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发物业(02156)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6
开源证券· 2025-08-26 14:42
核心观点 - 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近一年呈现波动走势,其中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强[2] -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农林牧渔、美容护理、基础化工等行业涨幅居前,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钢铁等行业跌幅较大[2][3] - 可控核聚变技术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高温超导材料量产推动托卡马克装置性能突破,Z箍缩混合堆和FRC装置获资本青睐,产业链上游装备及材料环节存在投资机会[6][7][8][9] - 多家上市公司2025H1业绩呈现分化:可孚医疗境外收入增长208.97%但整体利润下滑[11][13];舍得酒业Q2净利润同比增长139.5%[17];拼多多Q2 Non-GAAP净利润327亿元超预期[24];保利物业营收同比增长6.6%[28];锡业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76%[53];华阳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6.65%[57] 行业表现 - 昨日涨幅前五行业:农林牧渔(2.615%)、美容护理(2.043%)、基础化工(1.257%)、传媒(1.232%)、综合(1.090%)[2] - 昨日跌幅前五行业:医药生物(-1.092%)、非银金融(-1.057%)、钢铁(-0.981%)、国防军工(-0.934%)、通信(-0.794%)[3] 公用事业(可控核聚变) - 全球核聚变项目公共资金主导磁约束路线,私营资本主导多元化技术路线[6] - 高温超导材料REBCO在40T磁场强度下保持强载流能力,推动CFS、Tokamak Energy等公司采用高温超导方案[7] - 国内Z箍缩混合堆建设提速,先觉聚能2025年3月成立[8] - FRC装置成为投资热点,Helion累计融资9.6亿美元,诺瓦聚变2025年8月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8] - 聚变商业化后年投资额或达数千亿元[6] - 受益标的包括西部超导(磁体)、合锻智能(真空室)、英杰电气(电源)等产业链企业[9] 医药(可孚医疗) - 2025H1营收14.96亿元(-4.03%),归母净利润1.67亿元(-9.51%)[11] - 境外收入0.97亿元(+208.97%),通过收购华舟、喜曼拿获得海外渠道[13] - 销售毛利率52.49%(+1.82pct),自研产品比例提升[13] - 线上收入9.74亿元(-8.90%),线下收入4.74亿元(+12.59%)[14] - 健耳听力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骨导助听器获证[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76/4.77/6.06亿元[13] 食品饮料(舍得酒业) - 2025H1营收27.0亿元(-17.4%),归母净利润4.4亿元(-25.0%)[17] - Q2归母净利润0.97亿元(+139.5%),净利率同比+5.2pcts[17][21] - Q2中高档酒收入7.39亿元(-15.7%),低档酒收入2.37亿元(+62.3%)[18] - 省外收入6.86亿元(+4.8%),省内收入2.89亿元(-21.2%)[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9/8.4/10.9亿元[17] 海外电商(拼多多) - Q2收入1040亿元(+7%),Non-GAAP净利润327亿元(-5%)超预期[24] - 在线营销收入557亿元(+13%),交易收入483亿元(+0.7%)[24] - 毛利率55.9%(-9.4pct),营销费用率26.2%(-0.6pct)[24] -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净利润990/1383/1700亿元[23] 地产物业(保利物业) - 2025H1营收83.92亿元(+6.6%),归母净利润8.91亿元(+5.3%)[28] - 物管收入63.25亿元(+13.1%),毛利率16.6%(-0.2pct)[29] - 在管面积8.34亿平,第三方占比65.9%[29]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8.63亿元(-16.1%),业主增值服务收入12.04亿元(-3.7%)[3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8/17.2/18.8亿元[27] 商贸零售(永辉超市) - 2025H1营收299.48亿元(-20.7%),归母净利润-2.41亿元[31] - 生鲜及加工收入115.05亿元(-15.4%),食品用品收入170.04亿元(-21.9%)[32] - 综合毛利率20.8%(-0.8pct),完成2860家供应商裸采合同签订[32][33] - 已调改124家门店,自有品牌上架2支单品[3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38/4.10/11.95亿元[31] 地产开发(保利发展) - 2025H1营收1168.6亿元(-16.1%),归母净利润27.1亿元(-63.5%)[39] - 签约金额1451.7亿元(-16.3%),38城销售占比92%[41] - 新增土地投资509亿元(+304%),拿地强度35.1%[41] - 融资成本2.89%,净负债率59.6%(-3.0pct)[4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6.8/65.6/75.1亿元[38] 农林牧渔(隆平高科) - 2025H1营收21.66亿元(-16.11%),归母净利润-1.64亿元[44] - 水稻种子营收7.79亿元(-6.98%),毛利率42.20%(+2.65pct)[45] - 玉米种子营收9.07亿元(-26.14%),计提存货减值损失1.01亿元[45] - 巴西业务营收8.68亿元(+2.11%),大幅减亏[45] - 研发投入2.80亿元,获得新品种权107件[46] 化工(华鲁恒升) - 2025H1营收157.64亿元(-7.14%),归母净利润15.69亿元(-29.47%)[49] - Q2归母净利润8.62亿元(+21.95%),动力煤价格环比下降12.70%[49][50] - 尿素价差895元/吨(+42.35%),醋酸价差1446元/吨(-3.58%)[50] - 拟每10股派现2.50元,投资30.39亿元进行气化改造[5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4.70/45.55/56.79亿元[49] 有色钢铁(锡业股份) - 2025H1营收210.93亿元(+12.35%),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32.76%)[53] - 生产锡4.81万吨(+6.4%),锌6.98万吨(+1.5%)[54] - 计划回购1-2亿元股份,首次回购已实施[54] - 卡房分矿获钨矿开采配额688吨[5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81/26.24/29.05亿元[53] 汽车零部件(华阳集团) - 2025H1营收53.11亿元(+26.65%),归母净利润3.41亿元(+18.98%)[57]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37.88亿元(+23.37%),精密压铸收入12.92亿元(+41.32%)[58] - Q2毛利率19.50%(-2.44pct),净利率6.64%(持平)[58] - 