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01766)

搜索文档
中国中车:近期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 金额合计约329.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9:15
合同签署情况 - 公司及下属企业近期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 主要为2025年5月至7月期间 [1] - 合同合计金额约329.2亿元人民币 [1] - 合同金额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13.4% [1]
中国中车:签订合计金额约329.2亿元合同
新浪财经· 2025-07-29 09:12
合同金额及占比 - 公司近期签订重大合同总金额达329.2亿元人民币 [1] - 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2024年中国会计准则下营业收入的13.4% [1] 城市轨道业务 - 城市轨道车辆销售及维保合同金额约143.4亿元人民币 [1] 机车业务 - 机车修理合同金额约69亿元人民币 [1] 新能源业务 - 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金额约40.3亿元人民币 [1] 动车组业务 - 动力集中动车组销售合同金额约30.2亿元人民币 [1] 货车业务 - 货车销售合同金额约25.5亿元人民币 [1] 客车业务 - 客车修理合同金额约20.8亿元人民币 [1]
中国中车首个飞轮储能项目顺利并网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25 09:43
项目概况 - 山西芮城100MW/50.41MWh独立储能项目于7月22日顺利完成并网,是中国中车首个飞轮储能项目 [1] - 项目将为芮城地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支持,并积累可复制推广的储能项目管理经验 [1] - 项目于2023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库,是山西省第一批电力调频储能项目 [2] 技术方案 - 项目采用中车永济公司先进的混合储能技术路线 [2] - 总装机容量100MW,其中飞轮储能装机容量50MW/0.41MWh,磷酸铁锂储能装机容量50MW/50MWh [2] - 配套建设完整的电气、控制及土建工程,以及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 [2] 项目管理 - 公司从立项之初确立精准管控、高效协同的管理理念,通过多维度举措保障项目高质量推进 [2] - 项目团队克服技术集成度高、系统协调复杂等挑战,较工期计划提前完成储能基地主体构建 [4] 战略意义 - 项目成功实践验证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研判能力与项目管理水平 [4] - 为后续布局储能业务领域积累了核心经验,有助于构建"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储能业务体系 [4] - 公司将持续优化芮城储能项目运营管理,加快推进后续储能项目布局 [4] - 计划构建中车新能源"系统+"业务平台,打造系统解决方案 [4]
小摩:料西藏大坝工程利好工程机械股 看好潍柴动力等
智通财经· 2025-07-23 08:56
核心观点 -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计划推动资金流向工程机械类股 复杂地形使传统机械在项目初期发挥关键作用 [1] - 水电开发计划带动施工 机械 水泥 钢铁等上游产业需求 电力设备领域公司同步受益 [2] 工程机械类股 - 潍柴动力作为重卡引擎及建筑机械龙头企业 大马力重型卡车适用于大坝建筑环境 列入正面催化观察名单 获增持评级 H股目标价22港元 A股目标价24元人民币 [1] - 三一重工与徐工机械作为大型重机领导者 行业具有较高门槛 均获增持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25元人民币和11.1元人民币 [1] - 中国中铁隧道机械市占率约40% 获增持评级 H股目标价5港元 A股目标价8.2元人民币 [1] 传统基建类股 - 中国中车与海螺水泥近期同步走强 反映市场解读政策从风险控制转向支持新项目启动 中国中车获增持评级 H股目标价6.8港元 A股目标价10.1元人民币 [1] 电力设备领域 - 许继电气 思源电气与华明装备均能受益于水电开发计划带动的电力设备需求 [2]
港股收盘 | 恒指收涨0.54% 煤炭股午后拉升 基建、有色、光伏等表现亮眼
智通财经· 2025-07-22 08:5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54%至25130.03点,成交额2660.73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0.39%,恒生科技指数涨0.38% [1]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三季度或高波动但压力因素低于预期,外部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升值利好港股,内部互联网电商及房地产政策有积极变化 [1] 蓝筹股表现 - 比亚迪股份涨5.09%至134.2港元,贡献恒指37.78点,1-6月国内销量211.3万辆(同比+31.5%),海外销量47.2万辆(同比+128.5%) [2] - 信义玻璃涨7.23%,中升控股涨6.15%,新东方-S跌4.92%,中银香港跌3.5% [2] 热门板块 - 煤炭股午后拉升:蒙古焦煤涨11.55%,兖矿能源涨9.53%,南戈壁涨9.36%,中煤能源涨7.31% [3][4] - 基建股强势:中国交建涨7.57%,中国铁建涨6.03%,中国中车涨5.24%,中国中铁涨4.52% [4] - 有色股延续涨势:赣锋锂业涨8.94%,洛阳钼业涨7.12%,紫金矿业涨3.7%,中国宏桥涨3.47% [6] - 光伏股活跃:凯盛新能涨8%,协鑫科技涨6.67%,新特能源涨6.67%,信义光能涨4.78% [6] 行业动态 - 煤炭行业传闻产能管控文件要求年度产量不超公告产能,月度不超10%,浙商证券预计政策将限产优化产能 [4]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光大证券称将拉动基建投资,中信建投看好水利水电等产业链 [5] - 多晶硅期货月内反弹50%,华创证券指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预期增强,报价全面上调 [7] 热门异动股 - 中国龙工涨15.83%,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5.9亿至6.65亿元(同比+29%至45%) [8] - 阜丰集团涨10.8%,预期中期净溢利同比增约7亿元,因产品销量增加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9] - 丽珠医药涨9.37%,其IL-17A/F单抗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 [10] - 哈尔滨电气涨8.14%,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2亿元(上年同期5.23亿元) [11] - 美中嘉和跌6%,拟配股筹资2.59亿港元用于医院建设及医疗AI业务 [12]
