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发展(01030)

搜索文档
港股内房股普跌,远洋集团跌近4%
格隆汇APP· 2025-10-02 02:52
| 代码 | 名称 | | 涨跌幅 ^ | 最新价 | 总市值 | | --- | --- | --- | --- | --- | --- | | 03377 | 元洋集团 | (0) | -3.75% | 0.154 | 17.95亿 | | 00960 | 龙湖集团 | | -2.95% | 11.530 | 811.9亿 | | 01918 | 融创中国 | | -2.94% | 1.650 | 189.25亿 | | 01908 | 建发国际集团 | | -2.91% | 17.370 | 389.11亿 | | 03301 | 融信中国 | | -2.37% | 0.206 | 3.47 乙 | | 03380 | 龙光集团 | | -2.31% | 1.270 | 72.2亿 | | 00123 | 越秀地产 | | -2.11% | 5.100 | 205.3亿 | | 01109 | 华润置城 | | -1.91% | 29.800 | 2125.02亿 | | 03900 | 绿城中国 | | -1.89% | 9.320 | 236.69亿 | | 02202 | 万科企业 | | -1. ...
中资离岸债每日总结(9.26) | 世茂年内约228亿境内贷款获展期,32亿美元强制可换股债券已转换为新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13
久期财经讯,9月26日,据悉,美联储新任理事米兰在上任后公开表态,呼吁美联储采取更加激进的降息行动,打破主席鲍威尔当前的渐进式政策路径。 米兰在周四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连续表示,目前利率水平至少高出中性利率1.5至2个百分点,应通过连续多次50个基点的降息行动,尽快将利率降至合适区 间。 米兰的观点基于经济学中的"中性利率"概念,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活动的利率水平。他认为目前中性利率在2%中段水平,远低于当前美联储 4.00%-4.25%的联邦基金利率区间。 他指出,去年中性利率较高,主要因政府大量举债及移民增加推动劳动力扩张。但随着边境政策收紧、以及关税收入上升,人口增长动力明显放缓,中性利 率也随之下降。 米兰是由特朗普任命填补今夏空缺的临时席位,其任期将于2026年1月到期。在此期间,他预计仍有三次投票机会。若新任人选未及时确定,或特朗普决定 延续任命,米兰有可能继续留任。 热点消息 每日发行总结 9月26日,中资美元债涨跌幅榜TOP10如下: 新城发展(01030.HK)发布公告,于进一步磋商及讨论后,公司及认购人在考虑(其中包括)现行市况后决定不会进行认购事项。于2025年9月25日,公司 与认购人 ...
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证券日报· 2025-09-28 05:28
融资规模与结构 - 2025年前8个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达3808.9亿元 同比微增0.8% [1] - 信用债融资规模2290.9亿元 占行业融资总额60.1% [1] - 海外债融资57.3亿元 占比1.5% [3] 融资工具创新与应用 - 经营性物业贷为招商蛇口、龙湖集团、新城控股等房企提供数百亿元流动资金 [3] - 白名单项目贷款规模超过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2] - 新城发展子公司发行1.6亿美元优先担保票据 票面利率11.88% [4] 融资模式转型意义 - 信用债置换高息债务降低融资成本 龙湖集团年内累计兑付债券本息约145亿元 [2] - 境外融资破冰释放市场预期改善信号 新城发展成为近3年首家重启境外融资的民营房企 [3][4] - 融资体系从增量依赖转向存量激活 通过REITs及ABS工具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3] 行业影响与目标实现 - 融资为保交楼及经营回归正轨提供支持 加速资金落地效率 [1][2] - 协调机制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融资新模式 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2] - 融资改善是稳楼市的支撑力 推动行业向开发与经营并重转型 [4]
今日视点: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证券日报· 2025-09-27 01:11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呈现积极信号 多家房企成功通过市场化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为行业提供现金流支持并助力发展模式转型 [1][2][3][4] 融资规模与结构 - 2025年前8个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达3808.9亿元 同比微增0.8% [1] - 信用债融资规模2290.9亿元 占比60.1% 为行业融资主力军 [1] - 海外债融资57.3亿元 占比1.5% 规模有限但象征意义重大 [3] 信用债融资作用 - 信用债持续供给成为优化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抓手 通过置换高息债务降低融资成本 [1][2] - 龙湖集团年内累计兑付债券本息约145亿元 实现有息负债规模下行 [2] - 为企业日常经营保障和债务重组提供空间 逐步缓释行业偿债压力 [2] 多元化融资体系 - 形成"白名单"机制与创新工具互为补充的多元融资体系 [2] - "白名单"项目贷款规模超过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2] - 经营性物业贷放开后 招商蛇口 龙湖集团 新城控股等房企获贷款数百亿元 [3] - 融资工具创新推动行业从"增量依赖"转向"存量激活" [3] 境外融资突破 - 新城发展成为近3年首家重启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民营房企 [4] - 新城环球有限公司成功发行1.6亿美元优先担保票据 期限2年 票面利率11.88% [4] - 境外融资通道重启标志信用资质重获国际资本认可 对行业具有信心传导效应 [4] 资金运用与转型方向 - 融资改善是"稳楼市"支撑力 也是房企转变商业模式的助推力 [4] - 资金需用于"保交楼"底线 修复购房者信心 [4] - 加快向"开发与经营并重"新模式转型 通过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4][5]
