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湖集团(00960)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继续走低 8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格隆汇· 2025-09-16 03:37
港股内房股表现 - 远洋集团股价下跌6.32%至0.163港元 融创中国股价下跌6.08%至1.700港元 [1] - 融信中国股价下跌4.89%至0.214港元 中梁控股下跌3.57%至0.081港元 [1] - 龙光集团下跌2.68%至1.090港元 碧桂园下跌1.59%至0.620港元 雅居乐集团下跌1.85%至0.530港元 [1] - 万科企业下跌1.74%至5.650港元 龙湖集团下跌1.53%至11.620港元 富力地产下跌1.33%至0.740港元 [1] - 美的置业下跌1.24%至4.790港元 世茂集团下跌1.23%至0.400港元 [1] 房地产市场数据 - 8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 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 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1] -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 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 降幅与上月持平 [1] - 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 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 降幅与上月相同 [1] 行业趋势展望 - 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存在 行业修复需要过程 [1] - 短期市场活跃度有望因政策利好和"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出现阶段性回升 [1] - 中长期行业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注重产品品质 运营服务和可持续发展 [1]
成都2宗涉宅用地26.12亿元成交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3:26
土地交易概况 - 成都成华区2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26.12亿元[1] - 地块分别位于万年场(19.2亩)和建设路(97.5亩)[1] 龙湖竞得地块详情 - 以楼面价15800元/平方米竞得万年场地块[1] - 总价5.06亿元[1] - 溢价率5.33%[1] 成华旧改与四川华西联合体竞得地块详情 - 以楼面价10800元/平方米竞得建设路地块[1] - 总价21.06亿元[1] - 溢价率0%[1]
招商拿下江苏新房销冠,南京土地供应最多
36氪· 2025-09-16 02:16
政策背景与市场目标 - 国务院会议明确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目标 并强调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 [1] - 江苏部分城市如苏州已优化公积金政策并取消限售以配合政策导向 [1] 2025年1-8月江苏房企销售业绩 - TOP20房企销售金额门槛为34.39亿元 销售面积门槛为14.22万㎡ [3] - 招商蛇口以88.25亿元销售额位居金额榜首位 华发股份82.14亿元及绿城中国77.39亿元紧随其后 [2][3] - 销售面积前三为招商蛇口34.08万㎡ 保利发展32.17万㎡及新城控股29.07万㎡ [2][3] - TOP4房企销售业绩均超70亿元和26万㎡ [3] 江苏本土房企表现 - 本土房企TOP20销售金额门槛17.70亿元 销售面积门槛7.44万㎡ [5] - 金基地产以52.66亿元居本土销售额榜首 新城控股以29.07万㎡居销售面积榜首 [4][5] - TOP8本土房企销售业绩均超27亿元和11万㎡ [5] 本土国有房企专项排名 - 本土国有房企TOP10销售金额门槛20.41亿元 销售面积门槛7.89万㎡ [6] - 苏州恒泰以45.05亿元销售额居国有房企金额榜首位 华建地产以16.05万㎡居面积榜首位 [6] - 南京南部新城30.56亿元和梁城美景29.83亿元分列金额榜第二、三名 [6] 土地市场数据 - 全省1-8月成交涉宅用地425宗 成交规划建面2625.74万㎡ 楼面均价6484元/㎡ [7] - 8月单月成交涉宅用地85宗 成交建面494.56万㎡ 楼面均价6517元/㎡ [7] - 南京和南通为省内土地供应及成交主力 苏州以12187元/㎡楼面价领跑全省 [9] - 南京土地出让金428.32亿元居省内首位 [9] 重点城市土地成交案例 - 南通8月6日6宗宅地全部底价成交 总成交金额22.198亿元 [11] - 苏州高新区宅地由苏州高新区新振建设以4.452亿元底价竞得 楼面价12500元/㎡ [11] - 南京鼓楼区宅地由金基控股以3.40亿元竞得 楼面价12119元/㎡ [11] - 南京8月15日两宗宅地由南京地铁和电建地产分获 总成交7.23亿元 [11] - 南通海门两宗宅地8月27日以8.03亿元底价成交 楼面价约3370元/㎡ [12] 市场展望 - 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大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 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或进一步打开 [13] - 房企预计在"金九银十"期间加快核心城市推盘节奏 市场活跃度有望阶段性回升 [13]