获得Stellantis、福特、小米等客户新定点[5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17/12.04/15.19亿元[57] 电子材料(鼎龙股份) - 2025H1营收17.32亿元(+14%),归母净利润3.11亿元(+43%)[61] - CMP抛光垫营收4.75亿元(+59.58%),月销量超3万片[63] -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54.75%,显示材料营收2.71亿元(+61.90%)[63] - 毛利率49.23%(+4.05pct),净利率21.05%(+2.20pct)[6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8/9.55/11.86亿元[61] 电子封装(长电科技) - 2025H1营收186.05亿元(+20.14%),归母净利润4.71亿元(-23.98%)[70] - 汽车电子收入增长34.2%,工业医疗增长38.6%[71] - 星科金朋营收8.51亿美元,长电韩国营收9.16亿美元[71] - 高端2.5D/3D封装进入量产阶段[7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9.18/26.08/31.90亿元[70] 化工(兴发集团) - 2025H1营收146.20亿元(+9.1%),归母净利润7.27亿元(-9.7%)[74] - Q2归母净利润4.16亿元(+34%),毛利率19.87%(+6.93pct)[74] - 拟收购桥沟矿业,磷矿资源储量增至5.80亿吨[75] - 有机硅销量+36.3%,售价-14.5%[7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62/23.27/26.82亿元[74] 新能源(威迈斯) - 2025H1营收29.6亿元(+6.8%),归母净利润2.7亿元(+26.2%)[78] - Q2毛利率23.0%(+5.1pct),创历史新高[78] - 与Stellantis、雷诺、阿斯顿马丁等合作[79] - 货币资金18.5亿元,合同负债3.4亿元创新高[8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26/10.25/14.86亿元[78]
建发物业(02156):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及利润水平稳健增长,基础物管规模稳中有进
开源证券· 2025-08-26 09: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23亿元,同比增长13.35%,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3.23%,业绩重回高增长轨道 [5][6] - 基础物管规模稳健扩张,合约建筑面积1.13亿平方米(较2024年末+3.4%),在管建筑面积0.83亿平方米(较2024年末+10.2%) [5][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0.58亿元(同比+23.1%),社区增值服务收入4.46亿元(同比+23.5%),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5][7]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8/4.4/5.1亿元,对应EPS 0.27/0.31/0.36元,当前股价对应PE 10.6/9.1/7.8倍 [5][8] 财务表现 - 毛利率25.16%(同比持平),净利率12.14%(同比+0.04pct),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90亿元,同比改善2.59亿元(由负转正),现金流水平显著优化 [6] - 贸易应收款8.09亿元(同比+54.2%),资产负债率54.64%,权益乘数2.20,流动比率1.78,速动比率1.75 [6] - 2023-2027年预计营收复合增长稳健,毛利率从21.5%逐步提升至23.1%,ROE从18.9%回升至19.3% [8] 业务发展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提升,硬装业务影响减小,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2.78亿元(同比-19.4%) [7] - 合约项目数量730个(较2024年末+3.8%),在管项目数量558个(较2024年末+5.9%),管理密度持续提升 [7] - 公司物管规模扩张迅速,增值业务布局优化,支撑业绩持续修复预期 [5]
建发物业(HK.2156): 以信任铸就发展基石
第一财经· 2025-08-26 03: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23亿元,同比增长13.8% [1] - 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3.2% [1] - 物业费综合收缴率66.2%,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6] 服务品质建设 - 构建"天天好"服务体系,涵盖基础服务、特色臻享与个性定制三大维度 [2][4] - 推出"悦心社群"计划,已组建300+社群,开展超1300场活动,覆盖2万+业主 [6] - 物业服务满意度连续7年居行业TOP5,2025年上半年位列库内第1名 [6] 社区增值服务 - 增值业务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23.5% [7] - 零售业务收入0.44亿元,同比增长26.5%,通过"直播带货+寻味中国"模式挖掘20城特色产品 [7] - 家政服务开展700+场线下活动,入户订单量约2.5万单,同比增长75% [7] 非住宅业务拓展 - 外拓合同金额4.56亿元,其中非住宅项目占比72% [9] - 中标部队后勤服务业务,布局市政服务、医院、写字楼等业态 [9] - 在省外设立五大公建筹备处,采用"拓管一体"模式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 [9] 科技应用创新 - 在100+小区部署地库自动清洁机器人,实现保洁动线数字化排程 [11] - 引入楼内洗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及泳池清洁机器人提升运营效率 [11] 资本市场认可 - 富达国际持股比例超5%,显示国际资本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15]
建发物业(02156.HK):业绩稳定增长 业务结构优化
格隆汇· 2025-08-25 03:3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23亿元,同比增长13.8% [1] - 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3.2% [1] - 毛利率25.2%,归母净利润率11.9%,均同比持平 [1] 财务结构 - 总资产40.96亿元,其中现金28.48亿元占比70% [1] - 贸易应收款8.09亿元占比20%,99%账龄在2年内 [1] 业务结构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63.9%,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1] - 社区增值及协同服务占比16.8%,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 [1] - 非业主增值服务占比16.8%,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 [1] 运营指标 - 在管面积8328万平方米,较2024年末增长10.2% [2] - 合约面积11279万平方米,较2024年末增长3.4% [2] - 住宅物业费维持2.58元/月/平方米,收缴率保持66.2%高位 [2] - 赛惟物业服务满意度达95分,位列库内第一名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亿元/4.03亿元/4.35亿元 [2] - 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13.4%/9.8%/8.2% [2] - 现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1.2倍/10.2倍/9.5倍 [2]
