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娱乐(01896)

搜索文档
猫眼娱乐(0189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5 1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13.9%至24.72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1.709亿元人民币)[3][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1.709亿元增长13.9%至2025年的人民币24.722亿元[19] - 总收益为人民币24.72亿元,同比增长13.9%[64]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37.3%至1.78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848亿元人民币)[3][5] - 期内溢利下降37.3%至人民币1.785亿元[18] - 公司期内溢利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84.8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8.5百万元[37] - 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同比下降37.4%,从2024年上半年的2.848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85亿人民币[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472,17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178,46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3%[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90,5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6%[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261,14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8%[50] - 经营溢利下降35.8%至人民币2.611亿元[32] - 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32.0%至3.3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897亿元人民币)[3][5] - 经调整EBITDA下降31.9%至人民币3.33亿元[18] - 经调整EBITDA从2024年上半年的489.7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3.0百万元[38] - EBITDA从2024年上半年的467.1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0.9百万元[38] - 经调整溢利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51.8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5.0百万元[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936,4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16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0%[5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6元,较2024年同期的0.25元下降36%[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收益成本大幅增长51.3%至人民币15.357亿元,导致毛利率从53.3%降至37.9%[25][27] - 内容制作成本激增249.1%至人民币4.032亿元,占收益比例从5.3%升至16.3%[25]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12.2%至人民币4.496亿元[28] - 收益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1.32亿元,同比增长24.6%[65] - 互联网基础设施成本为人民币4.29亿元,同比增长50.3%[65] - 内容制作成本为人民币4.03亿元,同比增长249.1%[65] - 营销及推广开支为人民币3.20亿元,同比下降15.4%[65]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9564.4万元,同比下降4.9%[65]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32.7%,从2024年上半年的1.666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21亿人民币[6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净额大幅增加228.5%,从2024年上半年的603万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979.7万人民币[66] - 政府补贴收入大幅下降93.3%,从2024年上半年的2583.1万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2.2万人民币[66] - 资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3百万元下降60.3%至2025年上半年的2.5百万元[4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娱乐内容服务收益增长18.0%至人民币12.088亿元,占总收益48.9%[21][22] - 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益增长12.8%至人民币11.801亿元,占总收益47.7%[21][23] - 广告服务及其他收益下降17.3%至人民币0.833亿元[24] - 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1.80亿元,同比增长12.8%[64] - 娱乐内容服务收益为人民币9.91亿元,同比下降1.8%[64] - 广告服务及其他收益为人民币8329.7万元,同比下降17.3%[64] - 电影电视剧及娱乐活动投资收益为人民币2.18亿元,同比增长1365.8%[64] - 公司参与宣发/出品国产影片29部及进口影片9部,主控发行影片24部创历史同期新高[7] - 主控发行影片《唐探1900》以36.12亿元人民币票房成为春节档亚军[8] - 非类型片《水饺皇后》动员超千万观影人次并获五一档票房冠军[8] - 主控发行《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等影片定档2025年国庆及跨年档期[9][10] - 本地演出中地方曲艺、休闲展览和脱口秀等品类GMV同比增长超过80%[12] - 境外地区服务的演出项目GMV同比增长超过300%[13] - 服务覆盖全国影院超过3000家[14] - 猫眼专业版在春节档期间累计服务用户超1.2亿人次[16] 各地区表现 - 