房地产1-8月月报:投资销售持续走弱,一线城市限购放松-2025091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5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行业"看好"评级 [2]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投资端持续走弱,供给主体过度出清及补库存困难导致后续投资仍将偏弱,修复节奏显著慢于以往周期 [1][20] - 销售端处于筑底阶段,政策推动需求修复,但供给端约束销售修复,总量偏弱但结构有弹性 [2][34] - 资金来源降幅收窄,融资资金改善,预计后续仍略偏紧但将逐步改善 [2][39] - 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预计进入底部拐点区域,好房子政策将推动新产品、新定价、新模式发展 [2] 投资端表现 - 2025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同比-12.9%,较1-7月下降0.9个百分点 [3][4] - 8月单月投资同比-19.5%,较7月下降2.4个百分点 [1][4] - 住宅投资46,382亿元,同比-11.9%,占开发投资比重76.9% [3][4] - 分区域表现:东部地区同比-15.2%、中部-10.6%、西部-6.5%、东北-22.9% [3] - 新开工面积同比-19.5%,施工面积同比-9.3%,竣工面积同比-17.0% [1][4] - 维持2025年预测:投资同比-11.0%、开工同比-15.1%、竣工同比-20.0% [1][20] 销售端表现 - 2025年1-8月销售面积5.7亿平方米,同比-4.7%;销售额5.5万亿元,同比-7.3% [2][4] - 销售均价9,601元/平米,同比-2.6% [4][33] - 8月单月销售面积同比-10.6%,销售金额同比-14.0% [2][4] - 住宅销售面积4.8亿平米,同比-4.7%;住宅销售均价10,075元/平米,同比-2.3% [4][33] - 分区域销售面积增速:东部-7.1%、中部-1.4%、西部-3.2%、东北-6.6% [29] - 维持2025年预测:销售面积同比-4.5%、销售金额同比-6.5%、均价同比-2.0% [2][34] 资金端表现 - 2025年1-8月资金来源6.4万亿元,同比-8.0% [2][4] - 8月单月资金来源同比-11.9%,较7月上升3.9个百分点 [2][4] - 国内贷款同比+0.2%,8月单月+1.1%;自筹资金同比-8.9%,8月单月-11.7% [2][4] - 定金及预收款同比-10.5%,8月单月-15.2%;个人按揭贷款同比-10.5%,8月单月-19.5% [2][4][37] - 融资资金中国内贷款增速由负转正,自筹资金降幅收窄;销售回款中定金及预收款降幅收窄 [2][39] 投资建议与推荐标的 - 推荐产品力房企: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华润置地、绿城中国、中国金茂、建发股份 [2] - 推荐低估值修复房企:新城控股、越秀地产、招商蛇口、龙湖集团、中海外发展、保利发展、华发股份 [2] - 关注二手房中介:贝壳-W,关注我爱我家 [2] - 推荐物业管理:绿城服务、华润万象、招商积余、保利物业、中海物业 [2]
光大证券:维持龙湖集团“增持”评级 资产运营稳健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15 07:55
核心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2.2亿元、76.4亿元、89.4亿元 [1] - 2025-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89元、1.09元、1.28元 [1] - 维持增持评级 [1] 商业地产运营表现 - 在营商场89座(含75座重资产及14座轻资产) [1] - 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1256万平方米(含车位) [1] - 商场整体出租率96.8% [1] - 商场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7% [1] 长租公寓与物业管理规模 - 长租公寓已开业12.7万间 [1] - 长租公寓整体出租率95.6% [1] - 物业管理项目约2200个 [1] - 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 [1] 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 - 物业投资板块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5%) [1] - 物业投资毛利率77.7%(2024年同期74.6%) [1] - 物业服务板块营业收入62.6亿元 [1] - 物业服务毛利率约30%(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 [1]