财面儿丨建发物业: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2.16亿,同比增13.2%
财经网· 2025-08-22 13:42
财务表现 - 收入达人民币18.23亿元 同比增长13.8% [1] - 毛利为人民币4.59亿元 同比增加13.8% [1] - 毛利率保持25.2%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溢利为人民币2.21亿元 同比增长13.8% [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达人民币2.16亿元 同比增长13.2% [1] 业务规模 - 合约建筑面积达1.13亿平方米 较2024年末增长3.4% [1] - 较2024年12月末1.09亿平方米增加约400万平方米 [1]
建发物业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16亿元 同比增加13.23%
智通财经· 2025-08-22 11:30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达18.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76%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2.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23% [1] - 每股基本盈利0.16元 [1] 业务收入结构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0.58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益58.0% [1]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1% 较上年同期8.59亿元显著提升 [1] -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在管总建筑面积的扩大 [1]
建发物业(02156)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16亿元 同比增加13.2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1:25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达18.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76%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2.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23%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6元人民币 [1] 业务收入构成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0.58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益比例58.0% [1]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较上年同期8.59亿元增长23.1% [1] -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在管总建筑面积的增长 [1]
建发物业(02156.HK)中期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约2.16亿元 同比增长约13.2%
格隆汇· 2025-08-22 11:22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人民币18.229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3.8% [1] - 公司本期溢利为人民币2.213亿元 同比增长13.8% [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16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3.2% [1]
建发物业(0215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1:1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8.229亿元,同比增长13.8%[2] - 公司溢利为人民币2.213亿元,同比增长13.8%[2]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16亿元,同比增长13.2%[2] - 收益为人民币1,822,878千元,同比增长13.8%[4]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95,078千元,同比增长14.1%[4]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21,342千元,同比增长13.8%[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16,032千元,同比增长13.2%[5]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5,310千元,同比增长41.1%[5]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21,355千元,同比增长12.3%[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2.16亿元(2024年同期:1.91亿元)[37]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8.229亿元,同比增长13.8%[65] - 除所得税前溢利同比增长14.1%至人民币295.1百万元[7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3.2%至人民币216.0百万元[76] 成本和费用表现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364,209千元,同比增长13.8%[4]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3.642亿元,同比增长13.8%[67]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同比增长13.2%至人民币197.7百万元[71] - 员工总成本约为人民币856.7百万元(上年同期:801.6百万元)[91] 毛利率和盈利指标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4.587亿元,同比增长13.8%[2] - 公司毛利率为25.2%,与去年同期持平[2] - 毛利为人民币458,669千元,同比增长13.8%[4]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13.8%至人民币458.7百万元,毛利率保持25.2%[68]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6元,同比增长14.3%[5] - 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16元,同比增长14.3%[5]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6元,同比增长14.29%(2024年同期:0.14元)[37] - 