境外地区服务的演出项目GMV同比增长超过300%[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国电影总票房同比增长22.91%至292.31亿元人民币,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6.89%至6.41亿[6] - 2025年3月至6月电影票房同比下降33.68%至67.71亿元人民币[6] - 全国单日票房自7月18日起连续30多天保持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9] - 截至2025年8月24日暑期档电影票房超人民币110亿元[17] - 全年累计电影票房达约人民币383亿元[17]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12,505.6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12,986.4百万元[39] - 负债总额从2024年底的3,457.3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4,125.1百万元[39]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底的27.6%上升至2025年6月的31.8%[39]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218.4百万元[40] - 公司总借贷额为269.1百万元,利率范围2.20%~2.70%[40][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2,986,35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2,505,595千元增长3.8%[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40,83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903,058千元大幅增长70.6%[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8,861,23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9,048,312千元下降2.1%[53]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为4.044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4.467亿人民币减少9.5%[74] - 预付款项及电影权利净值从2024年底的19.215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16.279亿人民币,下降15.3%[77] - 押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值从2024年底的12.43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4.026亿人民币,增长12.8%[77] - 第三方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12.872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12.251亿人民币,减少4.8%[74] - 0至90天账龄的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5.868亿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中的3.602亿人民币,下降38.6%[75] - 一年内到期的有担保银行借款为人民币269,121千元和470,442千元[79] - 发行及宣传合约预付款项计提减值拨备约人民币7,158千元[79] - 电影权利制作成本计提减值拨备约人民币4,204千元[79] - 转销减值分别为人民币5,252千元和15,315千元[79] - 应付账款总额为人民币972,626千元,较上年末752,805千元增长29.2%[80] - 其他应付款项、应计费用及其他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674,418千元,较上年末2,095,682千元增长27.6%[81] - 在线娱乐票务、电子商务服务应付款项及内容制作垫款为人民币1,673,458千元,较上年末1,298,116千元增长28.9%[81] - 票房收入分成应付款项为人民币479,306千元,较上年末517,122千元下降7.3%[81] - 应付股息为人民币334,134千元[81] - 应付工资及福利为人民币93,161千元,较上年末143,882千元下降35.2%[81] 公司治理与结构 - 猫眼娱乐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896[93] - 猫眼科技(天津猫眼微影科技有限公司)为猫眼娱乐的全资附属公司[94] - 微影文化(北京世纪微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猫眼娱乐的登记股东之一[97] - 微影科技(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为猫眼娱乐的登记股东附属公司[97] - 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猫眼娱乐的营运公司之一[95] - 猫眼娱乐董事会在公告日期包括7名执行及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公司货币单位包括港元、人民币及美元[94][95]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02美元[95] - 微影文化所持天津猫眼微影股权因诉讼被冻结[93]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5] - 公司拥有926名全职雇员,均位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大部分在北京总部[47]
猫眼娱乐(01896)8月22日发行1073.5万代息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2:47
公司股份变动 - 因购股权行使发行800股股份 [1] - 根据2024年度末期股息以股代息计划发行1073.5万股代息股份 [1]
猫眼娱乐8月22日发行1073.5万代息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22 12:44
公司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22日因购股权获行使发行800股 [1] - 根据2024年度末期股息以股代息计划发行1073.5万股代息股份 [1]
猫眼娱乐(0189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2 12:29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貓眼娛樂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22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896 | 說明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事件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 庫存股份變動 | 每股發行/出售價 (註4)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 份)數目百分比 (註3) | | 庫存股份數目 | | ...
