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茗(01364)
icon
搜索文档
古茗:结硬寨打呆仗,扩店空间广阔-20250328
浙商证券· 2025-03-28 01: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古茗是全价位段第二、中价段最大的现制茶饮品牌,门店网络扩张和GMV上升驱动营收增长 [1] - 中价市场和二线以下城市是赛道扩容核心驱动,古茗在该区域布局优势明显 [1] - 古茗通过卡位细分市场、地域加密扩张、加盟店业绩好、推新快等形成核心竞争力 [2] - 预计公司24 - 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20%估值溢价和2025年25X PE目标估值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情况 - 发展历程:2010年创立,从小镇奶茶店成长为头部品牌,2023年GMV达19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达166亿元,门店从2023年底9001家扩至2024年9月9778家,采用地域加密策略,已在八省份建超关键规模门店网络 [15] - 股权结构:控制权集中,王云安持股43.2%为实控人,与他人合计控股79.5%并订立一致行动协议,设三个员工持股平台;创始人团队是核心管理层,高管经验丰富 [19] - 经营情况:产品有果茶、奶茶、咖啡等,24年前9个月售10亿杯,果茶/奶茶/咖啡及其他售出杯数占比41%/47%/12%;价格集中在10 - 18元;21 - 23年门店和GMV增长加速,24年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同店GMV降0.7%,GMV总额增20.4%;销售商品及设备贡献八成收入,加盟管理服务毛利率高;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30.5%、17.8%,费用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资本开支用于建工厂和仓库,账面货币资金充足,经营现金流充裕 [23][24][31] 行业分析 - 现制饮品市场:2023年GMV达5175亿元,2018 - 2023年CAGR为22.5%,预计2024 - 2028年CAGR达16.7%;人均年消耗量有望从23年22杯增至28年51杯;现制茶饮规模最大,现制咖啡增速最快 [43] - 现制茶饮店市场:2023年GMV达2115亿元,2018 - 2023年CAGR为24.7%,预计2024 - 2028年CAGR为19.2%,到2028年预计达5193亿元;中价市场规模最大、发展快,24 - 28E CAGR 20.8%;二线及以下城市是重要驱动力,外卖服务增长迅速;2023年CR5达46.8%,头部集中度提升,古茗排名第二、市占率9.1% [51][58][63] - 中价现制茶饮店市场:2023年GMV达1086亿元,2018 - 2023年CAGR为24.4%,预计2024 - 2028年CAGR为20.8%,到2028年预计达2809亿元;二线及以下城市是核心增长驱动,2023年GMV占比61.8%,预计2028年增至67.3%;竞争激烈,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布局优势明显,2023年市场份额17.7%,门店数量占比78.8% [66][69][71] 核心竞争力 - 不同之处:卡位中价现制茶饮店市场和二线及以下城市双维度β最快的细分市场,产品价格10 - 18元定位精准,2023年底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比79%,2024年9月底增至80%,乡镇门店占比高且业绩好 [73][76][79] - 何以领先:地域加密策略扩展门店网络、提升业绩、调配资源获规模经济;已在八省份建超关键规模门店网络,2023年在八省份中价现制茶饮店市场份额超25%;省份和城市覆盖面小于行业平均,拓展空间广,也评估境外市场机会;加密开店提升供应链效率和产品新鲜度 [84][90][94] - 何以加密:加盟店业绩亮眼,22年单店GMV增长;经营利润率高,2023年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37.6万元,利润率20.2%;老加盟商二店率高,不断吸引新加盟商加入 [96][105][106] - 何以复购:推新快,2024年上新数量在38个茶饮品牌中最多,研发团队强,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2.6%;品控稳,自建柠檬基地、冷链物流,数字化管理;品牌强,2023年平均季度复购率53% [107][109][1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4 - 26年收入87.2/100.7/113.6亿元,同比+13.5%/+15.6%/+1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7.4/19.7亿元,同比+13.5%/+41.6%/+13.5%;经调整归净利润分别为15.5/17.7/20.0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18.0%/17.8%/17.9%;选择蜜雪集团、茶百道为可比公司,考虑扩店空间和成长性,给予20%估值溢价,对应2025年25X PE目标估值 [3]
2月,古茗给VC/PE带来26亿账面退出回报
投中网· 2025-03-13 07:42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 2025年2月共有9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及美股成功IPO,募资总额22亿元,同比下降63.33%,环比下降83.70%,创一年新低 [7][10] - A股IPO断崖式下跌:仅1家企业上市,募资1亿元,同比降98.28%,环比降98.59% [19][21] - 港股IPO重回低谷:1家企业上市募资16.68亿元,数量环比降87.50% [27][31] - 美股IPO数量最多(7家),但平均募资额最低(4.01亿元),同比增95.61% [32][38] - 全球中企IPO首日破发率44.44%,宏海科技首日涨幅最高达246.14% [16][17][18]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VC/PE机构IPO渗透率22%,创一年新低,同比下降65.08% [45] - 消费行业账面退出回报最高(26.25亿元),来自茶饮品牌古茗,回报倍数3.03倍 [40][41][43] - 港交所主板退出回报最高(26.25亿元),美股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次之(0.45亿元) [44][48] 中国企业IPO行业及地域分析 - 消费行业表现最佳:募资17.80亿元占比80.91%,古茗、宏海科技为代表案例 [53][57] - 浙江地区领先:IPO数量4家(占比44%),募资18.20亿元(占比82.73%) [63][67] - 电子信息行业IPO数量与募资同比大幅减少,行业分布从4个扩展至7个 [58][59] 中国企业IPO重点案例 - 古茗为当月募资榜首(16.68亿元),首日市值201.65亿元,获美团龙珠等机构投资,最高退出回报率323.93% [74][76][79][81] - 美股企业市值普遍偏低:6家首日市值不足10亿元,联掌门户以54.45亿元位列第二 [78] 政策热点回顾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强调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向 [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