考虑限制性股份摊薄影响后,2025年上半年稀释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6元(2024年同期:0.14元)[40]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59,302千元,社区增值及协同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98,439千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44,721千元,商业物业运营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1,634千元[20]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4.1%,从人民币277,890千元增至344,721千元[20] - 商业物业运营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5%,从人民币37,334千元增至41,634千元[20]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达人民币10.58亿元,较去年同期8.59亿元增长23.1%[46]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575亿元,同比增长23.1%,占总收入58.0%[65] - 社区增值及协同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458亿元,同比增长23.5%[65][66] - 商业物业运营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160万元,同比增长11.5%[64][66]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779亿元,同比下降19.4%[61][66]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445.8百万元,同比增长23.5%[59] - 家居生活服务收入144.5百万元,占比32.4%,同比增长33.9%[59][60] - 智能社区服务收入111.1百万元,占比24.9%,同比增长32.4%[59][60] - 公共区域增值服务收入69.9百万元,占比15.7%,同比增长59.4%[60] - 房地产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收入20.6百万元,同比下降41.0%[60] - 养老及健康服务收入32.4百万元,占比7.3%,同比增长17.0%[60] - 接待及秩序维护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731亿元,占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98.3%[62] - 咨询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80万元,占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1.7%[62] - 包干制收入占比96.4%(1,018.9百万元),酬金制占比3.6%(38.6百万元)[57] 业务规模及项目数据 - 公司物业管理合约建筑面积为1.128亿平方米,较2024年底增长3.4%[2] - 在管建筑面积达8330万平方米,覆盖全国65个城市(2024年底:63个城市)[45] - 合同建筑面积约11.28亿平方米,服务家庭超49.5万户[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12.8百万平方米,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约3.4%[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管建筑面积达83.3百万平方米,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约10.2%[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约项目数量为730个,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约3.8%[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管项目数量为558个,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约5.9%[47] - 物业管理总建筑面积增长至8330万平方米[65] - 总在管建筑面积83.28百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比90.6%(75.43百万平方米),非住宅占比9.4%(7.85百万平方米)[56] - 非住宅物业合约建筑面积达11.0百万平方米,较2024年末增长29.6%[54] - 在管商业项目数量为20个,总面积为124万平方米[64] - 员工数量增至16,400名(2024年末:15,835名)[91] 地区和市场表现 - 海西集群是公司最大区域市场,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为76,846千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为61,823千平方米[50] - 华东集群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为23,205千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为15,068千平方米[50] - 东南集群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为12,743千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为6,389千平方米[50] - 公司来自厦门建发及其联营公司控制实体的收益占比为29.8%,较上年同期的36.6%下降6.8个百分点[21] - 公司全部收益来自中国,绝大部分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22] - 与厦门建发集团的合约建筑面积约为68.0百万平方米,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约1.2%[51] - 与独立第三方的合约建筑面积约为44.8百万平方米,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约6.9%[51] - 2025年上半年来自厦门建发集团的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704,922千元,占总收益的66.7%[53] 现金流和营运资金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9040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588亿元[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90.4百万元,同比改善人民币258.8百万元[82]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为人民币1714.7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49.1百万元[83] - 流动比率稳定维持在1.8倍(2024年末:1.8倍)[8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82.