暑期档票房突破百亿元 影视板块“涨”声相迎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19:17
电影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8日19时,2025年电影市场暑期档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国产片《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占据档期票房前五名中的四席 [1][2] - 今年以来电影票房达到373.77亿元,总观影人次超过8.6亿,总场次超9205万场 [1][2] - 暑期档已连续32天单日票房突破亿元,进入7月后大盘票房连续三周环比上涨,多部影片映后评分上涨 [2][3] 动画电影崛起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亿元,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印证中国动画产业在美学、工业水准、叙事内核上的突破 [2] - 从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到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动画行业热潮延续,市场对中国动画发展充满信心 [2][3] - 《罗小黑战记2》《捕风追影》等多部动画影片豆瓣评分高于8分,高分佳作数量较往年明显增长 [3] 上市公司参与 - 《南京照相馆》主出品方为中国电影,幸福蓝海、横店影视、万达电影、上海电影、北京文化等公司参与出品或联合出品 [1][5] - 《浪浪山小妖怪》由上海电影集团主出品,猫眼娱乐、中国电影、哔哩哔哩等参与出品 [5] - 《捕风追影》背后有爱奇艺影业、大麦娱乐等公司参与 [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重点支持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5] - 多地通过电影消费惠民措施(如上海"乐影上海"电影消费券)吸引观众,打造"看完电影再逛逛"的融合消费新生态 [4] - 中金公司建议关注重点影片票房表现及IP衍生商业化开发,中泰证券看好暑期档影片内容储备相关公司、院线渠道、票务平台等投资机会 [4][5] 未来展望 - 暑期档尾声待映影片包括《死神来了:血脉诅咒》《脱缰者也》《青蛇》等,有望为暑期档热度"再添一把火" [6] - 华西证券认为影视行业正站在供给修复和信心回暖的交汇点,有望进入"供给恢复—需求释放—业绩改善—估值修复"的良性循环 [5]
百亿冲刺,港A影视股嗨翻!电影行业复苏势不可挡
格隆汇· 2025-08-18 04:38
影视板块市场表现 - 港A两地影视板块强势上涨 百纳千成涨20.07% 华智数媒涨20.02% 华策影视涨20.00% 慈文传媒涨9.99% 欢瑞世纪涨9.92% 华谊兄弟涨7.81% [1][2] - 港股柠萌影视涨35.55% 新石文化涨12.09% 大麦娱乐涨10.57% 猫眼娱乐涨6.44% [2][3] 暑期档票房数据 - 截至8月18日10时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99.59亿元 当日有望突破百亿大关 观影人次超2.6亿 [3][10] - 《南京照相馆》票房25.68亿元 占比25.7%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0.04亿元 占比10.0% 《长安的荔枝》票房6.73亿元 占比6.7% [10][14] 重点影片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破10亿 豆瓣评分8.5 成为中国影史第11部破10亿动画电影 [6] - 《南京照相馆》历史题材影片获市场认可 票房达25亿元 [7] - 《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小说 票房达6.7亿元 [9]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 明确支持影视动漫等重点内容创作 [14] - 行业规范趋向呵护包容 优质内容生产支持力度提升 整体环境有望改善 [14] - 短剧从边缘内容演变为主流增量方向 头部微短剧增加曝光可能形成成熟产业链 [16] 市场分析观点 - 春节档后市场表现相对冷淡 暑期档下半程国产片起势带动市场热度大幅升温 [15] - 影视行业处于新一轮修复起点 行业商业模式有望改善 优质长剧项目加快推出 [15] - 行业站在供给修复和信心回暖交汇点 可能进入"供给恢复-需求释放-业绩改善-估值修复"良性循环 [16]
百亿票房冲刺,港A影视股嗨翻!电影行业复苏势不可挡
格隆汇APP· 2025-08-18 04:14
