瞬时的响应体验 [3] - 通过生成式UI图谱解决无状态问题 提供会话专属内存缓存 为智能化人机交互界面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3] 生数科技视频模型发布 - 生数科技发布Vidu Q2图生视频模型 实现从"视频生成"到"演技生成"的跨越 能精准表现复杂细微表情和武打动作场景 [4] - 新模型在镜头语言和语义理解方面显著提升 支持复杂运镜切换和精准提示词遵从 实现"指哪打哪"的创作体验 [5] - 提供2-8秒时长自由选择和闪电模式20秒生成5秒1080P视频 兼顾创作灵活性与极速生产效率 [5] 京东AI技术开源 - 京东全面开源AI技术栈 包括企业级智能体JoyAgent 3.0 多智能体框架OxyGent和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2.0等核心项目 [6] - JoyAgent 3.0新增DataAgent数据分析能力 在GAIA评测中验证集准确率达77% GitHub已获10.1k Star [6] - 京东通过系统性开源构建技术生态 降低企业AI落地门槛 推动行业标准化和协同发展 [6] 夸克AI创作平台发布 - 夸克发布造点AI创作平台 集成Midjourney V7和通义万相Wan2.5 MJ V7半价提供 Wan2.5提供7天免费体验 [7] - 平台支持AI生图和生视频功能 MJ V7保持原生效果并降低使用门槛 夸克图像1.0专长亚洲人像和中文内容生成 [7] - Wan2.5升级支持音画同步生成 10秒1080P视频输出和音频驱动功能 显著提升人物一致性和创作实用性 [7] 阶跃AI桌面伙伴推出 - 阶跃AI推出桌面伙伴"小跃" 常驻桌面右上角 支持多任务并行执行和本地文件操作 可通过"妙计"功能复用操作步骤 [8] - 小跃具备自主任务规划能力 能处理面试准备 电商追踪 发票整理等复杂任务 支持定时任务和系统提醒功能 [8] - 目前仅开放Mac版本邀请测试 Windows版本开发中 用户可通过官网下载并申请邀请码体验 [8] 智源语音大模型开源 - 智源研究院发布RoboBrain-Audio 首个支持原生全双工语音对话的大模型 实现"边听边说"交互 响应延迟降至80ms级别 [10] - 创新采用"自然独白对齐"机制替代词级对齐 结合双训练范式(后训练+有监督微调) 仅用100万小时数据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10] - 在ASR TTS和全双工对话任务中表现领先 将与RoboBrain系列整合 推动具身智能体语音交互能力发展 [10] Skild AI机器人控制系统 - 估值45亿美元的Skild AI发布Skild Brain机器人控制系统 在包含十万种机器人形态的虚拟环境中训练千年 可适应各种故障和未见过的机器人 [11] - 该系统具备强适应性 能处理肢体断裂 马达故障等突发情况 通过上下文学习快速调整控制策略 记忆窗口比传统系统长100倍 [11] - 公司由两位CMU教授创立 已完成4.14亿美元融资 投资者包括软银 英伟达 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 [11] 陶哲轩社会组织分析 - 陶哲轩提出现代社会四层分析框架 认为当前技术与激励机制在赋能个体和大型组织的同时 严重削弱了小型组织的生态位 [12] - 小型组织能提供真实的社交情感连接和个体影响力 而大型组织虽有经济优势 却让个体感到疏离和无力感 [12] - 建议重视新兴草根组织的价值 认为这些小型组织能为个体提供归属感 并成为连接个体与大型系统的有意义渠道 [12]
液冷冷却液+AI数据中心+氟化工,最全龙头公司产业链梳理(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8
液冷技术背景与政策驱动 - 2025年算力中心规模持续扩张 AI服务器芯片功耗提升 传统风冷方案难以支撑高密度部署 [1] - 2024年全国算力中心总耗电量达1660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1.68% [1] - 多部门要求2025年起新建数据中心电能比需低于1.3 头部企业普遍推进液冷替代 [2] - 芯片功率超300W时风冷无法保证设备稳定 液冷依靠高比热容和导热性解决高能耗散热痛点 [2] 液冷技术类型与市场格局 - 冷板式液冷因成熟度高、兼容性好 占2022年市场份额91% 代表企业有超聚变、浪潮、中科曙光 [3] - 浸没式液冷解热能力最强 但设备维护成本高 占比约8% 典型公司为曙光数创、广东合一 [4] - 冷板式以水基冷却液为主 成本低、散热快、易维护 [5] - 浸没式依赖于含氟冷却液 具有绝缘与稳定性但成本更高 