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289.48亿元下降2.3%[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大幅增长44.1%至954.94亿元人民币(上年末:662.70亿元)[6] - 合同负债显著增长44.6%至74.12亿元人民币(上年末:51.26亿元)[6] - 存货增长23.2%至78.58亿元人民币(上年末:63.75亿元)[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6.2%至47.50亿元人民币(上年末:50.64亿元)[6] - 使用权资产减少10.6%至31.91亿元人民币(上年末:35.68亿元)[6] - 资产净值增长2.6%至1857.76亿元人民币(上年末:1810.61亿元)[8] - 储备增长2.5%至1793.92亿元人民币(上年末:1750.28亿元)[8] - 非控股权益增长7.2%至51.89亿元人民币(上年末:48.39亿元)[8]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901.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1854.65亿元增长2.5%[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较期初增长44.1%至人民币954.9百万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减少2.3%至人民币2,829.3百万元[79] - 合同负债较期初增长44.6%至人民币741.2百万元[81] - 银行及手头现金约为人民币2847.6百万元(2024年末:2916.0百万元)[83] - 资产负债率升至54.6%(2024年末:53.3%)[84] - 计息借款降至人民币9.0百万元,利率为浮动年利率2.75厘(2024年末:9.5百万元,利率3.1%-3.4%)[84] 应收款项和信贷管理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662,696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954,936千元下降30.6%[2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544,531千元人民币,其中第三方应收款为284,161千元,关联方应收款为260,370千元[26]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9,723千元人民币,拨备覆盖率为3.6%[26]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41,792千元人民币,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904千元[26]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0至180天占比最高,为604,647千元,占总额的74.7%[29] - 账龄181至365天的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至137,988千元,较上年末增长243.7%[29] - 账龄1至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为54,099千元,较上年末增长27.4%[29] - 其他应收款项主要构成为代业主支付的款项48,853千元及按金29,388千元[26] - 公司给予智慧社区服务客户的信贷期通常为5天至60天[27] - 公司未就任何已减值贸易应收款项持有抵押品作为信贷增强措施[28] 应付款项和其他负债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55,451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473,236千元下降3.8%[31][32] - 第三方贸易应付款项为404,318千元人民币,关联方贸易应付款项为51,133千元人民币[31] - 90天以上账龄贸易应付款项为167,098千元人民币,占比36.7%[32] - 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883,269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921,544千元下降4.2%[31] - 代业主收取款项为249,742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205,816千元增长21.3%[31] - 已收按金为223,661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210,118千元增长6.4%[31] - 员工成本及福利预提费用为212,614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294,591千元下降27.8%[31] 税务相关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64,117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3,736千元下降13.0%[35]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70,761千元人民币,适用税率为25%[35] - 公司若干中国实体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资格,2025年度适用20%优惠企业所得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人民币300万元部分按25%折扣计算[36] 合同负债和履约义务 - 公司合同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41,181千元,较年初的512,598千元增长44.6%[23] -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负债为人民币691,080千元,社区增值及协同服务合同负债为人民币43,961千元,非业主增值服务合同负债为人民币2,977千元,商业物业运营管理服务合同负债为人民币3,163千元[23] - 公司确认由期初合同负债转入的收益为人民币415,515千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贡献397,161千元,社区增值及协同服务贡献16,654千元[24] - 社区增值及协同服务未履行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为人民币234,725千元,其中一年内部分为210,815千元,超过一年部分为23,910千元[25] - 社区增值及协同服务未履行履约义务较上年同期的256,106千元下降8.4%[25] 关联方交易 - 应收关联方款项为28,160千元人民币,应付关联方款项为4,803千元人民币[33][34] 其他财务和经营数据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31.5%至人民币4.0百万元[69] - 融资收入净额同比增长24.7%至人民币45.0百万元[73] - 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85][88] - 无重大利率及外汇风险敞口[86][87] - 无重大投资、收购或资产出售活动[89] 会计准则和报告 - 公司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缺乏可兑换性,对当期及过往期间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公司确认于2025年1月1日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未提前采纳任何其他尚未生效准则[13]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5] - 