港股内房股拉升,远洋集团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2:26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远洋集团股价上涨超过10% [1] - 碧桂园股价上涨超过6% [1] - 融创中国股价上涨超过4% [1] - 新城发展、万科企业、龙湖集团均出现跟涨 [1]
前8月长沙新房成交超344亿元
36氪· 2025-09-12 02:17
长沙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长沙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排名前20的企业合计实现264.56亿元销售额[2] - TOP20企业销售面积共计180.16万平方米[2] - TOP10房企销售金额门槛值为11.20亿元[2] - TOP20房企销售金额门槛值为4.65亿元[2] 企业销售金额排名 - 华润置地以30.71亿元位居金额榜榜首[3] - 招商蛇口以28.45亿元位列金额榜第二名[3] - 中建信和以27.65亿元位居金额榜第三名[3] - 权益销售金额中华润置地以27.85亿元居首[5] - 招商蛇口权益销售金额23.34亿元位列第二[5] - 中建信和权益销售金额21.88亿元位列第三[5] 企业销售面积排名 - 中建信和以20.34万平方米位居面积榜第一位[3] - 招商蛇口以19.94万平方米位居面积榜第二位[3] - 华润置地以17.22万平方米占据面积榜第三名[3] - 权益销售面积中招商蛇口以17.13万平方米居首[5] - 中建信和权益销售面积15.93万平方米位列第二[5] - 华润置地权益销售面积15.85万平方米位列第三[5] 项目层面销售表现 - 商品住宅销售金额TOP10项目合计销售金额107.16亿元[6] - 销售额TOP10门槛值为7.52亿元[6] - 长沙瑞府以19.43亿元占据销售金额排行榜榜首[6] - 建发观云以12.00亿元位居第二[6] - 运达会展湾以10.77亿元位列第三[6] -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TOP10项目合计销售面积63.24万平方米[7] - TOP10销售面积门槛值为4.24万平方米[7] - 长沙瑞府以9.48万平方米居于销售面积榜第一位[7] - 中建桃李九章以7.95万平方米位居第二位[7] - 长沙润府以7.59万平方米位列第三[7]
好房子专题报告系列之三:好房子的另类破局之道,引领核心城市五重共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0 15:20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行业研报的关键要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包括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华润置地等,行业为房地产及物业管理。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4][5] 报告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广义需求总量已见底,一二手房合计成交持续稳定3年多,2022-2024年总成交分别为15.4、15.2、14.0亿平,2025年前8月主流27城合计成交同比+3% [15][18] - 行业困境关键在于购买力而非需求,中产走弱导致置换链不畅,形成"二手房刚需化+新房改善化"格局,造成量价无法正向循环 [15][31] - 好房子政策将成为破局之策,通过打造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引领核心城市形成五重利好共振,实现由结构复苏带动全局复苏的路径 [4][15][65] - 香港楼市在四重利好(人才政策、撤辣政策、股市大涨、HIBOR下降)共振下已实现全方位反转,为其他核心城市提供借鉴 [119] - 上海等核心城市(成都、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正逐步具备利好因素,有望复制香港路径率先筑底改善 [4][15][118] 分章节总结 行业现状:房地产基本面的困境和政策面的约束 - 全国一二手房总成交趋于稳定在14亿平上下,2024年总成交14.0亿平已持平需求中枢 [15] - 2021-2024年新房销售规模从15.7亿平下降至8.1亿平(累计-48%),二手房从3.6亿平提升至5.9亿平(累计+64%) [15] - 2025年前8月主流27城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分别同比-5%和+8% [18] - 二手房成交放量未能推动房价止跌回稳,统计局二手房房价指数从2025年3月-0.2%下降至6月-0.6% [25] - 全国二手房房价自2021年以来累计下跌达35% [33] - 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模式要求非全局加杠杆的解题思路,约束了政策选项 [56] 破局之道:好房子政策引领核心城市五重利好共振 - **好房子的政策力量**:好房子供给稀缺(全国高品质住宅存量占比仅24%)、需求充裕、政策友好,14个一线城市好房子项目首开去化率普遍在78-83% [67][69][71] - **城市更新的力量**:2025年中央密集出台城市更新政策,上海2025年征地和拆迁补偿预算同比+21% [79][80][87] - **住房消费升级力量**:全国高品质住宅存量占比仅24%,一线城市仅14%,估算2022-30年改需占比达44% [92][96] - **资本管制下财富再配置力量**:2024年全国新房套总价3,000万元以上成交套数同比+57%,其中一线城市占比高达97%(上海占62%) [97][101] - **股市的力量**:核心城市股市领先楼市约半年,2025年4月以来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分别累计上行23%和38% [107] - **潜在利好**:个人房贷利率(实际利率)为3.06%,较2016Q1低点仍有73BP下降空间;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已放松五轮 [110][114] 核心城市:香港已反转,上海等核心城市临近底部 - 香港中原二手房房价指数自2021年8月以来累计下跌30%,2025年四重利好推动下实现反转 [119] - 香港二手房租金自2024年2月低点累计上涨10%,房价于2025年3月筑底改善,2025年7月新房成交同比+126% [123] - 上海呈现哑铃型修复状态,高端改善新房和刚需二手房房价已经筑底改善 [4][15] - 2024年核心城市土地成交金额占比提升,核心城市有一二手房合计成交总金额占比超60% [46][47] 投资分析意见 - 推荐四类企业:产品力房企(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华润置地、绿城中国、中国金茂、建发股份);低估值修复房企(新城控股、越秀地产、招商蛇口等);二手房中介(贝壳-W);物业管理(绿城服务、华润万象等) [4][5] - 行业经营模式正从金融业转向制造业,有望迎接PB-ROE的向上突破 [4][5]
房企中报观察:盈利持续承压,经营性业务成增长盘、存量时代新模式隐现
搜狐财经· 2025-09-10 11:22
行业盈利现状与转型背景 - 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房企上半年盈利压力扩大 亏损者占绝大多数[2] - 部分依托经营性业务的企业如龙湖、华润保持正向盈利 体现行业转型态势[2] - 城市发展模式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中央会议明确系统性变化[2] 房企转型方向与路径 - 转型聚焦三个方向:强化持有型物业、布局轻资产业务、拓展传统开发外新业务[2] - 开发业务对应增量市场 经营性业务对应存量市场 形成双轨发展模式[2] - 参考国际经验 日本三井不动产在泡沫破裂后通过租赁收入稳定现金流(1997年租赁利润586亿日元覆盖销售业务亏损781亿日元)[4] 领先企业业务成效 - 龙湖经营性业务收入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 核心净利约40亿元[5] - 商业投资航道租金收入55亿元(增长4.9%) 商场出租率97%[5] - 资产管理航道收入15.1亿元 冠寓出租率95.6%[5] - 龙湖智创生活在管面积4亿平方米 收入55.3亿元[5] - 华润经常性业务核心净利润60.2亿元 利润贡献占比60.2%[6] - 华润经常性收入205.6亿元 推动向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转变[6] 具体业务布局与创新 - 龙湖形成"基本盘+增长盘+创新盘"路径:债务结构/现金流为基础 运营服务为增长极 生态化与智能化创新为未来空间[6] - 推出集成式APP连接购新房/租好房/商业场景 试水AI应用并通过千丁数科对外输出[9] - 华润以大资管模式为核心战略 招商蛇口资产运营收入36.6亿元(同比上涨4.1%) 新入市13个项目[8] - 保利发展打造商业与物业新增长线 推出"时光系"商业产品线[8] 行业趋势与模式验证 - 中指研究院指出房企需聚焦代建/综合运营服务等赛道转型升级[8] - 学者建议从投资驱动转为运营驱动 从开发创收转向服务增收[8] - 穆迪认为经常性收入提升盈利稳定性与财务韧性 华润与龙湖表现优于同业[9] - 经营性业务帮助企业完成利润结构与盈利模式切换 提供可借鉴的新发展模式[7][9]
龙湖集团:1-8月合同销售总额457.4亿元
新京报· 2025-09-10 08:24
2025年8月销售业绩 - 单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7.3亿元 其中归属股东权益部分33.9亿元 [1] - 单月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1万平方米 全部为归属股东权益部分 [1] - 2025年1-8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457.4亿元 累计销售面积349.6万平方米 [1] 土地储备情况 - 8月新增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 权益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 [1] - 权益地价支出1.58亿元 [1]