喷淋式仅在极少数场景应用 [6] 冷却液材料体系 - 主流冷却液分为水基、油基和含氟冷却液三类 [7] - 水基冷却液应用于单相冷板式液冷 由康普顿、统一股份等企业供应 [8] - 油基冷却液用于单相浸没式液冷 中国石油、统一股份、晨化股份、润禾材料等具备全产业链供货能力 [8] - 含氟冷却液解决高可靠性和极端物理条件 巨化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新宙邦、晨光博达等实现大规模量产 [8] - 2025年3M退出PFAS类氟化液生产 全球72%市场份额空缺加快国产替代 巨化股份、晨光博达通过PUE1.065实验室测试 [8] 微通道液冷技术突破 - 微通道冷板液冷成为AI芯片巨头技术布局重点 英伟达、微软推动MLCP标准 [9] - 国内高澜股份获H100/GB300认证 飞荣达服务于华为昇腾MLCP冷板 [9] - 英维克、铂力特、淳中科技、中石科技等布局材料、设备、检测工艺 [9] - 微通道技术使芯片热流密度突破1000W/cm² 扩展AI服务器高密度部署空间 [9] 市场规模与价格逻辑 - 2028年全球AI数据中心装机量有望达59GW 对应冷却液需求超8.9万吨 [10] - 中国市场液冷数据中心年复合增长率达51.4% 2027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10] - 含氟冷却液售价高企 全氟聚醚单价40-50万元/吨 氢氟醚25-80万元/吨 [11] - 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持续扩大产能并完成应用验证 [12] - 油基、硅油冷却液国产化进程加快 润禾材料、晨化股份主攻新型改性硅油 [12] - 水基冷却液领域康普顿、统一股份、新安股份持续扩张产能 攻克低温与低电导率配方 [13] 头部项目应用案例 - 阿里巴巴建成5A级绿色液冷数据中心 PUE降至1.12 部署3万台服务器 [14] - 中科曙光实现全球首个大规模浸没相变液冷商业化落地 [15] - 华为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采用间接蒸发冷却 全年空调压缩机启用不到30天 PUE降至1.15 [16] - 多元技术路径驱动产业链公司市占率分化 龙头企业业绩弹性持续提升 [17] 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与能效要求 - 2017年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为465.5亿美元 2026年预计达1632.5亿美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13.4% [24] - 全国在用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达1.46 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 [24] - 政策要求2023年底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3以下 国家算力枢纽节点PUE控制在1.25-1.2以下 [24] 液冷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 - 液体体积比热容是空气的1000-3500倍 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0-30倍 冷却能力远高于空气 [30] - 液冷允许芯片超频运行 性能可提升10-30% 节能20-30%以上 冷板式PUE低至1.2以下 浸没式低至1.1以下 [30] - 2027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或突破1000亿元 2019-2027年复合增速51.4% [25]