智能化成先进制造主攻方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7 21:12
先进制造链展区概况 - W2展区汇聚中国中车、中铝集团、西门子、霍尼韦尔、康宁、住友电工等110多家知名企业及链主企业,展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最新实践成果 [1] -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指出先进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趋势,强调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1]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案例 -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运营官柏舒曼展示A320飞机模型,其机翼在天津制造、机身在中国装配,体现中国在全球航空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1] - 航空业依赖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国布局有助于构建更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 [1]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西门子推出18款数智化产品,其中16款在中国仅用9个月完成开发,归因于中国丰富的需求场景及完整生态链支撑 [2] - 霍尼韦尔通过与中国行业协会、高校、供应商合作,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满足本土客户独特需求 [2] - 中铝集团建成有色加工行业首个"黑灯工厂",通过无人化热处理环节解决效率与安全问题,实现降本增效 [2]
中国中车(601766):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铁路投资高景气驱动,业绩稳步兑现
华鑫证券· 2025-07-17 07: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铁路投资高景气,动车组维保需求进入爆发期,业务结构优化,新产业和海外市场贡献增量,费用优化驱动公司盈利高增,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和EPS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5][6][8][9]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表现 - 暂无相关内容 业绩预增情况 - 中国中车2025年7月11日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7.22 - 75.62亿元,同比增长60% - 80%;扣非归母净利润62.16 - 70.56亿元,同比增长85% - 110% [4] 投资要点 - 铁路投资高景气,动车组维保需求进入爆发期,2025年旅客和货物计划发送量、春运客流量增长,投产新线2600公里,2024年公司新签动车组销售和维修订单高增,预计铁路装备板块延续强势增长 [5] - 业务结构优化,新产业+海外市场贡献增量,2024年新产业收入863亿元且连续多年增长,清洁能源装备业务增长较快,2025年国际业务新签订单预计增长 [6] - 费用优化驱动公司盈利高增,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速202.79%,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同比提升93.63%,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下降推动净利率提升 [8]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667.94、2833.67、2997.09亿元,EPS分别为0.47、0.52、0.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8、14.5、13.3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9] 财务预测 - 2024 - 2027年主营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2%、8.3%、6.2%、5.8%,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8%、9.7%、9.2%、8.7%,ROE分别为5.9%、6.2%、6.5%、6.8% [11]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如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1.5%、21.6%、21.7%等 [12]
能效跃迁与材料革命:ALK/PEM电解槽新品打响“技术攻坚战”
势银能链· 2025-07-17 03:09
电解槽行业技术发展 - 电解槽行业正从"数量竞赛"转向技术深度攻坚,聚焦材料体系、结构设计、系统集成三大核心环节的深度重构 [2] - 2025上半年度ALK电解槽发布10款新品,PEM电解槽发布6款,技术指标呈现跨越式突破 [2] - 蓝星北化机碱性技术电流密度突破12000A/m²极限,天合元氢MW级PEM电解槽贵金属用量锐减80%,多家碱槽产品提升到3000-4000大标方 [2] 碱性电解槽(ALK)新品 - **中石化**:下线2000Nm³/h方形电解槽,智能巡检技术使维修成本降低90%,设备重量60吨,冷启动仅需104秒 [4][5] - **天合元氢**:发布2000Nm³/h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4000A/m²,直流电耗低至3.898kWh/Nm³,设备成本降低30% [6] - **力源科技**:发布第一代碱性电解槽,减重40%,自制PPS复合隔膜具备高稳定性和低离子电阻 [7][9] - **上海电气**:发布千方级I型槽和50Nm³/h海水/废水制氢系统,后者可实现不同水质下高效率制氢 [10][11] - **中车株洲所**:发布4000标方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6000A/m²,直流电耗≤4.4kWh/Nm³ [12] - **蓝星北化机**:发布CZH系列产品,电流密度高达12000A/m²,氧中氢长期稳定在0.7%以下 [13][14] - **际腾氢能**:1200标方电解槽下线,能耗4.0-4.7kWh/Nm³,体积缩小50%,体重减30% [15] - **中国华电**:3300标方电解槽下线,电流密度≥6000A/m²,槽体重量较传统减少50% [16] PEM电解槽新品 - **国电投**:发布"氢涌卓瀚 4000"PEM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碱性制氢持平 [17] - **天合元氢**:推出MW级PEM电解槽,贵金属铱用量减少80%,理论寿命超过15年 [19][20] - **中石化氢能机械**:推出250Nm³/h PEM电解槽,额定电流密度15000A/m²,直流电耗≤4.3kWh/Nm³ [21] - **中国中车**:兆瓦级PEM电解槽下线,直流电耗≤4.2kWh/Nm³,适用于风光波动性电源制氢 [22][23] - **氢海科技**:35兆帕PEM电解槽下线,填补国内高压高效PEM电解技术空白 [24] - **中国华电**:500标方PEM电解槽下线,电流密度可达30000A/m²,直流能耗≤4.35kWh/Nm³ [25][26] 行业趋势 - 技术攻坚推动电解槽从"实验室指标"向"商业竞争力"转变,绿氢产业经济性拐点逐渐显现 [3] - 碱性电解槽能耗红线被不断突破,PEM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比肩碱槽 [3]
中国中车中标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车辆采购项目
新华财经· 2025-07-16 15:56
项目概况 -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将地铁B线整列列车更新项目正式授标予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2] - 该线路为布市地铁系统中客流量最大的一条,更新项目将惠及至少18万名日常乘客 [2] - 项目预计投资约3 015亿美元 [2] 技术升级 - 中车公司将提供174辆全新空调列车,用以替换目前已服役数十年的老旧车辆 [2] - 新列车配备监控摄像头、视听双模乘客信息系统、防破坏LED照明和纵向座椅 [2] - 新列车具备兼容D线与H线现有信号系统的能力,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 [2] - 布市将配套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包括将供电电压从600伏提升至1500伏、更新轨道和道岔设备 [2] 市场影响 - 该项目连同此前为A线与C线采购的40节列车,构成布市过去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轨道车辆投资 [3]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0余年海外项目经验,出口车辆超过10000辆 [3] - 公司在阿根廷市场深耕近20年,已完成150辆地铁、220辆长途客车和大批量备件供货项目 [3]
中国中车20250715
2025-07-16 00: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中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0%,因2024年底国铁集团招标订单部分延续交付及2024年第一季度基数低[3];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0%,得益于国铁集团为暑运新增动车组招标及高级修订单交付[2][4] - **发展前景**:短期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车集团预投订单约290组高于2024年;中长期到2035年高铁里程目标7万公里,每年保底招标约200组,老旧车辆更换需求释放,高级修需求稳步释放[2][6] - **业务结构**:主要业务分铁路装备、城轨、新产业和现代服务四大板块,铁路装备占近一半,城轨约20%,新产业约35%[7] - **产业链地位**:处于轨道交通产业链中游,负责装备制造,未来投资重点转向车辆配套,公司有望受益[8] - **市场竞争**: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占有率超50%,技术领先,国内机车、动车组和货车领域有绝对优势,是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复苏唯一受益者[2][15] - **业务增长点**:短期内动车组和铁路装备修理改装业务是增长点,2019 - 2024年相关业务金额增长,2025年招标量预计增加[16] - **动车组业务**:2025年预期增长,每年新增铁路网带来200组基本招标量,早期车型更新需求约100组[17] - **高级修业务**:2024年订单达454亿元,未来几年需求由投放周期和维修规则决定,2025 - 2026年预计释放大量订单[18][19][25] - **其他业务**:客货运车辆业务随客货运量增长稳定增长;城轨业务中长期将复苏;新产业风电、功率半导体、新材料发展良好[21][22][23] - **招标前景**:短期动车组招标增长,长期到2035年有保障;高级修招标短期分批释放,长期随动车组保有量增加有保障[24][25] - **财务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149亿和160亿元,当前PE约15倍,股息率不到3%,市场风格转向红利属性时估值可达18 - 19倍,有20%上涨空间[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021 - 2025年先降后复苏,十四五计划投资约4万亿元,2025年目标900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3559亿元同比增长6%[10][11] - 预计2025年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2][12] - 国铁集团2020 - 2022年亏损,2023年恢复盈利,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保障[2][13]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道交通落后,中国中车技术领先且关系友好,有出海机会,如中吉乌铁路项目[14] - 中国铁路集团下辖18个路局,动车组招标与高铁运营里程相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