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证券日报· 2025-09-26 15:51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融资活动在9月份呈现积极态势 多家房企成功通过市场化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这有助于改善现金流 支持保交楼目标 并推动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1][2][3][4] - 融资结构以信用债为主导 占前8个月融资总额的60.1% 规模达2290.9亿元 海外债虽仅占1.5% 但民营房企境外融资重启释放市场信心改善信号 [1][3] - 多元融资体系协同发力 包括白名单机制 经营性物业贷 REITs等创新工具 支持项目交付和经营模式转型 白名单项目贷款已超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 [2][3] - 融资环境优化为企业转型提供支撑 房企需将资金用于保交楼和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推动行业向健康发展新生态迈进 [4][5] 融资结构分析 - 前8个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达3808.9亿元 同比微增0.8% 信用债融资规模为2290.9亿元 占比60.1% 是融资主力军 [1] - 海外债融资规模为57.3亿元 占比1.5% 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 民营房企如新城发展成功发行美元债 重启境外融资通道 [3] 信用债作用 - 信用债持续供给有助于优化资产负债表 企业通过信用债置换高息债务降低融资成本 如龙湖集团年内累计兑付债券本息约145亿元 实现有息负债规模下行 [2] - 信用债发行支持日常经营和债务重组 缓释行业偿债压力 助力风险出清和财务安全底线筑牢 [2] 多元融资工具 - 白名单机制下项目融资规模扩大 贷款超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资金封闭运转模式满足项目融资和金融机构风控需求 [2] - 经营性物业贷 REITs 持有型不动产ABS等创新工具广泛应用 推动融资从增量依赖转向存量激活 如招商蛇口 龙湖集团等通过经营性物业贷款获数百亿元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3] 境外融资进展 - 新城发展成为近3年首家重启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民营房企 6月发行3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债券 9月子公司发行1.6亿美元优先担保票据 票面利率11.88% 期限2年 [3][4] - 境外融资标志房企信用资质重获国际资本认可 为更多企业重启境外融资提供经验 形成与境内融资的合力 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4] 行业转型方向 - 融资改善是稳楼市的支撑力和商业模式转型助推力 房企需将资金用于保交楼底线和购房者信心修复 [4] - 行业加快向开发与经营并重新模式转型 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融资环境优化与企业主动转型双重努力推动行业迈向健康发展新生态 [4][5]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涨 碧桂园涨超5% 远洋集团、龙湖集团涨近3%
格隆汇· 2025-09-26 03:44
港股内房股表现 - 碧桂园股价上涨5.26%至0.600港元 [2]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股价上涨4.07%至2.560港元 [2] - 融信中国股价上涨3.45%至0.210港元 [2] - 万科企业股价上涨2.79%至5.530港元 [2] - 龙湖集团股价上涨2.72%至11.710港元 [2] - 远洋集团股价上涨2.61%至0.157港元 [2] - 融创中国股价上涨2.53%至1.620港元 [2] - 中国金茂股价上涨2.04%至1.500港元 [2] - 越秀地产股价上涨1.79%至5.130港元 [2] - 中国海外发展股价上涨1.31%至13.970港元 [2] - 新城发展股价上涨1.21%至2.510港元 [2] - 金辉控股股价上涨1.15%至2.630港元 [2] - 华润置地股价上涨超1% [1] 房地产政策优化 - 东莞对购买新房给予购房合同总价2%的补贴 最高不超过3万元 [1] - 四川要求"一城一策"制定住房支持政策以促进房地产消费止跌回稳 [1] - 广州出台新政允许房企自持住房入市销售 [1] - 北京 上海 深圳均已调整限购政策 [1] - 多个新一线城市正研究房地产市场最新政策举措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 [1]
新城发展终止认购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25 14:31
公司重大事项 - 新城发展与认购人决定终止认购事项 主要考虑现行市况因素 [1] - 双方于2025年9月25日签署终止契据 认购协议自当日起正式失效 [1] - 终止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终结 任何一方不得就协议相关事项提出申索 [1] 财务影响评估 - 董事会认为终止认购协议不会对集团业务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 董事会认为终止认购协议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新城发展(01030)终止认购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4:30
公司融资安排 - 新城发展与认购人决定终止2025年9月25日签订的认购协议 [1] - 终止契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自2025年9月25日起完全终结 [1] - 公司认为终止事项不会对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1] 市场环境考量 - 终止决定基于双方对现行市况的进一步磋商和讨论 [1] - 认购事项的取消反映市场环境对融资安排的影响 [1]
新城发展(01030) - 终止认购协议
2025-09-25 14:2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与认购人订立终止契约,认购协议终止[3] - 董事认为终止认购协议不会对集团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4]
新城发展年内二度发行美元债,票面利率近12%
新京报· 2025-09-25 07:25
债券发行 - 新城发展全资子公司新城环球发行1.6亿美元优先担保票据 期限2年 票面利率11.88% 由新城控股及新城发展担保 [1] - 全球协调人为海通、国君、中信、花旗 全球账簿管理人包括龙石资本、信银国际、DBS、淞港国际 [1] - 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及企业日常经营 [1] 历史发债情况 - 新城发展今年6月发行3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债券 票面利率11.88% 为近三年民营房企重启境外资本市场融资首单 [1] - 本次发行为新城发展今年第二笔美元债 [1] 债务状况 - 新城控股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37.88亿元 较上年期末增加14.15% [2] - 上半年偿还境内外公开债务10.67亿元 [2] - 合联营公司权益有息负债合计25.82亿元 [2] - 下半年有3亿美元境外公开债到期 其中5000万美元已于6月赎回 剩余本金2.5亿美元将于10月15日到期还本付息 [2] 融资动机 - 连续两次高息发债或为应对即将到期的美元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