京东CEO宣布三年投入→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58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CEO宣布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以带动各产业形成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2] - 公司创始人已亲自担任集团探索研究院院长[2] 产品与技术发布 - 公司围绕升级后的大模型品牌JoyAI发布三大全新AI产品包括"京犀"、"他她它"和"JoyInside附身智能"[2] - 公司针对零售、健康、物流、工业四大场景发布AI应用及多个技术平台[2] 零售场景创新 - 公司对外公布电商创新AI架构体系Oxygen 该体系保留传统体验基础上贴合人脑决策模式实现直觉与理性结合[4] - 公司将于10月在App 16.0版本发布智能搜索推荐功能"爱购"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4] - 以购买冰箱为例 系统能通过渐进式交互智能生成包括产品推荐、可视化对比等完整解决方案[4] 双11技术应用 - 双11需要大量场景化导购内容 新规划模式下导购形式可做到无限种并提前准备[5] - 通过"话题"功能聚合内容并关联商品 未来可实现"清灰化"快速触发智能导购流程[5] - 结合智能体与大模型可将购物知识快速转化为导购内容 持续优化用户体验[5] 技术效能与开源 - Oxygen体系中的大模型推理引擎实现开源 帮助零售业务实现5倍效率提升和90%成本优化[6] - 数字人平台升级至4.0 推出行业首个品牌代言数字人 应用于直播、客服等多场景[6] - 数字人直播成本仅为真人主播十分之一 超过80%真人主播的带货效果[6] - 大模型推动数字人生产成本显著下降 从数万元降至两位数 较真人拍摄模式成本降幅超90%[6]
京东CEO许冉宣布三年投入万亿 这款新品“会发光”
第一财经· 2025-09-25 13:30
京东AI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建设 [2] - CEO刘强东亲自担任集团探索研究院院长职务 [2] - 发布全新大模型品牌JoyAI及三大AI产品:京犀、他她它、JoyInside附身智能 [2] 零售场景技术创新 - 推出电商创新AI架构体系Oxygen 融合快慢思考决策模式 [2] - 10月将上线智能搜索推荐功能"爱购" 支持自然语言交互 [2] - 双11期间将实现"无限导购"场景覆盖 通过话题功能聚合内容与商品 [3][4] 技术效能与成本优化 - Oxygen-9N-xLLM大模型推理引擎实现5倍效率提升和90%成本优化 [4] - 数字人平台升级至4.0版本 推出行业首个品牌代言数字人 [4] - 数字人生产成本从数万元降至两位数 较真人模式成本降幅超90% [5] 数字人应用场景拓展 - 数字人成本仅为真人主播十分之一 超80%真人主播带货效果 [4] - 应用于直播/客服/文旅/品牌代言/赛事解说/名人分身等多场景 [4] - 与山西大同文旅合作花木兰数字人 推出明星数字人分身辅助流量变现 [4] 技术开源与生态建设 - 持续将Oxygen体系技术开源 推动行业技术共享 [4] - 大模型显著降低数字人制作门槛 从半小时视频素材缩减至单张照片生成 [5] - 通过智能体与大模型结合实现购物知识快速转化为导购内容 [4]
京东CEO许冉宣布三年投入万亿,这款新品“会发光”
第一财经· 2025-09-25 13:20
公司战略与投入 - 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各产业形成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 [1] - 公司CEO亲自担任探索研究院院长 [1] - 围绕JoyAI大模型品牌发布三大AI产品及四大场景应用 [1] 技术体系与产品创新 - 发布电商创新AI架构体系Oxygen 保留传统体验基础上实现人脑决策模式结合 [3] - 10月发布智能搜索推荐功能"爱购"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 [3] - 智能系统可基于用户家庭情况/空间尺寸/使用偏好生成完整解决方案 [3] 运营场景创新 - 双11运营驱动场景需大量导购内容 新规划模式可实现无限种导购形式 [4] - 话题功能聚合内容关联商品 用户点击可触发智能导购流程 [4] - 智能体与大模型结合可将购物知识快速转化为导购内容 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4] 技术开源与效率提升 - 持续将Oxygen体系技术开源 [5] - Oxygent-9N-xLLM推理引擎开源 实现零售业务5倍效率提升和90%成本优化 [5] 数字人技术应用 - 数字人平台升级至4.0 推出行业首个品牌代言数字人 [5] - 数字人成本仅为真人主播十分之一 超过80%真人主播带货效果 [5] - 大模型降低数字人生产成本 从数万元降至两位数 较真人拍摄成本降幅超90% [5] - 数字人应用于直播/客服/文旅/品牌代言/赛事解说/名人分身等多场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