公司评估已颁布修订的预期影响,目前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6] - 部分新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7] - 部分新准则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尚未厘定生效日期[17]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物业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及商业物业运营管理服务[18] - 公司经营分部被视为单一分部,由执行董事作为主要经营决策者进行资源分配和绩效评估[18] - 公司收益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及商业物业运营管理服务所得款项[18] - 公司提供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按类别划分收益分析[1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卓然(主席)、李国泰及胡一威[10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本期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确认符合适用会计准则[105] - 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机寄发股东并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06]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109] - 公告以英文版本为准[110] 公司治理和人员 - 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为乔海侠女士[108][110] - 行政总裁为黄党辉先生[110] - 非执行董事包括林伟国及许伊旋[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李卓然、李国泰及胡一威[110]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中期股息[2] - 公司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4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中期股息(上年同期:无)[101] 市场排名和荣誉 - 公司位列2025年中国物业服务力百强企业第13名,较2024年提升3位[44] 业务战略和未来指引 - 公司下半年将聚焦核心重点城市,在坚守利润及安全底线前提下加强三方拓展力度,推动管理规模有质量增长[96] - 公司通过年初成立的五大公建筹备处深化非住宅项目拓管垂直一体化,提升专业非住拓展人员储备以实现省外非住项目拓展突破[97] - 公司持续挖掘并购市场机会,密切关注住宅及物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收并购机会以推动规模稳健持续增长[97] - 公司通过上线物业数仓与项目数据管理平台构建标准化数据治理体系,实现项目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控[98] - 公司试点项目远程抄表系统改造并完成能耗管理平台智能化升级,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能耗数据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98] - 公司持续扩大无人洗地机覆盖范围,通过自动化清洁设备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98] - 公司在家政服务方面保持每周专项社群线上推广及线下地推活动以激活项目推广动能[96] - 公司在零售业务方面通过深挖爆品、打造特色产品(如酒类/纸品/各地特产等)及设置多价位段提升综合竞争力[99] - 公司持续加大房屋租售业务领域拓展力度,并针对尾盘车位销售业务制定专项去化策略以提升去化速度与效率[99]
行业点评报告:7月供需两端均走弱,地产数据仍在探底
开源证券· 2025-08-15 07:5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7月销售数据表现走弱,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0%,销售额同比-6.5%,单月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7.8%和-14.1%,降幅连续两个月扩大[5][14] - 城市市场热度分化,2025年前32周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增速分别为+3.1%、-3.5%、-3.8%,高能级城市成交热度更高[5][14] - 开工数据降幅持续收窄,1-7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19.4%,住宅新开工同比-18.3%,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6][20] - 竣工面积同比仍降,1-7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16.5%,住宅竣工面积同比-17.3%,降幅有所扩大[6][20] - 开发投资额降幅扩大,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12.0%,住宅开发投资额同比-10.9%[7][24] - 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扩大,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7.5%,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0.1%、-8.5%、-9.9%、-9.3%[7][27] 投资建议 - 推荐布局城市基本面较好、善于把握改善型客户需求的强信用房企:绿城中国、招商蛇口、中国海外发展、建发股份、滨江集团、建发国际集团[8][33] - 推荐住宅与商业地产双轮驱动的房企:华润置地、新城控股、龙湖集团[8][33] - 推荐服务品质突出的优质物管标的: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滨江服务、建发物业[8][33] 数据图表 - 2025年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销售额同比下降6.5%[13][18] - 2025年1-7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6.2%、-1.1%、-2.6%、-6.0%[13][16] - 2025年7月30大中城市中一、二、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速分别同比-25.8%、-16.3%、-13.7%[13][22]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9.4%和16.5%[13][23]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2.0%[13][26]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7.5%[13][28] - 2025年1-7月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0.1%、-8.5%、-9.9%、-9.3%[13][31] - 2025年7月居民购房首付比例约68%[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