影视板块市场表现 - 港A两地影视板块强势上涨 百纳千成、华智数媒、华策影视20CM涨停 慈文传媒、欢瑞世纪10CM涨停 华谊兄弟涨超7% 幸福蓝海、金逸影视、横店影视等跟涨 [1][2] - 港股柠萌影视涨超35% 新石文化涨超12% 大麦娱乐涨超10% 猫眼娱乐涨超6% [2][3] 暑期档票房数据 - 截至8月18日10时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达99.59亿元 有望突破百亿大关 观影总人次超2.6亿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3][9] - 票房前三影片:《南京照相馆》25.68亿元(占比25.7%)《浪浪山小妖怪》10.04亿元(占比10.0%)《长安的荔枝》6.73亿元(占比6.7%) [9][11] 热门影片分析 - 《浪浪山小妖怪》成为暑期档"顶流" 票房破10亿 豆瓣8.5分 中国影史第11部破10亿动画电影 [5][6] - 《南京照相馆》历史题材影片表现突出 票房达25亿元 深度内容引发观众共鸣 [7][9] - 《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小说 票房6.7亿元 展现职场小人物故事 [9]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 明确提出支持影视、动漫等重点内容创作 [11] - 华西证券认为影视行业或处新一轮修复起点 行业商业模式有望改善 短剧成为主流增量方向 供给修复与信心回暖形成良性循环 [13][14] - 猫眼娱乐分析师指出暑期档下半程国产片起势 带动市场热度大幅升温 [12]
影视股早盘走强 暑期档票房持续冲高 头部影片口碑发酵带动大盘观影需求回暖
智通财经· 2025-08-18 03:18
影视股市场表现 - 柠檬影视股价上涨33.03%至5.8港元 [1] - 大麦娱乐股价上涨8.94%至1.34港元 [1] - 猫眼娱乐股价上涨6.05%至8.24港元 [1] - IMAX CHINA股价上涨1.2%至8.4港元 [1] 暑期档票房数据 - 截至8月18日4时暑期档总票房达99.56亿元 [1] - 单日票房有望突破百亿大关 [1] - 观影总人次超2.6亿且同比显著增长 [1] - 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026亿元 [1] 行业趋势分析 - 7月全国含服务费票房同比下降24.3% [1] - 8月呈现边际恢复趋势 [1] - 票房回落主要受头部影片上映节奏偏晚影响 [1]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口碑发酵带动需求回暖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 [2] - 政策明确推动影视动漫等重点内容创作 [2] - 行业处于类似2022年底游戏版号放开的转折点 [2] - 优质长剧项目有望加快推出并加速去库存 [2] 投资关注重点 - 建议关注重点影片票房表现 [1] - IP衍生商业化开发带来利润弹性 [1] - 行业商业模式有望逐步改善 [2] - 新业务现金周转加速 [2]
港股异动 | 影视股早盘走强 暑期档票房持续冲高 头部影片口碑发酵带动大盘观影需求回暖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3:17
影视股表现 - 柠檬影视(09857)涨33 03%报5 8港元 大麦娱乐(01060)涨8 94%报1 34港元 猫眼娱乐(01896)涨6 05%报8 24港元 IMAX CHINA(01970)涨1 2%报8 4港元 [1] 暑期档票房数据 - 截至8月18日4时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达99 56亿元 有望突破百亿大关 观影总人次超2 6亿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1] - 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 026亿元 [1] 行业趋势分析 - 7月全国含服务费票房同比下降24 3% 8月呈边际恢复趋势 大盘票房回落主要受暑期档头部影片上映节奏偏晚影响 [1]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口碑发酵带动8月大盘观影需求回暖 建议关注重点影片票房表现及IP衍生商业化开发带来的利润弹性 [1] 政策支持 - 202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 强调推动影视动漫等重点内容创作 [2] - 政策导向改善可能使影视板块处于类似2022年底游戏版号放开的转折点 行业商业模式有望逐步改善 优质长剧项目有望加快推出 加速去库存并推动新业务现金周转 [2]
港股影视股普涨,大麦娱乐涨4%
格隆汇APP· 2025-08-18 02:13
港股影视股普涨 - 丰德丽控股涨超12%至0 064港元 总市值1 12亿港元[1][2] - 柠萌影视涨超10%至4 820港元 总市值17 43亿港元[1][2] - 新石文化涨超5%至0 096港元 总市值9960万港元[1][2] - 大麦娱乐涨4%至1 280港元 总市值382 41亿港元[1][2] - 耀星科技集团涨近4%至0 183港元 总市值2 06亿港元[1][2] - 猫眼娱乐涨超2%至7 940港元 总市值91 42亿港元[1][2] 年初至今表现突出个股 - 中国星集团年初至今涨幅334% 最新价2 170港元 总市值52 71亿港元[2] - 乐华娱乐年初至今涨幅252 38% 最新价2 220港元 总市值18 53亿港元[2] - 大麦娱乐年初至今涨幅169 47% 最新价1 280港元 总市值382 41亿港元[2] - 柠萌影视年初至今涨幅72 14% 最新价4 820港元 总市值17 43亿港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